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梧桐山有個「被救助野生動物之家」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梧桐山有個被救助野生動物之家

  ▲左翼傷殘的牛背鷺「飛飛」。它和「喃喃」一樣,再也不能回歸大自然了。

  ▲剛做完手術不久的「肥鹿鹿」(左)開始「進餐」,旁邊是它的同伴「美鹿鹿」。

  ▲三條腿的野豬「強強」。

  ▲亞達伯拉象龜「洋洋」正在進食。

  ▲綠鬣蜥「浩浩」悠閒地趴在樹枝上曬太陽。

  清早6時,野豬「強強」拖著自己300多斤的身體從「臥室」裡蹣跚著走出來,坐在籠舍的「院子」裡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打量著外面那片熟悉的山林。

  這是深圳梧桐山腳下的一處偏僻的地方,遠離城市的喧囂。「強強」眼前的這座山是它出生的地方,幼年時的它曾經無憂無慮地在山林中嬉戲、奔跑、覓食,直到2014年它的右後腿在沙頭角林場的一片密林裡被一隻野豬夾子夾住。那隻不知是誰放的夾子,徹底改變了它的命運。

  不知不覺中,5年多過去了。如今「強強」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也認識了很多和自己命運相近的動物夥伴,以及那些天天照顧著它們的「動物保姆」。

  這裡是深圳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是所有在深圳被救助的野生動物的家。

  「強強」和「動物保姆」的故事

  「強強」當年被送到這裡的時候,「動物保姆」們發現它的右後腿膝關節被徹底夾碎,兩個人廢了半天勁才把那隻夾子打開,但「強強」的右後腿還是無法保住,無奈之下被截肢了。

  那時的「強強」只有十五六斤重,還是一頭小豬,沒有攻擊性。儘管只剩下3條腿,但傷愈後它還是會一顛一顛地努力奔跑,開心地拱著它的專職「保姆」昝啟虎給它買來的一隻彩色皮球。

  昝啟虎,湖北十堰人,深圳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獸類飼養員,也就是「強強」的「保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飼養員平時都被尊稱為「某工」,所以昝啟虎在同行面前就是「昝工」。

  2016年,「強強」搬了一次家。那時它已經足有200多斤,原來的籠舍已經顯得過於侷促,所以「昝工」和他的同事把它轉移到現在這個住處。「強強」的新家有差不多50平方米,有一間十幾平方米的「臥室」,還有一個30多平方米的院子。「昝工」和同事在院子裡給它挖了一個水坑,還堆了一個土堆。這樣一來,天熱的時候「強強」就可以在水坑裡泡泡澡,閒來無事的時候還可以拱拱土,反正這都是它喜歡幹的事情。

  「強強」的「忠告」:違法飼養是對動物的傷害

  「強強」還有很多鄰居,既有它以前在山裡經常看到的果子狸、穿山甲、蟒蛇、眼鏡蛇,也有一些原本它不認識的新朋友。「肥鹿鹿」和「美鹿鹿」就屬於後者。

  「肥鹿鹿」和「美鹿鹿」是一對梅花鹿,一雄一雌,來自遙遠的東北。2017年,它們被幾個深圳市民在沙井一家酒樓的院子裡發現,因為擔心會被人宰殺後吃掉,幾個深圳人找到酒樓老闆,湊了20000元把它們買下來後送到了這裡。

  前幾天,「肥鹿鹿」剛剛做了一個小手術。它的鹿角每年春夏時節都要生長,因為長新鹿角會比較癢,「肥鹿鹿」就忍不住要找樹幹蹭痒痒,有時候還用蹄子使勁兒刨,一來二去,就把自己腦袋蹭破了,導致傷口感染。獸醫師王凱和獸醫助理鄧劍鋒就給它打了一針麻藥,趁著「肥鹿鹿」昏睡之際,給它做了清創、消炎手術。

  「強強」的隔壁是五彩金剛鸚鵡「小帥」、紅綠金剛鸚鵡「佳佳」、紅肩金剛鸚鵡「露娜」、非洲灰鸚鵡「達達」,對面還有亞達伯拉象龜「洋洋」、豹紋陸龜「珺珺」以及綠鬣蜥「浩浩」。它們並非中國本土的動物,而是來自遙遠的美洲、非洲。有些人把它們買來當做寵物,但卻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被執法部門查繳後送到了這裡。因為屬於外來物種,它們不符合野放條件,只能永遠留在這裡。其中非洲灰鸚鵡「達達」還因為孤獨患上了抑鬱症,自己拔光了全身的羽毛。它的「保姆」黃雪嬋和李康鳳正在和獸醫們一起,想方設法對它進行心理康復治療。

  「強強」聽「動物保姆」說過,其實在國內對寵物飼養要求非常嚴格,就拿鸚鵡來說,除了虎皮鸚鵡和雞尾鸚鵡可以合法飼養,其他種類的鸚鵡如果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都屬於非法飼養。所以「強強」很想告訴大家,養寵物之前一定要查清楚相關政策法規,特別是外來物種,千萬不要輕易購買、飼養,一方面可能違法,同時如果被執法部門查處後,對動物也是一種傷害。

