一本繪本是如何誕生的?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背後故事——《猜猜它是...

2020-11-26 騰訊網

本文共計4167字,回顧這套書創作的過程,

一氣呵成,如有遺漏,繼續補充。

做編輯做了十幾年,深知每一本圖書的背後都有默默付出的編輯、甚至是編輯團隊。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角色略有變化,我做了回主編,其實是叢書策劃、編輯、排版、打雜、活動聯絡員……幹的都是不起眼的小活兒,卻見證了從無到有,親歷了從一個想法落地,到一首首14行詩躍然紙上,一張張畫面青澀誕生,一本書初露端倪,再到一個個靈感爆發,一本本小書橫空出世,這個過程將近兩年!

一切為了孩子

這個還要追溯到2018年的春天,周末我常在孩子愛去的你好閱讀體驗館組織公益科普宣傳活動,組織新書分享,一方面讓孩子接觸到鮮活的科普故事,另一方面也在物色優秀的科普圖書作者。願意為孩子分享的科普達人,一準兒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還有不吝惜時間的大氣派。館裡給我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不僅場地提前預留,還專門給我安排了活動小助手。

巧合的是,我的公益活動,被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默默關注。她就是我們《猜猜它是誰》的文字作者鄧昕。她對我的科普活動主題十分感興趣,輾轉找到我,問我為什麼不遺餘力做科普。

我告訴她:我想在孩子心中種下科普的種子,一次次科普活動,一本本科普圖書的分享,不期望被所有的孩子都記住,但我相信在科學活動的耳濡目染下,帶給孩子的是深入骨髓的影響。雖說我做的公益分享,可我的孩子和來聽課的孩子都是受益者呀。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前進的動力。

做了十多年語文教師的她,和我有同樣的感觸。她的「教齡」和我的「編齡」相當,我們都深知閱讀的重要性。

幾番交流,我們都感慨於低幼寶寶在認知過程中需要學習和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常常會問各種難倒家長的科學問題,很多家長由於知識儲備不足錯過了為孩子進行科學啟蒙的最佳時機。

我們都想為孩子們做點事情!幾個小夥伴一拍即合,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入手,為小寶寶們量身定製科普繪本該多好呀!於是我們參照科學課程標準的知識體系,挑選了很多小寶寶最常接觸到的主題。

組隊成功

想法很多很多,落地還是有點選擇障礙。梳理之後,我建議先從中選定4-6個主題,設計好策劃方案,計劃面向2-4歲的小寶寶讀者。這可是我的老本行。

然而這又不同於在日常工作中的策劃,我們一沒有創作經費,二也不知道做完了哪個出版社能出版,對於未來一無所知,只是堅信我們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每個人都幹勁十足。

鄧老師是語文老師,她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最強,文字創作任務被她自覺領走;劉克是物理老師,他提供隨時的專業解讀;編輯出身的我,成為團隊中經常出點子、挑毛病的人;我們還有強大的博士爸爸後援團。就這樣《猜猜它是誰》初期創作團隊成形。

夜深人靜的夜晚,閒散慵懶的周末,從此都變為燒腦挑戰的時間段。

「它有一張善變的笑臉,

這幾天,胖一點,

過幾天,瘦一點,

有時它像一個大大的圓盤。

有時它又像是一條小小船」

我們親愛的鄧老師,用詩意的語言介紹了一個事物的科學特徵,用她的原話「非常燒腦」。十幾年拜讀大多是工科男創作的理性派科普作品的我,讀到這樣感性的美文,仿佛一股清流般沁入心田。

不僅如此,童心未泯的鄧老師希望和孩子們在書中做個遊戲,所以選取了「猜猜」這樣的形式。「就是不告訴你!」這是多少孩子兒時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呀!就是不告訴你,它是什麼?你來猜一猜吧。

2-4歲是兒童最關鍵的語言發展時期,被稱為簡單句階段。《猜猜它是誰》的每一段14行短詩,朗朗上口,欲罷不能。

我一次又一次的朗讀,心中一次次的被小詩感動。

畫師來了

我暢想了無數個詩文背後可能的場景,新的問題來了,怎麼用畫面展現文字呢?

