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上海青幫是怎麼來的?

2021-01-08 茶葉蛋仰望天空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海面上開始有外國的船艦耀武揚威,他們的船艦個頭更高,馬力更大,跑得更快。統治者發現,海運比漕運更省時省力省錢,清政府於是漸漸冷落了漕運。1855年,黃河發生洪災,運河改道,漕運被迫完全終止。在大運河上威風了100多年的漕船幫這下傻了眼,扯下曾經高高飄揚的旗幟,拉下粗大的桅杆,茫然四顧,不能再運糧了,幹什麼呢?這場變故對於漕船幫來說是場名副其實的災難,大約四五萬名水手失去了固定職業,加上為大運河漕運沿途提供服務的人在內,不下數十萬。

舊中國的碼頭工人

失去飯碗後的水手好多都參加了反清的太平軍和捻軍,或者當了土匪,自然更是被清政府視為眼中釘,嚴厲打壓,漕船幫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危機。但是,漕船幫的人不甘心立刻跡,上天也不允許他們這麼快就退出歷史舞臺。19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蘇北出現了一個叫安清道友的組織,讓奄奄一息的漕船幫起死回生了。由於清政府允許漕運水手在運輸糧食時幹私活,比如帶點貨物什麼的,所以漕船幫就利用這個便利,從鹽價較低的北方偷偷運帶私鹽到南方,因此結識了好多鹽梟。蘇北的漕船幫的失業水手們不久就和當地的鹽梟們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新組織。為 了掩人耳目,他們叫它「安清道友」19世紀末,在青幫舉步維艱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位傳奇人物:徐寶山。

舊上海碼頭工人

徐寶山是江蘇鎮江人,出身貧寒,15歲就遊食四方,廣交朋友。據說此人身材魁梧,武藝超群,刀槍棍棒無所不精。因其力大無比,經常以寡敵眾,遂得渾名「徐老虎」,年輕時徐寶山在當地參加了轟動一時「仙女廟劫案」,後被清政府捉拿並發遣甘肅,途經山東時成功逃脫,隨後即潛入江湖成為一大鹽梟。徐寶山加入青幫後,廣收門徒,盛時黨徒曾有10000多人在近代青幫發展歷程中,徐寶山實在是位關鍵性的人物,不過,在他去世後,蘇北的青幫就大不如以前了,青幫好多分子都轉戰上海,其中包括他的兩個得意門生:張仁奎和高世奎。最終,上海成為青幫分子的最大聚集地,當然,也成為他們的衰敗之地。

清末上海開埠

上海開埠之後,很快成為全國海運的中心,失業的青幫水手和船工們覺得又找到了謀生的機會。對他們而言,回家鄉當雜工做土匪流氓,或者在蘇北做私鹽販子,都沒有一個安穩的飯碗更為誘惑—沒有誰願意整天在提心弔膽中過日子。那些幫會頭子也對這裡充滿了嚮往,上海是傳說中遍地黃金的傳奇之城,他們渴望來這裡淘金並擴大自己的勢力,於是,大量抱著無數期待和幻想的水手、船工和把頭湧進上海。但他們很快發現,他們錯了,等待他們的是莫測的命運。

民國初年上海碼頭

上海的確有很多的碼頭,也有很多的活可幹,但是更有那麼多雙眼巴巴地盯著能夠找到正兒八經、安安穩穩工作的幸運兒很少,更多的人是流落街頭。面對著生存的威脅,他們好多人加入到偷搶、敲詐勒索的行列。為了更多的機會和活動地盤,他們]又與「地頭蛇」流氓勢力相結合,為了在與流氓地痞團夥的爭鬥和矛盾中取勝,青幫不再固守漕運人員的界限,開始在遊民中吸收門徒。與流氓合流,身無他技的青幫開始從事販毒賭博、開設妓院、走私軍火、行劫窩贓、販賣人口、綁票勒索等罪惡勾當。

民國時期的上海

民國初年,上海青幫中輩分最高的是「大」字輩的「老頭子」,如張仁奎、高士奎、樊瑾成、袁克文、張樹聲、王德鄰、劉登階、曹幼珊、汪禹丞、步章武、徐朗西、陳其美等,總共也就十幾位。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二公子,清末民初的「名士」,文採風流都是數一數二的;張樹聲,是馮玉祥西北軍中的著名將領;徐朗西和陳其美是孫中山的得力幹將;張仁奎做了幾十年的通海鎮守使,為人正派,官望也不錯。大字輩以下的青幫中人就少有什麼「高人」了,多是從事煙、賭、娼、盜、綁、殺的黑道流氓,比如「通」字輩的金廷蓀、顧嘉棠、葉焯山、高鑫寶、馬祥生、金九齡、季雲卿、張嘯林等人。通字輩下面才是「悟」字輩,就是杜月笙這一輩的。需要指出的是,上海的青幫成員除了這些流氓地痞之外,還有很多普通勞動者那些幸運的就業者們面對殘酷的現實,也紛紛拜師交友,希望通過幫會的勢力來保住飯碗,避免捲入失業者的洪流。據最保守的估計,當時上海的工人中20%都是幫會成員,其中大部分為青幫。

