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臨床驗案

2021-01-08 網易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慢性骨關節疾患,患者多為青壯年人,其臨床主要表現為:早期多有遊走性的關節腫痛和功能障礙;晚期則出現關節僵直畸形,骨質改變和骨骼肌萎縮而喪失勞力;其病變主要在於關節局部組織,如骨質、軟骨、滑膜及其韌帶肌腱等,但亦可累及於全身其他部位,故屬於一種慢性全身性較頑固的病變。

  

  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因而治療上也比較困難。在祖國醫學裡雖無此病名,但有「歷節風」、「白虎歷節」、「痛風」、「頑痺、骨痺」等類似此病的記載,近年來在中西醫結合的基礎上,採用中醫藥進行觀察治療,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初步總結如下:

  辨證論治

  (一)急性發作期

  急性發作期臨床常見有以下 三大類型:

  1.熱勝型

  主證:手足小關節 紅腫脹痛,局部灼熱,皮膚稍紅或脊椎脹痛,四肢活動障礙,持物不便,行動艱難,或伴有全身低熱不適,或自覺全身有發熱感,煩渴汗出,面色黃、紅,舌苔薄白、質紅,脈弦滑數。

  化驗: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降率增速,抗鏈球菌溶血素「O」偏高或不高。

  【辨證】伏邪鬱閉,化熱成毒,內傷營衛、筋脈,氣滯血瘀,關節失利。

  【治法】清熱解毒,通經化瘀為主,少佐搜剔絡邪。

  【方藥】 銀花60克,連翹25克,桑枝30克,銀藤30克,丹參15克,紅花10克,丹皮10克,地龍12克。

  加減:清熱解毒,選加紫地丁、野菊花、草河車、蒲公英、黃柏、白鮮皮、天花粉、生甘草;氣分熱重,發熱煩渴者,選加生石膏、知母;營血分熱重,關節疼痛,夜重晝輕或身現斑點,有衄血等血證者,選加生地、白芍、元參、廣角片;熱甚血瘀,有發熱身疼,舌體有瘀血斑點者,選加桃仁、赤芍、元胡;熱甚阻絡,周身疼甚而又無瘀血見證者,選加絲瓜絡、王不留行、木瓜、竹茹;熱重腫甚,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紅腫熱痛重者,選加防己、茯苓皮、川萆薢、酒軍、元明粉;瘀滯日久,關節麻木僵直骨節畸形者,選加蜂房、皂刺、烏蛇。

  【方解】熱勝型以熱勝毒甚為主因,方中治療用藥以重用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為主藥;輔以桑枝、銀藤清熱通絡;丹參、紅花、丹皮涼血化瘀;少佐地龍清熱搜剔絡邪。全方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涼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

  2.寒勝型

  主證:手足小關節腫脹變形,僵硬麻木,活動失靈,四肢大關節腫痛 怕風,或脊椎腫痛,腰膝 冷痛,關節局部不紅,自覺怕冷冒風,四肢發涼,面色白,舌苔白薄質淡,脈沉細。

  化驗: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血沉降率正常或偏快,抗鏈球菌溶血素「O」一般正常或稍偏高。

  【辨證】寒氣凝聚,經脈閉塞,邪入血脈,留連筋骨。

  【治法】溫解陰寒,通經化瘀,搜剔絡邪。

  【方藥】 麻黃3克,白芥子15克,熟地黃30克,肉桂3克(或桂枝10克),鹿角膠10克,乾薑3克,生甘草3克。

  加減:寒邪重,關節疼甚,得熱即減者,選加附子、細辛;陰寒甚,局部畏寒而瀰漫腫脹者,重用白芥子、鹿角膠、肉桂;寒甚血瘀,身疼惡寒,四肢不溫,婦女月經延遲者,選加當歸、川芎、水蛭;寒邪阻絡,四肢麻木發涼者,選加雞血藤、徐長卿、穿山龍;久瘀腫痛,關節僵直,骨節畸形者,選加全蠍、蜈蚣、山甲、蜂房、守宮。

  【方解】寒勝型以陰寒偏盛為主因,治以溫經散寒為重點,方用陽和湯加減,以肉桂(桂枝)、乾薑、麻黃大力溫經散寒;白芥子、鹿角膠溫解散結消腫止痛;惟防諸藥性燥剛烈,故重用熟地、甘草之滋補,意在補陽方中配以少量之陰藥以柔克剛,又使陰從陽復,陰生陽長,陰陽氣血,彼此調濟,祛邪與抉正互相兼顧,從而達到邪去正復之治療目的。

  3.寒熱錯雜型

  主證:本型臨床較為多見,其特點為寒熱並存,虛實互見,症狀不一,錯綜複雜。既有陰寒之見證,又有熱毒之表現,有的表現為手足關節腫痛,局部灼熱,下肢發涼,周身怕冷或脊椎疼痛彎曲畸形,有的則手足關節畏寒而捫之發熱或自覺手足發熱而觸撫局部發涼,有的上肢發熱下肢不溫,口渴便溏等。症狀表現極為不一, 變化無常,稍因外感或勞累即易發作,反覆性極大,舌質紅或邊絳苔白,脈象弦數或弦緩。

