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夫妻製售木屐逾50載 無人接班恐失傳(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大馬華人夫妻製售木屐逾50載 無人接班恐失傳(圖)

    傳統釘制木屐這行業已難找接班人,在怡保近打巴剎二樓的木屐老字號,目前只剩下張德夫妻檔聯手經營。(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釘制木屐看似簡單,卻很花費功夫。(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導,在馬來西亞,曾幾何時,一些華人居住的老房子裡總會傳來陣陣「呱嗒呱嗒」的清脆聲響,這是老一輩人士喜歡穿著木屐走路所發出的聲響,他們就喜歡木屐這類「傳統涼鞋」的簡單、清涼以及耐穿。

  以往製作木屐的師傅從鋸樹桐,再將之削劈成木屐雛形,直到釘屐帶等整個製作過程都是一手包辦。但隨著時代演變,這種手藝或因失傳或為節省時間被機械取代,其工序已被大幅度簡化,而在山城要找一家還以釘木屐為生的師傅已經寥寥無幾。

  在怡保近打巴剎二樓賣雞蛋攤檔附近還能找到一家售賣木屐已超過半個世紀的店,而接管該店的釘木屐師傅張德(71歲)已是第二代,這間老店只有他與妻子經營。他從小開始跟隨父親製作木屐,惟他坦言如今的木屐工序已簡化,都以半手工成品居多。

  退休後才開始釘木屐

  張德師傅原本是名機械維修人員,退休後才開始投入釘木屐的工作,在這之前,都是由其妻子協助母親在店裡釘制和售賣木屐。

  他回憶起當年店裡旺盛時期,身為製作木屐師傅的父親屬下還有5、6名夥計,每人憑著一雙手,每天平均可以製作7至8雙木屐。從第一個步驟鋸樹桐削劈成木屐雛形直到最後完成,所有工序都是師傅一手包辦。

  「記得當時我只有5歲,看見父親要鋸一個很大又高的樹桐,那時候沒有機器,是用一種俗稱「牛尾鋸」的工具,我則幫忙拉著鋸子的尾端,而父親則在前端負責發力。」 張德師傅說的此情此景,如今只能成追憶。他說,現在鋸樹桐與削劈成木屐雛形的工序都分成兩個地方分別製作,接著載到店裡由他與妻子負責磨滑和釘屐帶等加工處理。

  幹硬榴槤木適合製作

  「一般由於榴槤木的木質比較幹和硬,所以適合用來製作木屐。」他說,這些榴槤木是從甘榜牙也載往甘榜地瑪一個家庭式負責鋸成木屐雛形,接著再交到店裡讓他釘制。

  「首先,是將木屐表面用砂紙磨滑,削乾淨表面才不會刺腳。由於木屐表面乾燥,容易浮出木刺,所以必須先將它磨滑。接著就可以用釘子釘上屐帶,最後用剪刀修邊。」他說,至於其餘後期加工的包括油漆和畫圖案,塗上紅漆的木屐給人視覺上覺得較為美觀和增添喜氣,而且有的紅木屐更畫有圖案作為點綴。

  客源不缺巫裔同胞

  儘管穿木屐是華人的傳統之一,但張德師傅說,這些年來光顧該店的客源都不缺巫裔同胞。「許多馬來人喜歡穿木屐,因為覺得穿木屐去清真寺祈禱比較方便,又無須擔心脫鞋後拖鞋會不翼而飛。」談及鞋子不翼而飛事件,他說,曾有顧客因為擔心拖鞋不見,所以在購買木屐時特別要求張氏為他釘一對屐帶是鴛鴦色的木屐。

  此外,他說,最近也為怡保鬥母宮在一個長度約6、7尺和闊度約5寸的木板上,釘木屐以用作三人競賽用途。他透露,在這之前也曾有私人機構邀請他釘制類似的木屐,像在運動會競賽中玩,頗添樂趣與難度。

  無接班人 走向沒落

  對於手工製作木屐這行,張德師傅不禁感嘆沒有接班人,是讓這行業走向沒落行業的主因。他說,做釘木屐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是需要花很長時間,而且這是一種手藝,所取得的利潤卻很低。他透露,每雙木屐平均只能賺取約40仙的利潤,還要扣除店鋪的其它消費,所以現在已沒有年輕人願意接班。

  穿木屐捧雞蛋「賣懶惰」

  訪問張德師傅之餘,記者還聽到了一些前所未聞卻流傳予坊間已有多時的習俗。比如穿木屐象徵步步高升,而在一些傳統的結婚嫁娶儀式似乎也有木屐出現。張德師傅從上一輩人那裡聽說,在農曆除夕吃了團年飯後,穿著木屐出去走走,就有著踩小人轉運的意思。

