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成語大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2021-01-15 膠東在線

 

【暗送秋波】


來源:

宋·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解釋: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秋高氣爽】


來源: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解釋:

形容秋季晴空萬裡,天氣清爽。


 

【春花秋月】


來源: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華秋實】


來源:

清·錢泳《履園叢活·夢幻·永和銀杏》:「楊州鈔關官署東隅,有銀杏樹一株,其大數圍,直幹凌霄,春花秋實。」


解釋: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採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望穿秋水】


來源: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昏卸得殘壯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閒嗑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


解釋: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樣晶瑩。


 

【萬載千秋】


來源: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當今聖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


解釋:

指經歷年代極久遠。同「萬代千秋」。


 

【一葉知秋】


來源: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解釋: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盈盈秋水】


來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解釋:

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


 

【一日三秋】


來源:

《詩經·王風·採蓮》:「彼採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解釋: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各有千秋】


來源:

漢·李陵《與蘇武三首》:「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解釋:

千秋:千年,引伸為久遠。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多事之秋】


來源: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解釋:

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相關焦點

  • 好詩悅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好詩(句)悅讀:一日不見,如三秋兮(0003)採葛先秦·詩經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譯文】那個採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隔了三個月那樣長啊。那個採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隔了三個秋天那樣長啊。那個採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隔了三個年那樣長啊。【賞析】詩人通過採葛、採蕭、採艾,表達對一位辛勤勞動女子的思戀。一日不見女孩,如隔三秋(三月、三年)那樣長。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長時間?不是3個秋天,也不是3年
    當然了,在現代人的語境裡,「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話並不單單用在情侶之間。如果從字面意思來解釋,看起來很簡單,三個秋天嘛!三個秋天過去,肯定就代表三年過去了,所以很多人誤以為「三秋」是三年的代名詞,其實並非如此,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三秋」的出處。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很多人理解錯了
    以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為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比喻一種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來形容情侶之間的殷切思慕,也用來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而這個時候的三秋,泛指時間很久。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麼三秋是多長時間,你知道嗎?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常用來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情人之間也經常用來形容思慕殷切,或者對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最早出自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被誤解多年,不是三年也不是三個秋天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樣的經典話語。這些已經成功的歷經數千年的積累成為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血肉中的精神。但是你知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其中的三秋是指多少時間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通常都是用來表示,對親友和情侶之間的思念之情,和對一個人的短時間的變化之大的意思。這些意思其實都是包含了兩人相隔很久才見了一面,對方的變化很大。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並不是三個秋天和三年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並不是三個秋天和三年在中國長時間的演化和沉澱過程中,文化已經成了一種融入底蘊的深層次的氣質,在整個中華文化當中,很多文化已經被人們誤解和隨意應用,畢竟之前只出現了文言文,所以後世對於以前的文化有所誤解。
  • 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多久?你一定理解錯了
    它就是我們要讀到的這首《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當我們想念某個人的時候,常常會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形容,「三秋」泛指時間很久,有人認為它指的是三年,也有人認為是三個月。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自《詩經》是什麼意思?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一個矛盾的成語,在現實生活中,「一天」與現實生活中的不可能和「三季」相同,並且「等號」不能在他們之間標記。然而這個成語不僅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他們會覺得這是對離別時的心理最好的描述。因此「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成為情侶間最美麗、最浪漫的情話。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是哪裡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成語典故,用來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來形容情人之間思慕殷切,也可用於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一般意義上而言,三秋泛指時間很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古人指的"三秋"即"一秋"為一個季度,"三秋"為三個季度,約是現在的九個月時間,而實際上有時候比這個三秋還要長的時間。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翻來覆去的查看,驚訝之至,原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竟然是詩經!不說了,那就看文章吧。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三秋」,不是指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
    文/玉濁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三秋」,不是指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一些知識淵博的人,在我們面前說一些古人云之類的話,然後解釋出一些大道理。的確這些古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有很多的年輕人根本就不願意聽,甚至覺得十分的無趣。
  • 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多久?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它就是我們要讀到的這首《採葛》:  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當我們想念某個人的時候,常常會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形容,「三秋」泛指時間很久,有人認為它指的是三年,也有人認為是三個月。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啥意思?漲知識了
    還有不少俗語是從詩詞中提煉出來的,比如說,這一句話「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無論是你想給女友寫信,還是寄出自己的思念,連底稿都不用打,張口就能說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樣的經典話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說對親友和情侶之間的思念之情,和對一個人的短時間的變化之大的意思。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就是三個秋天?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很多人都以為,這裡的三秋指的是三個秋天,其實大家都理解錯了,現在的翻譯看來,這句話就是:我們一天沒有見面了,好像隔了3年 一樣這麼的長久。其實寫下這首詩的古人,想表達的是對好友的殷切思念,三秋指的並不是三個秋天,而是三個季節,也就是9個月。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的是多久呢?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的是多久呢?文/小微小說解析 圖/網絡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如果要別人解釋三秋的意思大部分人都說三年,又或者是三個秋天,事實上並非如此。從整體的語句上就能夠體會出來這句話出自詩經國風王風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採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三秋」到底是多久呢?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到底是多久呢?我們來看他的原始出處。嚴:桂花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對該女子的思念,以至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月、年)。自然是真實時間和心理時間的區別。也充分表達了男主對女子的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指的不是三年,很多人都弄錯了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比如各種各樣的俗語,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便是其中之一。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文/趣談歷史點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老祖宗流傳下來許多俗語在現代生活中依舊可以聽到,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俗語現在常被情侶之間用來表達思念對方的意思,那這句俗語當中的「三秋」究竟是多久呢?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
    有一句話叫做「距離產生美」,但在我們現在的感情生活當中,一對熱戀的情侶卻很難做到一周不見,甚至是一天不見。但對於異地戀的情侶來說,可能就不能夠做到每天都相見,那這個時候我們在表達對對方的思念時可能會用到這麼一句俗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而對方看到這句話之後也會非常的開心,四年的情緒會稍稍的得到緩解。那這裡的「三秋」到底指的是多久呢?是三個秋天嗎?還是三年?那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其實在我們平常90%的人都認為,這個「三秋」指的是三個秋天,也就是三年。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 古人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你不一定知道
    民間俗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真切的說出了,這種度日如年的相思之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所說的三秋,意思並不是三個秋天,而是九個月,表示時間很久遠的意思。通過這種比較誇張的表達,寄託出一種殷切的思念之情,表達出對朋友、對親人、對愛人的想念,一天不見就像很久不見一樣。
  • 何為想念,不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到底指多久呢?
    大概只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才能夠形容。此話雖好,卻不能解釋其意,三秋到底是多久呢?是三年、三個秋天,還是三年呢?第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哪裡想要知其然,那麼必須先知其所以然。「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的本意是,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它被用來形容對一個人的思慕之情,可以形容師友,但是更多的還是用來形容戀人之間。因為不得相見,覺得時間都停滯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