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女兒學會換位思考 人緣變得越來越好了

2021-01-19 i陪娃

我閨蜜最近跟我嘮叨,她女兒從幼兒園到現在1年級了,老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同學說「不跟人做朋友了」,要麼動不動就跟同學說好的事情說了不算。她覺得孩子這麼說話做事有點傷人,剛上學在班裡的人緣都受影響。

芊芊有一陣也這樣,雖然只是一時之氣,但孩子往往意識不到隨口一說帶給對方的小傷害,慢慢就沒朋友了。

導致孩子這種表現的原因還是挺多的,不過,我當時把問題聚焦在了「換位思考」這個點上。


因為當時芊芊6歲左右,大腦前額葉還做不到既處理自己的情緒,還能關注別人情緒的地步。也就是說,理智腦發育剛起步,容易做出「心直口快」,根本不考慮對方的舉動。

而這個恰恰是我可以幫助她,通過一些小方法來改進的。


我發現美國老師引導學生的思路就很不錯。她們會讓孩子學會stand in one’s shoes來看問題。


直譯過來就是「穿別人的鞋站著」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


這裡面涉及了2個層次的共情能力:


-對別人情緒的感同身受

-更深層次的認知共情。也就是理解對方感受,換位思考。

我後來就留心觀察每天經歷的各種小事,刻意帶著芊芊用這些小事做練習。發現她逐漸懂得感知別人情緒,對於一些她能理解的人和事,還會用實際行動去共情、關心別人。

慢慢她在班裡處理各種同學關係也遊刃有餘多了,人氣都變高了。

其實在美國的學校裡,同理心是被單獨拿出來作為特別重要的社會能力來培養的。美國老師有很多方法幫孩子快速理解、掌握使用同理心,來適應不同的新環境。今天這課我就跟妞們分享一下我用過的這些方法。



一、孩子說話做事挺「傷人」,怎麼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呢?


策略① 感同身受身邊事


我設計了2套感知他人情緒的遊戲,帶著芊芊玩。


我上來先從她身邊比較熟悉的人開始,比如之前她一個小閨蜜長了齲齒,她媽媽帶孩子去拔牙。芊芊馬上想到了西西。還表情驚恐的說,當時給西西嚇夠嗆。



所以,對方害怕的情緒,她其實是有感受到的。這個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孩子大腦中的情緒模仿系統,給自己創造和別人相同的情感體驗。


接下來,我又讓她把人和情緒直接做關聯,玩了一個《情緒對對碰》的遊戲。


這個遊戲很有意思。要分別抽取人物牌和情緒牌,然後再回想一下,這個人物在哪件事裡出現過這個情緒。



幾個回合玩下來,芊芊就有意識去發現別人的情緒,再把感受鏡像到自己身上。包括我後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也會刻意問她對方的感受。慢慢她對什麼時候該表現同理心,就有把握了。


策略② 表現自己的同理心


更深層的共情是孩子需要具備能從他人的角度去想問題的能力。


我整理了生活裡的10個小情境,讓孩子試著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表達出對別人的理解、幫助別人。


這裡我做成了小拼圖的形式,左側的心是遇到的情況,右側是一些提示性的參考。妞可以先鼓勵孩子自己說說。



比如我有次在家急著去開門,結果大腳指狠狠磕在了鞋櫃的角上。我一聲尖叫,芊芊在屋裡聽見了,趕緊跑過來問我怎麼了。還扶我坐下,又是給我吹,又是問我用不用噴點「好得快」。那次感覺她一下子長大了,學會關心別人了。


芊芊的舉動,屬於更高層次的同理心表現--不僅感受到了我的疼,還來幫助我。

這不是人性本善或本惡的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練習,來形成這種思維模式。


①本課一共5小課


前4課是概念的講解、具體開展的策略,以及各種情境小案例演練。


最後1課是家長手冊,是給妞隨手翻看課程主要內容的。有本課的主要定義和策略提煉,以及關鍵句型提示。



②這套課程的5小課課程表如下



課程表看不清的話,戳上圖↑,可以縮放看哈。




③下面把每課主要內容和形式給大家一一說下哈


課程形式:3個互動小遊戲


主要內容:1套分類遊戲、1套看圖說話情境遊戲和一個暖場活動素材



暖場活動《褶皺的心》丨在正式開始這課的內容前,可以先帶孩子玩個摺紙小遊戲,把孩子的興趣調動起來。


妞先帶著孩子一起回憶一下,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別人的事,每想起一件,就把紅心折一下。


比如我閨蜜女兒對同學說再也不理人家了,就把心折了一次;又想起因為我閨蜜不讓她吃糖,衝我閨蜜大吼大叫,把心又折了一次......等折完以後再把心展開,不管怎麼努力撫平、按壓,都無法回到最初的狀態了。