鄧老師找來親愛的小鄧躍畫師。在新媒體公司做設計總監的小鄧畫師,是個90後。她有二十多年「畫齡」,這不得不讓我們欽佩呀!小鄧畫師也是童心未泯,讀者們可以在書中發現她藏起來的小秘密。

你們發現沒,我們的插畫師也是有魔法的呢!

畫中畫,更多小秘密藏在書裡

小鄧畫師是鄧老師的學生,老師安排的作業,那必須得認真完成啊!開始試著畫本套書中最最抽象的《吃掉光的怪物》。

這個世界上原來有一個能吃掉一切的怪物。

有點抽象!!!

在我們的創作初期,地球上的人類還沒見過真正的黑洞。怎麼呈現給小寶寶,既不能太黑暗又不能太真實的黑洞呢?小鄧畫師進行了三個多月的反覆修改。困難接踵而至。

我沒問過她是不是開始挺費勁的,不過作為在旁邊挑毛病的主編來說,也會語塞,實在是太抽象了,對畫面不甚滿意,但也說不好怎麼畫更適合。畫了擦,擦了改,團隊裡嘰嘰喳喳,你一句,我一句,有個建議,又推倒重來。

這時候非常考驗小鄧,也非常考驗團隊的協作能力。對於我們刻薄的建議,小鄧常說一句「好的呀!」我猜背後會省略一萬字。

直到挑出大家還算滿意的14張圖,我們心裡還是沒底。孩子們會喜歡我們的書嗎?這麼抽象的一本,他們會理解嗎?

請孩子評判

2019年4月份,又是一個周末。我們帶著反反覆覆改了n遍的作品《吃掉光的怪物》,為你好閱讀的小朋友們做了一場新書分享。巧合的是,4月10日晚,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向全球公布。欣喜的是,小鄧筆下的黑洞,和這張黑洞照片有著極高相似度。

活動之前,我們沒給小觀眾透露任何「黑洞」的欣喜,主題就是《吃掉光的怪物》科普繪本分享,報名的孩子忽的就是二三十位,主要是3到6歲的孩子。館裡怕人太多影響效果,第一時間關閉了報名通道。

活動現場,你好閱讀館裡的孩子們圍著我們的小鄧畫師,仿佛就是好久沒見的好朋友。

因為這本書有14行小短詩,穿插一些黑洞的知識,約摸不到20分鐘就講完了。孩子們意猶未盡,劉克老師又講了第二遍。這一次,他說前一句,還沒翻頁,就有孩子接下後一句。這樣我們始料未及。這一遍講完,新書分享該結束了吧?

劉克又違反常理的第三次展示,這一次他邀請孩子們自己上臺講述,幾個孩子主動舉手。

他們都講出來了!有的甚至已經背下來了!

朗朗上口!

為了讓孩子們對我們生活的地球又更深入的了解,現場組織孩子們做起了遊戲。地球、月亮、太陽,孩子們演的投入又用心。

孩子們的接納,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靈感爆發

有了孩子們的認可,我們信心滿滿。孩子們是我們的老師,根據現場的孩子們的反應和家長們的反饋,我們適當調整了第一本的內容,算是告一段落。

餘下5本的創作步伐立刻輕鬆起來。

親愛的畫師小鄧,常常在不經意間拋出一張圖,有時完美的無可挑剔。有時,在想像和科學的世界中,她不得不屈服於科學。她的畫,如同童心未泯的她。心裡住著一個善良的孩子,時而調皮,時而勇敢,時而篤定前行。

創作中也遇到過過瓶頸期。《長尾巴的星星》剛開始創作時,我們都覺得不妥,她改完還是覺得不完美。突破瓶頸口往往是量變到質變的瞬間。走過瓶頸期,靈感接踵而來。

在創作《假如她請一天假》的時候,小鄧說,我想換一種風格。我們一度為此有爭議,一套書應該有大致相同的風格。可是當小鄧將畫面呈現給我們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驚呆了。她還是淡淡的說了句,畫這個需要挺長時間的,手都磨疼了。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一個個線條背後,是多少次的描繪,多少次的勾勒呀!這樣的作品我們太喜歡了!

