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取得成功的人士通常源於兩個方面:目標管理和人際關係。溝通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溝通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技能、一種能力。知識是學來的,尤其是在信息發達的今天知識可以很輕鬆的從網上搜來,但能力只能通過訓練才能擁有。溝通從心開始,所以溝通的核心是心態問題,心扉沒有打開溝而不通,心心相印不溝而通。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講不出責任的話語。訓練溝通首先訓練自己的心態、胸懷,如果一個人常懷愛心、寬容心、包容心、同理心和欣賞別人的心態與人溝通,即使他沒有任何溝通的技巧,他也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相反,即使學習再多的溝通技巧都沒什麼作用。心就是道,技巧是術,以道御術,溝通能力能快速提升。
溝通是雙方互動。在溝通前,首先要了解雙方的個性和特點,不同的人,性格特點不同,只有掌握對方的個性習慣才有可能打開對方心扉,暢所欲言。可以將個體分為四大類:分析型、力量型、活潑型與和藹型。
分析型特點,對人對對事嚴肅認真、有條不紊、動作慢、語調單一,十分注重細節和個人空間。對於這類人,在溝通中,必須遵守時間、注意細節,儘快切入主題,並多使用數據、表格和專業術語。
力量型特點辦事果斷有計劃,能力強且獨立,對效率要求高,不喜歡拐彎抹角並喜歡指揮他人。因而溝通中,對對方問題要回答準確有依據,直截了當,目光接觸時表現出信心是與其溝通的最好方法。
活潑型特點,性格外向活潑、直率友好,說話具有幽默性。溝通中,聲音要洪亮活潑、講話直接,伴有一定動作或手勢,溝通完最好進行書面確認。
和藹型特點,待人友好、說話輕柔,善用鼓動性語言、並喜歡擺放家人的照片。溝通中要注意建立良好的關係,面露微笑,且目光接觸頻率要高。
在溝通中保持傾聽,能鼓勵他人傾聽他們的狀況與問題,而這種傾聽式溝通能幫助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的傾聽有以下細節需要注意:善於發問、提問題;點頭微笑;作記錄;優化也要少講;不要打斷對方話語;不要急於下結論、甚至批評;集中精神,不要打手機或玩筆。
與上級的溝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礙:官僚體制、上級太威嚴、上級對下級意見不尊重、本身的不自信。
與上級溝通時需要把握的技巧:溝通的內容不僅僅只是工作或者問題,自己的思想也要多與上級交流,讓上級了解你的職責;溝通保持正確態度,尊重但不吹捧,服從但不盲從,融洽而不依附,主動而不越權,自尊而不傲慢,瘋狂而驕狂;維護領導尊嚴,表現為不抖落領導的隱私,不讓領導感覺不如自己。
在溝通中,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包括兩大建議和四大步驟。兩大建議:出選擇題不出問答題、提前準備好相關答案;四大步驟:細心聆聽指示、擬定工作計劃、工作進度隨時匯報、工作完成及時匯報。
在與同級之間相互溝通時,需要跨越的溝通障礙:不懂裝懂、敵意情緒、斷章取義、知而不言、沒完沒了。在溝通中應把握:凡事尊重對方,懂得謙讓、有爭議時求同存異,體諒對方、平時建立互相合作的氛圍,要具有主動協作意識、在跨部門溝通時要級別對等、以達成共贏作為溝通目標。
在管理過程中還可以溝通制度化。如實施「2510」原則,25即2個5分鐘,10即10秒鐘。第一個5分鐘:員工每日一反省,新員工每天花5分鐘時間自我檢視,學到了什麼,哪些方面還不明白,不夠好,需要什麼支持;第二個5分鐘:崗位培訓導師對新員工每日一評,認可、鼓勵、指導新員工。10秒鐘:新員工每天用10秒鐘時間想一想,今天要學習什麼,重點提升或改善哪些方面。
溝通頻率:上級每周溝通1次。溝通包含:入職培訓導師,培訓哪些內容,自己學習的收穫,對新環境的適應情況;每月度要與新員工進行溝通,溝通率100%;在職員工徵詢意見和建議,包括薪酬的溝通,給予希望和提升標準;每六個月進行一次思想引導,參加業務培訓。同時每月還需要與優秀員工、優秀骨幹老員工以及新晉升人員100%溝通。
掌握溝通技能,有利於更好地搭建起一座相互理解信任的橋梁,便於工作順暢開展,從而達成工作的目標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