  【辨證】寒熱交錯,邪伏筋脈,經絡阻滯,關節失利。

  【治法】清熱散寒並用,通經活絡,捜剔絡邪相互兼顧。

  【方藥】 銀花30克,連翹15克,桂枝10克,白芥子15克,鹿角霜10克,雞血藤30克,赤芍10克,酒地龍12克,烏梢蛇10克。

  (1)加減常用藥物

  熱重者,選加銀藤、桑枝、公英、敗醬草;寒重者,選加麻黃、細辛、附子;痛劇者,加川烏;血熱者,選加生地、丹皮;血瘀者,選加桃仁、紅花、水蛭。

  其他加減詳法可於前述二型中互參。

  (2)兼虛證的加減法:

  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一種慢性全身性疾患,一般來說病程較長,病情複雜,寒熱並存,虛實互見,久痺不愈,常常延及陰陽、氣血、五藏,而並發它證。在熱勝型與寒勝型中隨著正邪矛盾鬥爭而發生正邪之盛衰消長,亦有不同程度的虛證表現,此時如能恰當地兼以補虛扶正達邪,促使矛盾轉化亦是治療中一個重要環節。臨床上常見的虛證不外是氣虛、血虛、臟腑虛損等,其治療之法是氣虛者加以補氣藥;血虛者加以補血藥;陰虛證用滋陰藥;陽虛證用補陽藥;臨床上才能取得明顯效果。

  兼虛證加減法及常用藥物有:

  氣虛:面色蒼白,氣喘息短,動則喘促,自汗心悸,神倦無力,飲食減少,治以補氣為主,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加黃芪、陳皮。

  血虛:面白唇淡,頭暈目眩,夜熱盜汗,失眠心悸,神倦肌枯,大便燥結,治以補血為主,四物湯(當歸、白芍、川芎、熟地)加生阿膠、紅棗。

  腎陽虛:面色淡白,畏寒肢冷,面肢浮腫,腰痠腿軟,神疲自汗,尿頻便溏,治以溫補腎陽為主,右歸丸加減。常用藥物為肉桂、附子、當歸、鹿角膠、杜仲、枸杞子、巴戟肉、葫蘆巴、淫羊霜、仙茅、骨碎補、補骨脂、肉蓯蓉、川斷、狗脊等。

  腎陰虛:面色潮紅,五心煩熱,口燥咽幹,失眠盜汗,腰痠腿軟,尿赤便秘,舌紅,治以滋補腎陰為主,左歸丸加減。常用藥物: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龜板、首烏、桑椹、黃精、元參等。

  肝腎兩虧: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筋惕肉瞤動,失眠多夢盜汗,腰痠腿軟,耳聾耳鳴,男子失精,婦女月經失調,舌紅少苔,治以補肝腎,柔筋脈,方選一貫煎、杞菊地黃丸、二至丸加減。常用藥物為生地、當歸、沙參、麥冬、枸杞子、五味子、女貞子、旱蓮草等。

  精髄虛虧:腰脊痠痛,骨節粗大,脛痠跟痛,上肢不能高舉,下肢不能抬起,全身無力,頭喜俯而不欲仰,男子夢遺陽痿,女子月經遲緩,治以填精壯髓,專翕大生膏加減。常用藥物熟地、阿膠、鹿角膠、豬脊髓、紫河車、龜板、鱉甲、巴戟肉、枸杞子、肉蓯蓉、人參、牡蠣、白芍、山萸肉、羊腰子、雞子黃、沙苑蒺藜等。

  (二)慢性緩解期

  慢性期除有關節已經僵直畸形,四肢或脊椎運動嚴重障礙外,一般全身症狀已不明顯,關節局部無紅腫痛,或只腫而不紅不熱,病情相對穩定。舌脈如常。

  化驗:血沉降率正常或大致正常,抗鏈球菌溶血素「O」一般偏高,少數病例不高。

  慢性期由於病情相對穩定,證現虛實互見,寒熱不明顯,治宜攻補兼施,以強腎壯骨,養血舒筋,化瘀通絡,消腫止痛,搜剔絡邪為法,依法遣藥以丸藥緩治。

  【方藥】 當歸30克,熟地60克,鹿角膠30克,龜板膠30克,蜈蚣15克,全蠍15克,蘄蛇30克,炒山甲25克,露蜂房30克,皂角刺50克,乳香25克,沒藥25克,麻黃18克,雞血藤90克,赤芍30克,炒白芥子90克。

  (缺鹿角膠、龜板膠可用鹿角霜、龜板代)

  加減:偏氣虛加黃芪、黨參、白朮、佐陳皮;偏血虛加阿膠、紫河車、制首烏、懷牛膝;偏陽虛加補骨脂、淫羊藿、狗脊、肉蓯蓉;偏陰虛加白芍、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陽虛寒痛加川烏、白芷;陰虛熱痛加元胡、地龍;兼痰溼偏腫加牙皂、膽星,重用白芥子;兼瘀血刺痛加土鱉蟲、桃仁、紅花。

  以上諸藥共為細末, 再以酒豨薟草60克、老鸛草60克、絲瓜絡60克、桑枝120克(寒重者改用桂枝60克、徐長卿60克)大鍋濃煎兩次,適當濃縮、泛為水丸,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下。

