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權威實驗教你如何安全乘電梯

2020-12-05 央視網

這三個權威實驗教你如何安全乘電梯

原標題:

「小手」被牢牢夾住

硬紙板一半夾在門裡,另一半已經上樓了

「小狗」被牽引繩吊在半空

  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坐電梯太尋常不過了,每天都要乘坐好幾回。然而,在一些電梯安全事故被曝光之後,很多人內心對乘坐電梯這件事兒產生一絲恐懼感。

  事實上,安全文明地乘坐電梯,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根據杭州96333應急處置中心數據統計,從電梯發生故障的原因來分析,除本身的零部件損壞、維護管理不到位外,有29.2%的電梯困人故障是由於人為不文明的乘梯引起的(如建築垃圾、裝修材料、電動車撞擊等)。

  那麼,這些不當的乘梯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昨天,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和杭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組織開展了一次全景模擬電梯安全實驗,錢江晚報記者到現場親身體驗了一回。

  實驗一

  電梯縫隙夾手實驗

  小手輕扶轎門瞬間被夾

  實驗理由:

  兒童乘坐電梯時,常由於好奇心或多動性格,會用手去觸碰電梯轎門,兒童的手指比大人的手指要細小得多,很容易會被夾入電梯轎門與門立柱之間的縫隙,輕則紅腫,重則骨折。

  記者體驗:

  實驗人員用一隻與兒童的手大小相仿的假手來模擬,將假手貼在電梯轎門上,轎門打開時會將假手直接拖曳過去,細小的手指瞬間被夾,而且手指長度的一半以上都被夾了進去。看得人好疼!

  專家解說:

  在電梯的製造安裝過程中,部分結構件間的縫隙是合理且不可避免的,電梯轎門與門立柱間的間隙在出廠安裝時在6毫米以內,隨著使用磨損,間隙可擴大至10毫米範圍內。

  目前,玻璃轎門國標中有相應的防拖曳措施要求,但鏡面不鏽鋼、發紋不鏽鋼等主要材料沒有要求。雖然部分電梯廠家在新出廠的電梯中加設了一些防止擠壓手指的保護裝置,但絕大部分老舊電梯無此設施。

  因此,如果你帶著孩子乘坐電梯,請一定讓孩子遠離電梯轎門。

  實驗二

  異物擋門實驗

  保溫杯、三夾板一分為二

  實驗理由:

  2017年,餘杭就有位大媽用一個不鏽鋼保溫杯擋住電梯門,結果造成了電梯錯位,大理石門套掉落的後果。一個小小的保溫杯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為何門被擋了之後,電梯還是會關門繼續上行呢?

  記者體驗:

  因為考慮到使用不鏽鋼保溫杯做實驗會給實驗電梯造成較大破壞,實驗人員選擇了一塊和保溫杯一樣大小一樣形狀的泡沫來代替。記者看到,在電梯門打開的時候,實驗人員將「保溫杯」直立放在電梯門旁,一開始,電梯門嘗試關閉,但由於有異物阻止,電梯發出警報聲,但差不多1分鐘之後,電梯門不再「理會」那隻「保溫杯」,關上之後徑直上行。只聽啪的一聲,再次看到那隻「保溫杯」時,它已斷成兩截。同樣,用硬紙板代替三夾板做這個實驗,硬紙板也被硬生生撕成了兩塊。

  專家解說:

  有異物阻擋電梯還是關門,是因為大部分電梯設置了強迫關門功能。電梯關門後異物被夾在轎門與廳門之間,轎廂帶動異物運動,異物被轎廂地坎與廳門上坎擠壓變形。

  按照規定,電梯兩扇門的最下端在外力作用下間隙大小要控制在45毫米內,但這個大小對於一些相對比較細小、比較薄的物品來說足夠了。因此,若用水杯、三夾板等物品阻擋電梯門,這些物品很有可能被夾在縫隙中,從而造成電梯嚴重損壞。

  實驗三

  寵物乘梯實驗

  狗狗和主人很可能都受傷

  實驗理由:

  如今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對於養狗的人來說,每天用牽引繩出去遛狗是必做的功課。帶著寵物狗乘坐電梯,主人進了轎廂,狗狗卻不聽話地衝了出去,此時電梯門關上,電梯上行,後果將是什麼?