  「強強」的遺憾:家就在眼前,卻再也回不去了

  與「小帥」它們相比,那些符合放歸條件的本土野生動物就幸運多了。這麼多年來,「強強」每天都能看到有新的「難友」被好心的深圳人救助。有的被送來時負了傷或者生了病,最終在獸醫和「動物保姆」的照料下恢復了健康,被放歸野外。

  這時,不遠處的水禽區裡傳來的幾聲鷺鳴引起了「強強」的注意。它知道,這是夜鷺「喃喃」和牛背鷺「飛飛」開始「練聲」了。「喃喃」和「飛飛」都是深圳本土的野生動物,它們的身世也很不幸,「喃喃」是在水塘邊被一隻夾子夾到了右腿,被送過來以後做了截肢手術,永遠地失去了右爪。「飛飛」的左翼不知被誰打斷落下了殘疾,再也不能飛了。好在它們都被好心的深圳人發現後送到這裡保住了命,不過,它們也和「強強」一樣,儘管家園就在眼前,卻再也回不去了。

  「強強」話你知

  野豬,又稱山豬,系家豬的祖先,最早在中國被馴化。由於人類獵殺與生存環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目前全球數量已急劇減少,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在中國系「三有野生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梅花鹿,亞洲東部特產物種,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列入中國《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綠鬣蜥,日行性樹棲型蜥蜴,原產中南美洲及附近島嶼,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II,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物種,在我國沒有相關部門的許可不能飼養。

  亞達伯拉象龜,原產東非塞席爾群島等地,背甲長可達1.8米,最重達375千克,是陸生龜類中最大的物種,也是這個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之一,平均壽命超過200歲。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II,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物種,在我國沒有相關部門的許可不能飼養。

  五彩金剛鸚鵡、藍黃金剛鸚鵡、紅綠金剛鸚鵡,均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是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在我國沒有相關部門的許可不能飼養。

  紅肩金剛鸚鵡,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是所有的金剛鸚鵡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在我國沒有相關部門的許可不能飼養。

  非洲灰鸚鵡,原產於非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現已提升至CITES公約附錄Ⅰ,等同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國沒有相關部門的許可不能飼養。(記者 李晶川 文/圖)

(責編:王楠、陳育柱)

