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出現「食人魚」?因外形怪異,有人釣起即丟棄

2021-01-08 騰訊網

鄱陽湖,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作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野生魚種類極為豐富。

然而近日,有鄱陽湖周邊的網友反映,當地有人在周邊水域垂釣時,釣起一種體型不小的罕見「怪魚」,竟從來沒見過.....

鄱陽湖釣起「怪魚」

「......聽說有不少人釣到了,我看到很多人釣到了就丟岸上,它這個牙齒像人一樣,有點噁心....」

當地的一位釣友羅師傅介紹說,這個魚個頭一般在3-5斤左右,有些像是「武昌魚」。

(長江君提醒:鄱陽湖屬于禁漁區域,雖然不禁止垂釣,但需使用一桿一線單鉤)

——其體型扁圓,但其魚嘴裡卻有一副像是「人牙」的牙齒,非常的強壯有力,能輕鬆壓斷魚線甚至魚鉤.....

加上這種魚吃餌時非常兇猛,有人認為這就是「食人魚」.....

「食人魚」入侵鄱陽湖?

所謂的「食人魚」其實學名叫「淡水白鯧魚」,同大家熟知的亞馬遜食人鯧是近親,同樣擁有強壯的牙齒,兇猛善於捕食。

因為養殖引入,我國很多年前就有淡水白鯧魚出現。

不過,以往發現淡水白鯧魚的自然水域,主要集中能在廣東、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珠江、閩江流域較常見),在內陸的長江中上遊流域,則很少見到。

但從這位鄱陽釣魚愛好者的反映來,鄱陽湖流域可能已有一定種群的白鯧魚出沒。

這些淡水白鯧魚是哪來的?

很可能同今年的南方大洪水有關。

在長江君看來,這些淡水白鯧魚大概率是從人工水面逃逸出來的,而隨著今年南方席捲多地的大洪水,最後匯聚到鄱陽湖裡。

(今年鄱陽湖流域遭遇了大面積的洪災,大水漫灌之下,大量養殖水產逃逸)

——據長江君了解,因為養殖業的遷移,這種「淡水白鯧魚」的養殖產業,已從東南的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向內陸的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發展。

比如今年的南方特大洪水過後,安徽的巢湖流域,就曾一度出現規模不小的白鯧魚群,當時還引發一陣垂釣熱潮......

(巢湖地區今年出現過大規模的白鯧魚群)

有人釣起即丟棄,這魚不能吃嗎?

這些忽然出現的「怪魚」,外形奇特、滿嘴尖牙,也是令一些當地釣魚人有些「厭棄」——不少人釣到後直接丟棄岸邊。

(被丟棄的「食人魚」,已死去多時)

這些所謂的「食人魚」不能食用嗎?

其實,淡水白鯧魚雖然牙齒看起來有幾分像是「人牙」,但其本身就是作為食用魚引入國內養殖的,因此當然是可以食用的。

不過,據吃過的人反映,其肉質粗糙且肥膩腥味大,鮮美程度遠不如本土的鯽魚、草魚,甚至不如鯉魚......

但不管怎麼說,白鯧魚食用完全沒問題,沒必要直接丟棄岸邊。

——當然,長江君體型,從生態保護的角度來看,白鯧魚對鄱陽湖本土野生魚威脅極大,如果在周邊水域釣到這種魚,千萬不要再放回湖中了。

生態影響令人擔憂

經常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就知道,鄱陽湖是長江中下遊地區最重要的江河水族棲息地,也是我國眾多野生魚、珍稀水族的種質庫,有極為重要的生態意義。

(江豚、候鳥、野生魚,鄱陽湖的生態地位極其重要)

因此,這些擁有「尖牙利齒」的白鯧魚進入鄱陽湖流域,其潛在的生態威脅實在令人擔憂。

不過,目前還不知道進入鄱陽湖流域的白鯧魚數量如何,是少數個體還少大規模種群?