  【方解】

  當歸甘辛苦溫,補血養血兼能柔筋;熟地甘微溫,補血益腎又能壯骨;龜板鹹寒益腎滋陰,通任脈補腎陰;鹿角鹹溫,壯骨溫陽,通督脈補腎陽;蜈蚣辛溫入肝,祛風散結;全蠍甘辛平,為血分之藥,入肝化瘀活血能透達經絡,以治手足麻木而止痛;蘄蛇甘鹹溫,透骨搜風善治風溼癱瘓;蜂房甘平,消腫止痛,治歷節腫痛;山甲鹹寒,性善走竄功專通絡;皂刺辛溫,能除痰溼消腫毒,引藥直達病所;乳香辛苦溫,活血舒筋,祛瘀定痛;沒藥苦平,散血去瘀,消腫止痛;白芥子辛溫,對陰寒痰溼所致之關節肌肉漫腫痠痛有良效,少佐麻黃之宜發則善消骨節腫脹;雞血藤、赤芍合用能活血通絡舒筋止痛:豨薟草、老鸛草、絲瓜絡、桑枝、徐長卿則能祛風除溼,活血通絡。

  全方具有強腎壯骨、養血舒筋、化瘀通絡、消腫止痛、搜剔經絡之風寒溼邪的功能,為治療本病緩解期比較有效的方劑,如能辨證加藥,使證藥相合,其療效更為顯著。

  【體會】

  1.對病因病機的看法

  類風溼性關節炎與祖國醫學之「歷節風」、「白虎歷節」「痛風」、「頑痺」「骨痺」等相類似,其發病原因前人認為與風寒溼有關。如《內經·痺論篇》說:「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冬遇此為骨痺……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其大意是冬天感受風寒溼邪易成骨痺,骨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要內舍於腎,腎主骨,腎痺則骨失所養,加以邪伏筋骨逐漸致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阻滯經絡,而形成足骨無力或僵直不能站立而以尾骨著地代行,頸骨下傾,脊骨高聳而成駝背。

  不過結合臨床證脈分析:本病 多以寒熱交錯為多見,次為寒證、熱證。故其病因風寒溼三氣中以寒邪為主要的誘發外因,從整體來看,類風溼性關節炎雖為局部慢性病變,但其發病與整體防禦機能有密切的關係,祖國醫學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故正氣虛必是其內因之根據,在正氣虛衰,腠理不固,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以冬傷於寒或受涼作為外因的條件,寒邪乘虛而入,直中筋骨,內傷血脈引起氣滯血瘀,關節失利,日久不解,寒邪化熱成毒,遂成寒熱並存、虛實互見、錯綜複雜的局面。

  2.治療法則與運用方法

  本病的治療總則是從整體觀念出發,治病求本,針對病因,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在探索治療本病的過程中,我有一點較深的臨床體會是: 運用風溼性關節炎的一般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如陰寒者則溫經散寒,因熱化毒者,則清熱解毒,因兼風兼溼者則佐以祛風除溼等來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其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後通過臨床實踐總結分析,認識到頑痺(類風溼性關節炎)與一般痺證不同,其特點有:

  (1)邪伏血脈,留連筋骨病位較深;(2)本病發展緩慢,反覆發作性大,病程較長;(3)結合證脈分析,病情複雜,以寒熱交錯虛實相兼者多,而屬純熱證、寒證之實證者少,兼風兼溼者間而雜見,治療之法就應迥然有異,治療時必須重點掌握以下幾點:

  ①除針對病因重點用藥之外, 也要考慮到關節腫痛僵直變形,是因邪伏血脈留連筋骨、經絡阻滯、氣滯血瘀所造成。故必須加以通經活絡,養血舒筋,活血化瘀,搜剔逐邪。

  ②病情複雜,寒熱表裡並存,正虛邪實互見,往往給辨證與治療帶來很多困難,故在辨證時必須重點細審,分清寒熱虛實,用藥時寒熱並用,攻補兼施, 抓住主要矛盾,用藥重點突破,次要矛盾稍加照顧。

  ③局部與整體相結合:既著重對關節局部組織治療,也重視局部是與全身密切相聯而應進行整體治療,必須視正邪之盛衰,屬虛屬實,分別祛邪扶正或扶正祛邪,著重調整陰陽氣血以及臟腑之功能,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但因證多屬虛實相兼者,必須注意祛邪是為了保存正氣,祛邪藥物不宜過猛,亦不可單獨大量長期使用,以免損傷正氣降低機體抗病能力。故祛邪的同時亦須扶正,才能更好地加速取效。

  補益能使機體抗病能力增強,一般也不能過於峻補與滋補,如果根據病情需要而用滋陰藥時,要稍佐溫陽消導藥,以免滋多礙胃,使其充分吸收。

  補陽者也要稍佐滋陰清熱藥,以防溫多化熱,使其陰陽互濟;補氣者,因專補氣則氣壅,血為氣之母,要稍佐行氣補血之品;補血者也要稍佐行血補氣之藥,因專補血則血滯,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只有陰陽雙調,氣血兩補,邪正兼顧,才能更好地真正發揮補益的作用。在臟腑虛損時,著重抓住補腎這一環,對加速本病的治療效果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因祖國醫學認為腎主骨,腎痺則骨失所養,本病在臨床過程中有關節僵直畸形,骨骼肌萎縮,關節之骨質稀疏,關節軟骨而破壞或缺損等。經過強腎益骨的療法後,有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這些可喜的苗頭值得今後繼續努力進一步探討。