這個小活動對孩子還是有些衝擊的。有了對他人感受的體悟,接下來的活動就更容易開展了。


看圖說話丨給出了一些情緒線索,讓孩子可以推斷出圖中的人物分別有著什麼樣的感受。


比如下面這個圖吧:一個小朋友贏了遊戲,振臂高呼肯定特別高興,而另一個看上去非常傷心沮喪,甚至把臉都埋在了手裡。可以讓孩子分別想想,自己如果是畫中的2個小朋友,都是什麼樣的感覺。



《別人會怎樣》情境遊戲丨就需要讓孩子自己代入到某一個情境中,聯繫以前的經驗產生情緒共鳴,發現自己對別人的影響。


比如我很早以前,有時氣急了會對芊大吼大叫。她開始的時候會被嚇到,自己跑到角落躲起來。有時候還會嚎啕大哭來回應我。所以,做這道題的時候,她選擇了「被弄哭」和「不開心得跑開」選項卡。

通過這一系列的小活動,孩子開始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情緒,也可能會影響別人有了認識。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本課的主題-同理心了。


第2課:什麼是同理心


課程形式:3個互動小遊戲

主要內容:1套判別遊戲、1套選擇遊戲和1個思維導圖素材



判別遊戲丨我們的情緒反應肯定有正面也有負面,學會辨識哪些是具有同理心的反應,哪些是沒有的,幫孩子進一步理解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同理心。


比如芊幼兒園的時候跟我回家學舌,那天午睡起床,一個小朋友因為穿不上衣服著急得直哭,芊趕緊過去幫她穿。這樣體會到別人焦急情緒而伸出援手的行為就是具有同理心的。相反,別人無心說錯了一句話,本來就覺得尷尬或者著急的時候,還嘲笑別人,就是沒有同理心的表現。



情緒選擇遊戲丨把孩子置入到不同場景,讓孩子假設一下自己面對問題會是什麼樣的情緒反應。以後再面對這些實際情況的時候,也能馬上聯繫起來了。


比如你正在公園裡玩,不小心摔了個馬趴,別的小朋友開始哈哈大笑的笑話你時,你除了憤怒,還可能有哪些情緒呢? 妞也可以跟我一樣,把情緒小卡片貼在冰棍棍上,增加趣味性哈。


思維導圖丨完成概念的認知和理解以後,讓孩子再反饋出自己理解到的同理心都有哪些具體表現--同理心聽上去、看上去和感覺上去是什麼樣的。


比如閨蜜女兒覺得,同理心聽上去應該是「你別哭了,加油」這樣鼓勵安慰的話,而不是大吼大叫的或者笑話別人;同理心看上去是有小鳥受傷了以後,幫助它處理傷口並且抱一抱它讓它不那麼疼......


第3課和第4課是2個核心策略:

① 感同身受身邊事 

② 表現自己的同理心


課程形式:3個互動小遊戲


主要內容:第3、4課在文章最開始跟妞們已經分享過了,是2個具體策略,當孩子需要更多換位思考的時候,應該怎樣一步步建立共情認知。妞到時候用裡面小案例帶畫自己多練習,這就不多展開說了哈。


第5課:家長手冊


課程形式:1本使用手冊


主要內容:本課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策略方法的總結梳理,以及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套用的的關鍵詞和句型匯總。另外,還有套小桌遊,沒事可以跟孩子邊玩邊練。



家長手冊丨把同理心的定義再次提出來進行強化。另外第三課和第四課的2步策略,也進行提煉-首先學會多傾聽他人感受,再用自己的體諒和幫助來進一步表現自己的同理心。

同理心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的表達,除了用得最多的:要是換做是你,你會xxxxxx。我還整理了4、5句表達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意思的句型給妞們做日常聊天時的參考。


比如和孩子說:芊芊,如果你下次生氣的時候,能對丁丁和氣一點的話,我覺得他肯定也會對你友好的,就不會動手打你了。這麼一說,孩子就知道你怎麼對別人的,別人才會反過來怎麼對你。



好了,關於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的話題咱們今天就先聊到這了。

3、這套《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的課程汁源如何獲取


適用年齡:4歲以上希望能在新環境中快速融入、成為受歡迎和受信任的孩子和大朋友們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的心理課程就說到這裡了,妞們在孩子的性格培養和行為養成方面,還有什麼急需解決的問題,歡迎留言,芊媽會選擇最著急最普遍的問題,也做成這樣的課程,分享給妞們。

