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達克修房子》這本繪本是「鴨子達克系列」中的一本,鴨子一看就特別有氣場,幹啥都大刀闊斧的,衝過來衝過去。
單從封面上看就視覺衝擊力很強,非常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鴨子達克這個名字也聽起來很特別,仔細一琢磨,原來達克就是英文裡鴨子「duck」的音譯。繪本裡其他小動物的名字也都很有意思,綿羊希普、山羊寇特、青蛙弗洛格,都是各自英文單詞的音譯,這翻譯的風格和繪本作者的搞笑風還真是吻合。
這套繪本的作家是英國著名的繪本作家傑茲·阿波羅,他的作品畫面搞笑、語言風趣,情節也往往出人意料,他的這本書榮獲了2002年的凱特·格林納威大獎,並被列入英國國家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
繪本中既有單頁的大幅畫面,也有多幅畫面在同一頁的配上了文字和對白,就讓時間在畫面中流轉起來了,再加上鴨子達克衝過來衝過去的肥大身影,整體繪本都動感十足。而作者精彩的用色和細膩的刻畫,讓繪本裡的動物和植物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樣。細緻到房頂上的每一片瓦、地面上的每一棵草,天上落下的每一滴雨,讓整個故事都活了起來。
其實故事從版權頁和扉頁就開始了,只是這一頁常常被我們忽視,直到故事講到了最後,青蛙一語道破天機,我們才晃過神兒「什麼,快回頭去看看」,這個時候才想起往回翻,一直翻到扉頁才恍然大悟,作者實在是太會玩了。
這樣的情節讓人出人意料,又讓人忍不住發笑,我們看繪本的主人公鴨子達克,他這個狀態真是令人堪憂,他做事風格不過腦,發現問題直接上,可是問題的原因都沒搞清楚就直接去解決,那肯定是解決不了的。並且他還愛用蠻力,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造成了新的問題,引起麻煩不斷,讓他的小夥伴們都受到了牽連,頭疼不已。
這隻鴨子就像是現實生活中三五歲的孩子,那為什麼這麼大的孩子會行事魯莽呢?
首先,我們要區分魯莽和勇敢,勇敢是帶有理智的,是對眼前的狀況有所判斷,在理性分析之後依然有勇氣去面對。一個勇敢的人不會盲目地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的。而魯莽是盲目的,對眼前的狀況完全沒有思考和判斷,就開始行動了,無所畏懼,但是行動輕率。一個魯莽的人往往做事會欠考慮而且不計後果,對危險的預判不足。
三歲左右的孩子會顯得魯莽,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身體能力越來越強,跳得更高,跑得更快,為魯莽提供了體能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孩子依然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有強烈的證明自我,表達自我的需要,魯莽正是證明我很厲害的一種表達形式。我們需要看到這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特有的表現,理解孩子的需求,同時為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邊界。通過一次次嘗試,孩子慢慢會為自己的勇氣找到合適的尺度。不懼怕困難,也不過分謹慎,這時魯莽就變成了勇敢了。
具體的做法是一方面我們肯定孩子想要主動解決問題的勇氣,另一方面提醒孩子「暫停」,去分析一下眼前的問題,通過一次次的試,孩子的熱心和自信不會受到傷害的同時,也學會了在行動之前先去思考和判斷,找到解決方案。
當然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首先做出示範,遇事保持冷靜和思考,不衝動行事。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學在心裡。這套繪本也傳遞出了溫情的部分,那就是鴨子達克和小夥伴之間的友誼。鴨子的小夥伴們,雖然都曾經因為他的魯莽而遭過殃,但無論達克做了什麼,小夥伴們都願意原諒他。彼此之間有好玩的會互相分享,有困難會互相幫助,這也為孩子展示出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應該有的樣子:彼此支持、互相幫助、共同分享。當然會有快樂也會有不快樂,甚至會有爭吵,但這並不影響大家依然是好朋友。
這和孩子四歲左右在幼兒園的社交狀態也很相似,孩子在這個時期開始有了相對固定的小夥伴,可能是多個小夥伴,大家在一起體驗著共同遊戲快樂的同時,也體驗著彼此間不同的看法,感受著爭吵和衝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機會去探索友誼裡的界限,學會平衡,既能表達自我的需求,堅持自己的界限,又能夠適當地妥協來維持友誼的長久。這些都是孩子和小夥伴交往的過程中所收穫到的。
我們要怎樣為孩子閱讀這本繪本呢?
首先誇張大可不必,這本繪本即使只要看起來,就會發現這是一本快節奏的繪本了,所以就不適合娓娓道來的風格,為每種動物創造一個聲音,用來區分不同的角色,然後放飛自我地去發揮,尤其是鴨子達克的那句經典臺詞「嘎嘎,小事一樁,老鴨我是修理大王」。重複幾次我們會發現孩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話,孩子會幫我們說出來。
作者在這本繪本裡還藏了許多的小秘密,帶孩子去尋找這些細節,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用心給孩子準備一套可以自己動手操作的工具,和一個可以自由創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