  ④本病究屬是一種慢性而又頑固的疾病, 病程較長,病位較深,非短期內就能收效,治療時間也要長一些,一般的都在半年以上才有些效果。故治療時要取得患者密切合作,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耐心細心治療,效不更方,守方守法,長期堅持用藥,才終能奏效。

  當病情好轉穩定時,也要加強長時間的固本扶正的治療,同時注意關節功能鍛鍊,以防止本病再發或關節變形僵直。經過以上治療處理後,療效又有所明顯提高。

  3.關於某些藥物使用的體會

  蟲類藥物的使用:常用的藥物有 地龍、蜈蚣、全蠍、蘄蛇、山甲、蜂房、水蛭、守宮等。對這類藥物前人曾有不少論述,如清代葉天士曾云:治痺用搜風剔邪、通經活絡之品,如蜣螂,全蠍、地龍、山甲、蜂房之類,並非泛泛使用,其掌握重點有二,一是痺痛病程較長,二是痛痺伏著筋骨。

  近人章次公亦善用此類藥物治療頑疾,例如用蜈蚣、全蠍治療頭風頭痛;用蘄蛇、蜂房治療風痺走注;用蟄蟲、螻蛄、蜣螂、蟋蟀治療積聚腫張等,均深受啟發,結合學習最近許多學者的經驗報導,有用此類藥物治療骨癆(骨結核)取得較好療效;用地龍治療骨折,經過臨床觀察有消腫止痛促進骨痂生長,加速骨折癒合的作用。

  本病之特點與上述病症有某些近似之處,因而亦試予採用,初步體會用此類藥物治療久痺頑痺確有一定作用,通經活絡,搜剔逐邪,力專效宏。

  不過使用時要有所選擇,療效方能更顯,例如 地龍性味鹹寒,有清熱利溼、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巧於熱勝型療效較佳。

  蜈蚣、全蠍性味辛溫有毒,性善走竄,能袪風散結,化瘀活血,通經達絡,消腫走痛, 用於寒勝型或寒熱錯雜型效果較好, 蜈蚣多用於治療脊椎脹痛僵直,全蠍多用於治療四肢腫痛麻木,關節畸形。

  山甲性味鹹寒,性善竄通,能搜風通絡,散血消腫,常配以辛溫之皂刺以除痰溼消腫毒,引藥直達病所, 則能軟化骨節之僵直,功效顯著。

  蘄蛇性味甘鹹溫,功專透骨捜風消腫解毒, 善治手足麻木,風溼癱瘓或骨節疼痛,為寒勝型所常用。

  水蛭性味鹹平,功專活血化瘀,散結消腫,屬有情之品,祛邪而不傷正,多用於 寒熱交錯,虛實相兼之血瘀所致的關節腫痛諸證。

  (2)清熱解毒藥: 銀花性味甘寒而氣味略帶芳香,功專清熱解毒為氣分之藥;連翹苦而微寒,氣味輕清,清熱解毒為入血分之藥,兩者任用則既能輕清氣分之熱又可解血中之毒,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熱勝型之頑固疾患,大量長期服用甚為有益,不似芩、連、膽草等諸藥之苦寒久服有敗胃等副作用,如未配全此藥亦可用 蒲公英、紫地丁代替。

  有血熱者常配以丹參、丹皮以活血涼血,丹參性味苦而微寒,補血活血,涼血行血,惟活血之力勝涼血;丹皮性味辛苦微寒,涼血清熱,活血散瘀,惟涼血之力大於活血,故必須詳視病倩在熱與瘀兩方面的輕重而有所選擇方能建功。

  (3)消腫藥:白芥子性味辛溫,散寒化溼,通經達絡,消腫止痛, 為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關節腫痛的消腫必用之要藥, 寒勝型常配以麻黃,熱勝型常配以地龍、生大黃同用。

  (4)溫經散寒藥:附子辛溫大熱有毒,走而不守,性烈力雄,有補火回陽通經散結之功,善治一切沉寒痼冷之證,為祛散陰寒首選之要藥。治療寒勝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療效卓著,用量一般稍大,少則15克,多則30克以上,酌量而用,一般先煮沸40分鐘左右即可大減其毒性。

  裡寒重常配以肉桂;兼表寒則配以麻黃;血瘀者配當歸;冷痛劇者配川烏;行氣不足、陰陽兩虛者配地黃合而陰陽雙補,地黃得附子之走則補而不膩,附子得地黃則辛烈走竄之性減緩,兩者相得益彰。

  (5)益腎壯骨藥: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歷節風」、「骨痺,等證,日久不愈,必引起氣血虛損,精髓不足,骨質破壞,須以血肉有情之品補氣益血、增隨壯骨,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熟地性味甘微溫,補血滋陰,益腎生精,在臨床上與當歸養血柔筋相配合,起到補益精髓作用。鹿角膠、龜板膠(鹿角、龜板)都屬於骨類藥物為有情之品,功能溫強任督,壯骨充髓, 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晚期有骨節腫大,骨質疏鬆,軟骨面缺損,運用龜鹿二膠起著重要作用。

  古代醫家說:「以骨補骨,同氣相求」還是有理論根據的,但這類藥都是以動物身上的長,彌補人身之短,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我們應該在這方面尋找類似性質的藥物,是今後研討的課題。

