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
作者:艾平
狼島的主人是一位牧民,人們都隨著草原上的孩子們叫他那嘎其。那嘎其在蒙語裡是舅舅的意思。那嘎其是孩子們的舅舅,也是草原上所有生靈的舅舅。善良慈悲的那嘎其,在狼島上救助收養了一隻又一隻草原狼。
那是一個春天的早晨,那嘎其的牧場來了個放馬的小夥子,從懷裡掏出個黑乎乎的小東西,遞到那嘎其的手裡,原來這是一隻在草原上撿到的小狼崽。年輕人不會養育這個長生天交給他的小生命,打聽到附近只有那嘎其是有經驗的人,便抱著一線希望,把小狼崽送來了。小狼崽溼漉漉、熱乎乎的,胎毛還沒有被母狼舔幹,閉著眼睛,不停蠕動。那嘎其抱著小狼崽,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剛出生時的樣子,想起了小馬駒落在草地上打滾兒的樣子。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那嘎其知道,狼是草原食物鏈上的大王,控制著食草動物和齧齒動物的數量,有狼,植被就不會被啃光,草原就不會沙化。那嘎其年輕時經常看到狼從自己家的蒙古包前走過。狼輕易不會偷牧民的羊吃,只有當它們的崽子瘦成了癟癟的皮口袋時,大狼才會抽冷子咬死一隻羊,撕碎了吞進肚子,回到了狼洞裡又吐出來,給它的孩子們吃。狼只有在復仇的時候,才會一次咬死很多羊。所以,被狼獵走一兩隻羊,牧民往往假作沒看見,隨它去了。狼也懂事兒,一旦有了出獵的力氣,就會跑到遠處去捉野兔、黃羊、狍子什麼的來果腹,儘量不傷害附近的羊群。百代千年,遊牧人就是這樣與草原狼同在的。
那嘎其知道母狼分娩時要是發現有人威脅,就會把自己的新生兒吞到肚子裡,這是狼慌張之中的行為。狼是反芻動物,它的胃一次可以裝十五斤肉,在它的經驗裡,吞進肚子就是保護。可是,當它吐出裝進肚子裡的小狼崽,挨個舔一舔、聞一聞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孩子成了一坨坨不會動的肉。它懵了,繼而完全崩潰,一遍遍繞著那些幼小的屍體哀嚎,那長長的悲聲,在草原的夜空裡繚繞,會把每一顆心刺痛。那嘎其想,這隻小狼崽,應該就是媽媽被人襲擊時來不及吞掉的。
那嘎其用細海綿包上紗布,揩淨了狼崽身上的羊水和胞衣,揩乾淨了小狼崽眼睛上的粘翳,然後用棉籤蘸著羊奶往狼崽的嘴裡滴。那個不幸又萬幸的小傢伙睜開了眼睛,活了。小狼崽每次拉屎之後,母狼都會用舌頭舔淨它的肛門,這樣小狼崽的肛門才不會發炎,保持排洩順暢。小狼崽半個月大時,差不多每小時吃一次拉一次,那嘎其不僅要給它餵二十多次奶,還要用棉籤給它擦二十多遍屁股。那嘎其累得血壓上來了,眼睛也出現了黑眼圈。幾個月過去,那嘎其的腰帶緊了一回又一回,狼崽卻長成了一個十足的害人精。稍不注意,它就把屋裡弄得亂七八糟,還隨處撒尿,見了肉就一口吞掉,然後躲到旮旯裡吐出來咀嚼,弄得滿屋子惡臭。它喜歡衝著一切長著毛的東西示威,冷不丁就把鄰居孩子的翻毛靴子撕個口子,還常常在半夜三更莫名嚎叫,簡直成了小區的公敵。那嘎其只好帶著這隻小狼回到草原常住。
因為養活了這隻小狼崽兒,那嘎其成了草原上的傳奇。不久,公安幹警送來了第二隻狼。那是一隻骨瘦毛長的半大母狼,它脖子上勒著一個粗粗的鐵絲套,尾巴斷了半截,一個牧民在打草的時候,截斷了套子救了奄奄一息的它。它不吃,也不喝,有氣無力地低吼著,那嘎其試著把一隻小狼崽放到它的籠子裡,它才漸漸地平靜下來。