今天呈現在大家面前的科學啟蒙繪本《猜猜它是誰》,一共6本,滿打滿算100張圖。小鄧畫了至少200張!用了1年時間!這樣優秀的設計師,用1年的時間可以做多少商業設計稿,能賺多少票子呀!可是小鄧從來沒和我們算過這些。

博士爸爸專家團

我們創作團隊的背後有一隻熱心的博士專家團隊,他們有著專業的科學背景,畢業於中科院、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

為了將書中的畫面賦予科學的內涵,我們也是費了不少心思。博士爸爸專家團,常常在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時,用科學的事實敲打我們。

專家審定

當我帶著剛定稿的書稿來到北京天文館朱進館長的辦公室時,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的,那種感覺像極了一個剛考完試等老師閱卷的心情。

朱館長的熱情感染了我,在他打分的同時,也給我們指出了問題,鼓勵我們進一步修改。

當天晚上,我就和團隊的小夥伴們繼續打磨行動,博士爸爸也被呼喚來。之後很多輪的修改,無論朱館長在什麼地方,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能見到他耐心的回覆。N輪修改,直到最終定稿!

感謝朱館長的細緻和嚴謹!這期間,我們也獲得了幾位天文物理學家的無私相助,在此表示感謝!

本書同時獲得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白冰老師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老師

知名閱讀推廣人楊滌Lisa老師

彭永倫博士

的聯合推薦。

繪本閱讀踐行者鄒蓓蓓老師

你好閱讀閱讀體驗館的閆曉娟館長

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

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感言

能為中國的低幼寶寶創作一套優秀科普作品,是我成為媽媽這幾年的夢想。

經過大家近兩年的努力,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我們的夢想都變成了現實!

感謝團隊每一位小夥伴,犧牲了很多業餘休息時間付出了很多;

夜晚電話會議

感謝家中的每一位小讀者,爸爸媽媽們的作品有你們欣賞,我們很欣慰;

感謝家屬們的大力支持,我家的家屬主動承擔前期排版工作,為我分憂;

感謝創作過程中被我叨擾過的文學、出版大咖們,你的建議給了我們更好的努力方向;

感謝甘肅讀者集團的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慧眼識珠,讓我們的作品得以精彩呈現。

最後,我想特別感謝鄧老師和肖編輯。

執行派鄧老師,讓我欣慰於教師的職業,在責任心背後有一個有趣的靈魂,為孩子的未來打下紮實的基礎。

行動派肖編輯,讓理想主義空想主義的我,體驗到了行動的真正魅力。

過了把主編的癮,我開心極了!感恩全程參與的過程!

愛你們,愛我們美麗的家園!

以上文字寫於2019年底。

金蓉

團 購

為了讓親愛的小讀者們第一時間讀到這套書,我和出版方聯繫,用最實惠的團購價格,以饗讀者。

希望小讀者能愛上這套《猜猜它是誰》科學啟蒙繪本。

在海南書展上抱著《猜猜》的小妞妞

這套書一共6冊,附有1份給家長的導讀和1本送給孩子的詩歌小本

對於孩子的更多問題,家長們可以在導讀中先找找答案,更多內容期待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去尋找答案。

這套書採用紙板印製,印刷成本非常高,但為了孩子們多次翻閱不變形,出版方不惜成本。

每本書的圓角邊,也是我們關愛小寶寶的細節之作。

環保油墨印刷,這些都是為小寶寶精心考慮之選。

要做就做一份最好的閱讀禮物,

給孩子做的書,必須用心。

在細節處皆有我們的愛心。

開卷有益!

