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我國的歷史很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畢生經歷總結而來的。這些俗語,經過了人們的口耳相傳,傳承到了現在。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描寫四季變化的,有感慨人生苦短的。
這些俗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佔據主要地位了,但是還存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俗語已經成為了家中老人的飯後雜談,將這些智慧傳授給家中的孩子們。「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句俗語相信朋友們都聽過。下一句更為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伸手不打笑臉人
首先,我們從字面上來看一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它的意思就是人們不會打笑著和自己說話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難免會與人因為某些誤會,產生一點不開心的事。但是只要有一方態度很好,對待另一方笑臉相迎,那麼兩個人產生的矛盾也會隨之迎刃而解。
就比如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兩個人同為朝廷官員,廉頗是一位武將,藺相如是一位文官。但是廉頗一直很嫉妒藺相如升官升的很快,隨後便開始做一些事,想要侮辱藺相如。不過後來隨之聽到了藺相如對自己的評價和他的愛國之心,便下定決心去請罪。
隨後,他便脫掉上衣,背上帶刺的荊棘,走路來到了藺相如的家裡。主動承認了自己的嫉妒之心,兩個人也握手言歡,成就了負荊請罪這一段佳話,彼此成了生死之交。這段故事也隨之流傳了下來,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我想,我們的祖先們之所以留下這句話,就是希望我們在和別人產生矛盾時,只要有一個人退一步,一切也就恢復得風平浪靜。所以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句俗語,那麼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開口不罵送禮人
其實,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就是「開口不罵送禮人」。這句俗語從字面上來看的意思就是人們從來不會罵給自己送禮物的人。這也是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的解決矛盾的小方法,和好朋友們生氣了,如果不好意思道歉,就可以嘗試給她買一些小禮物,這樣矛盾危機也會解除了。
過去的時候,人們之間產生誤會了,往往男方都會帶一瓶酒和一點小禮物到對方家裡,對方看到了也會笑臉迎進門。隨後兩個人推杯換盞,喝了幾杯,聊了聊天,誤會說開了,友誼的小船就會繼續揚帆遠航了。所以我們的祖先們給我們留下的這句俗語,用處也是非常大的。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對於這句俗語也有了自己的一定理解。你還知道哪些特別經典的俗語呢?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