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古代的二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副國級!

2021-01-09 小胖說軍

古代二品官又分正二品和從二品,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官品,分別是官制中九品十八級的第三級和第四級。

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

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國務委員】、翰林院掌院學士【社科院院長】  文職外官:巡撫【省委書記】、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長】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個人認為應該是一般省、自治區黨委書記,各大軍區級主官(如南京軍區,國防大學,武警)應該相當於古代的二品大員。省長一級的應該屬於布政使這類官員,他們屬於從二品。屬於國務院序列的部長也應該屬於從二品。政治局委員這個級別的應該屬於從一品這個級別。政治局常委應該是一品大員。

相關焦點

  • 清朝的「二品大員」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級別太高,你可能不信
    在諸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乃至歷史文獻的記載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二品大員」這樣的特殊稱呼,那麼,「二品大員」到底對應今天的什麼級別,什麼職務呢?  所謂「大員」,指「職位較高的官員」,也就是說,能被稱為「大員」基本上都是手握實權、權傾一方的高級官員。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如果放在現在,等於是15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博士。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在古代,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正事」是職事的意思。這就是說,晏殊第一份官職,相當於今天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且聽老黃為你試作辨析。
  •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在清代,一說到一品大員二品大員,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也知道凡是一品大員二品大員什麼的,都是朝廷以來的重臣,都是時代的紅人,比如說和珅、李鴻章什麼的,那官做的都老牛鼻子大了,可是話說回來,這些官員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和今天相比的話,一品二品三品甚至說四品,是個什麼職級,漲工資嗎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很有說道的!
  • 古代六品知縣與七品知縣在待遇上為何差別那麼大?
    (一組《布衣知縣》的圖片)(一)七品芝麻官:知縣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朝廷將滿朝文武官員及各地方主要官職區別等級以品論序。最高一品,相當於今天的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正副國級官員;最低九品,相當於今天的鄉鎮級公務員。每品又分正從兩級,就像今天的正副級一樣,因此一共有九品十八級。由於牛得草主演的《七品芝麻官》電影在全國熱播,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七品官是知縣官,是個小小芝麻官。其實,在誥命夫人眼中縣官是芝麻官,在平民百姓的心中卻是青天大老爺!
  • 東漢三國時期的太守,刺史,州牧各是什麼官?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對東漢、三國時期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想必一定聽過太守,刺史,州牧這些官職,但大部分人搞不清楚這些官職到底是幹什麼的,今天夜讀史書就來為大家一一解讀。要詳細說清楚這個話題,首先還是得來說說東漢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廢黜「巡按制」,施行「督撫制」,總督和巡撫的權力才開始逐漸確立和穩固,成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職。總督,執掌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軍事,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巡撫,乃係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
  • 清朝四品官放到現在是多大的官?看完才知道電視裡的真相
    到了唐朝時期,行政等級和官僚系統又變成了中書,門下和尚書,相當於把三公的權力分化成了部門的權力,這些部門指導著六個部門的工作。只要有官員,那麼就會產生品級,古代官員一般的品級是分成九級,在品級之內,還要再細分為正品級和從品級,也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們不妨拿滿清統治時期的四品大員來當做例子了解一下四品官僚相當於現代社會的什麼級別?
  • 李世民23歲擔任的「天策上將」,放現在什麼官職?這官現在美國有
    義寧元年,李淵晉陽起兵反隋,19歲的李世民被封為右領軍大都督,掌管半數唐軍,相當於集團軍總司令。攻陷長安後,李世民也有了正式的官職「光祿大夫」,從二品,相當於副部長級別。這其實是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李世民當過唐朝二品官員,所以之後唐朝數百年內,再也沒有官員超過二品。包括那位頭銜一大堆的狄閣老狄仁傑,正三品的當朝宰輔。
  • 如果把天庭的官職分為9品,楊戩、孫悟空、哪吒分別是幾品官?
    在古代各個朝代,對於官職等級的劃分都有所不同,而道教神話中天庭的官職體系雖然與凡間有相通之處,但由於神祇眾多,職能各有不同,官員等級更加複雜,不能和凡間對號入座,筆者根據自己的了解,來講天庭的官職劃分為9品,來跟大家一一講述像楊戩、孫悟空、哪吒這些著名神話人物大概是幾品官。
