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攥緊正風肅紀鐵拳頭

2021-01-10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張譙星 通訊員 劉剛

  今年以來,省紀委先後公開通報13批173人頂風違紀的典型問題,各市縣紀委對1004個單位1734人的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或曝光,獲得了廣大群眾的稱讚。

  及時通報典型案例是省紀檢監察機關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貫徹中央紀委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要求,攥緊正風肅紀的鐵拳頭,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有風必糾,讓「老虎」、「蒼蠅」無處容身,大力推進廉潔政治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積蓄強大的正能量。

  收攏五指聚成拳

  今年8月召開的省委六屆六次全會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進行了全面部署。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心任務,明確職責定位,突出主業主責,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是紀檢監察機關落實「兩個責任」的使命和擔當。

  省紀委監察廳做好「加」與「減」、凝聚力量,抓緊「聚」與「合」、形成拳頭,把工作重心放在認真履行查辦案件、監督問責這一最基礎、最根本的職責上來。

  從去年8月開始,在不增加機構、人員編制的情況下,省紀委監察廳機關先後兩次對內設部門進行整合,參加省委、省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由97個減少至17個,紀檢監察室由3個增加至6個,執紀監督部門和人員分別佔總數的80%和66%;全省各市縣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由原1572個減少至297個,削減了81.1%。機構設置、人員配置進一步向辦案和監督工作傾斜。

  近年來,海南充分發揮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作用,各級反腐敗協調小組及時協調、督辦、解決查辦案件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健全同公安、檢察、審判、審計等機關部門在信息溝通、案件線索移送、聯合辦案等方面的工作機制,形成查辦案件整體合力。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的違紀違法案件,加大對反映黨員幹部濫用權力、失職瀆職、決策失誤等問題的責任追究力度,堅決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

  據了解,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海南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縣處級以上幹部人數同比增幅為22.2%、90.9%和30%;嚴肅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677件973人;嚴肅查辦資源和權力較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國土、農墾、海洋漁業、工程建設、醫療衛生等領域案件588件818人,佔案件總數的44.2%。

  雷霆之擊再加力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下轉A04版▶

◀上接A01版

  「大病」、「小病」一塊治、「老虎」、「蒼蠅」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明顯成效。

  2012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反映黨員幹部問題線索5269件,初核3527件,立案1583件2130人,結案1390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830人。其中,地廳級幹部23人,縣處級幹部119人,鄉科級幹部489人,移送司法機關174人,挽回經濟損失7.09億餘元。

  狠打「老虎」,形成震懾,我省把查辦黨政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從2012年起,省紀委相繼查處了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原總隊長張光亮受賄案,省安全監督管理局原局長王應福受賄案,儋州市委原常委、秘書長權曉輝貪汙受賄案,澄邁縣委原副書記兼老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工委書記盧勇受賄案等一批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

  為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紀檢監察機關動真碰硬狠剎「四風」,持之以恆整治「庸懶散奢貪」。海南緊跟中央紀委部署,對本土「頑疾」連續下了多劑猛藥,先後對「吃拿卡要」、「車輪上的鋪張」、「會所中的歪風」、多佔辦公用房、利用紅白喜慶斂財、公款變相旅遊、打高爾夫球等高消費活動、虛報冒領財政資金等八個突出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

  今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明察暗訪225批次,通過稅務和會計核算部門查閱大額公款消費憑證56579份,共查處頂風違紀問題89件,給予黨政紀處分73人,組織處理8人,誡勉談話57人,通過「一案雙查」,對50名領導幹部實施了責任追究。

  據介紹,2013年,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數、結案數、處分人數結案與上年度同期相比,分別增長81%、88%、79%。201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則分別為45.8%、88.9%和47.2%。

  反腐加力先正己

  一段反腐倡廉教育視頻,在省紀委監察廳全體幹部大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引發大家議論的不是那些司空見慣的反面典型,而是三個曾經的「同事」被指名道姓曝光。

  反腐加力先正己。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的反腐敗「鐵軍」,省紀委監察廳從加強內部監督、嚴查紀檢幹部違紀、轉變執紀方式等入手,以鐵的紀律凝聚力量。

  省紀委設立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加強機關紀委辦案力量,制定出臺制度措施,加強對內部信訪舉報處置權、案件檢查權、定性量紀權、執紀糾風權、幹部任用權、資金資產支配權等紀檢監察權力的規範與監督,堅決防止「燈下黑」。

  對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行為同樣「零容忍」,我省嚴肅查處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行為。今年以來,我省已查處紀檢監察幹部10人,嚴肅查辦了省檢察院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郭彪,臨高縣紀委副書記陳廷防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並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省紀委監察廳牢固樹立快查快結、打「殲滅戰」的理念,特別要求辦案人員強化證據意識和程序意識,最大限度降低辦案成本和安全風險,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

  在今年已辦結的案件中,從立案到結案時間比上年度同期減少53天,6個月內結案的380件,佔結案總數的81.4%,3個月內結案的293件,佔結案總數的62.7%,查辦王世坤案從紀檢監察機關介入到移送司法僅用7天,實現辦案工作的「短、平、快」。

  正風肅紀永遠「在路上」。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馬勇霞表示,只有通過不斷推進「三轉」,進一步將力量凝聚到反腐敗上來,負重前行,自我加壓,才能不斷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效取信於民。

