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和「1分鐘講話」兩大心法是掌握溝通技巧的基礎

2021-01-10 時光規劃者

文/時光規劃者

要說最近最火的綜藝,莫過於《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群30+的女人在這樣的節目中,不斷學習唱跳、突破自己,乘風破浪。各位姐姐們贏得了觀眾們的關注,但同時有的姐姐在節目中的表現也遭到了大家吐槽。

提到藍盈盈我想大家通過這麼節目一定很熟悉,她的人設是努力、上進、正能量,但她因在節目中溝通的問題,迎來了部分觀眾的吐槽:

當隊長選人環節沒有提前溝通就錯過了白冰,選擇了 吳昕 ,使得白冰感到十分失望;為了團隊公演節目的效果,提出讓沒有音樂功底的語音半個月學會一種樂器,使得吳昕因壓力巨大而痛哭。因此,「只為自己,不考慮別人」、「不會換位思考」等等這樣的標籤被貼在了她的身上。那麼,我們從她身上看到反面教材後,思考究竟該如何舒服地與人溝通呢?我推薦《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這本書給大家。

《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是由擁有自己30年的溝通培訓經驗的山本昭生所著,他在書中為我們總結了一套「換位溝通」的簡單方法,將溝通技巧與各種場景緊密結合,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快速、輕鬆地成為溝通高手。

本書共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換位思考、一分鐘說話法、不同場合下的溝通方法、藉助五感實現溝通和避免溝通失敗。而「換位思考」和「一分鐘說話法」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是山本昭生溝通方法的兩大支柱。下面我們來共同了解下這兩種方法。

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指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換位思考的益處:

開始換位思考後,溝通技巧也將自然提升;會換位思考的人更能贏得對方的好感,溝通更順暢。

一分鐘講話法

一分鐘講話法是作者的核心溝通方法,即「一分鐘內把話說完」。一分鐘講話法無論對聽著還是講話者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它主要有三種類型:簡潔法、緊湊型三步法、三角腳本法。

簡潔法:簡潔法是1分鐘說話法的基礎。開結構與三明治類似:頭和結尾用「寒喧語+姓名」,中間介紹要講的「內容」;緊湊法:緊湊法是將簡潔法中中要講的「內容」,具體擴展為「點題+展開+總結」;三角腳本法:將要簡潔法中講的「內容」擴展為「一句話概括意見和主張+主要內容+理由或具體事例+總結前面的內容」。能夠把講話邏輯表現的更清楚,主要應用於會議發言、口頭報告、日常聯繫。「換位思考」和「1分鐘講話法」二者是相互聯繫的。學會換位思考才懂得1分鐘講話法的可貴,運用1分鐘講話法實則是在踐行換位思考。

在我看來,要更好地踐行這兩種方法,更高效地實現換位溝通,應該從溝通內容、溝通場合和溝通技巧入手。

1.為了避免對方厭煩,溝通內容儘量簡潔明了。

我們大多數人在溝通的過程中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因而在溝通時容易出現不考慮別人感受、使得別人厭煩的行為。雖然,在當代社會中,即便聽者內心已經厭煩,但也不會表現的太明顯。所以,我們要明確這一點: 別人在聽我說並不意味著別人聽進去了。

《大話西遊》這部經典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如果問道片中取經團隊裡誰最囉嗦,想必很多人和筆者一樣,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 唐僧 。的確,在大話西遊裡,唐僧被刻畫成了一個囉裡囉嗦的搞笑角色。雖然他一心愛護徒弟,為徒弟們考慮,但是他的嘮叨體質讓徒兒們都表示很厭煩。這和我們身邊很多人一樣,總是喜歡滔滔不絕,根本不顧聽者愛不愛聽。

所以, 我們在溝通中要學會使自己的語言儘量簡潔明了,這不僅能讓對方很愉快聽進去我們的話,還能使其清晰地理解我們表達的內容,這才能夠達到溝通的目的。

2.在不同的場合要選取不同的溝通技巧。

一般而言,在不同的場合裡,人們有著不一樣的約定俗成的溝通習慣。假如發言的時候不看場合,溝通對象就沒法保持愉快心情跟你對話了。

有一次,我陪老公參加同事聚餐,有好幾位男士都帶著妻子一同參加。大家邊吃飯邊聊天,氣氛特別好,所以男士們也都喝了些酒,正喝的盡興時,只聽其中的一位妻子筷子摔到桌上衝自己老公大吼「不準再喝酒了,你再喝酒這個月零花錢一分沒有了。」話音未落,只見這位老公臉色通紅,面漏難色。雖然大家繼續喝大家的,但這對夫妻卻提早離開了飯桌。我想這位老公一定覺得自己特別丟面子,指不定回去和妻子吵架到什麼程度。

所以, 說話要分場合這個特別重要,不能不顧場合自己想說什麼說什麼。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面臨很多場合,如會議、匯報、演講、偶遇熟人、朋友聚餐等等,我們要學會不同場合說不同的話,這樣才會讓自己得體,讓別人舒適。

