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為官50餘載,最高做到了什麼職位,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

2021-01-10 歷史雜錄

引言

李鴻章,是我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也堪稱近代歷史評價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梁啓超曾在《李鴻章傳》中稱:「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從他初入官場到身居高位,官場生涯五十餘載,被時人稱為李中堂,可謂一生宦海浮沉,嘗遍榮辱辛酸。那麼李鴻章到底都當過些什麼官呢?他最高的官職又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呢?

▲李鴻章舊照

01

李鴻章並非出身豪門,他的父親李文安年近四十才中進士,之後進入刑部任職 。李鴻章在仕途上比他的父親順利多了,他曾經是合肥名士徐子苓的弟子,17歲就考中秀才。李鴻章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住進曾國藩的府邸受其教導。曾國藩和李文安為同年中舉,對指點李鴻章十分盡心。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李鴻章以二甲第十三名的成績考中進士,時年24歲,比他的父親考中進士的時候要年輕多了,隨後李鴻章進入翰林院。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李鴻章任職翰林院編修,兼任武英殿編修。編修一職類似於如今的書籍編輯,當時武英殿作為朝廷的御用編輯部名存實亡,所以後一職位近似於掛名。而李鴻章的翰林院編修這一工作,相當於現在國家機關刊物的文字編輯,仍然是一個談不上什麼實權的職位。

▲李鴻章年輕時畫像

然而,心懷大志的李鴻章自然是不甘心。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他慫恿工部左侍郎呂賢基向朝廷請命去前線打仗,對於呂賢基的請求朝廷欣然同意,任命他為安徽團練大臣,李鴻章隨行前往安徽。到達安徽之後的五年裡,李鴻章的主要工作就是團練和鎮壓起義軍,在此期間因為抗敵有功,曾被朝廷嘉獎。此時他的風評不甚良好,有可能是招人嫉妒。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去世,李鴻章回京為父守孝。

兩年後,李鴻章得到曾國藩的看重,雖然此時兩人的身份差距巨大,但是曾國藩對李鴻章悉心教育,不但在工作上給予發揮的餘地,在生活上對於李鴻章的一些壞毛病也給予糾正。李鴻章也十分爭氣,很快便成為曾國藩手下的得力人才。

▲曾國藩畫像

02

一年以後,曾國藩令李鴻章組建淮軍。這一工作得到了江南富紳的支持,而也正是由於這一工作此時的李鴻章已經開始掌握實權,但是他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李鴻章此時的地位非常微妙,與古代割據的藩鎮和後來的軍閥都十分類似。

隨著淮軍的組建和擴張,李鴻章的社會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曾國藩大力舉薦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清朝的巡撫一直就是一省最高的軍政執掌者。他這一職位所掌握的權力還略高於如今的省長和軍區司令。

▲李鴻章舊照

李鴻章此時的官職是已經不小了。但是在此後第二年,他又兼任了五口通商大臣,即得到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這5個貿易口岸的管理權。這5個地方也是當時官方認可的所有貿易通商口岸,也就是說李鴻章在此時基本掌控了整個中國的對外貿易。而且他所管理的不僅限於貿易,還包括涉外事務。所以李鴻章此時的職務就等於是:一個省的省長,加上一個軍區的軍區司令,加上商務部外貿司司長,再加上外交部特派員。

做官做到這麼大,朝廷很快賞賜了爵位:先是封李鴻章為世襲都騎尉,隨後又加封為一等肅毅伯爵,雖然爵位並不代表實權,但是這對於李鴻章在官場中的地位卻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清朝朝會

03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曾國藩被任命為負責徵討捻軍的欽差大臣,李鴻章升為兩江總督。兩江總督這一職位已經是清朝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之一,主要掌管著蘇皖晉三省的軍政大權。在我國現代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職位出現,所以沒有辦法對比。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此時的李鴻章依然掌管著淮軍,已然成為朝廷重臣。

由於曾國藩討伐捻軍未果,李鴻章與其職位調換。李鴻章走馬上任,成為新的欽差大臣負責討伐捻軍。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由於捻軍一路攻到河北保定,而李鴻章未能及時救援,他被朝廷責罰,拔雙眼花翎,褫黃馬褂,革除都騎尉的爵位。直到捻軍被徹底鎮壓之後,李鴻章才又一次得回都騎尉的身份,朝廷還加封他為太子太保,成為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協辦大學士這一職位品級很高,是從一品的大官,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副國級幹部。