當收容的狼達到七隻,那嘎其著實難以招架了,想過把它們放歸自然,可又擔心沒有食草動物可吃,便傾其所有,在這個無名小島上為他的狼建了一個家,無形中自己也就成了一個養狼專業戶。冬天的草原達到零下40度,那嘎其的風溼症發作,渾身的骨頭縫裡仿佛有一把把刀子在遊走,疼得直不起身子,他就那麼一天天忍著,在雪地裡打樁子蓋狼圈,到屠宰場收購肉類下腳料餵狼。
那嘎其救助的那隻狼崽長大了,出落成一頭高大英俊的公狼,眼光如火,毛皮發亮,仰天一嚎,四野震蕩。那嘎其說,要是在過去,它能當個狼王。在狼圈鋪水泥地面的那天,它被放進一隻叫蝴蝶迷的漂亮母狼的圈裡,因此得名水泥。後來,蝴蝶迷分娩出六隻小狼崽。水泥日夜守在圈門外,保護著妻子孩兒。不過和在荒野中不同,它的保護顯得毫無意義。母狼在圈舍裡坐月子,飼養員要給它送食物,要關注其動向變化,就是說母狼和狼崽並不是隱於黑暗洞穴,而是曝光在人類面前。那母狼因此時時緊張恐懼,它緊縮著身子,死死護著狼嬰兒,與人類的世界眈眈相向。在圈外徘徊的水泥每一次試圖進圈與嬰兒親近,蝴蝶迷總是反應過激,上去就是一口,嚇得水泥趕緊退出。那嘎其趕緊把水泥歸攏到了隔壁的大圈裡。
大圈裡的少年狼群,已經通過廝殺磨合,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它們臣服於一隻叫美麗的公狼為君。水泥進來了,開始環圈撒尿,宣誓佔據此地。那美麗豈是善罷甘休之輩,沒等水泥的尿液蒸發,就已經叼住了水泥的後腿開始拼殺,接著群狼一擁而上,反擊侵略者之戰爆發了。那嘎其手持一根粗木棒,一邊吆喝,一邊撥開水泥身上的群狼。這時候再看水泥,舊傷痕上又添新傷痕,最終只得將它單獨囚禁——那嘎其把水泥的籠子放在蝴蝶迷的對面,以撫慰水泥受傷的心,同時保持這一家之間的親情。
狼島的狼是那嘎其一只只親手養大的,那嘎其進入狼圈的時候,它們簇擁在那嘎其身邊,親暱地聞聞那嘎其的臉頰。那嘎其撫摸它們的時候,它們恭順而陶醉;那嘎其用一個木棍子驅趕它們的時候,它們也不反抗。然而要是那嘎其剛洗了澡,使用了一點護膚品,或者換了一件新衣服,那就不然了,這些狼立馬像反目為仇的殺手,毫無情面地襲擊那嘎其。那嘎其的手上、胳膊上、腳上,落下了一個個傷疤,這都是他的狼寶貝所為。
那嘎其雖然疼痛,還是感到寬慰,他認為這恰恰說明這些草原狼還沒有失去野性。
後來,那嘎其僱了一臺有苫布的卡車,拉著他的狼往草原深處走,一直走到貝爾湖畔,把狼放下,而後快速往回開。當他開了300多公裡回到自家牧場,一下車,就發現壞了,不遠處的夜色中浮現著一對對綠色的小星星,正是那一群狼的眼睛。
那嘎其心裡滿是憐惜,也有些擔憂。自然環境中有了充足的食物,這些草原狼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儘管它們都是那嘎其的狼寶貝,然而他明白,它們屬於草原,它們最終應該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08日 15版)
[責任編輯:白麗克孜·帕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