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溝通》:讓你受用一生的溝通必修書,助力走向成功人生

2021-01-11 白茶的麥田

《換位溝通》是一本助你提升溝通能力,讓你用最簡單的方法掌握高效溝通技巧的暢銷書。適合不善表達、話說不到點子上的溝通不暢人群,和想不斷提升自己,將溝通能力變成自己「強項」的人士閱讀學習。

讀此書,學會簡單高效的溝通技巧,讓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任何人面前,都能達到你想要的溝通效果,它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溝通聖經」。

《換位溝通》的作者是日本溝通達人山本昭生,他現擔任說話術研究所主任教授,NPO說話術網絡理事長,從事溝通技巧培訓工作30年,期間出版了多部溝通技巧暢銷書。

此書共2本,除《換位溝通》一書外,還有一本與之配套的實操與進階手冊,讓你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對書中介紹的各類溝通方法和技巧,有的放矢的進行練習,達到「學練結合」的目的,助你快速掌握書中技巧。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書。

1、換位溝通的基礎是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社會學名詞,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它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在溝通上同樣適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和別人溝通時,有時感覺對方心不在焉;做工作匯報時,我們講得聲嘶力竭,聽者卻昏昏欲睡;推銷商品時,我們講得清楚明白,顧客卻一聽了之,毫無購買慾望。

關鍵就在於我們沒把準對方的「脈搏」,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溝通是我說你聽,你說我聽的雙向互動過程,只有對方把話聽進心裡去了,我們的溝通才算成立,否則,溝通只是一個人的自說自話。

我們與人交流溝通,要想達到有效溝通,關鍵就在於「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這是良好溝通的一條「捷徑」。

那怎樣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呢?

首先,要具備強烈的以對方為中心的意識。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有一定目的性,有時是為了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時是為了說服對方達到我們的意願,有時是希望輸出自己的觀點,但不論哪種,我們都要先明白對方的內心想法。

弄清楚對方的真實想法和心理狀況,我們的溝通才不是無根之木。在溝通前,一定要以對方為中心,而不能心中想的都是如何盡情表達自己,陷入「自嗨式溝通」的怪圈。

其次,要做到「雙面思考」。

這是針對我們常見的以自己為中心的「單面思考」而言的。

培養換位思考能力的一種方法是進行辯證思考訓練,辯證訓練要求我們認真對待與我們意見相左的觀點,在想問題時兼顧多方,弄清對方的立場和態度,久而久之,就能培養出「雙面思考」能力或「多面思考」能力。

最後,要拉近講話者與聽者之間的「時間感覺」。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在開會時,明明幾句話就講清的問題,講話者卻偏偏講了半小時,聽的我們不勝其煩,感覺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如果你能抓住這種感受,在和別人溝通時,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說話時長,說話時不拖沓不囉嗦不重複,尊重對方的時間感覺,那麼,你的換位思考能力也會提升一個臺階。

2、換位溝通的捷徑是掌握「1分鐘說話法」

「1分鐘說話法」是長話短說,把自己表述一個問題的時長控制在1分鐘之內的說話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事情繁雜,喜歡聽人長話短說,另外,簡短的話也便於理解與記憶,還不會對聽者的大腦產生負擔,所以,與說話冗長囉嗦相比,簡短準確的表達更受人歡迎。

一般來說,我們1分鐘能講200字左右,大約相當於WORD文檔中的10行,也就是400字稿紙的一半。如果做好合理規劃,其實1分鐘能表達的信息量並不少。

「1分鐘說話法」有常見的三種類型。

(1)簡潔法

簡潔法的基本結構是:寒暄語+內容+姓名,「內容」在「寒暄」和「姓名」之間。

顧名思義,簡潔法強調表達簡潔,開門見山,直接從「寒暄語」說起,報「姓名」後直奔主題,講解內容,講話結束時不設鋪墊,再報「姓名」,以「寒暄語」結束。適用於會議主持、「臨危受命」發表講話、自我介紹等各種場合。

(2)緊湊型三部分構成法

緊湊型三部分構成法的基本結構是:點題+展開+總結,分三步介紹主題。

在這三步中,開頭的點題至關重要,我們要注意給人留下的印象和點題的方法。

溝通時,應注意「首因效應」,給人的第一印象決定後續溝通能否順利開展,所以,我們儘量在最初的10秒內給人留下良好印象。

此外,還要注意有效點題的方法:態度和藹可親,努力博得對方好感;從與現場有關的話題講起;直接從結論開講;用簡短的小例子揭示主題;從問題入手講起。

(3)三角腳本法

三角腳本法的基本結構是:能用一句話概括的意見或主張+主要內容+理由或具體事例。適用的場景包括會議發言、口頭報告、日常聯繫等。

結語:

「換位思考」和「1分鐘說話法」是溝通方法的兩大支柱,換位溝通的基石是「換位思考」,而達到換位溝通的有效途徑是「1分鐘說話法」,這兩項是《換位溝通》一書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主要內容。

在我們身邊,會溝通的人常常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事半功倍,做事升職也經常快人一步;而笨嘴拙腮、不擅溝通的人卻常事倍功半,甚至在戀愛中也不被青睞。

曾經我也以為,溝通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隨著眼界的開闊和知識的增長,才明白我只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和技巧,溝通能力是完全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提高的。

僅憑「具有優秀的溝通能力」這一點,你可能就能收穫別人的好評,被稱讚「工作能力強」「值得信任」等,那還等什麼呢,快來讀讀這本《換位溝通》吧!

相關焦點

  • 換位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學會這個方法
    在這幾天翻看《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後,我總結出這本書的目的是「讓我們話更容易擊中人心」,從第一章的「學會換位思考」開始,再到第二章的「1分鐘說話法」,第三章的「不同場合下的溝通方法」,亦或是第四章裡的「無需語言就能表達意思」的三種方法,這一系列關於溝通的技方法、技巧和策略,都能幫助我們將想表達的內容傳遞到對方的腦海裡,讓對方想忘都忘不掉。
  • 實現高效溝通的方法:換位思考
    #溝通技巧#實現高效溝通的方法:換位思考什麼是溝通?為了設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一項權威的統計表明:除去睡眠時間,我們80%以上的時間都用在傳遞或接受信息上。不良的交流與溝通,不管它以何種形式出現,都會帶來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 如何學會與人溝通,《溝通的藝術》告訴你,真實的溝通技巧
    作為一本類似於科普的讀物,在針對的受眾是廣大的,既適用於初出茅廬既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閱讀,也適用於職場人事主管閱讀,對於提升溝通技巧,加強親子關係也非常有益,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習溝通技巧的好書,最妙的是,文字深入淺出,舉例豐富生動,讀起來不會讓人產生疲憊感。這是一本很厚重的書,共有十二個章節,分為三個部分: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
  • 高校必修「寫作與溝通」課是明智之舉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近日宣布,將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由該校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和歷史系教授、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課程負責人。作為該校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具體舉措之一,該課程計劃到2020年,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並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 「換位思考」和「1分鐘講話」兩大心法是掌握溝通技巧的基礎
    那麼,我們從她身上看到反面教材後,思考究竟該如何舒服地與人溝通呢?我推薦《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這本書給大家。《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是由擁有自己30年的溝通培訓經驗的山本昭生所著,他在書中為我們總結了一套「換位溝通」的簡單方法,將溝通技巧與各種場景緊密結合,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快速、輕鬆地成為溝通高手。
  • 想成為溝通高手,你打好基礎了嗎?
    《了不起的蓋茨比》開篇,便是一位父親給兒子的忠告:「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擁有的優勢。」這份諄諄教誨的核心便是:換位思考。山本昭生在《換位溝通》一書中說:「單純地練習溝通技能並不能提升溝通能力。而換位思考才是支撐溝通技巧的基礎。因此,首先建立強烈的換位思考意識,夯實基礎,才是成為溝通達人的『捷徑』!」
  • 有效溝通 助力啟程——軍轉培訓開展「有效溝通」選修課程
    「溝通中如何進行升位、降位思考?」,在地方職場進行有效溝通,對於馬上履新的軍轉幹部而言,這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自信又謹慎的話題。對此,2020年度寧波市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幹部專業培訓班利用「周二」的夜學,為軍轉幹部開展「職場實踐中的有效溝通」選修課。該課程由市人才培訓中心梁昌海老師主講,他用大量的理論知識、圖表數據、案例分析,向聽課學員介紹了溝通的基本知識、基本原則、主要障礙等知識。
  • 黑幼龍作品精選,《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評分高達8.3
    喜愛黑幼龍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豆瓣評分:8.3作品簡介:《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全球惟一原著授權中文簡體字版)(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1937年出版時,就是用以上這段話開始的。
  • 洛克菲勒:在職場中如何與人溝通,這三個原則助你進行有效溝通