▲李鴻章雕塑

之後,李鴻章督辦貴州軍務,任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等職位。若非李鴻章將財政控制權和軍權牢牢掌控在手中,此後的洋務運動也無法由他主導。在代表清廷與列強打交道的過程中,李鴻章逐漸名聲遠揚,成為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的代表。

結語

李鴻章曾說清廷面臨「三千餘年一大變局」,而他自己也是身處其中。評價一個如李鴻章這般複雜的歷史人物,如果簡單以好壞二字來概括,不但過於武斷,而且過於無知。此人人生經歷過於複雜,而一千個讀者自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該如何評價,還是自由心定吧。

參考資料:

《清史稿》

《李鴻章傳》

相關焦點

  • 大理寺少卿是什麼職位,相當於中國人民最高法院副院長
    下面帶你看看大理寺少卿是什麼職位,相當於中國人民最高法院副院長。大理寺是什麼機構大理寺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大理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刑獄的中央審判機關。大理是中國古老的官名,大理之意:古謂掌刑曰士,又曰理。漢景帝加大字,取天官貴人之牢曰大理之義。
  •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在清代,一說到一品大員二品大員,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也知道凡是一品大員二品大員什麼的,都是朝廷以來的重臣,都是時代的紅人,比如說和珅、李鴻章什麼的,那官做的都老牛鼻子大了,可是話說回來,這些官員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和今天相比的話,一品二品三品甚至說四品,是個什麼職級,漲工資嗎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很有說道的!
  • 唐朝的節度使、中書省等五大職位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軍官?
    唐朝的節度使、中書省等五大職位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軍官? 1.翰林學士:就是被皇帝招攬的各界人才,專門待在皇帝身邊為皇帝出謀劃策,由於只對皇帝直接任命,故被稱為「內相」,也相當於現在的秘書,只聽從上級一人的指揮。
  • 李世民23歲擔任的「天策上將」,放現在什麼官職?這官現在美國有
    義寧元年,李淵晉陽起兵反隋,19歲的李世民被封為右領軍大都督,掌管半數唐軍,相當於集團軍總司令。攻陷長安後,李世民也有了正式的官職「光祿大夫」,從二品,相當於副部長級別。這其實是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李世民當過唐朝二品官員,所以之後唐朝數百年內,再也沒有官員超過二品。包括那位頭銜一大堆的狄閣老狄仁傑,正三品的當朝宰輔。
  • 東漢三國時期的太守,刺史,州牧各是什麼官?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對東漢、三國時期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想必一定聽過太守,刺史,州牧這些官職,但大部分人搞不清楚這些官職到底是幹什麼的,今天夜讀史書就來為大家一一解讀。要詳細說清楚這個話題,首先還是得來說說東漢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
  • 劉邦曾做過亭長,這個官他是怎麼得來的,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實際上,劉邦之所以可以當上秦國的官,其實跟他的家世有關。劉邦的祖上是在晉國的大夫士會,是妥妥的貴族。雖然在經歷了春秋到戰國末期,劉邦的祖父還是做到了魏國的豐公。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劉邦的家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到劉邦的父親劉太公這一代,已經淪為平民了。但即便是平民,劉邦家裡也並不貧窮。
  • 《水滸傳》好漢們當過的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位?官都不小
    《水滸傳》的108將中,有許多將領曾經都在北宋朝廷做過官,例如開篇魯達就擔任渭州提轄,武松因為景陽岡打虎被封為陽穀縣都頭等。那麼這些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宋朝官職有正從之分,又有一品到九品,一共是18個等級。
  • 解讀:古代的二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副國級!
    古代二品官又分正二品和從二品,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官品,分別是官制中九品十八級的第三級和第四級。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且聽老黃為你試作辨析。
  • 《大秦賦》中李斯擔任的郎是什麼官?三分鐘看懂秦朝官制
    在《大秦賦》中,李斯得到相邦呂不韋的舉薦被任命為郎,然後李斯就天天手持長戟在宮中站崗值宿。那麼問題來了,郎究竟是什麼官職?是否真如電視劇中那樣只是宮中的保安呢?郎也稱郎官,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這確實是官名而並非普通的保安。郎這種職務在歷朝歷代都存在,只是不同時代的叫法不同,比如元朝的怯薛、清朝的侍衛職能也都與郎官類似。郎的員額不定,多時能達到數千人。
