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指檢預防早期直腸癌?並不靠譜

2020-12-04 澎湃新聞

肛門指檢預防早期直腸癌?並不靠譜

2020-12-03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畢曉峰 小大夫漫畫 收錄於話題#直腸癌1#腸鏡檢查1#腫瘤3#體檢2#癌症篩查1

版權聲明

以上圖文為熊貓原創

版權歸熊貓醫學所有

未經允許,謝絕商業轉載

原標題:《肛門指檢預防早期直腸癌並不靠譜,真正有用的是這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指檢,直腸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肛門指檢不得不說的那些細節
    直腸癌令人聞之色變!低位直腸癌可能需要終生永久性造口。但直腸癌往往可以通過一種簡單的檢查方式發現,這就是直腸指檢,又叫肛門指檢。中國的腸癌發病情況與西方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75%的腸癌發生在直腸,而其中又有2/3可經指檢觸及。腸癌大都是由良性的腺瘤惡變發展來的,腺瘤惡變大概需要3~8年的時間。直腸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
  • 如果有這5個異常,再羞愧難當,也要儘快去做肛門指檢
    現代人多半都養成了半年一次體檢的好習慣,但是由於某些體檢項目比較特殊,檢查方式比較尷尬,很多人會放棄這項檢查,肛門指檢就是其中一個方面。其實,在醫學上對人體的研究五花八門,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身體檢查,這是沒有任何值得害羞的地方,只是很多時候人們的思想過於狹隘,容易浮想聯翩,以不好的眼光來看待肛門指檢,這是錯誤的。肛門指檢的主要方式是醫生用一個手指緩慢地插入患者的肛門的內,用手指感受身體發生的變化,來檢查肛門有可能會發生的疾病,這個檢查效果是非常明顯和直觀的。
  • 菊花疼 菊花腫 羞羞的肛門指檢還要拒絕嗎?
    雷福明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胃腸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1.肛門指檢可以查出哪些疾病?普外科疾病,中低位的直腸癌、痔瘡、肛瘻;泌尿科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鈣化、前列腺腫瘤;婦科疾病,盆腔炎、盆腔膿腫、宮外孕;常見的骶前疾病,骶骨前囊腫、骶骨骨折等。2.身體出現哪些異樣時應該做肛門指檢?
  • 肛門檢查別怕羞 可以篩查直腸癌
    一想到醫生要用手指伸進肛門,很多人都覺得身體和心理上雙重不適。但事實上,這是最簡單的篩查直腸癌的方法,篩出率近七成。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直腸分為高位直腸、中位直腸、低位直腸,其中低位直腸癌多見,約佔到直腸癌的70%。與結腸癌相比,直腸癌的發病率是它的1.5-2倍。
  • 肛門指檢太尷尬?別不好意思,它或許能排查出3種問題
    檢查時需要做肛門指檢,王先生第一反應是拒絕,但為了查出病因,王先生給自己做了心理建設之後去做了,然後又進行了腸鏡檢查,最終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其實很多人和王先生一樣,都認為肛門指檢實在是太尷尬,光是想想那個畫面,就可能會接受不了,更別提去做了。但肛門指檢是有意義的,通過它,或許能排查出3種問題。1.
  • 肛門指檢到底檢查什麼?建議有三種症狀的人,及時去做個肛門檢查
    肛門指檢這項檢查一般人可能還不太了解,也許定期去做體檢的人會比較清楚。其實肛門指檢這個檢查也是比較常見的,看到肛門這兩個字,大家應該大概知道是檢查什麼的。可能有人會覺得肛門指檢是為了檢查直腸有沒有問題,確實做肛門指檢可以判斷出直腸是否有問題。
  • 大便拉出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醫生:要學會正確區分才行
    其實大便拉出血,不一定就是患有直腸癌,也有可能是出現了痔瘡,不過直腸癌在早期的時候,有很多症狀跟痔瘡還是比較相似的,大家也要學會正確的區分方法,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期。痔瘡與直腸癌都有大便拉出血的症狀,大家如何才能區分開來?這3點是關鍵1.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往往會有3種異常,若你有,儘快做肛門指檢
    雖說現在醫療水平很發達,但還是不能阻止某些癌症危害人類健康,比如說直腸癌。每年會增加160萬直腸癌患者,死亡率高,但是治癒率卻低。看到這裡很多人開始恐懼,直腸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早期直腸癌治癒率很高,幾乎有九成的把握,並且五年內復發機率很小,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
  • 男子兩年腹瀉原來是結直腸癌在作祟
    住院後醫生再次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結果發現,不僅結腸肝曲有巨大腫瘤,還有低位直腸癌。圖源新華網「還以為只是腫瘤,沒想到還有癌,怎麼會這樣啊。」得知自己的病情時,袁先生有點無法接受。「袁先生的低位直腸癌已經直抵肛門,所以一直以來造成袁先生腹瀉不止。」
  • 直腸病變不容忽視,提醒:早晚期直腸癌的症狀,一旦出現及早檢查
    直腸是人體腸管的最後一段,與肛門連結,檢查發現有直腸病變時,覺得害怕,認為是直腸癌,其實不然,直腸的一些疾病都稱之為直腸病變,通常檢查結果顯示直腸病變之時,還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並不一定是直腸癌,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和痔瘡等,那麼真是直腸癌的話,早晚期身體會有哪些表現症狀呢?一起來看。