— The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精品專欄課程

相關焦點

  • 一個女人變得越來越好一定有這三種徵兆
    女人有這幾種徵兆,說明你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以後的生活也會也會越來越好。01、抽出時間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每天運動,你可能一下發現不了自己有什麼改變,但是,長久堅持下來,會回饋你很多,首先是身材上的改變,會讓你的形體更加優美,甩掉多餘的脂肪,整個人神清氣爽,再而會使你變得更加的自信,身材上的改變,直接影響你心裡上的變化,整個的精神狀態好了,自然就淡定從容了許多,另外,還磨礪你的堅持力和忍耐力,因為運動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堅持不懈,也會有結果
  • 聰明人說話常用的兩個技巧,怪不得人緣越來越好,精闢!
    聰明人說話常用的兩個技巧,怪不得人緣越來越好,精闢!職場上,不會說話,真的很吃虧。最近有一個,網絡用語變得特別流行,就是「優秀」,比如在微信上別人說一些什麼東西,然後你評論一個「優秀「,看上去有些調皮,但也沒有人會不開心,說的全一點是」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你為什麼這麼優秀!「還有一個段子,跟優秀差不多,「同樣是腰間盤,為何你如此突出?」
  • 情侶之間鬧矛盾,記得8個字:學會冷靜,換位思考
    其實情侶之間鬧矛盾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的人吵架是越吵感情越好,有的則吵架吵到分手,其實不過是會吵架的情侶,學會了8個字。學會冷靜很多情侶有矛盾的時候,都是不顧青紅皂白,不分場合地點,彼此破口大罵的爭吵,然後衝動式的分手,最後要麼各自後悔當初不該那麼衝動,要麼不解決問題,陷入和好分手和好分手的不良循環裡。
  • 十分鐘讀完《趕走黑夜的小兔子》,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無論面對孩子什麼樣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冷靜處理,可以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成熟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法。2.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小兔子的行為和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熊孩子一樣,都惡劣到能分分鐘讓人氣到昏厥。
  • 不會說話容易得罪人,牢記這3個高情商說話技巧,人緣越來越好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做什麼事,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其中一個回答,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好好說話。仔細想想說得也對,會說話的人,情商往往都很高。情商高的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都非常受歡迎。因為跟他們待在一起就會覺得非常舒服。今天跟大家分享3個高情商會說話的技巧,如果做到,相信你的人緣會越來越好。
  • 那些自私的大學舍友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換位思考」?
    那些自私的大學舍友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換位思考」?01我很慶幸在大學的時候,室友都非常友好,並沒有被「奇葩」一詞所含括。但也沒少聽一些朋友吐槽,他們寢室裡的室友有多麼奇葩。一個學妹曾氣憤地說:她的一個室友是典型的夜貓子。所有能在熄燈前完成的事情,都要拖到熄燈後做。
  • 朋友比你想像中重要,女人學會和這三種人深交,你的人生越來越好
    女人需要明白,你的成長是屬於你自己的,你必須需要完成自我成長的升級和迭代,我們的未來才會越來越好。歡迎更多讀者訂閱和閱讀。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心理學曾發現,一個人的幸福是諸多因素決定的,越是幸福單調,我們就越容易找不到快樂的自己。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女人習慣性把婚姻當作歸宿,這會讓女人的圈子越來越窄。
  • 「換位思考」和「1分鐘講話」兩大心法是掌握溝通技巧的基礎
    提到藍盈盈我想大家通過這麼節目一定很熟悉,她的人設是努力、上進、正能量,但她因在節目中溝通的問題,迎來了部分觀眾的吐槽:當隊長選人環節沒有提前溝通就錯過了白冰,選擇了 吳昕 ,使得白冰感到十分失望;為了團隊公演節目的效果,提出讓沒有音樂功底的語音半個月學會一種樂器,使得吳昕因壓力巨大而痛哭。因此,「只為自己,不考慮別人」、「不會換位思考」等等這樣的標籤被貼在了她的身上。
  • 實現高效溝通的方法:換位思考
    #溝通技巧#實現高效溝通的方法:換位思考什麼是溝通?為了設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一項權威的統計表明:除去睡眠時間,我們80%以上的時間都用在傳遞或接受信息上。不良的交流與溝通,不管它以何種形式出現,都會帶來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 狸貓如何百變,也阻止不了人類貪婪,淺談《百變狸貓》的換位思考
    不過即使狸貓學會了百變術,製造了多摩建築工地的意外事件等等,但是依然無法撼動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主角正吉嘗試以人類的方式來思考解決問題,化身為人類,融入人類世界的生活,然而生活讓他喘不過氣。狸貓有百變能力,但是卻無法制止人類雖然狸貓擁有變化的能力,但是在人類世界卻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人類對自然界影響,往往不是部分人的所為,而是整個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