  4.血沉、抗鏈球菌溶血素「O」檢查與病型治療的關係

  根據臨床初步觀察,對血沉增速曾用犀角粉壓片進行試驗性觀察治療,對部分屬於熱勝型患者有一定效果,對於寒勝型或屬於虛寒者,藥後不但無效,指標反而上升,後採用辨證施治方法,以溫經散寒、補虛通絡藥物,治療一段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個別病例仍然無效。從而體會到不加辨證,單憑化驗指標盲目用藥治療,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根據局部與整體全面分析加以辨證,對證治療才能收效。

  5.存在問題

  中醫中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對消除病痛改變局部組織病變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對於關節脊椎僵直畸形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部分患者,雖久經治療,收效甚微,尚須在今後治療中加以解決。

  本文摘自《名老中醫經驗全編》,北京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為蘭

  丹溪心法·痛風六十三

  四肢百節走痛是也,他方謂之白虎歷節風證。大率有痰、風熱、風溼、自虛。因於風者,小續命湯;因於溼者,蒼朮、白朮之類,佐以竹瀝;因於痰者,二陳湯加酒炒黃芩、羌活、蒼朮;因於血虛者,用芎歸之類,佐以紅花、桃仁,大法之方,蒼朮、川芎、白芷、南星、當歸、酒黃芩。在上者,加羌活、威靈仙、桂枝;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黃柏。血虛,《格致餘論》詳言,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薄桂、威靈仙。治痛風,取薄桂味淡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藥至痛處。入方治上中下疼痛。

  南星(姜制)蒼朮(泔浸)黃柏(酒炒)各二兩川芎一兩白芷半兩神曲半兩桃仁半兩威靈仙(酒拌)三錢羌活三錢走骨節防己半兩下行桂枝三錢行臂紅花酒洗一錢半龍膽草半錢

  上為末,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湯下。

  [附錄]遍身骨節疼痛,晝靜夜劇,如虎齧之狀,名曰白虎歷節風,並宜加減地仙丹,或青龍丸、乳香丸等服之。

  又有痛風而痛有常處,其痛處赤腫灼熱,或渾身壯熱,此欲或風毐,宜敗毒散。凡治臂痛,以二陳湯加酒炒黃芩、蒼朮、羌活。

  如肢節痛,須用羌活,去風溼亦宜用之。如肥人肢節痛,多是風溼與痰飲流注經絡而痛,宜南星、半夏。如瘦人肢節痛,是血虛,宜四物加防風、羌活。如瘦人性急燥而肢節痛,發熱,是血熱,宜四物湯加黃芩、酒炒黃柏。如肢節腫痛、脈滑者,當用燥溼,宜蒼朮、南星,兼行氣藥木香、枳殼、檳榔。在下者,加漢防己。若肢節腫痛,脈澀數者,此為淤血,宜桃仁、紅花、當歸、川芎及大黃微利之。如倦怠無力而肢節痛,此是氣虛兼有痰飲流注,宜參,術、星、半。

  朱進忠:上中下痛風方的臨床應用

  上中下痛風方是元代朱震亨創製的一個治療上中下痛痺的有效方劑。

  餘研本方組成之意:桂枝橫行手臂,漢防己下行,除溼熱,止痛痺;龍膽草下行瀉火;羌活上行通身走關節,威靈仙上下行除上下之風溼。又桂枝領南星、蒼朮至痛處,諸藥合用,非但能除風溼熱邪,亦能調氣機之升降。又南星入肝經,祛風痰,解痙搐而通絡脈;桂枝通心肝之陰氣而行痺阻;羌活治賊風失音不語,手足不遂,白芷除穢濁,祛風溼。桂枝、南星、羌活為伍,不但能除風溼、風痰之在經絡,並且能開心竅,正舌偏;川芎、桃仁、桂枝、紅花相配,不但能活血,而且能行上中下三焦之氣機,故風寒溼熱、痰濁、氣血瘀滯之在上中下三焦者,均可用之。

  案例1:糖尿病酸中毒,腦溢血所致之昏迷

  劉某,男,71歲。高血壓病、糖尿病17年餘,左眼青光眼10年,經服西藥,精神、食慾、睡眠一直近於正常。21天前,在看電視時,突然神志昏迷,急送某院治療。診為:腦溢血、眼底出血、糖尿病、糖尿病酮中毒、高血壓病、肺部感染。

  住院治療21天,病情不但不減,反見日益加劇。審其神昏不語,痰聲如拽鋸,舌卷囊縮,手撒遺尿。項強,按其腹從心下至臍肌肉緊張,腹熱而四肢厥冷,舌苔黃厚膩,脈滑數而時見促象。

  證脈合參,診為正氣敗絕,痰熱阻滯,急予化痰清熱攻下加人參法,3劑後體溫由40.1℃降至38.5℃,神志有改善,但夜間體溫又突然升至39.5℃。喉中痰更多,且曾因痰一時不能咳出而發生短暫的窒息現象,醫急予氣管切開,吸痰搶救,病情才逐漸穩定,但神志昏迷不見改善。再察其證見神昏痰多,項與四肢均強硬,按其腹不硬,瞳孔對光反射存在,舌苔黃白厚膩,脈弦緊數而時見結澀。綜合脈證,診為風寒閉鬱,痰熱內閉,氣血瘀滯,心竅蒙閉之證。