  記者體驗:

  實驗中,工作人員牽著玩具狗,人進入電梯,狗在電梯外。電梯門關上,上行,之後狗隨著電梯被吊起,到電梯門最頂端處時,發出了一聲巨大的異響,啪,牽引繩斷裂,狗直接掉在了地上。如果是一隻真的寵物狗,很可能已經被窒息而死亡了。

  專家解說:

  有異物擋門門會打開,是因為兩扇廳轎門之間各有一透明狀長條,一側排列有紅外發射管,另一側對應安裝接收管,每個發射管在工作時發出多束紅外光信號,接收管依次接收對應光信號,一旦接收管未接收到某一光束信號,電梯門就會打開。

  但是,這個光幕裝置存在盲區,尤其是在電梯門的底部和頂部。牽引繩比較細,無法完全覆蓋光束,電梯門就會正常關閉。

  此時,寵物狗不可能自己掙脫牽引繩,就會發生實驗中出現的那一幕。同時,電梯裡的主人如果反應不及時,握著牽引繩的手也很可能被割傷。所以,帶著寵物乘坐電梯,還是把它們抱在懷裡最安全。

  記者手記

  乘坐電梯時遇上被困電梯裡,大部分人都會很緊張。不過,負責此次實驗的專家介紹:「其實,電梯在運行中驟停、困人,是一種保護措施,就好比開車時遇到突發情況,我們會踩剎車緊急制動一樣。」不管電梯出了什麼故障,只要待在電梯裡,人就是相對安全的。第一時間按下報警按鈕(通話按鈕)或者撥打電梯應急救援專線電話「96333」耐心等待救援即可,千萬不能擅自扒門撬門,造成二次傷害。

  而在你撥打應急救援電話的同時,救援人員可能已經在路上了。記者了解到,去年,杭州已在部分人員密集場所公共電梯、住宅小區老舊電梯中推廣安裝智慧電梯1萬餘臺,智慧電梯可智能實現電梯困人故障的自動識別、自動定位、自動報警,第一時間將電梯困人的信息匹配後傳送至物業公司、維保單位和96333處置平臺,全程僅需幾分鐘。同時,還內置視頻語音對講功能,當系統監測到乘客被困電梯時,就會播放安撫語音,提示救援流程已經啟動消除乘客的恐慌情緒。對於長時間擋門等日常生活中較常發生的不文明乘梯行為,智慧電梯也能識別並以播放語音等形式進行勸阻,有效降低電梯故障風險。