  • 曾國藩每遇小人時,就用鬼谷子這3句話警戒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為了避免這件事情,我們一定在生活上要如履薄冰這樣才會讓自己更好,今天要說的是曾國藩每遇到小人時就會用鬼谷子的這三句話來警戒自己,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如果說起曾國藩,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他是清朝晚清時的非常一個備受重視的大臣。並且他為清朝也做了非常大的貢獻。所以說他的思想高度一定要比別人更加透徹。他經常把別人的話印在自己身上,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 年輕人不懂「飯局規矩」,學會3個說話技巧,讓你的人脈越來越好
    年輕人不懂「飯局規矩」,學會3個說話技巧,讓你的人脈越來越好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有一點不經世事的,所以自己很少去懂得在飯局上展現自己的發財,而且自己的經歷和閱歷都很少,想要和別人打好關係,那麼自己就要懂得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在自己的言語上得罪別人,只能讓別人看重自己
  • 塔斯馬尼亞和中國的關係會越來越好
    「自從習近平主席2014年訪問塔斯馬尼亞以來,我們與中國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密」,前來出席中國文化公園啟動儀式的塔斯馬尼亞州國會議長伊莉斯·阿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文化在國與國的交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在塔斯馬尼亞的影響力正迅速擴大,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本土文化,中國文化已經成為塔斯馬尼亞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換位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學會這個方法
    在這幾天翻看《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後,我總結出這本書的目的是「讓我們話更容易擊中人心」,從第一章的「學會換位思考」開始,再到第二章的「1分鐘說話法」,第三章的「不同場合下的溝通方法」,亦或是第四章裡的「無需語言就能表達意思」的三種方法,這一系列關於溝通的技方法、技巧和策略,都能幫助我們將想表達的內容傳遞到對方的腦海裡,讓對方想忘都忘不掉。
  • 學會編程的我變得越來越懶
    習慣了聽新聞很早之前,我是每天都會瀏覽當天的新聞的,這會花費我早起的一部分時間,現在的我使用編程學會將文字轉換成音頻後,我愛上了聽新聞,在上班的路上聽新聞已經成為了我的愛好,我知道是編程讓我懶得閱讀新聞的。習慣了隨機點餐每天吃什麼是困擾幾億人的難題,然而對於學會編程的我這些不再是難題,我不在苦心思考每天吃什麼,因為我已經懶得思考了。
  • 美科學家發現老鼠正面天性 樂於助同伴會換位思考
    小老鼠在努力解救受困同伴在很多人眼中,老鼠是狡猾、貪婪等貶義詞的「代表」,但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屬於嚙齒類動物的老鼠其實是會換位思考的「熱心腸」,它願意給同伴提供幫助,而這種換位思考之前只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才能觀察到。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換位思考
    所謂同理心,就是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方式。而能夠換位思考的人並不多,「同理心」作為一種稀缺的能力與品質,擁有它,就更有競爭力。2擁有同理心的人,同樣是善良的人。我們認為是「善」的大多數行為,都是以同理心為根基。簡單的例子,在街邊看到一個年邁的賣花奶奶,許多人就算不需要花也會特意去幫襯,希望老人能夠早點回家。
  • 中級增益班|人生的滋味越來越好
    這兩天學會了如何泡好一道茶,有了方法,通過不斷訓練,實證有進步有效果,便有了信心。人生如茶,人的信息在茶中展露無遺,那就從茶湯中照見自己。能量不夠,就好好地鍛鍊身體,提升能量;酸澀過多,那就放下執著和計較,開心接納和接受。茶氣不能散開,那就多練習「呵」音放鬆法,消除緊張。
  • 用這「3種」方法,養得越來越好
    用這三種方法,長得越來越好錦鯉這種魚深受人們的喜歡,它的寓意非常不錯,象徵著一些好運,很多人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買幾隻錦鯉養在家中,不僅有「年年有餘」的意味,而且還有「好運連連」的一層意思在裡面。我在這裡給的大家分享這「3種」方法,若是堅持下來,魚兒會養得越來越好。方法一:在買的時候挑選良好的基因。在買日本錦鯉的時候我們要仔細觀察,最好是挑選一些基因很不錯餓魚兒。基因好的魚兒它們自身的抵抗能力很強,即使環境發生變化也能夠迅速適應。它們能夠在一個自然飼養的環境裡面長得越來越好,而且壽命也會很長。
  • 「我把女兒養這麼大,要55萬彩禮錢怎麼了?」女婿:你賣女兒呢?
    兩人交往一年後,王剛便向對方求婚,之後他帶著女朋友來見了自己的父母,王剛的父母給他女朋友5000塊錢的見面禮,本以為一切都會順利進行,可在王剛拜訪嶽父母的時候,事情變得不再簡單起來。王剛的嶽父對他很滿意,還說自己女兒的眼光不錯,可丈母娘這時來了一句:我女兒嫁給你家,你家得拿55萬彩禮錢出來,剛開始王剛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便讓丈母娘重複一遍,沒想到丈母娘一下強勢起來:我含辛茹苦的把女兒養這麼大,要55萬彩禮錢怎麼了?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