相關焦點

  • 深圳梧桐山上野豬豹貓罕見現身
    梧桐山的野豬梧桐山不僅是深圳最大的自然「氧吧」,也是深圳重要的物種基因庫。6月18日,深圳梧桐山國家風景名勝區首次公布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的觀測數據:現有野豬約有50頭,廣東省鳥白鷳以及野生豹貓等深圳罕見的野生動物也在鏡頭中現身。
  • 視頻|三條腿的野豬獨腳的夜鷺,梧桐山下有個野生動物「諾亞方舟」
    這是深圳梧桐山腳下的一處偏僻的地方,處於這個城市地圖上差不多最中間的位置,卻又遠離城市的喧囂。"強強"眼前的這座山是它出生的地方,幼年時的它曾經無憂無慮地在山林中嬉戲、奔跑、覓食,直到2014年它的右後腿在沙頭角林場的一片密林裡被一隻野豬夾子狠狠地夾住。那隻不知是誰放的夾子,徹底改變了它的命運。不知不覺中,5年多過去了。
  • 今天深圳到底多冷?梧桐山杜鵑樹都掛上了冰
    今天到底有多冷,看深圳最高峰梧桐山就知道了!今天早晨,梧桐山的樹掛滿了冰掛,晶瑩剔透,恍如仙境,為大自然增添了別樣美景,在梧桐山工作的梁國強用鏡頭記錄下南國奇景。▲視頻來源:梧桐山風景區微信公號▲梧桐山冰掛奇觀(梁國強攝)
  • 梧桐山「山大王」帶崽巡山啦
    深晚記者近日在梧桐山風景區採訪時獲悉,經過一年的野外調查,《梧桐山風景名勝區野豬種群監測項目總結報告》已順利完成,報告顯示,野豬是梧桐山野生獸類群落的絕對優勢物種,通過公裡網格數據分析,野豬在梧桐山的棲息地佔有率為 81%,趨近飽和,成為名副其實的梧桐山&34;。
  • 梧桐山上野豬、豹貓、鼬獾等罕見現身!多圖速看
    平時人們很少能見到它們的蹤跡被市民拾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珍稀動物紛紛現身2019年,梧桐山風景區布設了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對於野豬、豹貓等動物進行了專項觀測近日梧桐山公布了一批紅外相機監控的視頻拍攝到了許多珍稀的動物▲點擊觀看視頻▲野生鼬獾▲野生果子狸調查期間,監測點共記錄到分屬4目8科13種獸類其中野生獸類動物11種
  • 深圳大鵬將為豹貓等野生動物建生態廊道,年底開工建設
    深圳決定在大鵬架一條生態廊道,選址在排牙山—七娘山節點,年底開工建設;但,不是供行人用的。服務對象為豹貓等野生動物。神奇吧?為什麼深圳要這麼做?狹長的大鵬半島擁有深圳全市10座獨立山峰中的4座,野生植物種類佔深圳市的70%、全省的26%,茂密的植被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和覓食之所。
  • 深圳梧桐山杜鵑樹今晨現冰掛奇觀
    深圳梧桐山杜鵑樹今晨現冰掛奇觀 2021-01-08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啟動,一起來感受深圳的野性之美吧
    2019年11月20日,全國暨廣東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展現野性之美,共 繪綠水青山」。 活動當天,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林業局)、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此次活動。
  • 樊登讀書深圳攜手九河網絡登上深圳最高山梧桐山
    2019年10月18日早上8點,樊登讀書深圳的同事們幫助企業組織戶外團建活動,攜手深圳九河網絡的小夥伴們一起坐上大巴,出發始往梧桐山,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這裡是登頂梧桐山的主要入口,傳統盤山公路、泰山澗路線、麻水鳳路線、桃花源路線等都由此進入。
  • 你知道深圳特有的野生動物麼? 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刷最新家底
    當天,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市林業局)曬出最新版深圳生物多樣性的「家底」。截至2019年,深圳有陸域脊椎野生動物513種(山溪魚類31種,兩棲類28種,爬行類61種,鳥類340種,哺乳類53種)。
  • 深圳野生物種真豐富!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植物16種
    amp;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05月10日訊 你能想像,在深圳這樣一個高度城市化且陸域面積狹小的地區,也會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嗎?昨天,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報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柱動物51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有42種;野生植物約208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種。
  • 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去年救護3萬多隻野生動物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胡平 曾志燎 文/圖  昨日,記者來到尚在建設中的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探訪,看到3隻小貓頭鷹正在進食,精神不錯。然而,2周前,因為它們棲息的龍眼樹馬上就要被砍,其中一隻掉進一家西湧客棧,命運難測。所幸之後得到了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悉心照料。
  • 深圳梧桐山出現霧凇!未來五天將持續寒冷……
    今天凌晨我市梧桐山氣溫驟降至-3.2℃出現了霧凇冰掛盛景!現在的梧桐山山巒上、棧道旁、林木間目之所及都是銀裝素裹的模樣構成了童話般的冰凝世界大家可以前往梧桐山主峰、小梧桐、豆腐頭以及好漢坡觀賞冰雪梧桐的美景。
  • 梧桐山十裡杜鵑燦若雲霞,深圳首個生態景觀林撫育地方標準發布
    該標準是梧桐山風景區15年風景林撫育實踐的歸納和總結。其撫育技術水平引領全國,將為深圳先行示範保育自然保護地資源打造標杆。 深圳有梧桐山、七娘山、筆架山等山林景區,尤其梧桐山擁有深圳最獨特、最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毛棉杜鵑、吊鐘花、華麗杜鵑、深山含笑等植物作為風景區內的重要景觀樹種,已成為山林景區的重要特色
  • 深圳梧桐山上頻現野豬覓食
    原標題:梧桐山上頻現 野豬覓食   動植物數量增多   為保護梧桐山自然生態資源,近年來,梧桐山積極開展侵佔林地違法搭建查處工作,加大山林撫育、病蟲害防治和護林巡查力度,同時加強對市民遊客的宣傳教育,呼籲市民共同保護梧桐山自然生態資源。
  • 救助野生動物我們在行動
    救助野生動物我們在行動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閆蓉芳引言:山川林木蔥鬱,空氣潔淨清新,河湖魚翔淺底。近年來,隨著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一大批野生動物紛紛來天水「安家」,一些受困、落單或受傷「落難「 的野生動物還誤闖居民聚居區、工業區、學校等場所,被市民發現得到救助。
  • 深圳一隻野生狗獾被夾死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盜獵者可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被夾死了   深圳市民馬先生是一位登山愛好者,1月28日,他在光明區阿婆髻山進行登山活動時,在山頂的偏僻草叢中,發現一隻野生動物被偷獵者的鐵夾子給夾住了。
  • 兩年收容救護3700餘只動物 野生動物有個暖暖的家
    德州動植物園掛牌為市級收容救護中心,承擔著全市13個縣(市、區)野生動物的收容救治工作。根據有關規定,需要進一步救助的動物予以單獨飼養救護,以確保其健康恢復。恢復健康且符合條件的動物予以野外放生;已經恢復健康但喪失野外生存能力的動物,予以園內收容飼養、展出。「現在幾乎每天都有熱心市民打電話或者直接送來野生保護動物。」
  • 還原歐亞水獺發現全過程 珍稀野生動物成深圳人「好鄰居」
    那是位於公園南區、一根橫在棧道下的普通支撐梁,由混凝土澆築而成,表面歷經雨打風吹和潮水漫浸而變得粗糲,有些許青苔附著。橫梁的斜對面,正是那臺拍下水獺行蹤、立了大功的紅外相機。戎燦中看到,就在這灰色的支撐梁上,明顯多了些本不存在的非常顯眼的東西。準確來說,是七坨野生動物排洩物。「就是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