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靈長類動物再添新成員,但數量令人擔憂
不久前科學家在緬甸的一個原始森林裡進行科學考察,發現了一種猴子,後來經過判斷這是一種新物種,此前從未被發現。他們的研究論文已經被發表在《動物學研究》雜誌(Zoological Research)上,它們被命名為波巴葉猴(Popa langur),只生活在緬甸的這個原始森林中。
-
緬甸發現一種猴子新種類,幼時白毛長大黑灰,全球只有200多隻
我國有4屬15種猴子,均屬保護動物,據英國《衛報》等媒體報導,歐洲生物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並將其命名為「波巴葉猴」,這種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髮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生物學家考證認為,這種猴子出現至少已經有100萬年,它們很可能曾經遍布東南亞和我國西南部地區的深山叢林之中,然而如今它們的數量只有200~250隻左右,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中新網11月1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在緬甸發現3種兩棲類新紀錄
緬甸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且特有性高。但外界對這一地區的兩棲爬行類資源知之甚少。目前,緬甸僅記錄有約170種兩棲類,相比之下,緊鄰的中國和印度分別記錄有約550和460種兩棲類。
-
中國科研人員在緬甸發現3種兩棲類新紀錄
中新社昆明3月24日電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簡稱「東南亞中心」)公眾號24日發布消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車靜課題組與東南亞中心研究組發現了3種緬甸兩棲類新紀錄:布氏泛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印度稜鼻樹蛙(Nasutixalus jerdonii
-
新物種!緬甸發現淡水蟹和魚類新種
一篇在《甲殼動物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南部德林達依省發現的兩個淡水蟹新種,被分別命名為劉氏德曼蟹和萊厄亞德曼蟹。一篇在《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發現的兩個南鰍屬新種,被分別命名為法蘭南鰍和高尾南鰍。兩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小勇介紹說,德曼蟹屬是德林達依省物種多樣性最高的淡水蟹屬。
-
生物學家發現一種新猴子,深山裡生活了100萬年,如今只有200多隻
我國有4屬15種猴子,均屬保護動物,據英國《衛報》等媒體報導,歐洲生物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並將其命名為「波巴葉猴」,這種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髮呈新潮的「奶奶灰
-
關注丨景谷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全球數量不到2500隻!
關注丨景谷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全球數量不到2500隻!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刷新了雲南鳥類的紀錄。救助?那麼它是從哪來的呢?又是被哪位好心人救下了呢?且聽小布為你娓娓道來!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科學家發現波巴葉猴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
-
剛被發現就瀕臨滅絕?科學家: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都在緬甸
緬甸有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就在緬甸,科學家們發現一群特殊的猴子,它們的數量應該不大,估計有兩三百隻得樣子,儘管一開始就有人懷疑它們是一個尚未命名得新猴子物種,但科學家並沒有貿然斷定這個想法。後來,科學家們結合了緬甸叢林中這些猴子的特徵,對比它們的DNA、毛色、尾巴長度和頭骨形狀等方面與其他近親(葉猴近親、乃至整個烏葉猴屬動物)之間的不同,並查詢和分析了博物館的現有標本和歷史數據,最終宣布緬甸境內發現的這種猴子就是一個新物種。
-
科學家發現多種新物種:猴子鼻子上翹怕下雨
兩種新發現的物種:左側是一種在坦尚尼亞境內發現的巨型馬陸;右側是盛開在13000英尺(約合4000米)海拔高原上的尼泊爾罌粟花這些生物都是在人跡罕至的偏遠地區被發現的。此次共有超過200種新物種被命名,命名工作由一個國際委員會負責進行,他們希望這樣做將會幫助更多人意識到野生生物正面臨的困境。 這些新物種都非常有趣。比如一種新種猴子,它們長有厚厚的白色鬍鬚,它們的鼻子整個向上翹起,甚至在下雨時因為雨滴會落進去而打噴嚏。
-
上海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濱江森林公園內約有200頭-物種 步甲 新種...