定價:129元

團價:79元

讀者:2-4歲

材質:紙板書

掃描下面圖中的二維碼參加團購。

大悟媽媽

七歲孩子的媽媽

是個愛講故事的媽媽

喜馬拉雅故事電臺業餘主播

進入出版行業十餘年

做過童書編輯

熱心科普工作

相關焦點

  • 最權威的兒童繪本排行榜,一定有一本適合你的孩子
    現在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繪本讓人眼花繚亂,怎麼樣的繪本才是最適合孩子的呢?家長要給孩子選擇最適合的繪本,首先應該了解目前一些國際上的繪本大獎。目前來說,國際著名的繪本大獎主要有以下7個。下面就有小童來為你推薦一些好的繪本~凱迪克大獎1998年凱迪克銀獎 ▍適合年齡段:3-6歲簡介這是一本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的兒童繪本,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他,這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噹亂響
  • 兩隻兔子繪本全球銷量1800萬冊,《猜猜我有多愛你》憑啥大受歡迎
    繪本講述了一隻喜歡比較的小兔子和兔子媽媽比較誰的愛更多的故事。雖然故事非常簡單,但是繪本中運用的語言非常的優美,可以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繪本的圖畫是由安妮塔·婕朗創作畫完的,因為《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成功,也為她贏得了下一本暢銷圖書《你們都是我的最愛》的合作機會。
  • 一本引導孩子學會愛的陪伴的繪本故事《巫婆阿麗養了三個小傢伙》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巫婆阿麗養了三個小傢伙》吧!一、作者簡介荷莉,本名許慧貞,生於臺灣,童書作家,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畢業後開始從事寫作,陸續出版童書。現在專注於《荷莉的童話王國》,有聲童話專輯四月起陸續在多家有線電視平臺播出。三成,本名邵任成,設計藝術專業本科畢業,職業漫畫家、插畫師、原畫師,目前熱衷於漫畫繪本塗鴉。
  • 書單|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他的繪本充滿對童心世界的敬畏,他並不急於讓孩子解決現有的問題,而是邀請孩子去思考、去想像,讓孩子看到無數的可能性。相信孩子能從中感受到「自由想像」的樂趣,一個人也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下去。大人也要讀哦,篇幅較長,記得收藏。後來呢怎麼了教給孩子如何面對失去和死亡。
  • 市場火熱 兒童繪本瘋狂背後家長焦慮如何解?
    繪本為什麼如此受家長熱捧?面對市場五花八門的繪本,家長如何選擇?有些幼兒不愛看繪本,是否預示將來也不愛讀書?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一些家長、繪本館和幼教專家。聽聽大家的看法,是否能緩解「瘋狂繪本」背後的焦慮?
  • 《我想吃一個小孩》:黑色幽默繪本,揭露背後教育智慧
    剛接觸《我想吃一個小孩》這本書時,我有些詫異這樣一個名字竟然會是一本兒童繪本的名字。顯然在我們的認知中,兒童繪本是充滿童趣和教育意義的,應該有一個溫馨、有趣的名字,而這本書看起來卻有些與眾不同,它的內容或許也讓許多人在看完之後一頭霧水,甚至懷疑是否應該給小孩子看,那麼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 為什麼有些繪本一定要讀原版
    說到這裡,要介紹一下,有一位繪本作者是無論如何都一定要讀原版的,那就是Dr.Seuss(蘇斯博士)。讀蘇斯博士的繪本就好像是帶著孩子在和文字做遊戲,而類似的翻譯問題如果讀蘇斯博士繪本的正文感觸會更多,基本蘇斯博士的繪本讀中文就完全感受不到這種樂趣了,所以不光是不要買中文版,最好雙語版都不要,一定要讀原版。再比如,中文習慣先陳述再表態,而英文喜歡先表態再陳述。
  • KaDa故事推薦:為什麼一定要爸爸帶孩子看《獅子王》有聲繪本?
    小時候和父母看《獅子王》的場景仿佛還在昨日,轉眼二十年過去,許多80、90後家長現在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重溫童年經典。迪士尼經典動畫《獅子王》被譽為「80後人生中的第一篇史詩」,它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成長的故事:刀疤設計謀殺了獅王木法沙,並讓木法沙的兒子辛巴誤認為是自己害死了父親。
  • 「天姥女兒」·親子繪本閱讀活動記錄——《螞蟻和西瓜》繪本閱讀...
    繪本作為當下教育最熱門的內容之一,越來越講究孩子閱讀繪本的方式,讓孩子自己代入到繪本的角色中,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像思維和創造能力哦
  • 如何通過繪本閱讀提升孩子的說話寫話能力
    一本繪本的好壞,取決於繪本中「有多少豐富的語言,有多少富有內涵的、實在感的語言,有多少讀者和聽者從內心能共鳴的語言。」因此閱讀繪本的文字故事,一定要關注它的語言。當我們和孩子一起朗讀繪本裡那些優質的、規範的、充滿詩性的語言時,無形中,在培養著孩子的語感,讓他們學會優質的語言表達。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我們甚至可以模仿繪本中的語言來說話。