相關焦點

  • 乘電梯不需要「左行右立」了? 怎樣乘梯才安全
    乘電梯不需要「左行右立」了? 怎樣乘梯才安全 原標題: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辰陽 有之炘  細心的上海市民近日發現,地鐵裡的自動扶梯乘梯須知變了。
  • [關注電梯安全]乘電梯要"看聽嗅感" 被困撥110報警
    華龍網7月9日10時30分訊(記者 胡旭欣) 檢查電梯安全狀況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被困轎廂當如何應對?今日,電梯維保專業人士建議,從「看、聽、嗅、感」四方面了解廂式電梯安全狀況,被困轎廂也莫驚慌,重慶已有專業救援隊伍,撥打110,他們立刻上門救您。
  • 電瓶車撞電梯、被困冒險扒門…乘電梯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讓你「命懸...
    浙江在線記者 鮑亞飛  差不多一周前,杭州下沙東方水嵐佳苑電梯發生「吞」人悲劇,電梯安全再次變成議論熱點。(此前報導》》》觸目驚心!杭州下沙一小區電梯卡人 20多歲電梯修理工不幸身亡!疑違規作業)  除了擔心小區的電梯維修、維保問題之外,如何在電梯遇險時保護自己也成了最為焦點的話題之一。  今年以來,電梯安全問題仍備受市民關注。
  • 乘電梯還要「左行右立」嗎?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乘電梯還要「左行右立」嗎?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辰陽 有之炘  細心的上海市民近日發現,地鐵裡的自動扶梯乘梯須知變了。最新版上海地鐵自動扶梯乘梯須知提出「八項禁止」和「四個注意」,要「禁止行走或奔跑」「必須握住扶手帶」……而乘梯時主動靠右側站立,把左側通道讓給有需要的乘客行走,是大家傳統印象中一直被倡導的「左行右立」乘梯行為準則。  這一改變引發網友熱議,不再提倡乘梯「左行右立」的原因是什麼?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 如何守護電梯安全?這有一份科普小知識,請查收!
    (一)聘請具有資質的電梯維保單位開展日常維護保養服務;(二)建立並長期保存電梯安全技術檔案;(三)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張貼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誌;(四)在電梯顯著位置張貼有效的電梯使用標誌;(五)按照規定配備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安全管理人員;(六)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與救援服務的聯繫通暢;(七)監督並且配合電梯的安裝
  • 四平市召開「電梯安全專項整治」新聞發布會
    12月29日下午,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四平市政府召開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相關工作新聞發布會,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魏巖忠介紹《關於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的主要內容,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回答了記者的有關提問。
  • 三門首批607部電梯有了安全「貓」
    本報訊 幾天前,家住浙江省三門縣湖塘悅色小區8幢的張先生乘坐電梯時,突逢電梯因故停運。正在他焦急萬分時,「電梯貓」主動聯繫並安撫他,在值班人員及時指導下,張先生最終安全獲救。事後,張先生說:「幸好有這隻『貓』,我一困住,很快就有聲音傳來說讓我耐心等待,不要扒門,我心裡就踏實了。5分鐘左右,維保人員就趕到了。」  張先生口中的「貓」是三門縣市場監管局在電梯上採用的安全「黑科技」——「電梯貓」。貓」正式的名稱為「電梯應急救援系統」,是對接台州市96333電梯應急救援處置平臺的必備硬體。
  • 廣州徵集四格漫畫 「漫說」安全乘梯
    由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主辦,廣州市青年文化宮承辦的「青春潮流,平安廣州」安全乘梯創意四格漫畫徵集比賽自為增強青少年乘坐電梯的安全和自救意識,更好的宣傳此次活動,廣州市青年文化宮於4月12日舉辦了安全乘梯知識培訓及美術創作活動。本次活動通過講座教學、互動問答、現場作畫等形式,向現場青少年傳授安全乘梯知識以及為此創作漫畫以宣傳普及的方法。 在電梯無處不在的今天,電梯安全問題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向青少年普及安全乘梯知識和自救技能顯得尤為必要。
  • 掌握安全知識 文明乘坐電梯
    電梯是運動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機電設備,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會出現故障。當電梯發生故障時,安全保護裝置會使電梯停止運行,起到保護乘客安全的作用。當乘客被困電梯時,正確的應對措施有兩點。   一是,搭乘自動扶梯前應確認扶梯運行方向,順向乘梯,手握扶手帶站立;二是,搭乘自動扶梯前應留心鬆散、拖曳的服飾(如長裙、禮服或洞洞鞋等),站立位置不要過於靠近梯級邊緣,以防被梯級邊緣、梳齒板、圍裙板或內蓋板掛拽;三是,嬰幼兒應由成年人抱住搭乘,輪椅不得進入扶梯;四是,禁止手推嬰兒車、購物推車進入自動扶梯,寵物應抱住;五是,切忌將頭部、肢體伸出扶手裝置以外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 1961 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 電梯能不再傷人嗎?自動扶梯安全規範今起實施