  • 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我們知道,直腸癌是近年的多發癌症病之一,也是胃腸道中常見惡性腫瘤,是大腸癌的一個分支。很多人都重視直腸癌的早期症狀。可惜的是,很多朋友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直腸癌的中晚期。所以本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體檢時最容易被放棄的這項檢查,可以篩出直腸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一想到醫生要用手指伸進肛門,很多人都覺得身體和心理上雙重不適。但事實上,這是最簡單的篩查直腸癌的方法,篩出率近七成。我們跟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李元新、住院醫師徐田磊來深度了解一下直腸癌。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直腸分為高位直腸、中位直腸、低位直腸,其中低位直腸癌多見,約佔到直腸癌的70%。與結腸癌相比,直腸癌的發病率是它的1.5-2倍。
  • 上大號費勁以為是痔瘡 結果直腸癌晚期 這個檢查很重要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解大便越來越艱難,好幾天才排便一次,每一次都要花半小時,而且腹部、肛門都疼得厲害……"夏老伯這才著了急,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鄞州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就診。在醫生建議下,他做了腸鏡檢查。腸鏡下,醫生竟在夏老伯直腸處找到了一顆腫瘤,這才是導致他便秘的罪魁禍首!夏老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便秘竟然是直腸癌引起的。
  • 直腸癌患者被診斷為混合痔並切除,上海安達醫院兩年6次因「無證...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攝患者:切痔延誤直腸癌治療時機去年1月8日,張女士由於大便長期出血,便前往滬南路上的安達醫院就診,接診的醫生劉某祥經肛門「指檢」後診斷為混合痔,當天便進行了痔瘡切除術。「但術後多次換藥,仍然持續便血,我找劉醫生,劉醫生說這是正常情況,因為傷口有炎症。」
  • 直腸癌術後3年吻合口潰瘍狹窄怎麼辦?
    直腸癌術後3年吻合口潰瘍狹窄怎麼辦?經腹經肛聯合手術解決超低位直腸癌保肛難題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直腸癌已成為一種多發病。直腸癌患者一旦確診,首先面臨的選擇就是能不能手術,能不能保住肛門。今年68歲,家在濰坊的單先生,2017年2月份被確診為直腸癌。
  • 醫生:直腸癌的三個早期信號,別忽視
    前幾天門診來過一個四十出頭的男性患者,就是這種情況,頻繁腹瀉,在醫院初步消炎治療都沒什麼改善,在做了腸鏡以後發現直腸癌早期。患者當時是比較懵的,他說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患上直腸癌,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肚子不好,卻沒想過這麼嚴重。
  • 直腸癌和痔瘡症狀那麼相像,怎麼區分?
    痔瘡多數不需要治療,當出現痔核脫出,肛門不適或腫痛等症狀,才真正需要治療。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靜脈回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就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嚴重的會形成嵌頓痔,可引起痔核壞死、感染,所以,當便後內痔脫出肛外時,應及時託回肛內,以免出現脫出嵌頓等嚴重的併發症,甚至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痛苦。
  • 便血的原因到底是痔瘡還是直腸癌?應該這樣辨別
    #直腸癌# 臨床發現,不少直腸癌患者在初期發現便血時,以為是痔瘡,沒加以重視,直到症狀嚴重才來醫院就診。在此,教大家一套簡單、快捷的初步鑑別痔瘡和直腸癌的方法。直腸癌患者排便次數較多,普遍是4次~5次,有些直腸癌中期患者每天排便可達到7次~8次,而且會持續幾年。注意排便後的自我感受。痔瘡患者排便次數多了或者時間長的話,會感覺到肛門很痛。直腸癌患者多次排便後還有排不完的感覺,這就是醫學上的「裡急後重」。分辨大便產生的氣味。痔瘡患者的糞便氣味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差異。
  • 直腸癌前期,身體會透露這4個信號
    直腸是連接肛門的最後一段腸道組織,長約12~15釐米,是所有腸道中出現癌症的高發區。癌症前期(早期或中期)一般臨床症狀不明顯,早期大腸癌大部分為體檢發現,但臨床中發現,有少部分直腸癌前期有如下4個症狀,可能是直腸癌透露的信號:1.排便困難、大便變細排便困難是便秘常見的臨床表現,但同時也是大腸癌的臨床表現之一。若出現排便困難,我們應該辨別性看待。
  • 直腸癌快到晚期時,4個身體表現會浮出水面,很多人還沒注意!
    說到直腸癌這個話題,它在近幾年的發病率也是節節攀升,甚至也有不少的人因為突發性的直腸癌而喪失了生命。由於很多人對於直腸癌的症狀並不是特別的了解,從而導致不少患者在發現它時已經進入到晚期,所以平時我們對於直腸癌也需要多多注意,這樣利於自己及早發現並且進行治療。當你的身體有這4個感覺,說明直腸癌已經快到晚期了,別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