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最威風的幾大官職與爵位,第一名相當於今天的行政部長

2021-01-21 虎臣君

古代的官職非常的多,而且每個時期的官職都不一樣,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歷史上的最威風的幾大官職和爵位,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4.冠軍侯,霍去病就得到過這個侯位,顧名思義,功冠全軍的意思。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至今還在耳邊迴蕩。竇憲和賈復都曾得此殊榮。當時的人,誰不想封狼居胥?可以說這事當時所有將軍的夢想!

3.執金吾,執金吾這個官職,相當於什麼呢?中央警衛區司令,沒錯,就是這麼溜。負責保衛京城,身份非常的高貴,光武帝劉秀就曾經說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意思是做官就要做執金吾,娶妻要去陰麗華,陰麗華是當時的南陽第一美人!

2.北洋大臣,可以說是清朝最搶手的一個官職了,看看曾經當過北洋大臣的幾個人?袁世凱,李鴻章,榮祿,王文韶,崇厚,每一個都是青史留名。權利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除了北洋大臣,還有南洋大臣!只不過相比之下,比北洋大臣差了很多。

1.尚書令,很多人對這個官職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這個官職是幹什麼呢?百官之長,參議的!李世民就當過尚書令,大家熟知的宰相,也就是從尚書令演變過來的,相當於行政部長,管理一切政令!除了皇帝之外,還有比它更高的嗎?

各位網友還知道什麼非常威風強勢的官職呢?歡迎關注虎臣,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給虎臣投稿哦