    昨日,東莞市召開全市電梯安全監管改革試點工作啟動會議,對於「使用權者」的首負責任,廣東省質監局局長任小鐵在會上舉例稱,這好比出了航空事故,消費者不會找飛機製造商賠付,也不會找飛機的檢修單位賠付,而是找航空公司。  「原來電梯出了問題,作為『使用權者』的物業公司可能說:『我不懂,你怎麼找我呢?』現在明確了,因為物業公司和乘客有利益關係,所以要承擔首付責任。」
  • 杭州這地方28個小區799臺電梯 不讓一輛電動車上樓!
    昨天,我和勤豐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三寶郡庭,打算做一個實驗:把電動車運到最高的30樓去。「你不要把電動車騎進樓道裡來,我們這裡電動車上不了樓的。」剛把電動車騎進樓道,我們就被一位正在等電梯的大姐給攔住了。有電梯,電動車還上不了樓?我們還是決定試試「運氣」。倒著推、穿上雨披推 我們的電動車還是上樓失敗了!「尊敬的乘客,您好!
  • 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學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一】 你會怎麼做? 微博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話題:你的上司對你特別好,所有的福利都有,假期都給足,加班都有加班費,工資獎金從來不少,請假什麼的都問題不大,可以說是一個對屬下非常好的領導。但是有一個問題:他貪汙。
  • 心理學:一個逼近人性真相的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當你大肆譴責和審判他人時,也許並不是因為你有多高尚,而是足夠幸運地沒有被裹挾進對邪惡權威的服從中。更可怕的是,在權威的影響下,即使你真的作了惡,也可能不會認為自己違背了道德,甚至在內心裡認可這種行為,作出各樣的解釋。這個結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實驗——米爾格拉姆實驗得出。
  • 電梯的結構與安全防護,了解之後再也不怕困電梯了
    按用途分為(乘客、載貨、客貨、醫用、住宅、雜貨、觀光、運輸、消防、防爆、家用)電梯。2. 按速度分為(低速、快速、高速、超高速)電梯。3. 按拖動方式分為(直流電梯、交流電梯、雙速電梯、三速電梯、齒輪齒條電梯)。其實廣義來說也就是垂直提升梯和手扶梯兩種,只不過垂直提升梯種類較多。三、電梯結構1.
  • 一條寵物狗,得失皆因會獨自乘電梯,幸還是不幸?
    林潔把臭臭抱回家時,對公婆撒謊說這狗是人家暫時寄養他們家的。林潔和女兒豆豆雖然特別喜歡寵物狗,但她也知道自家住在9樓,家裡還住著祖孫三代,再養一條狗,地方確實有點擁擠;且年愈古稀的公婆都是退休高幹,身體不好不說,也沒有養狗的愛好。
  • 電梯安全公共信息標識不規範也要罰
    今天下午,嘉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秀洲區分局召開了電梯使用單位安全管理工作會議,學習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部署開展電梯安全公共信息標識管理工作。  安全標識不規範也是隱患  「電梯安全公共信息標識管理,是電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 疫情期間怎樣安全乘坐電梯?可隔著衛生紙按電梯按鈕
    疫情期間電梯作為保障和出行的重要工具,沒有停運。但是電梯空間小、乘客多,易受汙染。公眾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對他人負責,安全有序地乘坐電梯呢?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找來專家為大家進行科普。據了解,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關注乘客健康狀況,對發熱人員有乘梯需求(如醫院),且條件允許的,可獨立設置一部發熱人員專用電梯,並加強對該電梯的維護和管控。  乘客注意事項  1. 注意個人衛生,疫情期間儘量減少出行,降低乘坐電梯頻率,低樓層乘客可以走樓梯步行。  2. 加強自我防範,不要在乘坐電梯過程中取下口罩。隨身攜帶衛生紙(手套),可隔著衛生紙(手套)按電梯按鈕。衛生紙(手套)使用完畢妥善處置。
  • 服從權威究竟有多可怕,這是上個世紀的心理實驗,至今備受爭論
    小編之前給大家,講了不少戰爭的故事,相信大家也看煩了,今天就給大家換換口味,給大家講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特別有意思,當然,我們不對這個實驗進行評價,只是給大家分享出來,大家對此有任何看法,都可以在評論裡留言。
  • 電梯安全試驗小區經驗可推而廣之
    電梯安全試驗小區經驗可推而廣之,讓人們了解某種安全事故的潛在威脅,並且通過「黑匣子」掌握更多的安全監測信息,這一模式不僅對於小小的電梯有效,對於城市各種公共場所的日常安全體系建設也同樣有效。 4月12日下午,深圳市電梯安全社會治理實驗小區創建動員培訓會在工商物價大廈舉行。會上總結了深圳創建安全試驗小區的情況,對首批試驗小區進行了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