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多:念好「致富經」 唱活「草山戲」

2021-01-08 西海都市報

本報記者 洪玉傑

「萬裡長江第一縣」的治多縣,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是西藏連接青海、溝通內陸的重要通道,境內的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

這裡既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核心區,又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自精準脫貧工作啟動以來,治多縣確定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625戶10771人。可以說,治多既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又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穩步提高脫貧質量,切實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雙贏」發展道路。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算生態帳、打生態牌、吃生態飯。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始終把生態立縣貫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堅定不移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發展路子,取得了積極成效。

扎河鄉,是治多縣海拔最高的鄉鎮。藉助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強有利契機,扎河鄉全面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精準扶貧政策,精準選聘草原生態管護員,建立草原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2008名,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面覆蓋,全面解決了偏遠山區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問題。

「天上的七色彩虹用百花編成,草原上的豔麗花朵用彩虹染成,帳房裡的花氈子用彩虹和百花擀成,國家公園裡的美好生活我們用綠色感恩。」一首擀氈「祝吉歌」改編成的「綠色感恩歌」在草原上傳唱。隨著草原生態管護員隊伍的不斷壯大,治多草場資源安全得到全面提升,各類破壞草原環境的行為得到遏止,草原火災險情發生大幅下降,草原生態管護員政策已成為脫貧攻堅中最閃亮的舉措,實現了生態保護、生態脫貧、生態固邊等多重效應。

值得一說的是,治多縣是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出生、工作的地方。他用生命守護的可可西裡,如今已是世界遺產,也是三江源地區百姓共同呵護的瑰寶。

一手挽著「生態環保」,一手拎起「脫貧攻堅」,治多縣結合自身實際,貫徹黨的民生政策,「以保護生態促脫貧,以脫貧助力生態保護」。全民參與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全面落實生態管護員、林業管護員等公益性崗位4163個,貧困戶「一戶一崗」每人每月工資1800元,生態建設紅利得到逐年擴大和釋放。

如今,投資3450萬元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門禁、保護站建設項目已經完成,黑土灘治理、草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完工,既是民兵,也是生態管護員的牧民們巡護著這裡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全面推行三級河長制,完成治多縣境內河湖名錄登記報備;投資580萬元的城區綠化工程全面完工,美麗鄉村、城區亮化和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全面跟進。

對於正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拼搏發展的治多,生態文明建設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內涵:不僅是最大政治、最大民生、最大潛力的現實所需,更是著眼未來、提升管理水平、培植縣城整體競爭力的戰略選擇。

發展生態畜牧業是純畜牧業大縣的惟一指望,也是最大的發展潛力。但傳統畜牧業發展方式已難以適應既要保護生態環境又要追求畜牧業發展提質增效的要求。治多縣一直都在苦苦尋找如何破解人、草、畜越來越突出的矛盾,實現生態與經濟共贏的路子。

全面推進國土綠化進程,加大生態系統修復力度,大力實施退牧還草等生態治理項目,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生態畜牧產業轉變,築牢生態產業根基,逐漸實現生態、生活、生產的共贏。

在治渠鄉同卡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存多傑一邊盤點合作社牲畜總數,一邊換算著今年每家的分紅情況。「最高的能分紅13萬元,我們的生態畜牧業發展態勢穩定良好。」存多傑歡喜地說。2016年通過以草定畜、股權測算、優化畜種畜群結構等工作,合作社設8處藏綿羊和6處犛牛集中養殖場,全村276戶全部入社,而這其中就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

讓支柱產業提檔升級,治多縣始終堅持以生態畜牧業為主攻方向,按照「要致富、靠畜牧,挖窮根、興產業,可持續、抓生態,先育點、後連片建公司、聯牧戶,拓市場、增收入」的工作方針,推動生態畜牧業全面發展,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如今,借全力打造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的東風,治多縣累計註冊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扶貧專業合作社28個,確保了治多縣脫貧攻堅目標和易地搬遷戶發展後續產業。

另外,為防止貧困地區生態的持續惡化,減緩因生態承載力不足而造成的貧困,治多縣在充分徵求居民意願的基礎上,累計投資2.628億元,實施易地搬遷住房1314套,將自然資本短缺、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人居環境惡劣地區的5291個貧困人口「零散搬遷、集中安置」。不但減輕對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繼續破壞,使生態系統得以恢復和重建,也逐步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使自然景觀、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治多縣最寶貴的經驗是既要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同理,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引領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將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統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以實現治多縣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一種綠色扶貧理念和方式。

戴著印有「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生態管護員」字樣的袖章,在美麗的嘎嘉洛草原緩步漫行。「高原輕騎兵」走過的高寒草甸上,垃圾全數被收納在車後拴綁的纖維袋中。