並且,白鯧魚是一種耐寒性較差的魚種(同羅非魚近似),氣溫低於0°則有可能凍死,或許它們在鄱陽湖中挨過寒冬也說不定......

相關焦點

  • 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長江水域發現可怕的「食人鯧」在長江鄱陽湖段,有不少釣魚人都釣起過這種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魚,它們滿口長著類似「人牙」的怪齒,能輕鬆將魚線咬斷。「有時候正釣著魚,提上魚竿後發現魚鉤不見了,魚線被齊刷刷截斷,還以為是水耗子在作怪!」有釣友講道:「自從釣上這種怪魚後,才知道原來是它們在水底搗亂。」
  • 長江流域出現食人魚?湖北釣魚人,支流釣起怪魚,紅鰭紅尾有利齒
    近日,湖北的一位釣魚人,在當地一條連通長江的大河釣魚時(打海竿),釣起一條模樣奇異的「武昌魚」,令他非常訝異。而經過對比和查詢後發現,這竟很可能是一條「食人魚」,令人目瞪口呆!這是食人魚嗎?事實上,這確實是一條「食人魚」,紅鯧魚,在親緣上跟食人魚很接近,因此國內不少人將其稱為食人魚...最關鍵的是——其 嘴中還有利齒長江流域竟然有食人魚出沒?據記載,紅鯧魚在東南一帶的珠江水系,早有大量種群生存,主要是因為廣東、福建許多年前就開始引入養殖紅鯧魚,慢慢其種群就蔓延到自然水系中。
  • 鄱陽湖流域現罕見巨型娃娃魚,網友:洪水太大它也藏不住了
    因此這個季節,各地的大河裡常常有一些平日罕見的大魚出現,其中不乏有人釣起幾十斤的大鯉魚、大草魚......然而,再大的魚,跟下面這位江西釣魚人在鄱陽湖流域釣起來的一條「罕見奇魚」相比,都沒法相提並論......
  • 釣起食人魚近親 市民釣到外來魚種其或為人為放生
    釣起食人魚近親 市民釣到外來魚種其或為人為放生時間:2016-04-26 17:40   來源:比特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釣起食人魚近親 食人魚究竟有多兇悍來源:比特網 時隔四年,4月22日,釣魚愛好者再次在銅仁市錦江河釣起食人魚的近親淡水白鯧。
  • 長江中下遊有人釣起「小白鯊」, 十分兇殘,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不巧的是,在長江中下遊有人釣起很多「小白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前一段時間,一位湖北的釣魚愛好者發出照片,稱他在長江邊上釣到了鯊魚。仔細看著照片中的鯊魚,這條魚有著青灰色的皮膚,還有蒼白色的眼球,眼珠也一動不動。雖然沒有鱗片,但是如果把它放大一百倍,看起來確實像鯊魚。難道鯊魚魚苗流入長江水域了嗎?
  • 鄱陽湖支流,探釣200元一斤的紅尾魚,收穫一盆野生名貴的紅尾魚
    我喜歡用較大的六號魚鉤,畢竟野釣鄱陽湖的名貴紅尾魚,釣中一條就得一條,免得跑魚後悔,野生的大紅尾魚遛起畢竟過癮,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水域,以及不同的深度,有時不用墜,有時要用墜,要用墜時我喜歡用是五克左右的條形墜子,用墜釣組的子線長度長,這樣容易方便甩鉤,但必須是活動墜。
  • 長江釣上巨型鯿魚,牙齒鋒利,朋友說是食人魚
    有人說野釣比養殖池裡更有趣味,而我確更願意在無盡頭的長江邊上垂釣。野釣最大的興奮點在於魚獲的不確定性,當你閒來無事想抽根煙時,突然來個黑漂。普通的水域裡,很難見到大怪物,而在長江裡面斷竿、斷線那是常有的事,沒準還能釣上一個你不識認的。對於生活在乾旱地區的朋友,想要河釣不容易,那對於我們江邊上的朋友,自然不由自主的得意起來哈!