相關焦點

  • 杜月笙在上海創造的青幫神話,為何僅限於民國時期
    上海幫會組織是由青幫和洪幫演變而來的,青幫原為清代漕運水手相互團結形成民間結社,到了19世紀70年代的時候,因為漕運業被廢除,因此水手、船夫等也相繼失業,因此這批失業人員就大量流入曾經漕運繁華地帶上海。洪幫原為反清復明的秘密結社,到了80年代的時候,其頭目在上海創立龍飛山,廣招門徒,發展成為組織。
  • 沒有她就沒有上海青幫,杜月笙靠她上位,為何最後悽涼落幕?
    我們一提到大上海青幫,首先想到的就是杜月笙和黃金榮還有張嘯林,但是大上海青幫的背後有一位真正的老大,可以說沒有這位大上海頭號「女流氓」,就不會有青幫。這位比男人還了不起的頭號「女流氓」就是青幫創始人林桂生。沒有她就沒有大上海青幫,杜月笙靠她上位,為何最後悽涼落幕?
  • 杜月笙的後人回憶,上海灘三大亨,而張嘯林竟是退出青幫的人員
    清末民初,十裡洋場的上海灘魚龍混雜,幫派林立,誰都想佔據一席之地,一呼百應,但其中具有影響力的還是青幫,比如婦孺皆知的黃金榮,張嘯林和杜月笙。後來,有人發現在黃張杜三人之中,並不全都是青幫的人,其中還另有隱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也想知道背後的歷史,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杜月笙有一本小冊子,號稱是青幫的核心秘密,他不會給任何人看
    提到杜月笙,在上海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從「小嘍囉」逆襲成為青幫的「一把手」,被譽為上海灘的傳奇人物。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杜月笙手裡有本鮮為人知的小冊子,雖然很不起眼,但卻號稱是青幫的「命根」,從不為外人道。究竟小冊子裡寫了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 青幫三大亨:黃金榮愛錢,張嘯林愛權,杜月笙愛什麼?
    青幫代表人物——蔣介石、黃金榮、杜月笙 可以說在民國時期的上海,青幫是最大的幫派,尤其是北洋軍閥時期,無論哪個軍閥都得給青幫面子! 青幫三大亨的特點 青幫三大亨分別是: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這三個人各有所長,而且分配非常均勻,可謂天衣無縫,黃金搭檔!他們一起創辦了三鑫公司,早期主要是販賣鴉片,其中黃金榮負責搞定跟法租界的分髒,杜月笙負責拋頭露面,張嘯林負責鎮場子。
  • 上海為何能形成以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三大亨為首的青幫集團
    舊上海威霸一方的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青幫集團約形成於民國以後;其誕生之後,對中國社會所造成的規模和影響之大,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這個集團是如何形成的呢?01上世紀初大批移民湧入上海,是首要因素1949年以前,上海近500萬的人口中,有40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佔總數的80%以上。
  • 杜月笙倚仗的青幫,連蔣介石都曾迫不及待的加入,有什麼的背景?
    談起青幫,就不得不提舊上海大亨杜月笙,他後來被譽為「三百年來幫會第一人」。杜月笙最初到上海時,在十六鋪摸爬滾打好幾年,吃過多少虧,挨過多少打。但是加入青幫以後,籠罩在他頭頂的烏雲頓間消散了許多,就連他所工作的水果店提貨銷貨更加順暢了。加入青幫是杜月笙一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刨除掉他為人八面玲瓏,單是這個決定,是他成為上海大亨的關鍵。
  • 青幫幕後的真正老大,黃金榮見他要行禮,杜月笙見他叫師爺
    提到上個世紀20年代最大的黑幫,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青幫了吧?青幫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歷史最悠久的幫派,最早的時候是清代代漕運水手中的一個秘密結社,後來入社的人越來越多,漸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幫派。後來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上海在杜月笙手上發揚光大。
  • 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63歲因病去世,他的貌美姨太們下場如何?
    提及上個世紀20年代的黑幫,大家應該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杜月笙」這個名字了吧?杜月笙1888年生於江蘇川沙,自幼父母早逝,年僅14歲的時候便獨自前往上海混跡江湖,最後憑藉著自己智慧和手腕一步步走向了上海最大黑幫青幫的領頭人位置。
  • 上海灘青幫頭子杜月笙,他的勢力究竟有多大?說出來沒人相信