  他還說,腳上穿著木屐,其中一隻手拿著一粒雞蛋,然後口裡嚷道「賣懶惰!賣懶惰!」。接著,由一名老婆婆或廟裡的人將他手中的雞蛋吃掉,寓意「不再懶惰,會勤勞」的意思。

相關焦點

  •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辦桌文化正在消逝中,許多古早辦桌名菜面臨失傳。臺南市政府7月11日展示1桌辦桌菜,希望喚醒民眾對古早佳餚的記憶。
  • 大馬柔佛洲師範學院華文組鬧新春 逾200人同歡
    大馬柔佛洲師範學院華文組鬧新春 逾200人同歡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馬來西亞
  • 壁虎成馬來西亞寵物界新貴 華人飼養逾30隻(圖)
    壁虎成馬來西亞寵物界新貴 華人飼養逾30隻(圖)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外形看似壁虎、顏色鮮豔的「守宮」(壁虎是蜥蜴目的一種,又稱「守宮」)為近年來全馬各地瘋魔的寵物界新貴,其中來自雙溪大年的華人蕭孫利(27歲)就養了30多隻。
  • 大馬之印象---馬來西亞之旅
    這裡有店鋪近30家,匯聚了當地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不少店鋪保存著早年華人的記憶。南洋十號咖啡、毛山稿肉骨茶、何榮記雲吞麵、全馬最有名的芙蓉燒包以及金蓮記福建炒麵……這些足以讓你垂涎三尺。雙子塔最炫的夜景雙子塔是吉隆坡甚至大馬的形象標準,塔共88層,有兩座獨立塔樓並由裙房相連。這裡是綜合辦公大樓,也是從雲端俯視吉隆坡風景的好地方。晚上整個雙子塔燈光璀璨,華麗炫目。
  • 華人夫妻在約堡遭遇武裝搶劫,便衣警察果斷出擊擒獲一名...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非洲時報報導 12月22日下午,華人夫妻倆從商城下班途中,遭遇三名持槍匪徒的攔路搶劫,搶匪在搶劫過程中,剛好被兩名便衣警察碰到,經過一番激戰
  • 美國華人釣客不畏嚴寒出海釣巨魷 大獲豐收(圖)
    美國華人釣客不畏嚴寒出海釣巨魷 大獲豐收(圖) Allen黃與他捕獲的巨型魷魚(Allen黃提供)     每艘釣船可載約50名釣客,一到外海夜間垂釣活動展開場面熱鬧。
  • 大馬穆斯林實行「一夫多妻」,當地華人領袖:華人也該有這個權利
    大馬實行「一夫多妻」其實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夠享用。而是需要擁有一定的宗教信仰才能夠享用。大馬的族裔比較豐富,也就讓這裡擁有著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據了解,目前大馬的法律容許當地穆斯林取得回教法庭許可後,就可以最多和四名女子結婚,並且一些州還特意規定需要徵得原配的同意才能另行多娶。而這就是大馬穆斯林的「福利」,不管你是跟姐妹花還是三姐妹結婚都沒事,只要取得這個法庭許可就沒問題。聽起來是不是讓人十分憧憬。但可惜的是,它並不適用於馬來西亞的華人群眾。
  • 了不起的大馬「福建人」!改變馬來西亞首富一生的不滅心燈
    近日,福布斯發布《2019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世界糖王」郭鶴年以128億美元蟬聯冠軍,再次登頂馬來西亞首富!豐隆(Hong Leong)集團執行主席郭令燦在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上,共有8位祖籍福建的閩籍大佬上榜。除大馬首富郭鶴年外,還有排名第二的郭令燦,排名第五的李深靜,排名第七的林國泰,排名第21、24、29、45位的張曉卿、陳志遠、陳志成、駱堅聰,佔比16%,堪稱大馬富豪的「福建現象」。
  • 華人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怎麼樣?還會遭到歧視嗎?
    華人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是怎樣的?馬來西亞政府對華人限制政治,華人在內閣中只能擔任一些不重要職務,巫人與華人之間如發生矛盾官方肯定偏坦巫人。華人因為勤奮所以生活比馬來人要好,馬來人比較慵懶,沒有華人的積穀防饑的意識,所以大多比較貧窮。歷史上馬來亞也發生過排華事件,不過不太大範圍。目前我國國力強盛,也使得在國外的華人華僑能吐氣揚眉,一般也不敢明目張胆欺負華人了。
  • 製售假藥案值半億
    近日,翁源縣公安局在韶關市公安局統一指揮下,成功打掉一個生產、銷售假藥,非法經營藥品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搗毀生產、銷售、倉儲假藥窩點4個,查獲肚痛健胃整腸丸、安宮牛黃丸、寶塔糖、海狗丸、烏雞白鳳丸等假藥成品、半成品及包裝材料合計40餘噸,查扣模具、制丸機、烤箱、粉碎機和攪拌機等大型製藥設備10餘臺,涉案價值逾5000