  處以上中下痛風方加減:黃柏10克,蒼朮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6克,威靈仙6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龍膽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神曲10克,川芎10克。

  服藥4劑後,神志稍清,四肢、項背強急改善,呼其名時能哼出聲音,喉中痰聲消失。繼服10劑,神志清醒,肢體稍能活動,尿蛋白、酮體、紅細胞消失,尿糖由(4+)降至(±)。

  案例2:蒼白球鈣化,舌偏語謇,健忘,麻木

  劉某,女,54歲。數十年來因某些問題,精神一直壓抑,8個多月前,突然發現記憶力驟減,言謇語澀,心煩易怒,手足麻木、強而不適,項強,其後諸證日漸加劇。某院診為「蒼白球鈣化」,住院半年多,病情反而更加嚴重。

  細審其證,心煩易怒,言謇語澀,健忘,一句話常反覆多次而不完,且思維不能連續,手足麻木,神情有時呆痴,有時正常,伸舌向左偏歪,舌苔白膩,脈弦緊而兼滑。綜合脈證,診為:風寒閉鬱,痰熱阻滯,氣血升降失職。治擬上中下痛風方加減以外散風寒,內清痰熱,理氣活血,斡旋陰陽。

  處方:黃柏10克,蒼朮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3克,威靈仙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龍膽草10克,羌活4克,白芷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鬱金6克。服藥4劑後,舌僵、麻木、記憶分析能力衰退現象好轉。繼服上藥兩個月,記憶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大見改善,並能做一般家務勞動,繼以加減十味溫膽湯善後。

  案例3:一氧化碳中毒後遺症的痴呆、語謇、輕癱

  郝某,男,45歲。一個多月以前,煤氣中毒昏迷,經過某院搶救後雖神志清醒,但精神一直失常,時而喃喃自語,時而吞食異物,有時甚至吞食自己的糞便,他人問其痛苦所在時均不回答,對自己的妻子兒女全然不識,飲食不知饑飽,走路及手握物體均甚困難。

  細審其證,精神呆痴,時時喃喃自語,詢其子女是誰時概不作答,命其到廁所大小便時有時拒絕,有時去而復回,回居室後即刻到床上大小便,衣食從來不知索取;舌苔黃白厚膩,脈弦緊而滑澀兼見。綜合脈證,診為:穢濁之邪蒙蔽清竅,血絡瘀滯所致。擬上中下痛風方加減,活血通絡,除穢開竅。

  處方:黃柏10克,蒼朮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龍膽草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白芷10克,羌活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鬱金10克,菖蒲10克。服藥10劑後,神志較前明顯好轉,已能認識子女,並能主動索要衣食和主動到廁所大小便;但過去的事情仍多數記憶不清。繼服藥10劑,記憶力較前明顯恢復,走路也較前明顯穩健,已能隨意拿取各種物品。繼服上藥30劑,諸證消失。

  案例4:腦血栓形成,偏癱、失語

  張某,男,30歲。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與閉鎖不全、心房纖顫10餘年。半年多前在剛剛看完電視要睡覺時,突然神志昏迷,口眼喎斜,右半身癱瘓。急至某院,診為腦血栓形成、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與閉鎖不全、心房纖顫、心力衰竭。前後住院6個多月,雖然神志已完全清醒,偏癱亦有所好轉,但伸舌仍偏歪,語言謇澀,右手攣縮不能伸展,右臂亦僅能伸展45°,右腿約伸120°,右足趾攣縮,並時時心悸氣短。

  細審其證,除上症外,兼見失眠健忘,舌苔黃白而膩,舌質紫黯,脈沉細滑促。綜合脈證,診為瘀血阻滯,痰熱不化。治擬上中下痛風方,化痰瀉火,理氣活血,疏筋通絡。

  處方:黃柏10克,蒼朮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威靈仙6克,桃仁10克,紅花6克,龍膽草10克,羌活3克,白芷3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丹參15克。連續服藥30劑後,舌謇語澀明顯好轉,上肢能伸至170°,下肢約伸180°, 足趾攣縮狀消失,走路平穩,手指伸屈亦較自如,繼服上方60劑,諸證大部消失。惟風心病、二尖瓣狹窄與閉鎖不全的症狀未明顯消減。

  案例5:慢性丹毒反覆發作,右腿腫脹如象腿

  張某,女,50歲。5年前,在左小趾、無名趾部先發現紅腫熱痛,很快即整個左下肢均紅腫,發熱。急至某院,診為丹毒。治療兩個多月後痊癒出院。次年春天,以上症狀又發作,住院兩月餘,痊癒出院。此後,每年都發病1?2次。近一年多來,雖然經過治療有所好轉,但左下肢的腫脹現象一直不見根本改善,且皮膚日漸增厚粗糙,如大象皮膚之狀,又用中藥除溼清熱解毒之劑近百劑及針灸、西藥等,仍不見改善。

  細審其證,左側整個下肢從鼠溪部至足趾均腫脹,微痛不紅,皮膚粗糙增厚如牛領之皮狀,活動不便,口乾口苦而黏,二便正常,舌苔黃白稍膩,脈弦緊滑數。綜合脈症,診為溼熱內鬱,風寒外閉,痰熱內結,氣滯血瘀之證。治擬外散風寒,內除溼熱,化痰散結,理氣活血。治以上中下痛風方加減。