    比如說上個世紀初的上海灘青幫,還有青幫的龍頭大佬杜月笙。    杜月笙在14歲時便獨自一人從江蘇來到上海打拼。最初拜於青幫陳世昌門下,後因為功勳卓著,又拜在了青幫當時真正的領頭人黃金榮的門下。杜月笙開始與上海周邊軍閥有了聯繫,開始了自己的發跡之路。
  • 青幫頭目黃金榮為什麼寧死不離上海?杜月笙揭露了三個真相
    從前,在上海灘,排名第一的青幫大亨是黃金榮,杜月笙會為人,名聲很大,但也一直敬佩黃金榮。 黃金榮計算是因為杜月笙的嚮導,有知遇之恩。 在黃金榮最風光的時候,黑道上光門徒有1000多人,在白道上他也混為一談,擔任過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等官職。
  • 青幫頭目黃金榮自稱「天」字輩,杜月笙稱他「恩師」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053字,閱讀約5分鐘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在上海最有影響力的是三大青幫頭目黃金榮、張嘯林和杜月笙,時局動蕩,青幫在上海的勢力無人能擋,這三大幫主廣收門徒做一方霸主。在這三位霸主中,年紀最大的黃金榮,在青幫中地位最高,甚至可以忍受杜月笙稱他為"老師"。
  • 杜月笙:水果行老闆的一句話,最終讓他從學徒變成青幫門人
    這一時期,黃興組織華興會起義失敗,消息傳到東西交融、人民思潮比較開放的上海,導致群情激奮,愛國意識覺醒,各種集會風起雲湧。杜月笙受救國口號和群眾情緒的引導,加入了集會,也在裡面跟著喊口號。集會結束後,杜月笙很興奮的走回鴻元盛水果店。這應該是他第一次國家意識、民族意識的覺醒。
  • 上海皇帝杜月笙:青幫頭子和抗日英雄,這兩種身份放一起並不矛盾
    發布命令沉船者正是當時上海船業公會會長、青幫頭子杜月笙,這一聲巨響後,日本軍艦隻得倉惶逃離,也是伴隨著這一聲巨響後,杜月笙的大達船業所有船隻頃刻間化為烏有……
  • 上海灘青幫老大杜月笙一生沒有怕的人,只怕這個人,是誰?
    提起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有一個人就始終繞不過去,因為此人在上海灘的地位舉足輕重,他就是上海灘青幫老大,杜月笙。杜月笙杜月笙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當初也是當地一個這裡混混那裡混混的街邊混子,後來還做過水果生意,在街邊賣梨,機緣巧合投到當時上海黑幫老大黃金榮的手下,做了他的跟班,最後由於杜月笙本人就很有能力且很會做人,在上海灘也混得很開
  • 杜月笙從一個小混混成長為青幫大佬,哪些人幫他實現人生轉折
    杜月笙能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赤佬做到舊上海灘最大的黑幫老大。那麼,他怎麼做到這一步的呢?是誰對他的幫助最大呢?要說到他人生的幾個轉折點,我認為離不開以下三個人。由於不能忍受寄人籬下的生活,杜月笙10歲後,便離開了家鄉高橋到上海自謀生路。杜月笙早先在水果行做學徒,老闆見他能吃苦,人又靈活,便留他在店裡做雜役。誰知杜月笙有了落腳之處後,交上了一幫小混混,沾染了賭博的惡習。水果行老闆見他不學好,便把他攆走了。杜月笙手中沒有多少本錢,所以他弄了點爛水果,做起了水果生意。
  • 杜月笙:小癟三闖進大上海
    今天花兒明明知道大夥都去碼頭接貨了,卻不到店堂來,偏偏杜月笙也在後面,店堂裡只剩了王國生一個人,老闆怎麼能不起疑心?可沒抓住把柄,也只得作罷。這之後,老闆不敢再把杜月笙留在店裡,只好讓他跑外,做些提貨送貨的活計。這下子杜月笙反倒因禍得福,猶如脫韁的野馬,頭也不回地奔向小店外面的大世界。
  • 杜月笙雖是青幫大佬,但他卻有一聞名全國的兒子,至今為祖國奮鬥
    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提起杜月笙三個字,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當時甚至有這麼一句話「上海灘,沒有杜月笙辦不成的事」,因此他也被民間冠以「上海皇帝」的綽號。
  • 簡評大佬張仁奎:青幫「大」字輩,杜月笙祖師,死前不忘民族大義
    提起上海青幫,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三大亨是賭場妓院,販運毒品,綁票勒索,坐地分贓還是軍閥政客、特務漢奸、民間幫會上海三大亨但是,你是否會想到張仁奎呢據稱這張是青幫大佬張仁奎的照片,我並沒有找到確切是張仁奎的照片上海青幫大字輩人物張仁奎之名廣為世人所知,
  • 青幫大佬黃金榮自稱「天」字輩,杜月笙喊他「恩師」,83歲卻主動掃...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上海灘叱吒風雲的人物要數上海灘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青幫三大首領——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時局動蕩,青幫在上海的勢力無人可以抵擋,這三位幫派頭目廣收門徒做一方霸主。在這三位霸主中,黃金榮年歲最長,在青幫中位分最高,甚至受得起杜月笙叫他一聲"恩師"。黃金榮曾經對杜月笙笑稱自己生平三大嗜好就是抽鴉片、搓麻將、泡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