  (本報海口9月15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索數字健康「海南模式」
    此外,近年來5G、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新一代技術風頭正勁;伴隨技術的進步,我國大健康產業也正加速走向「數位化」,在變革迭代中重構產業新生態。  在本次大會上,省衛健委啟動了海南省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同時全國首個「數字健康生態村」落地海南生態軟體園,23家企業當天籤約入駐。
  • 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建設風清氣正政治機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帶頭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機關,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新變化新氣象。深化糾「四風」工作,鞏固正風肅紀成效。各機關單位要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深入查找「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隱形變異問題,堅決糾正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鞏固正風肅紀成果,防止作風問題反彈回潮。深入基層聯繫群眾,密切幹群魚水關係。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17世紀以來編撰的瓊崖郡志中,已普遍有記載。  而對鳥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調查,則始於19世紀下半葉,由幾位來到海南島的外國博物學家開創,此後綿延百餘年,直到今天。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船型屋是這樣建成的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通訊員 潘達強  一場大雨過後,泥土浸潤著草木的清香,海南日報記者驅車穿梭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G224國道上,前去採訪黎族船型屋屋頂茅草編織匠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扶貧攥緊「大拳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千百年來,海南農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大量的農諺,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運行規律,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龜鱉半天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的龜鱉類十分豐富。我國有現生龜鱉類動物36種,分屬6科18屬,海南島分布有18種,分屬6科14屬,佔全國龜鱉總數的50%,是我國龜鱉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3個省份之一。
  • 攥緊拳頭 打出力道(觀潮)
    這一年,紀檢監察機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攥緊拳頭打出去,拳拳生風,拳拳見效。  俗語說「好鋼用在刀刃上」,還得摸清楚刀刃所向。紀檢監察機關的權力是黨章所賦予的,責任與權力相伴相生,維護黨紀是使命所在,刀刃所向便是歪風邪氣和貪汙腐敗。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聽海南的聲音……
    它們從四下湧來,如清泉湧谷,似弦撥琴音,和諧地交融在一起,演奏出獨一無二的海南之聲。  浪潮拍岸,海風盈盈  瓊島綿延的海岸線蜿蜒出68個大小海灣,每一次濤卷浪翻都有著不一樣的節奏。  幾乎所有初次到訪海南的遊客,第一件事都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  「走,去遊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撒網
    那時,正讀初中的我失學了,搖一隻舢舨出海去打魚。  舢舨吃力地撞開霧幔,來到海灣深處時,冷風把晨霧吹散了。霧靄升上天去,把天空抹成瓦藍;霧絮飄落在海面上,把海水染成墨綠。大海突然空闊得嚇人。海水正退潮,浩瀚的潮水急匆匆朝西邊湧去。北風推波助瀾,騰起的浪濤譁啦啦響。魚正隨著潮水逃走。我抓起漁網,站在舢舨的甲板上。撲過來的北風很冷,粗礪,好像裹著無數玻璃碴,扎在人身上,麻麻地疼。
  • 海南日報數字報-支援前線,群眾是銅牆鐵壁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圖片上,一位解放軍戰士穿著褶皺的舊軍裝,背著簡易的行軍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黑山羊:肉香味美 「羊」名天下
    海南黑山羊是海南目前唯一的地方優良山羊品種,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一直供不應求。我省一直將黑山羊養殖作為海南畜牧業發展的重點之一予以扶持,近年來黑山羊出欄量穩步增長,黑山羊肉量供應能力不斷提升。東山羊就是在萬寧東山嶺放養的海南黑山羊。據傳,早在宋代東山羊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而今早已名聞四海。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萬寧東山嶺腳下的源生態東山羊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羊舍裡,上百隻毛色黑亮的東山羊圍繞著工人來回打轉。  「我們一般早上投餵料,下午野外放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報集團融媒體產品
    兩會微雜誌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將第一時間發布「兩會微雜誌」,以「全家福·代表委員參會瞬間」的形式,展示代表委員風採。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馬友魚都是一個珍貴的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蛆蛆」小蟲 變廢為寶
    6月25日,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示範基地技術總監王芳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據介紹,該基地旨在探索解決畜禽養殖面源汙染、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方式,以支持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蛆蛆」小蟲 ,如何將廢棄物資源轉化?怎樣讓畜禽糞便「變廢為寶」?它們的市場價值又在何方……針對這系列問題,海南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水畔精靈——海南水獺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水獺,這種曾經在海南島上廣泛分布的哺乳類動物,已經很久未能有人真正看到它們的身影了。而1963年中國科學院原中南分院調查隊發現海南水獺的地方,正是五指山腳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卷詩書穿越500春秋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與丘濬、海瑞、張嶽崧齊名的「海南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王佐,以詩文見長,一生著作甚豐,其著作計有《雞肋集》《瓊臺外紀》《經籍目略》《家塾原教》《金川玉屑集》《庚申錄》《珠崖錄》等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綠海龜:我們出生在西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操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美麗的西沙群島,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秀美的島礁除了海潮拍岸的聲音外,萬籟俱寂。  每年4月至11月,在這裡的南沙洲、北島、晉卿島、甘泉島、全富島等多個島礁,一撥撥雌海龜趁著夜色,現身沙灘產卵。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十六條生命和一個不朽的靈魂
    符傳道的母親符霞拉著他說:「兒啊,風太大,能不能不要再去了,危險啊!」可符傳道說,「阿媽,不怕,我再去一趟,能多救一個就救一個吧!」  他又上車返回了村子。這一次,車裡塞進了6個人,其中有兩名老人和兩名小孩,60歲的伯母顏為玲上了車,其他的有同村夥伴符傳茂、符方展。  離開村子的路上,符傳道艱難行駛,前方不遠處依稀看見了鎮上的房子,就在這時,他剎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