  處方:黃柏10克,蒼朮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已10克,威靈仙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龍膽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晚蠶砂10克。服藥4劑後,腿腫大減;繼服10劑,腿腫竟消退大半,又服20劑,愈。

  案例6:皮膚結核,小腳疼痛、結節,久久不愈

  耿某,女,40歲。兩腿紫紅色結節,疼痛,發熱,時輕時重約6年,經數個醫院反覆檢査,確診為皮膚結核,予抗癆藥、激素等治療,曾一度好轉,但不久又復如初。近兩年多來,兩腿、兩臂結節一直不見消退。

  細察其證,左腿有10個杏核大、紫紅色、微有硬痛的結節,右腿6個,左臂3個,右臂2個。舌苔薄白,脈弦緊滑數。綜合脈證,診為風寒鬱表,溼熱內鬱,痰積瘀血凝結,治以上中下痛風方加減,散寒解表,除溼清熱,化痰軟堅,活血散結。

  處方:黃柏10克,蒼朮10克,南星10克,肉桂10克,防己10克,威靈仙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龍膽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絲瓜絡10克。服藥6劑,諸症好轉,服藥40劑,愈。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嶽美中醫學文集

  朱丹溪所制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是一張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良方。

  類風溼性關節炎即中醫之所謂「白虎歷節風」,症狀以四肢百節走痛為特徵。丹溪謂此病「大率有痰,風熱,風溼,血虛」,故方以蒼、柏、芎為主,兼顧風、溼、熱、痰、血諸因。白芷、靈仙、桃、紅為輔,助主藥驅風活血宣痺止痛。六曲為佐,防止諸藥損傷胃氣。桂枝取味薄者,引諸藥以達上肢,行於手臂;防己、膽草取其苦降,引諸藥下達髖膝足趾,羌活能走骨節,領諸藥直至痛處,故皆用之為使。通過臨床驗證,此方若無黃柏、蒼朮、川芎三藥,療效會顯著降低,使用時應予注意。

  本方應用得當,收效頗著。曾治一男孩患歷節風,病情發展迅速,經過多處治療無效。就診時手指腫脹,不能伸直,腳痛,全身關節腫痛,舌紅苔白膩,脈弦數。投以該丸,6劑後腫痛消失。又曾治一成年女性,手指腫痛,諸藥不效,以痛風丸加桑枝、松節各30克,服之而安。

  桂枝芍藥知母湯亦治周身關節腫痛,它與上中下通用痛風丸在主治證上的區別是:前者以下肢腫痛為主,仲景故有「腳腫如脫」之訓。後者以上肢腫痛為主,丹溪故於列方之前謂「取薄桂味淡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諸藥至痛處。」