  • 江西出土10餘噸五銖錢 相當於50公斤黃金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目前已經發掘了海昏侯和侯夫人墓兩座主墓(主墓周圍有祠堂、寢、便殿、廂房和道路系統及排水設施等),並出土了1萬餘件文物。  另外,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
  • 古代趣味官職名稱,政務官——侍郎、令尹和巡撫是多大的官?
    【尚書】始於戰國,是掌管文書的官。後來權勢漸大,漢成帝設尚書五人,開始分曹辦事。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機構,以尚書為各部長官。以後歷代相承。2.【太守】原為戰國時代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為太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3.【參知政事】唐貞觀十三年(639),以尚書左丞劉洎為黃門侍郎、參知政事。
  • 清朝四品官放到現在是多大的官?看完才知道電視裡的真相
    到了唐朝時期,行政等級和官僚系統又變成了中書,門下和尚書,相當於把三公的權力分化成了部門的權力,這些部門指導著六個部門的工作。只要有官員,那麼就會產生品級,古代官員一般的品級是分成九級,在品級之內,還要再細分為正品級和從品級,也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們不妨拿滿清統治時期的四品大員來當做例子了解一下四品官僚相當於現代社會的什麼級別?
  • 「八府巡按」究竟是個多大的官,為何能如此囂張?
    明宣宗宣德十年,增為十三道,人數增至110人。清朝基本沿明制,只是將其增加為15道,進而增加為20道,人員也起伏不定。明清時,將各道出巡地方的監察御史稱為「巡按御史」,簡稱巡按,意思是代天子巡狩地方。就類似於現在的中央調查組、巡迴檢查組等等。
  • 古代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介布衣,寒窗苦讀十年進京趕考,一旦中了狀元不光會得到別人的喝彩,官方也會抬轎子來迎,狀元派頭如此之大,僅僅就是為了做官——類似於知縣等的官嗎?看派頭顯然不是的,那麼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呢?古代考上狀元是十分難的,狀元可是全國考生第一名。
  • 歷史回顧:清代四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史先生說史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古代官職的小知識!古代官制和現代的行政級別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是皇帝的個人行政機構官員體系,一個是現代國家行政機構官員體系,為皇帝服務的自然有很多的專門為皇帝服務機構,同樣的由於清朝為滿人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很多的官員設置也要滿足滿族人的政治地位。
  • 比宰相更高級別的官是什麼官?
    歡迎來到小天講古今,有人問,唐朝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麼官?唐朝的朝廷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和六部都是官位的合稱。三省就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本來是宮裡的職位,隋朝時期,中書省和門下省開始由官職轉為和尚書一樣的行政職務,成了朝官。
  • 錦衣衛和六扇門相當於什麼職位?它們的權利誰大誰小?看完才知道
    錦衣衛和六扇門相當於什麼職位?它們的權利誰打誰小?看過講述明朝的影視劇或者小說的人都對明朝存在的六扇門和錦衣衛並不陌生,像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武林外傳》裡就提及了六扇門,而電影《繡春刀》則是講的錦衣衛,這些組織是明朝皇帝設立的,那麼這所謂的六扇門和錦衣衛用今天的職位來看到底是屬於那種工作呢?他們的權利就近有多大呢?而他們的主要職能是什麼呢?
  • 雍正寵臣田文鏡的最高官職,放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你可能想不到
    1662年出生的田文境,在1683年以監生的身份被授予了福建長樂縣縣丞,當著最基層的公務員,在當時,監生可以花錢考取,因此往往被人們所輕視,而田文境在這上面,一幹就是9年,才由副轉正,擔任山西寧鄉縣的知縣,算是小小晉升了一下,又是13年過去,1705年,田文鏡開始擔任知州,一直到1706年,45歲的田文鏡,結束了自己的地方官履歷
  • 這些不常見的古代官名都是做什麼的?
    《三國演義》中袁紹、袁術的生父袁逢就擔任過冏卿,袁逢因為駕駛技術好,後來官拜司空,成為三公之一。 牛人、雞人 牛人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形容詞,而是中國古代一種頗具特色的職官,曾在文化制度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樣的官職有很多,一個名詞後跟一個人,表示負責某事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