3.學習溝通技巧可以是從0到1的過程。

提到溝通我相信每個人都覺得特別重要,但提到溝通技巧很多人又表示迷茫。其實,即便你是個溝通小白,只要不斷學習溝通技巧並且應用到實踐中,長期堅持,溝通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提高的。

說到這,我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篇報導。馮鞏有個首席弟子 白凱南 憑藉在舞臺上伶牙俐齒的相聲「功夫」攬獲無數掌聲。「金句」、「包袱」層出不窮的他,更是各大春晚語言類節目的頂梁柱和綜藝真人秀的耍寶王,令觀眾深愛,如今,已成為的喜劇界的新秀。

但當舞檯燈光熄滅後,現原形的白凱南竟然是個「口吃」。臺上可以滔滔不絕嗨翻天的白凱南竟絲毫沒有被自己的「口吃」所幹擾。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吧,相信白凱南一定付出比別人加倍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績。

所以, 無論你是否會溝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肯下功夫去學習,要反覆的應用和練習,正所謂「羅馬非一日所建」。只要練習到位,熟能生巧,即便你再眾人面前演講時,也不會緊張到無話可說。

總之, 關於說話、溝通方面的書,我以為說的最簡明易懂,從宏觀上把握得最準確的是《換位溝通》這本。

此外,本書還附贈一本《換位溝通——實操與進階手冊》,比較適合溝通小白閱讀和練習。按照《換位溝通》這本書中介紹的「換位思考」和「一分鐘說話法」進行練習後,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感覺到溝通帶來的改變。