  • 珠江釣起罕見巨魾,體色金黃像清道夫,其實可長到三百斤
    珠江釣魚釣到清道夫,對於廣東釣魚愛好者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然而下面這位廣州的釣魚人,在珠江裡釣魚時,卻釣起一條顏色金黃、長相怪異的「變異清道夫」,令他大感吃驚……還有長成這樣的清道夫?並且體型看起來有50多公分,清道夫能長到這麼大?其實,這是一條罕見的本土魚,巨魾,最大可長到三百多斤……什麼是巨魾?
  • 有人連續兩天釣起,白色似蛇
    比如最近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洩洪,下遊江河裡,不少人就發現一種奇怪的「白蛇魚」出沒...... 浙江桐廬市民,河裡連續釣起兩條「怪魚」 浙江桐廬的市民劉先生,是一名擁有多年釣齡的垂釣愛好者,即使近日暴雨、洪水來襲,他也常去河邊垂釣。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洪水過境,河裡的魚種就會豐富起來,鯽魚、鯉魚、草魚、鱖魚甚至鱸魚等不常見魚種,都可能釣獲....
  • 我國多個城市出現食人魚 揭開其神秘面紗(附圖)
    食人魚因其兇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  在亞馬遜河流域,牧民放牧牛群,遇到有食人魚的河流,就會把一頭病弱的牛先趕進河裡,用調虎離山計引開河中的食人魚,然後趕著牛群迅速過河。而作為犧牲品的老牛,不到10分鐘就被兇殘的食人魚群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殘骸。當地土著人借用其兇殘的特點,在護城河中放養食人魚,以抵擋猛獸的侵襲,並把它們供為神。  食人魚為什麼這麼厲害?
  • 美國男子湖中釣到食人魚 偏愛吃男性睪丸
    【環球網綜合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4日報導,近日,美國一對父子在新澤西一座湖面上垂釣時,釣到一條非常奇特的魚。這條魚長得像亞馬遜流域的食人魚,卻有著一副與人類無異的平整牙齒。  據悉,這種魚類近年來出沒於斯堪地那維亞、巴西、紐幾內亞、法國等許多地方,屬於食人魚的遠親。它原本是以寵物的身份被送出亞馬遜流域的,現如今遍布在世界各地。它們長著一口與人類相似的牙齒,十分引人注目。由於其兇暴的性格,常常惹出襲擊人類的事件,甚至曾有兩人死在這種魚的利牙之下。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該種魚偏愛襲擊男人的睪丸。
  • 安徽巢湖,成群「食人魚」在湖邊樹林遊蕩,釣魚人蜂擁而至
    (岸邊釣魚人剛釣上岸的「食人魚」,三四斤一條)「都躲在樹林(水下)裡的,估計是上遊的養殖場裡跑出來的,(數量)很多,天天都有人釣到」當地釣魚愛好者梁先生(化名)介紹說,巢湖裡以前從未見過這種兇猛的魚,因此猜測是洪水衝來的。
  • 男子邕江釣起罕見「金鱉」,全身金燦燦,有人出價2千
    他使用的魚餌是蚯蚓,然而沒想到釣到半夜,還只釣起來幾條小餐條.......就在這位釣友感覺今日魚口太差,準備收拾釣具回家時,水下的浮漂忽然迅速朝水裡「飈去」......垂釣經驗豐富羅師傅一看就知道是大魚上鉤,然而他怎麼都沒想到,釣起來的竟是一直罕見的「黃金鱉」!渾身金燦燦,還有這種金鱉?
  • 被「忽視」的長江石扁頭,偶爾有人釣起,卻被錯當成黃顙魚
    長江君一看,這是一個不錯的科普機會,於是馬上將其分享到動態裡,沒想到引起大量網友的關注……有人認為這是條鯰魚;有人說是江團,也有說是江黃魚、牛尾巴的;還有人認為這就是條黃顙魚(即俗稱的黃辣丁、黃鴨叫)……其實,這是一條「被人忽視已久」的大鰭鱯,屬於鯰形目、鱨科、鱯屬,俗稱石板條、石扁頭、石鬍子。為何會被錯認稱成上述魚種?