相關焦點

  • 古代的狀元榜眼,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
    正因為這三個稱號帶來的價值,使得很多的讀書人都心嚮往之,那麼在古代時期的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在現代又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而且考生在考中狀元後,會被皇帝當場授予官職,大多數都是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一般都是都是從六品的官職,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而且要著重說明一下。
  • 清朝有一官職叫鐵帽子王,如今相當於什麼官職?
    清朝的鐵帽子王的地位相當於英王室的公爵,全國就那個幾個,可以世代相傳。縱觀清朝二百多年的歷史,鐵帽子一共有十二頂,其中八頂是開國初期賞出去的另外四頂是中晚期賞出去的。前八頂中有六頂是和碩親王,兩頂分封給多羅郡王。最晚分出去的三頂——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很倒黴,因為剛得到,往下傳了沒幾個後人清朝就亡了。
  • 哈裡王子晉封公爵,英國爵位的公侯伯子男和中國古代爵位一樣嗎?
    今天的哈裡王子大婚吸引了很多人關注,而就在婚禮開始不久前,哈裡王子的祖母伊莉莎白女王冊封哈裡王子為薩塞克斯公爵,梅根·馬克爾為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此前哈裡王子的頭號只是2015年6月5日女王冊封的高級維多利亞勳爵,或者只是威爾斯亨利王子殿下。那麼英國的爵位體系和咱們中國古代是一樣的嗎?
  • 古代爵位不是只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那韋爵爺到底是幾品官?
    首先說爵位與官位無關。古代爵位一般都是因功封爵的,代表的是立功受封的榮譽。  而官位一般都是上級認可其能力而得高位的,代表的是為官者的能力。  如漢朝蕭何他在做劉邦的丞相前,是沒有被封爵位啥的,張良與韓信等人也是如此。
  • 《知否》裡出現的爵位大盤點,看看到底誰更牛X!
    最近《知否》這部劇在各大平臺大火,而且又是備受好評的正午陽光出品,更重要的還是一部歷史劇,所以小編還是要追一下的,但是在看劇的時候,大家是否對那些電視劇中出現的老侯爺、小公爺這樣的身份感到好奇呢?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古代的爵位制度。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且聽老黃為你試作辨析。
  • 唐宋八大家:以官職來排位,孰高孰低?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以他的官職古今對比,大約可以相當於中央書記處書記。在他去世以後,宋高宗時追贈他太師;宋孝宗時追諡他為「文忠」。五、韓愈韓愈老先生文採十分了得,但可惜的是,他也和蘇軾一樣,一生坎坷,一直在貶謫的路上。到現在我們都記得他那首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真是悽慘。
  • 雍正寵臣田文鏡的最高官職,放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你可能想不到
    每當說起清朝的大臣,早中晚時期都誕生了不少牛人,而要說最勵志的是誰?恐怕還是雍正麾下的田文鏡。,擔任山西寧鄉縣的知縣,算是小小晉升了一下,又是13年過去,1705年,田文鏡開始擔任知州,一直到1706年,45歲的田文鏡,結束了自己的地方官履歷,進入京城,升遷為吏部員外郎,然而這個官職,同樣也只有從五品而已。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2|地方行政區和地方官職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古代官職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這些古代的官職究竟都是負責什麼事務的
    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這些官職的稱呼,這些官職究竟有多大,他們各自的分工又是怎樣的?這些官職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設立的職位,他們都是為皇帝服務的官員,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他為了加強皇權的統治,並在之前的管理體制上做了改革。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在古代,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正事」是職事的意思。這就是說,晏殊第一份官職,相當於今天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太常寺奉禮郎的品級為從八品,品級不算高,俸祿卻不低,每月俸祿約15貫錢(兩銀子),與清朝的一品官員持平。
  • 馬來西亞「拿督」是什麼官職?華人被冊封的多嗎?看看它的含金量
    在古代社會,有一定的封建等級,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爵位制度。最為常見的爵位排列順序,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大等級。但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爵位制度也大多消亡了,只有在一些國家還存在著,如英國至今還有一定的爵位。
  • 解讀:古代的二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副國級!
    古代二品官又分正二品和從二品,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官品,分別是官制中九品十八級的第三級和第四級。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
  • 《水滸傳》好漢們當過的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位?官都不小
    那麼這些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宋朝官職有正從之分,又有一品到九品,一共是18個等級。一,提轄魯智深、孫立為此官職提轄是宋朝武官的官職,負責管理軍隊,訓練士兵,抓捕蟊賊等工作,從幹的事兒來看,宋朝的提轄在現代就相當於部隊的中下級士官,或地方武裝部營連級幹部。
  •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古代承和丞同義,有幫助、輔助的意思,是動詞。用於官職時,表示從事輔助工作的人,由動詞轉變為名詞,例如郡丞、縣丞等,與相合用,代表輔助天子的官員。 最有意思的是「相」,《說文解字》注釋:「相,省視也。」意為仔細看。古代的「相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周朝祭祀、朝聘、會盟頻繁,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儀制度,於是,「相禮」應運而生,他指導天子和諸侯執行具體的禮儀。
  • 李鴻章為官50餘載,最高做到了什麼職位,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引言李鴻章,是我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也堪稱近代歷史評價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梁啓超曾在《李鴻章傳》中稱:「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 因為古代人的筆誤,原威風凜凜官職「淪落」成被人誤解的「嘍囉」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百家號「陽陽歷史解說」。小編相信,說起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的官職名稱,各位網友肯定會想到諸如丞相、將軍、巡撫和督尉之類耳熟能詳的官名,不過小編最近在查閱各個朝代的史籍資料的時候發現,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官僚體系之中,竟然還有許許多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官職名稱,本期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介紹這些奇葩的官名。第一個,太子洗馬。
  • 古代的君侯之區別,「君」是泛指稱號,「侯」是爵位等級中的一種
    談秦說漢(353)古代的君侯之區別,「君」是泛指稱號,「侯」是爵位等級中的一種 也就是說,在不同爵位的大諸侯裡又劃分為小諸侯,都是發動奴隸種地,自己坐享其成,爵位高的土地多,收益更多,享受更好。但不論封地大小,有封地者一律稱為「君」,而爵位決定於封地的大小,侯爵之位只是上五爵中的第二個等級。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廢黜「巡按制」,施行「督撫制」,總督和巡撫的權力才開始逐漸確立和穩固,成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職。總督,執掌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軍事,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巡撫,乃係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
  • 古代「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究竟有何含義
    上古至先秦,天子設立五等爵位,以區別尊卑秩序。從而出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至秦漢時爵位另有變化)。這五等爵位有哪些含義?據《白虎通》記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是師法「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