原標題:重磅丨上海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 自此,上海動物大家庭又多了兩名新成員。就在科研工作者們認為驚喜已經足夠多的時候,又一項驚喜橫空出世:科研工作者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發現了一個全球昆蟲新物種!
-
雲南專家在緬甸發現仙女蝦新種 體態優雅宛若仙女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中新網昆明2月28日電 (陳靜)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陳小勇課題組在緬甸發現一種未描述的仙女蝦新種,並根據緬甸女王信修浮(Shin Sawbu)的故事,將其命名為信氏旋額蟲,俗名為信修浮仙女蝦(拉丁名:Streptocephalus shinsawbuae)。
-
婆羅洲島熱帶雨林新發現至少52個動植物新物種
圖:新發現的樹蛙 【搜狐科學12月19日消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稱,科學工作者在去年一年間,科學家們在婆羅洲島新發現了至少52個動植物新物種。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編纂的報告顯示,這些新物種包括30種魚類,2種樹蛙,16種姜類,3個樹種以及1種大葉植物。
-
科學家在緬甸發現琥珀,在其中有了新發現!
科學家在緬甸發現琥珀,在其中有了新發現!對於蛇這種爬行動物很多人都望而生畏,這樣的軟體動物是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作為爬行動物它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沒有腳,身子不斷的蠕動向前爬行,就像是一團繩子一樣。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大部分都是肉食性動物,看起來它們的身體比較柔軟,但是全身卻布滿了鱗片,在溫度低於15攝氏度的時候時候就會進入冬眠狀態,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來看,其實蛇最開始也是有四肢的,在受到環境影響變化之後,所有的蛇就開始逐步的退化成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成為了爬行動物。
-
上百隻瀕危物種緬甸星龜被盜,再次找到時竟以這種方式出現
其中,緬甸星龜是一種十分少見的亞洲陸龜,它們的主產地在緬甸首都仰光北部的河流沿岸叢林區中。緬甸星龜僅產於緬甸,在亞洲其它地方都找不到它們的蹤跡。【緬甸中文網訊】緬甸瑞瑟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吳昂索定消息,1月份時,瑞瑟多自然保護區內,有150隻緬甸星龜遭人偷走,現通過一起交通事故,找回了10隻。
-
科學家首次在緬甸發現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命名為李墨琥珀蛙
琥珀蛙的幼體標本 陳海瀅、章佳傑 圖6月14日,中美兩國科研團隊首次在緬甸發現了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標本,鑑定並報導出一個全新的蛙類物種。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黔江發現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 盤點全球罕見動物
原標題:黔江發現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 盤點全球罕見動物 日報報導:黔江發現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 世界珍稀物種——峨眉草蜥近日在我市黔江被發現。實際上這是科學家最新發現的跳躍薄餅蝙蝠魚。是科學家最新分類的十大最奇特美妙新物種之一。 下面這個俗稱海豬,實際上是軟體動物的一種。相比起前面的傢伙來講,它倒是可愛多了。海豬生活在海洋底部,以海底淤泥中的微生物或礦物質為食。直到現在科學家們也沒能發現它成功生活在深海的秘密。
-
法國貓科新物種 能確認的僅16隻…兇萌兇萌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法國貓科新物種 能確認的僅16隻兇萌兇萌的 法國最近爆出了一條萌萌噠的大新聞 其東南部的科西嘉島上,發現了一種疑似貓科新物種的野貓!法國發現貓科新物種:貓狐,能確認的僅16隻兇萌兇萌的 大家都想一睹其真面部,然而,這種喵星人的照片爆出來以後,乍看上 原標題:法國貓科新物種 能確認的僅16隻…兇萌兇萌的 法國最近爆出了一條萌萌噠的大新聞—— 其東南部的科西嘉島上,發現了一種疑似貓科新物種的野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