  • 南昌有人網上叫賣食人魚
    ▲南昌有人網上叫賣食人魚本版圖片資料圖  一群食人魚10分鐘內將一頭牛啃得只剩一堆白骨,這是發生在食人魚的故鄉——遙遠的美洲大陸亞馬遜河裡的事。10條食人魚數秒鐘內將一隻小白鼠撕碎,這事可就發生在咱身邊。近日,有網友發帖爆料稱,在南昌也有人售賣食人魚。
  • 美國發現「素食食人魚」,長著「人牙」,體重達80斤,入侵物種
    提到食人魚,人們總會想到它們進食時的慘烈場面,分解食物之快讓人後怕。其實在南美還生活著一種長得與食人魚極其相似的魚類,然而它們卻是素食,對肉和鱗不感興趣。這種魚名為Pacu(帕庫魚),經常被誤認為是食人魚,但仔細分辨,它們的牙齒並非食人魚那種鋒利尖銳的鋸齒形,而是與人類有幾分相似,上下齒平直而且能夠對齊,咬合力比食人魚小,卻也足以碾碎堅硬的種子、堅果和果核。帕庫魚是南美人餐桌上的常客,由於對水溫有極高的要求,帕庫魚很少出現在溫度低於18攝氏度的水域,但是美國東南部田納西州的一位漁民,最近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水域就釣到了一條大帕庫魚。
  • 食人魚竟在網上公開賣 國家明令禁止但廈仍有人在賣
    緣起為兜售10條食人魚網友發「血腥」視頻「實拍:落入水中的小白鼠,慘遭五條食人魚爭相分食」——近日,網上出現一段視頻。在長約一分鐘的視頻中,一隻小白鼠在水族缸裡奮力向上遊,裡頭遊動著五隻食人魚。調查國家早已明令禁止但廈門仍有人售賣記者了解到,2002年底,國家漁政漁港監督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嚴查食人魚,防止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水域生態環境的破壞。儘管國家早已明令禁止進口食人魚,但這樣危險的魚類卻還是在網上公開叫賣。
  • 四川釣魚人都江堰釣起「迷彩魚」,似青魚和鯪魚雜交
    近日,四川成都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都江堰的上遊垂釣時,釣起一條極為罕見的「怪魚」,在當地引起許多釣魚愛好者的熱議。這條青紅色鱗片的「怪魚」,不僅模樣奇異,以至沒人認得出是什麼魚種,而且其魚身表面,還覆蓋了一層「迷彩」,仿佛是有人給它「紋了身」!
  • 「食人魚」
    原產南美洲的「食人魚」出現在中國廣西?沒錯,不僅有,還連傷了當地兩人。近日,廣西柳州的食人魚讓人們重新關注起了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在網絡上,記者查到了和這條魚一模一樣的食人魚的資料。 這是原產南美洲、一種食肉的淡水魚。    為何會出現在我國?    為何遠在南美洲的食人魚會出現在柳江河?據漁政部門透露,食人魚最早是作為熱帶觀賞魚被不法人士引入國內的。    近年來,廣西乃至國內不少江河均有發現食人魚的報導,跟作為觀賞魚的食人魚流入自然界脫不了關係。
  • 浙江釣魚人太湖釣起陌生魚種,色彩豔麗,是外來物種嗎?
    外來物種確實大都很強勢且樣子奇特,不過,反推回來卻不一定對——外形古怪的野生魚,卻不一定就是外來入侵物種!近日,有浙江湖州的網友跟我們爆料,表示在太湖水域垂釣時,常常釣到一種「五彩斑斕」、色彩豔麗的陌生怪魚,有時候一次能釣到好幾條。這種魚前幾年都沒見過,這位關心生態的朋友,懷疑這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