  • 《碧藍幻想》風大馬怎麼樣 風大馬技能資料一覽
    > 導 讀 在gbf中,六大馬是指六隻氪金召喚的星晶獸,玩家可以討伐6人HL本的六大馬來獲得相應的素材,那麼具體這些boss該怎麼打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其中風大馬的特動表介紹
  • 華媒:調查稱大馬人專情 逾半數人戀愛維持3年
    中新網12月28日電 馬來西亞《中國報》近日刊文稱,調查發現,有6成大馬人平均每人歷經3次戀情,段段持久,證明大馬人超級專情。
  • 馬達加斯加一對華人宣教夫婦感染新冠逝世 一生為宣教擺上
    多家馬來西亞媒體報導,一對由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會派遣到非洲國家馬達加斯加的華人宣教士夫婦廖育源先生與陳慈雲女士因感染新冠相繼離世。馬來西亞的英文《星報》報導說,70歲的女死者陳慈雲先在7月14日病逝,73歲丈夫廖育源本來希望將妻子的骨灰帶回家鄉,但他也因感染冠病,在8月5日逝世。
  • 大馬一商家堅持中秋節傳統 親手製作狗型燈籠受歡迎
    今年中秋節,由於大馬本地製造商沒有製作狗型燈籠,他更親自下手製作一盞盞玻璃彩紙燈籠應節。  張瑞清除了售賣燈籠,也會製作燈籠,每年除了向中國進口或大馬本地商家訂製傳統日式及玻璃彩紙燈籠外,他也會自製玻璃彩紙燈籠。今年,由於本地製造商沒有推出狗形燈籠,為了不讓狗年的中秋節沒有狗形燈籠,他決定親自下手做,而且上架後大受歡迎。
  • 手編藤椅面臨技藝失傳 一把好藤椅成本超千元(圖)
    手編藤椅面臨技藝失傳 一把好藤椅成本超千元(圖) 2015-11-25 14:44:14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60歲的張慶來說得謙虛,但他並沒意識到,這門近乎失傳的手藝,現在其實是很「前衛」的文化——手作總是慢的,而這個時代,慢,是奢侈的。張慶來的製作,可能趕不上工業品的速度,但是他相信,歷經歲月變遷後,每根藤條中蘊含的心意,會隨著時間沉澱下來。  每根藤條都有人情味兒  韓記藤椅鋪,位於西安門大街14號。
  • 大馬拿督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Crazy Rich Asians
    郭鶴年屬於子承父業的華人裡做得比較優秀的人。雖不是白手起家,但有膽識有遠見讓他把父輩的商業版圖擴充了不止一千倍。成龍的電影《警察故事3》《霹靂火》和《我是誰》都是在大馬取景的,可以說對大馬有著極大的宣傳效果。
  • 新加坡華人東部海域拍攝到野生水獺嬉水(圖)
    新加坡華人東部海域拍攝到野生水獺嬉水(圖)     陳藹琪在白沙海岸邊看到約華人陳藹琪(19歲,大學生)昨早(3日)10時許跟朋友到白沙海邊時,發現了這群水獺,馬上用手機攝錄它們在水裡載浮載沉遊水的場面。  她說:「它們好像突然出現在水中,離岸邊不遠,很多人都看到了。時常在這裡釣魚的人告訴我們,它們是水獺,有時晚上也會看到它們出現。」
  • 年銷50億洗腦中藥,多少東南亞華人為之傾家蕩產,中國幾乎無人知
    不是只有中國人會炒作食療治病,最近幾年來我國友好鄰邦馬來西亞華人圈,瘋狂炒作一種新藥材品種,價格甚至是黃金和冬蟲夏草的5倍。但是,近年來,在我們國家附近的馬來西亞華人圈,流行一種叫做箭豬棗的食療產品,每一克折合人民幣4500元以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癌症患者,將箭豬棗視為靈丹妙藥,很多人在癌症晚期傾其所有購買豪豬棗,希望吃過之後,能夠實現病情痊癒。炒作價格4500RMB/克那麼這種豪豬棗原理治病的原理是什麼?
  • 粵系「地二代」:接班路上的少帥與名媛們
    在36個地產家族中,有18家第二代已上位家族企業「一把手」,完成管理層面的「接班」,佔比達到50%。如碧桂園楊惠妍、合生創展朱桔榕、綠景中國地產黃敬舒均成為公司董事會主席,鴻榮源賴俊霖、祥祺集團陳曉霞、宏發集團賴嶽寬、僑鑫集團周子濤、星河灣集團黃建慧、佳兆業集團郭曉群等被任命為(聯席)總裁。
  • 在法僑胞講述恐襲帶來的陰霾與變化
    據外媒報導,近日,旅法華僑華人自發走上街頭,到遭遇恐怖襲擊地點附近的巴黎市中心共和國廣場獻花、點蠟燭,追悼遇害者。巴黎恐襲對法國民眾和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雖然基本沒有華人在恐襲現場遇難,但毫無疑問,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對華人的生活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