治多縣將「民兵+」納入縣政府應急管理和經濟發展體系,讓民兵成為生態環境的「管護隊」。自2017年以來,治多縣從已篩選的4000餘名管護員中充實基幹民兵300名,組建生態巡護突擊隊。根據長江源園區管委會的要求,通過定期、不定期開展成規模的野外生態巡護,打擊盜獵行為,護送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順利遷徙,救治受傷幼崽,確保了核心園區珍稀野生動物種群逐年增加,亂採濫挖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扎河鄉在2008名草原生態管護員基礎上,以「加強網格陣地、推進網格治理」為目標,組建了110個管護網格管理小組,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將村級黨組織建設和草原生態管護員有效聯動,推動「黨建+環保」工作全覆蓋,實現了管護任務責任到人、管護效果到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管護格局。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如今,治多縣已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合貫穿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大力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建立科學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念好「致富經」、唱活「草山戲」、跳好「生態舞」,努力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治多縣在打贏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中保護好綠水青山,在綠水青山中收穫金山銀山,依靠綠色這把「鑰匙」打開脫貧致富之門,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共贏。

相關焦點

  •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走出脫貧路
    「山字經」 走出脫貧路。  生活在山,出路也在山。近年來,大井鎮圍繞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山字經」,做活「菜文章」,著力破解脫貧攻堅中的熱點難點,使貧困群眾實現穩步脫貧增收。
  • 北碚「蠟梅村」念好「三治經」
    北碚「蠟梅村」念好「三治經」 2020-12-01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敏爾: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打好生態牌
    原標題: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打好生態牌 1月20日至2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到銅仁市沿河自治縣調研。他強調,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要求,注重大生態理念、大通道布局和大健康產業,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沙子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自2010年啟動建設以來,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空心李、鐵皮石斛、白芨等特色產業,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00元。時值寒冬,在園區中藥材示範基地,到處是村民挖坑種苗的忙碌身影。
  • 念好「山字經」
    安順地處黔中腹地,多山少地是安順的市情和特色,獨特的自然地貌使得安順的資源在山、優勢在山,發展也在山。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深化市情認識,立足山地資源稟賦,以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為平臺,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深入推進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 念好「山」字經,寫活「林」文章
    傳統林區寫活「林」文章  春分時節,在錦屏縣林區,林下產業漸次鋪開。林下,種下的淫羊藿、白芨等中藥材以及櫻花、楠木等樹木已萌發吐綠;林中,杉樹上仿野生種植的石斛枝條正逐漸舒展。  「在這裡一天能掙120塊錢,比種莊稼強多了。」
  • 念好「山字經」,做好「綠文章」!美麗苗鄉煥新顏
    念好「山字經」,做好「綠文章」!近幾年來,屏邊縣牢牢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堅持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著力挖掘「山潛力」,念好「山字經」,做好「綠文章」,產業扶貧成為提高脫貧質量的「主攻手」,穩定脫貧成果的「壓艙石」。
  • 陳芙蓉:念好養豬「經」脫貧又致富
    轉機出現在幫扶幹部許志明到來之後,他隔三差五就到我家講解脫貧政策,指引致富門路,鼓勵我利用農閒時間多看養殖技能方面的書籍。我和丈夫郭紹平商量,既然沒法出去打工,何不在家搞養殖,這樣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想好就幹,在許志明的幫助下,我從農村信用社獲得了5萬元扶貧小額貼息貸款。拿著貸款,我跑到綿陽市三臺縣大姐家「拜師學藝」,並敲定了養豬項目。
  • 念好「山字經」 貴州將大力發展山地現代高效農業