  • 李鴻章為官50餘載,最高做到了什麼職位,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李鴻章舊照01李鴻章並非出身豪門,他的父親李文安年近四十才中進士,之後進入刑部任職 。▲李鴻章年輕時畫像然而,心懷大志的李鴻章自然是不甘心。李鴻章此時的地位非常微妙,與古代割據的藩鎮和後來的軍閥都十分類似。隨著淮軍的組建和擴張,李鴻章的社會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曾國藩大力舉薦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清朝的巡撫一直就是一省最高的軍政執掌者。他這一職位所掌握的權力還略高於如今的省長和軍區司令。
  • 古代的狀元榜眼,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
    正因為這三個稱號帶來的價值,使得很多的讀書人都心嚮往之,那麼在古代時期的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在現代又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而且考生在考中狀元後,會被皇帝當場授予官職,大多數都是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一般都是都是從六品的官職,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而且要著重說明一下。
  • 盤點古代最威風的幾大官職與爵位,第一名相當於今天的行政部長
    古代的官職非常的多,而且每個時期的官職都不一樣,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歷史上的最威風的幾大官職和爵位,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4.冠軍侯,霍去病就得到過這個侯位,顧名思義,功冠全軍的意思。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至今還在耳邊迴蕩。竇憲和賈復都曾得此殊榮。
  • 雍正寵臣田文鏡的最高官職,放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你可能想不到
    1662年出生的田文境,在1683年以監生的身份被授予了福建長樂縣縣丞,當著最基層的公務員,在當時,監生可以花錢考取,因此往往被人們所輕視,而田文境在這上面,一幹就是9年,才由副轉正,擔任山西寧鄉縣的知縣,算是小小晉升了一下,又是13年過去,1705年,田文鏡開始擔任知州,一直到1706年,45歲的田文鏡,結束了自己的地方官履歷
  • 《水滸傳》好漢們當過的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位?官都不小
    那麼這些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宋朝官職有正從之分,又有一品到九品,一共是18個等級。一,提轄魯智深、孫立為此官職提轄是宋朝武官的官職,負責管理軍隊,訓練士兵,抓捕蟊賊等工作,從幹的事兒來看,宋朝的提轄在現代就相當於部隊的中下級士官,或地方武裝部營連級幹部。
  • 歷史回顧:清代四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史先生說史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古代官職的小知識!古代官制和現代的行政級別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是皇帝的個人行政機構官員體系,一個是現代國家行政機構官員體系,為皇帝服務的自然有很多的專門為皇帝服務機構,同樣的由於清朝為滿人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很多的官員設置也要滿足滿族人的政治地位。
  • 古代的科舉狀元是幾品官?
    這要看什麼時期。首先要知道,狀元不是官,也沒有級別待遇,狀元(通常說文科)就相當於今天全國中級公務員考試第一名(包括筆試面試一起)。具體官職要看不同時期。至於什麼明字、明畫之類的基本屬小眾,也多是皇帝興趣所至,不是主流科舉,後期作廢多。唐代進士很難,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因為進士每科多不過中一二十人,少則三五人,甚至可能一個都不中,因此進士是晉升的快車道,運氣好一點的話,十幾年就能走完其他官員的路甚至入閣為相了。而且想參加進士科考試,還得有兩名從五品以上官爵者的正式推薦,唐代從五品已經是高官了。
  • 劉邦曾做過亭長,這個官他是怎麼得來的,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亭長不是啥大官,但需要對當地比較熟悉,最好有一定的勢力,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當上的。劉邦出身還不錯,又是當地人,且有一幫支持他的朋友,這顯然很符合亭長這個職務的需求。亭長究竟是幹啥的,又是多大的官呢?亭長這個官職並不是秦國發明的,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都有,而且人數非常多。各個國家會在邊境上每十裡設一亭,主要指責是防守邊境,軍事長官的名稱就叫亭長。
  • 科普:古代狀元學位當官是什麼官職?
    編纂這個職位,在當時屬於從六品官階。它的職權,相當於皇帝的秘書,主要負責編修本朝的歷史,記錄當朝的實際情況。包括皇帝的言行舉止,都要一一如實記載下來,編入史冊中,留給後人查看。同時,編纂還負責給皇帝講課,主要經史子集的內容,以及草擬朝廷典禮的有關文稿。對於一個狀元出身的學子來說,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畢竟這些工作,更多是一些抄寫文書的事務,不是什麼朝廷大計。
  • 秦漢官職與清代官職對照表
    這也是中國古代實行千年以上的官吏定級制度。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將原有九品中正制改為每品正、從二級,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品再分上、下兩階,一共三十階,秩石制才逐漸退出中華北方王朝。而南方諸朝則始終沿用秩石制,直到隋開皇八年(589年),隋軍渡江滅陳,統一中國,在南方行九品三十階,定官吏級別,這才徹底將秩石制移除於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