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地球造成了多種多樣的汙染,最常見的是空氣汙染、水汙染和塑料汙染等。這些汙染對地球生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它們對人類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於是,最近這幾年,治理汙染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們相信,全人類必定會同心協力,共同處理好這些問題。但是,有一種汙染卻悄悄侵襲了我們的環境,它將造成極大的後果,但是人類卻還沒重視起來。沒錯,這種汙染就是所謂的光汙染。
1807年,英國一街道用上了電氣燈,黑夜被光點亮如同白晝一般。當時,人們肯定相當自豪,也對第一次看到這種場景感到好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如今照明已成為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了。許多大城市還專門設置了夜景工程,利用五顏六色的各種燈光裝飾整座城市。利用衛星拍攝的照明情況,它還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
但是,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在城市裡已經看不到多少星星了。甚至現在的農村,也只能看到金星、木星這種比較亮的行星。很多人都把這種現象歸結於空氣汙染,事實上這不是最主要的,夜晚的光汙染才是我們看不到星星的原因。當夜晚的燈光太亮的時候,星光就顯得特別暗淡,這種明暗的強烈對比,我們眼睛是無法看到暗處的。
記得小時候,躺在農村的院子裡數星星,到最後必定要數亂掉,因為星星實在太多了。現在,依舊抬頭數星星,兩隻手十個手指頭就數得過來。不僅如此,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經沒有看過銀河了。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一項調查數據,幾乎整整一代人不知道什麼是銀河。
有人說,燈光照明是人類的需要,它對我們人類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但是,目前我們過量的使用了燈光照明。自從發現LED照明以來,我們可謂是被它迷住了。特別是在城市夜景工程中,由於它能耗較少,好幾個LED才抵得上一個傳統電燈的能耗,因此它被大量使用,這也造成了過度的光亮。
很多人可能認為,光並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過度的光亮使我們很難去探測天空,對科學的進步造成阻礙。它也會妨礙我們尋找近地小行星,這對地球的威脅十分巨大,要知道在66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
夜晚的燈光也會影響我們的生物鐘,影響我們身體產生一種褪黑素。不僅如此,它還會對我們的生態圈造成破壞。眾所周知,許多動物都是具有趨光性的,當它們面對城市一大片燈光的時候,對它們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具體來說,打在樹上的燈光影響了鳥類的棲息,沙灘上的燈光影響了海龜的產卵,螢火蟲的閃光被淹沒,無法正常進行交流。對生態圈的破壞反過來又會作用在人類身上,這也是一種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