  本文首篇摘自《丹溪心法》,第二篇摘自《山西中醫》1991年03期,末篇摘自《嶽美中醫學文集》。

相關焦點

  • 螞蟻可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中醫稱螞蟻為玄駒,其卵又名「狀元子」,味甘性平,微毒(良種經加工後無毒),能益氣力,澤顏色(美容)、催乳汁。其實,螞蟻可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從中醫的角度看,螞蟻是一種溫和的滋補良藥,扶正固本,側重於補腎。除了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外,螞蟻製劑對治療類風溼等疾病效果明顯。
  •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_類風溼性關節炎怎麼治療好呢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_類風溼性關節炎怎麼治療好呢 在我國有超過400萬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女性尤其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高發年齡為40~60歲。
  • 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要不要忌口?
    來源:廣州日報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炎症性疾病,很多老病號都知道,日常保證營養充足對控制病情很重要,但飲食不當又容易影響病情,導致舊病復發甚至加重。很多患者關心日常該吃什麼、怎麼吃,該不該忌口、如何忌口?
  •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醫師告訴你風溼性關節炎的調節方法是什麼
    貴陽風溼病專科醫院醫師溫馨提示大家有關風溼性關節炎的基本小常識:一、適當運動無論抗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研究和臨床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單靠藥物來防治因關節摧毀所致的性能障礙是有限的,只有同時配合積極的、病情進展階段答應的運動,才能更好地維持日常生活能力,這樣才能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社會的和經濟的損失。
  •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屬於什麼科?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屬於什麼科? 時間:2021-01-08 14:10 成都風溼醫院 確定自己究竟有沒有患上疾病的方法就是檢查,因此這個問題大家有必要來了解,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屬於什麼科?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風溼科疾病,如果患者要前往醫院進行治療的話,建議及早,避免讓病情惡化。
  • 類風溼性關節炎晨僵病人的護理要點是什麼?
    類風溼性關節炎晨僵病人的護理要點是什麼? 時間:2020-12-02 14:06 成都風溼醫院 類風溼性關節炎疾病若沒有得到合適治療,其危害性是較大的,我們都應該要注意這個疾病的護理。那麼,類風溼性關節炎晨僵病人的護理要點是什麼?看看樂山類風溼醫院的介紹吧!
  • 綿陽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方法如何?
    綿陽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方法如何? 時間:2020-11-07 15:01 成都風溼醫院 類風溼是一種常見疾病,平日生活中很多人都受到類風溼的傷害。那麼,綿陽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方法如何?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CCP高一定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嗎
    核心提示: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複雜的疾病,經常導致關節問題。這種疾病在我國北方發病率很高,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類風溼症發病時,主要是以膝關節為病區,這會造成患者的旅行受到幹擾,而且疾病還可能不斷加重,患者必須服用類風溼的治療說真的。
  • 春天溼氣重,如何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老年人注意,趕緊這麼做
    某風溼病科醫生說,在這種冷暖嚴重失常的時節,老年人得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機率比其他季節高許多。一旦得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危害非常大,症狀輕者則疼痛、腫脹影響日常生活,症狀嚴重者的壽命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春天,老年人要積極採取措施堤防類風溼性關節炎,學會保護自己的關節,這才是上策。然而,很多老年人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不是很了解,甚至聞所未聞。
  • 類風溼關節痛能吃激素嗎?醫生說出正確答案,錯誤認知該糾正了
    這裡推薦大家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溼!中醫認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大多是因為風寒溼三氣結聚而成的。相關臨床研究發現,除了風寒溼三氣結聚的外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患者身體內的肝腎虧虛以及氣血虛弱等內在因素,導致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肝腎不足所造成的。因此,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為患者節省經濟,還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癒率。
  • 得了風溼性關節炎怎麼辦?不用怕,艾灸來幫忙
    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ic arthritis)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溼性關節炎是風溼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與A 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寒冷、潮溼等因素可誘發本病。
  • 出現這五種症狀,當心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找上你
    關節疾病一直是困擾人們的一大噩夢,類風溼關節炎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關於類風溼關節炎,大家對它的了解還比較少,在出現相關的症狀時也無法及時辨別和治療,下面就一起來聊一聊類風溼關節炎的那些事吧!
  • 貴陽治療風溼醫院介紹有風溼性關節炎嚴重嗎?
    貴陽治療風溼醫院介紹有風溼性關節炎嚴重嗎? 時間:2020-12-03 17:30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生可給患者帶來多方面的影響,如它可影響睡眠,可引起關節疼痛,腫脹,或是導致關節功能受影響,所以有風溼性關節炎是很嚴重的,而它的嚴重性,可從五方面得到印證。那麼貴陽治療風溼醫院介紹:有風溼性關節炎嚴重嗎?
  • 打通督脈,強直性脊柱炎中醫這樣治療
    從中醫角度來說,只要是陽氣衰弱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包括現代醫學命名的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骨性關節炎、骶骼關節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股骨頭壞死等。而督灸尤其擅長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督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療效好門診時,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群人,尤其是青年男性,以腰骶、脊背、頸項部疼痛為主。
  • 類風溼抗ccp高是什麼意思?類風溼要做哪些檢查?
    類風溼關節炎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系統性免疫性疾病,診斷需根據臨床表現及化驗檢查相結合,CCP抗體是類風溼關節炎高度特異性的抗體,陽性率為51%,特異性>96%,與類風溼關節炎的預後有很強的相關性,在類風溼因子陽性的患者中可出現。CCP檢查是類風溼關節炎的特異性指標,對早期類風溼,類風溼因子陰性臨床症狀不典型有幫助作用。
  • 抗「O」、類風溼因子、抗CCP與類風溼,這裡說得更清楚
    在成年中,鏈球菌感染後1~2周出現遊走性關節炎,通常伴有腱鞘炎,但無心臟受影響證據,血沉、C反應蛋白升高不及急性風溼熱,用於急性風溼熱的治療藥物阿司匹林效果很差。此時則稱為「鏈球菌感染後反應性關節炎」。 3. 抗"O"升高,但沒有關節酸痛及其他臨床症狀,只能表明曾有鏈球菌感染,例如扁桃體炎、咽炎等。這在諮詢人群中這種情況最多見。
  • 艾伯維BTK抑制劑在中國獲批臨床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12月12日,CDE官網顯示艾伯維ABBV-105聯合Upadacitinib治療中重度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獲得臨床默示許可。ABBV-105是一款BTK抑制劑,BTK的大量表達會使BCR信號通路異常激活後,進而使B細胞功能失調、免疫耐受狀態改變,並轉化為自身反應性B細胞,分泌大量自身抗體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 馬蜂窩泡酒喝,能治療類風溼嗎?醫學專家為您詳解
    在民間,總會流傳一些「偏方」,特別是對一些難以治療的疾病。有人說馬蜂窩泡酒可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這是真的嗎?馬蜂窩泡酒喝能治療類風溼嗎?筆者在中國知網搜索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和蜂房的相關文獻,僅有三篇是關於蜂房或者露蜂房,也就是蜂窩,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但是案例數不多,證據也不是很充足,而且都沒有使用泡酒來治療。所以不建議使用馬蜂窩泡酒類治療類風溼。除這些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以下的內容進行分析:(1)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症狀的自身免疫病。
  • 以蟲入藥,《本草中國》講訴——朱良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奧秘
    以蟲入藥,《本草中國》講訴朱良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奧秘大型中醫藥文化匠心巨製《本草中國》第二季正在熱播,第三集《蟲行》帶領我們跨越地域,穿越時間,看蟑螂、水蛭、蜈蚣等豐富多彩的神奇動物藥材,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如何起到獨到作用。
  • 艾草和生薑泡腳治類風溼?
    很多人到了做身體檢查的時候才發現了自己有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應該選擇合適的藥物的。那麼,類風溼性關節炎能喝艾草泡水嗎?艾草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