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11月9日電(記者杜康) 山東步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超在上海進博會期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在創新中傳承,在發展中傳承,做到「傳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當前中醫藥「走出去」力度不斷加大,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同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籤署了86個中醫藥合作協議。步長製藥也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形成了以東南亞地區為主,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同開發的局面,目前已在印尼、越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完成了藥品註冊。公司中藥產品也得到了海外廣大患者的認可。」趙超說。
趙超介紹,中醫藥具有明顯的文化屬性。「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我們觀察到,東南亞存在華人聚集的國家,或者與中國接觸較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醫藥的接受度更高。」
但趙超也表示,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標準不同等原因,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中藥要想實現國際化,必須使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西藥的規則進行量化;此外,中藥種植、加工、生產、流通,以及安全性控制過程中仍需進一步規範化管理;中國也需要進一步完善能夠同世界接軌的中藥質量標準和中藥出口標準。」
趙超認為,面對未來,中醫藥企業應「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守正創新。「守正,是去守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中醫藥的理論體系。創新,則是中西融合、優勢互補。在我看來,病人有兩個層面,一方面是『人的病』,另一方面則是『病的人』。先控制住人的病,然後再去治療病的人,這應該就是中西醫融合的過程。」
面對心腦血管疾病病患數量居高不下的情況,步長製藥創始人趙步長教授等人提出腦心同治理論,幾位創始人都是西醫出身,後系統學習中醫知識。趙超稱,這一理論就是中西醫融合創新的結果。目前腦心同治理論已經被列入了中醫藥高等院校教材。
趙超表示,目前步長也在用現代藥學的方式研究中醫藥,包括藥物有效成分、靶點、臨床路徑等。趙超認為,這些都將為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打下好的基礎。
「中醫藥傳承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其現代化、國際化過程中,醫藥企業作為實踐者,儘管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也應積極地響應和實踐,開發中醫藥的臨床價值、科技價值、產業價值、文化價值,在市場中尋求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趙超表示,目前步長製藥正在進行三大方向的轉型,營銷型驅動向科研型驅動、天然藥物向全醫藥產業鏈轉型、本土化向全球化轉型。「這是步長製藥結合新的行業發展變遷提出的轉型路徑和目標方向,是醫藥產業符合消費者和市場需求過程中的更新換代不斷升級的過程。」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