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天貓發布的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顯示,天貓上一年有近20萬「硬核玩家」在盲盒上年花費超過2萬元!
對此,你怎麼看?
「盲盒,除了一些大IP衍生出來的盲盒外,市場上大部分的盲盒,一沒設計感,二沒品牌賦能,三沒使用價值。你說它有收藏價值,我也找不出收藏的點,是材料值得收藏?還是人物角色值得收藏?一個工業化可批量生產的玩意兒,我真的不知道它怎麼就被炒起來的?!」
這是一位大咖網友的真實想法。
盲盒是什麼?
盲盒,源於日本,指沒有任何樣式提醒的裝有不同玩偶手辦的紙盒,需購買者打開後才能知道其內容。
事實上,盲盒並非像上述的網友說的那樣「三沒」。關於設計感,盲盒內的玩具都是由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角色,不凡業界小有名氣的設計師出手設計,除了設計動漫、影視作品周邊等成系列的玩具外,其它的盲盒裡面裝的也都是當下最具潮流的,且廣受歡迎的設計角色。比如,目前最火的盲盒設計有索尼天使、樂高小人、泡泡瑪特、獨角獸、畢奇、little amber、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等。
而品牌方面,以上列舉的這些最火的盲盒品牌,它們已經從小眾圈層擴張到大眾人群裡面了,就連不炒盲盒的人都知道樂高小人、泡泡瑪特、吾皇萬睡這些品牌。或許你還沒有接觸到具體的玩具,但是相關品牌的海報、表情包已經開始廣為傳播了。所以,上面網友說的「盲盒沒有品牌賦能」恐怕也不是很準確的。
至於盲盒的使用價值,或許就是仁者說仁,智者說智了。比如,網上有一位待產媽媽把自己收集的盲盒組成了一面「盲盒牆」,打算把這面「牆」當作禮物送給即將出生的孩子。還有人做起盲盒鑑定人士,專門給別人看盲盒的真假和價格。
那麼,盲盒是否有收藏價值呢?
有一網友認為盲盒是有收藏價值的,因為盲盒有很大的隱形成本。
這位網友表示:「不喜歡盲盒的人可以批評盲盒的品質低,設計粗糙,但是質疑盲盒本身的存在就沒有道理了。盲盒十幾塊的生產成本之外,包含了很多隱形成本,比如,設計的智慧服務成本,門店的經營成本等。」
比如,他舉例說明,說自己在裝修精緻的盲盒店裡消費可以獲得愉悅感,同時也給他提供交換盲盒徽章的服務和同好交流的渠道。所以,或許盲盒材料不值錢,角色人物不值錢,但是盲盒中的隱形成本,尤其是盲盒相應的服務是值錢的,甚至為盲盒產生與發酵的感情也是有價值的,這也是他收藏盲盒的情懷所在。
事實上,盲盒的材料和角色,角色也可以稱之為IP影響力,盲盒在這兩方面上並不能發揮長遠的價值,確實是談不上有傳統的收藏價值。但是,對於好此道的人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你眼裡像蜜糖一樣的東西,在他眼裡卻是砒霜。不同的人看同一個東西想法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有錢為自己愛好買單,完全合理。至於炒作者,也是風險自擔,只要不牽涉詐騙,不是金融加槓桿,就沒有必要太替他們擔心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