    洛克菲勒的子孫之所以能將家族的輝煌與成功延續至今,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在企業的溝通過程中,信息層層傳遞會受到外界幹擾等不可抗因素,導致信息遺失或變質。輕則導致上級對員工產生誤解,重則使員工對上級失去信任、產生跳槽想法。那麼在企業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 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在《奇葩說》中,被稱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曾說:人生的困擾,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 無法溝通?兩本書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者和提高你的溝通技巧
    通過閱讀《溝通聖經》,你可以理解這些看似普通事物背後的基本原則和溝通技巧。這是一本非常實用和全面的參考書。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基本的交際理論,以及如何做到這一點和為什麼這樣做。如果你意識到你的溝通能力有點差,這本書可以給你指導,如果你意識到你的溝通能力很好,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整理、總結和總結。
  • 良好溝通才能讓教育事半功倍,該怎麼樣溝通,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良好的溝通才能讓教育事半功倍,如何溝通,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父母不僅僅是養育孩子,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想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而父母和孩子真正的溝通基礎,就是相互尊重和相信。也只有做到如此才能良好的對話。
  • 《溝通基礎》:資訊時代的溝通藝術
    在信息化的21世紀,在中國社會經濟不斷走向世界的環境中,人們常常會以為,由於各種各樣越來越先進和智能化的通信工具和技術的發明創造,以及網絡的發展,信息社會已經成為了一個溝通便利化的社會,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必要的聯繫,可以與越來越多的人進行交流,也可以超越物理現實的限制,在不同時空中與人們進行對話,可以說,各式各樣的交流無處不有、無時不有,無人不有。
  • 溝通書籍排行榜前十名,十大溝通類書籍推薦
    溝通書籍排行榜前十名之一:《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12Reads的書質量都沒得說,這本《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同樣也不例外。注意,這本書和本書單其他溝通類書籍不同,僅能從其官網獲得。這是小編最喜歡的一本溝通類書籍,非常實戰,可以快速幫助讀者提升溝通能力,放在榜首推薦一點也不為過。
  • 我見過的最聰明的溝通方式:共情溝通丨21讀書
    而表達能力強的人,多半是共情溝通的高手。他們知道要說什麼,說給誰聽,說哪些有效。聽過樊登講書的人都會被樊登的表達能力折服。尤其是他表現出來的親和力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他一張口,現場的人都會主動靜下來,全神慣注的聽他說。聽樊登講書。你不覺得他是在講一本書,更多的感覺是他坐在那裡跟你聊天,聊的都是你很想聽,又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情。
  • 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
    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不同場景下對人的溝通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對於管理者來說,有效溝通應該是作為管理者的基本能力。你遇到過工作需求不到位、任務下達執行打折扣、部門之間關係緊張以及協作共贏成本太高等等這些問題嗎?如果有,那很有可能是在溝通上出現了問題。
  • 初次見面見面溝通技巧
    今天學習了一個新的與陌生人溝通的技巧,我們在社交場所,特別是在飯局上,人人都想變成主角,往往會犯一個錯誤,為了讓別人記住自己,努力表現自己,試圖變成最閃亮的主角,當所有人都想當主角的時候,我們就走,最佳配角策略。讓這個配角反而變得更耀眼,更值錢,怎麼做呢?
  • 學會溝通
    同樣,如果我們的生活缺乏溝通,就會出問題。溝通可以分為三種。與世界的溝通,與他人的溝通和自身的溝通。首先,當我們與他人關係不圓滿,是缺乏溝通之時。他們可以是親人、朋友、同事,或是事業上遇到的客戶。沒有溝通的話,就會感到堵得慌。原因是,由於他人和自己的信念或主張比較強,無法找到,與對方連接的紐帶,讀書能打破這種僵局,能理解他人,並有效的與他人溝通。
  • 職場人如何學會溝通?
    溝通不僅是與人交流,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良性溝通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人際溝通應注意什麼?有哪些技巧?不僅職場人應該學會職場溝通的方式,日常生活中多掌握一些人際溝通的技巧,也有助於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現代人的溝通存在多種障礙,比如心理結構、習慣差異造成的文化障礙,外語、方言造成的語言障礙,上下級關係造成的組織障礙,性格、情感、疾病造成的心理障礙,以及時間、環境、利益等造成的其他障礙。
  • 真正的說話高手,是如何與人溝通的?4個技巧受用一輩子,純乾貨
    溝通是需要天賦的,但是這種天賦是可以後天去培養的。包括一些溝通的技巧都是可以通過時間去培養的,只是願不願意去學習的問題。今天就來看看真正的社交高手、說話高手是怎麼跟人溝通的?用四步搞定,這4個技巧掌握好了可以讓大家受用一輩子,純乾貨,值得大家收藏。第一,詢問。很多人都感覺,如果聊天的時候總是一個人在說來說去,時間長了就會有些厭煩,而聽的那個人也可能會有些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