我是與你一起讀書、觀影、寫作,分享個人成長與生活中小美好的 @時光規劃者 ,感謝關注,您的關注是我持續輸出、堅持寫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換位溝通》:讓你受用一生的溝通必修書,助力走向成功人生
    《換位溝通》是一本助你提升溝通能力,讓你用最簡單的方法掌握高效溝通技巧的暢銷書。適合不善表達、話說不到點子上的溝通不暢人群,和想不斷提升自己,將溝通能力變成自己「強項」的人士閱讀學習。讀此書,學會簡單高效的溝通技巧,讓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任何人面前,都能達到你想要的溝通效果,它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溝通聖經」。
  • 實現高效溝通的方法:換位思考
    #溝通技巧#實現高效溝通的方法:換位思考什麼是溝通?為了設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一項權威的統計表明:除去睡眠時間,我們80%以上的時間都用在傳遞或接受信息上。不良的交流與溝通,不管它以何種形式出現,都會帶來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 換位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學會這個方法
    就比如我這幾天讀的這本山本昭生寫的《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它裡面介紹的一些關於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對於我們突破「我是如何表達的」以及「對方是如何接收的」這兩道大關非常有幫助。山本昭生,是日本說話術研究所的主任教授,同時也是NPO說話術網絡的理事長,他從事溝通技巧培訓工作已經有30年了,出版過很多部溝通技巧的暢銷書。主要的著作有《1分鐘超級說話技巧整理法》、《邏輯說話術》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本《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
  • 1分鐘說話法幫你提升溝通力
    我今天讀到的這本日本說話術研究所主任教授山本昭生的《換位溝通》就提供了兩大要點:第一,「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第二,「一分鐘內把話說完」。只要掌握這兩點,你的職場之路就會越走越順。換位思考換位思考不是個新鮮的概念,但放在具體的溝通藝術上,還是有些說道的。你是不是有這種體驗,自己哇哩哇啦地講半天,對方卻一臉懵?
  • 想成為溝通高手,你打好基礎了嗎?
    這份諄諄教誨的核心便是:換位思考。山本昭生在《換位溝通》一書中說:「單純地練習溝通技能並不能提升溝通能力。而換位思考才是支撐溝通技巧的基礎。因此,首先建立強烈的換位思考意識,夯實基礎,才是成為溝通達人的『捷徑』!」山本昭生拿運動界的規律作比。溝通技巧相當於運動技巧,換位溝通相當於運動員的體能。
  • 不斷提升與群眾有效溝通的應對技巧
    做好和群眾說話交流工作,首先要掌握說話的「道」,要時時刻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端正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與群眾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常向群眾學習,要把和群眾說話作為聯繫群眾、增強本領的必修課。群眾的話,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詼諧幽默、以小見大,不僅充滿智慧和哲理,而且富有感情色彩,傳遞著重要的民情信號;一句民謠、一個段子,往往折射出深刻的社會問題和群眾的喜怒哀樂。
  • 如何學會與人溝通,《溝通的藝術》告訴你,真實的溝通技巧
    蕭伯納說:「溝通的唯一一個大問題,誤以為真的在溝通」。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是很用心力的與人溝通,卻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種苦惱,很多人都遇到過。最厲害之處,是再版過程中,不斷根據時代的變化調整著內容,確切地說,這本書一直在與時俱進地和我們一起探討溝通的技巧。
  • 和孩子溝通時別「空談」,掌握三種溝通方式技能,別把天聊死了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父母都希望能成為孩子的知心好友,孩子遇到事情都願意和家長分享,這樣也能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況,但事與願違,每當家長興致勃勃地和孩子聊天,最後都變成翻車現場。
  • 良好溝通成就良好家師關係
    兒童和諧全面的發展,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協調與配合。最好的教育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教師、教師配合家長,共同支撐孩子的成長。但家校合作能否促進學生的發展,取決於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關係。良好的家師關係是家校合作的基礎,影響著學生的學業成績、生涯發展和社會性發展,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
  • 世界五百強企業高管,教你三個重要溝通技巧,助你成為職場高手
    在《每句話都值錢》這本書中,作者盧山根據自己多年的行業經驗,總結了一套學會有效溝通的方法,這套高效率的談判技巧,都源自於作者豐富的職場經驗和切身感悟,書中生動的案例,詳細的指導以及使用的建議,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突破低效率溝通的屏障,最大程度得展現我們自己的優勢,讓我們的工作發展得更加順利。
  • 無法溝通?兩本書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者和提高你的溝通技巧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交流中有方法和技巧,我們常說誰的情商高實際上是因為ta的溝通技巧佔主導地位。什麼是溝通?作者在本書中提出的四個溝通目標是對方接受(聽到或閱讀)、理解、接受和採取行動(改變行動或態度)。
  • 兩女孩高鐵摘口罩吃東西,遭中年男子罵,為什麼換位思考就這麼難
    >摘口罩,對車上的其他人多危險,要考慮大家的感受;從上海出發,高鐵這麼快,忍忍就過去了,下車再吃也行吧;可以到餐車吃,沒必要一定在座位上吃吧,畢竟是特殊時期;應該上車前就吃完,不然車裡空氣不流通,萬一有味道也不好;所以,你看,換位思考以後,這事就好辦多了。
  • 化解犯小人的風水技巧和心法
    那麼對付小人有哪些技巧呢?教大家的是如何化解犯小人,而不是與小人針鋒相對。畢竟太多人遇到的小人在「使壞的伎倆」上是超越自己的。化解犯小人之風水技巧。有人說,辦公桌上放仙人掌是對付小人的方法。這個方法挺蠢的,因為這個方式不僅趕走了小人,也趕走了自身貴人運。在對付小人的時候,把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寂寞伶仃。風水上將白虎位犯衝視為最容易犯小人。
  • 美豪酒店龔兆慶:溝通就是生產力
    大凡取得成功的人士通常源於兩個方面:目標管理和人際關係。溝通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溝通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技能、一種能力。知識是學來的,尤其是在信息發達的今天知識可以很輕鬆的從網上搜來,但能力只能通過訓練才能擁有。溝通從心開始,所以溝通的核心是心態問題,心扉沒有打開溝而不通,心心相印不溝而通。
  • 自從女兒學會換位思考 人緣變得越來越好了
    直譯過來就是「穿別人的鞋站著」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這裡面涉及了2個層次的共情能力:-對別人情緒的感同身受-更深層次的認知共情。也就是理解對方感受,換位思考。美國老師有很多方法幫孩子快速理解、掌握使用同理心,來適應不同的新環境。今天這課我就跟妞們分享一下我用過的這些方法。一、孩子說話做事挺「傷人」,怎麼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呢?
  • 作為老師,您和家長溝通時有哪些心得或準則?
    朋友式的交談方式更有親和力,你是老師那是相對於學生而言,家長和你的年齡可能相仿,所以領導式的談話不易讓他們接受,有時甚至溝通不成引起反感。只有換位思考站在家長的立場,家長才更願意交流和合作。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九中學 吳瑞芸:掌握溝通技巧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門學問,作為教師一定要提升學識素養,掌握溝通技巧。例如面對性格剛直、直言不諱的家長要懂得躲開正面衝突,為事情的處理留有空間。
  • 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
    1.有效的傾聽。英國管理學家L·威爾德曾說過「有效的溝通始於傾聽,終於回答」。視頻中也提到,雖然溝通能力包含了傾聽能力、表達能力和爭辯能力,但失去了傾聽,溝通就變成了自說自話,各說各的。在溝通中要做到反應式傾聽,避免中途打斷對方講話。
  • 數獨訓練孩子思維,掌握4個入門技巧,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
    那九宮格數獨有沒有技巧口訣呢?對於孩子來說,過於複雜的技巧他們也掌握不了。所以,我們培養孩子從簡單的技巧來訓練孩子即可。第一個技巧:認識九宮格橫是橫來豎為豎,九格方陣為一宮,數從一起九為止,彼此相異各不同。這一口訣是告訴我們九宮格的基本規則,橫是橫說的是一橫行如下圖橫行數字1-9,各不相同,共九行。
  • 初次見面見面溝通技巧
    今天學習了一個新的與陌生人溝通的技巧,我們在社交場所,特別是在飯局上,人人都想變成主角,往往會犯一個錯誤,為了讓別人記住自己,努力表現自己,試圖變成最閃亮的主角,當所有人都想當主角的時候,我們就走,最佳配角策略。讓這個配角反而變得更耀眼,更值錢,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