    念好「山字經」 貴州將大力發展山地現代高效農業 2015-01-27 14:49: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貴陽1月27日電 題:貴州念好「山字經」 發展山地現代高效農業  作者 周嫻  1月27日,出席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繼續審議貴州省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如何遵循山地經濟規律,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並將其作為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扶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2020-09-05 10:17:49   來源:新華社
  • 雀兒草成為村民的「致富草」
    「真沒想到,在我們這隨處可見的雀兒草還能賣錢。現在,寨子裡好多在家帶娃娃的婦女和老人都在採摘,雀兒草已經成了我們村增收的『致富草』了。」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開陽縣禾豐鄉王車村村民胡伯會就背上背篼上山了。在山坡上,他熟練地將雀兒草的嫩芽尖摘下放入筐中。
  • 念好「山字經」 端上「金飯碗」
    他們以景區帶村、聯動發展,將全域旅遊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實現了對100多個貧困村、1.04萬貧困人口的全覆蓋,闖出一條旅遊扶貧新路子。 龍頭景區帶動,扶貧能力增強 5月20日,正值周日,白石山景區東門外,車流如織。通往景區的道路兩側商鋪林立,超市、農家院、精品民宿的招牌格外醒目。
  • 河北磁縣念好「山」字經 廣栽「搖錢樹」
    積極引導山區村大力發展果品種植產業,實現了荒山綠化、生態涵養、經濟效益的「多豐收」。走進磁縣北賈璧鄉長嶺山莊生態農業基地,滿山成片的核桃園、蘋果園、花椒園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覆蓋了昔日產量低、又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成為山區農民的「綠色銀行」。「以前這裡都是裸露的巖石地,現在就不一樣了,綠樹成行,錯落有致,讓人賞心悅目。」
  • 農村怎麼致富?帶你念好「山字經」,走好「特色路」,唱響「振興曲」
    2020年7月,在鎮計生協會幫助下,夫婦倆在千畝高優獼猴桃產業園有了穩定的收入,勤勞肯幹的黃祖妹在獼猴桃基地忙活,培土、除草,施肥,打農藥,天旱時澆水,雨水多時挖溝排水,出工一天150元;彭昌恆則到公司的養豬場幫忙,每月也有一兩千元工資。雖然不停地忙碌著,但能增加家裡的收入,又能照顧孩子和丈夫,黃祖妹的臉上多了許多笑容。
  • 建陽桔柚:念好「品牌經」 種出「黃金果」
    但是,整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也是幾經波折,經受了不少挫折。20世紀80年代初,赴日研修生謝福鑫從日本引進甜春桔柚,並從其單株芽變中選育出雜柑類新品種——「建陽桔柚」。1999年冬季嚴寒,「建陽桔柚」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凍害,桔柚產業損失嚴重,很多果場倒閉。
  • 念活「山字經」做好「橘文章」
    褚橙之鄉如何念好「山字經」,做好「橘文章」?近日,記者走進新平縣萬畝橘園,訪橘農,看果園,傾聽各方見解。如今,磨皮村流轉土地給新平勵志果業有限公司和雲南傳承果品有限公司,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柑橘產業,成片的橘林不僅給光禿禿的山地穿上了固土保水的生態綠衣,還帶著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一周前,新平縣勵志果業有限公司給周邊村民兌現了600多萬元的果樹管護費和臨工工資。「過去是農忙忙一頭,農閒喝酒烤太陽,雨水好生活還過得去,雨水不好吃飯都難。」
  • 做好「山字經」 打造農旅一體化示範區
    如何帶領村裡人致富?如何讓外出務工人員在家門口創業就業?黨總支書記藍生敏多年來為此絞盡腦汁。如今,圍繞「山字經」,他探索了一條帶領本村村民致富之路。探索適合本村致富之路在摸索了多年後,藍生敏漸漸明白,外面的經驗再好也要適合當地情況。要想脫貧,只有適合本村實際情況才可行。因此,面對山多的現實,他意識到要圍繞「山」做文章,念好「山字經」,才有好出路。
  • [致富經]養上長不大的螃蟹之後
    [致富經[致富經[致富經    董惠春:提前鋪草,安排好了,水大上來,蟹把它咬斷點,這裡也有了,這裡也有了。    在草裡面,董惠春也費了一番心思。    董惠春:小螺螄都卸在這草裡面,蟹就能吃得到,那像這種,軟殼的這種螺螄,你在這裡我估計找還有幾粒呢。    記者 高元:螃蟹吃這個東西?
  • 稱多縣念好「嚴字訣」紮實做好黨員發展工作
    稱多縣念好「嚴字訣」紮實做好黨員發展工作 2020-11-05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慶龍:念好養鵝經 走上致富路
    陳慶龍:念好養鵝經 走上致富路 看著小鵝,盤算著今年的收益,陳慶龍的心裡甭提多高興了。陳慶龍是當地有名的養殖戶,做了多年養殖的他從前是以養殖肉食雞為主,但肉食雞養殖不僅成本高,而且風險較大。去年,陳慶龍開始試著養殖肉鵝。初次養殖肉鵝,沒有經驗的陳慶龍考察了多地的肉鵝養殖場,最終選擇了白鵝和雁鵝兩個肉鵝品種。「這兩個品種的肉鵝適合粗飼,技術要求不高,鵝雛價格也低,可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 《山海經》:西山經第一段,詳細譯文與注音
    介紹完南山經後,便是接續山經的西部山系。(個別古體字在手機上可能顯示不出來,但是電腦端可以的)西山經:西部山系第一大山脈名叫華山,華山山脈排在首位的山名叫錢來山。有一種草,名叫萆(bì)荔,形狀像黑韭草,生在石頭縫裡,也能攀援樹木生長。吃了這種草,能夠醫治心絞痛。再往西八十裡有座符禺(yú)山。山的南坡多有豐富的銅礦,山的三北也蘊藏著鐵礦。山上有一種樹木叫文莖。這種樹的果實很像棗子可以用來醫治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