  • 電視「抓住」了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如何轉移,家長要知道
    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 0-3歲孩子繪本怎麼挑?怎麼讀?學會這3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讀書
    然而,現實可能很殘酷,你精心挑選的繪本不一定能入得了孩子的「法眼」,寶寶的心思比老母親更難猜,也許人家看都不會看一眼。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為孩子選擇的大多都是繪本,以圖為主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
  • 這些繪本,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圖書館的美妙
    今天,我們挑選出四本關於圖書館的繪本,希望孩子能在故事中認識如天堂般美好的圖書館。《噓!圖書館裡有怪物》:圖書館裡的神奇歷險,讓孩子心生嚮往每個周六是奧斯卡和西奧多最愛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兩人可以去圖書館裡待上一整天,看許多自己喜歡的書。不過,這一次情況有些不同。
  • 淺談繪本故事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比較有意思的是,幼兒似乎天生有著對畫面內容豐富的想像力,所以翻頁間隔的繪本故事會給幼兒留下許多想像的空間,讓幼兒去猜測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兒童繪本,通過巧妙的設計去向幼兒提問,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例如筆者在幼兒園教授講繪本故事的時候,就是先把繪本的封面放出來,看看這個封面上有哪些東西,猜猜這個故事跟什麼有關,然後進入繪本故事。
  • 《遷徙》一本很美的關於動物之旅的科普繪本
    孩子必須要讀繪本嗎?如果孩子總是無法把眼睛從電子產品上移開,甚少去融入和關注現實環境,又或者對學習不感興趣,父母不妨帶孩子看看《遷徙》這本科普繪本。此處蕩開一筆說個題外話,前幾天有位讀者私信問我,給孩子閱讀繪本是一件必須的事情嗎?為什麼那麼多人過分誇大了繪本的作用,好像孩子不看繪本就無法好好成長一樣。
  • 繪本②《搬過來 搬過去》丨用愛與智慧搭建幸福
    常讀繪本的老師一定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自己讀繪本時,語言和繪畫一定會有時間的落差。要麼先看畫,後讀文;要麼文在前,圖在後。而繪本中語言和圖畫互為補充,互為激活,互為拓寬,圖與文在共同講述故事。那麼,閱讀繪本時,前面講到的落差,很難將圖與文在同一時刻融為一體。但是,當別人講給(讀給)自己聽時,當場就能將圖文結合。文字×圖畫,形成了豐富的故事世界。
  • 繪本界的奧斯卡 | 除了凱迪克,你還應該知道哪些國際繪本大獎?
    正如繪本大師松居直所說:繪本雖好,但品質卻很重要,因為插畫的品質會走右孩子想像力的品質,如果插畫品質精良,那麼孩子腦海中的影像也會十分優美;相反,若孩子經常接觸刻板、僵硬的插畫,自然也只能勾勒出類似的影像。 那優質的繪本該如何選呢?要想少走彎路,選繪本大獎作品準沒錯。
  • 這個兒童節,送孩子一份科普繪本書單,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吧
    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我花了整整一周時間,把自家小神獸讀過的繪本整理了一遍,精選11套系列繪本寫成書單,作為節日禮物分享給0-4歲的小朋友和家長。今年,我依然要給小朋友們分享繪本書單,不過今年分享的繪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帶有科普性質。
  • 小繪本,大道理 章錦小學繪本故事進課堂
    啊哈,原來是來了幾位美女媽媽,她們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繪本來給孩子們講故事來啦。  現場沒有特定的主持人,都是有小朋友親自來介紹他們的媽媽,並領著媽媽們的手上臺,媽媽們聲情並茂地給孩子講述了精彩的繪本故事,有奇妙的科普繪本《水的旅行》,有溫暖感人的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和《愛心樹》,有暢想繪本《環遊世界做蘋果派
  • 一本給「爸爸」深情告白的繪本故事《我的超級爸爸》(附下載)
    我有一個超級爸爸,他是搬運工、修理工、知識家……無所不能,但是他很害怕我和媽媽,我知道那是因為他愛我和媽媽,你也有一個這樣的超級爸爸嗎?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我的超級爸爸》吧!一、作者簡介曹廣浩(筆名老豆),「寶寶媽媽網」和「寶媽聚樂部」創始人,從事兒童教育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