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成群「食人魚」在湖邊樹林遊蕩,釣魚人蜂擁而至

2020-12-05 騰訊網

洪水漫灌,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外來物種入侵的「盛宴」。

近日,在安徽巢湖邊,就有許多當地市民反映,巢湖邊被淹的樹林、溼地裡,成群的「食人魚」躲藏其中,數量極多,大的四五斤,小的也有一兩斤.......

巢湖邊林地被淹的,成群「紅腹食人鯧」躲藏其中

可以看到,因為前日子的強降雨,巢湖水位猛漲,連湖邊原來的林地都淹沒。

而據當地市民反映,就是在這處「水下樹林」中,大量「肚皮鮮紅的食人魚」四處遊蕩......

(岸邊釣魚人剛釣上岸的「食人魚」,三四斤一條)

「都躲在樹林(水下)裡的,估計是上遊的養殖場裡跑出來的,(數量)很多,天天都有人釣到」

當地釣魚愛好者梁先生(化名)介紹說,巢湖裡以前從未見過這種兇猛的魚,因此猜測是洪水衝來的。

而這群「食人魚」之所以躲藏在這處樹林裡,是因為樹林有大量洪水衝來的垃圾雜物可供它們覓食——其中還有不少動物屍體......

聽說有巢湖有「食人魚」出沒,大量釣魚愛好者蜂擁而至

食人魚堪稱淡水裡最兇惡的掠食者之一,幾乎什麼都吃——巢湖裡有「食人魚」,不由得讓人擔憂起湖中其他野生魚來。

然而,這一消息迅速在當地傳開之後,蜂擁而至的釣魚愛好者就把「食人魚出沒的樹林」圍得水洩不通.......

「都是聽說有這個魚(食人魚)跑來的,前兩天有的人一天釣十幾條,現在少了很多」

梁先生表示,這些「食人魚」非常貪吃,用火腿腸、蚯蚓、豬肝等腥餌,很容易釣獲它們——不過,這些魚力氣極大,兩三斤的食人魚就有四五斤的鯉魚力氣大,因此「軟了點竿子都拉不起來」......

(剛開始有人一天釣十幾條,不過這魚力氣很大,第一次釣的魚很容易被其咬斷線或者拉斷魚線)

此「食人魚」非彼食人魚

其實,從這些巢湖邊釣魚愛好者的「魚獲」看,這些「食人魚」並非正牌的亞馬遜食人魚,而是其近親——淡水紅鯧。

淡水紅鯧魚是一種肉質軟彈鮮美的食用魚,在我國養殖規模不小,廣東福建、湖北湖南以及安徽地區都有養殖基地。

看來這次的洪水,也是讓許多養殖場中的紅鯧魚逃逸到自然水域.....

當然,作為食人魚的近親,紅鯧魚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掠食魚,其牙齒強壯發達,咬合力極強,加上生長迅速,體型健壯,在我國本土沒有天敵。

一旦它們在巢湖水域大量繁殖,肯定會巢湖的原生魚種,比如鯉魚、鯽魚、草魚等的種群,造成不小的威脅。

因此,這裡我們也號召周邊的釣魚愛好者,可前往附近垂釣,清除這一潛在生態威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合肥網友反映巢湖水域「淡水白鯧」生態破壞問題 官方回應
    >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網「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留言反映巢湖水域外來物種具體如下:網友:近期由於巢湖洪澇災害的影響,大量養殖淡水白鯧進入巢湖水域,每天有很多釣魚人釣到這種魚,可見巢湖內該魚的密度已經非常大,在這以前並沒有見過。淡水白鯧(Colossoma brach ypomum),學名短蓋巨脂鯉,原產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亞熱帶魚類。淡水白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等特點,特別容易存活。
  • 大量淡水白鯧進入巢湖引關注 官方回應:在10℃以下就死亡
    據澎湃新聞消息 今年汛期,受持續強降雨及上遊來水等多重因素影響,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斷攀升,並遭遇了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 受洪水影響,養殖的淡水白鯧進入巢湖並引起人們的關注。
  • 鄱陽湖出現「食人魚」?因外形怪異,有人釣起即丟棄
    加上這種魚吃餌時非常兇猛,有人認為這就是「食人魚」..... 「食人魚」入侵鄱陽湖? 比如今年的南方特大洪水過後,安徽的巢湖流域,就曾一度出現規模不小的白鯧魚群,當時還引發一陣垂釣熱潮......
  • 安徽:黑砂場捲土重來 萬噸汙水染黃巢湖 (3)
    人民網訊 2009年10月14日,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散兵鎮,一家外地老闆承包的洗砂場正在向巢湖直排廢水。沉寂了一年之久的散兵鎮洗砂場非法排汙現象又開始抬頭。這兩家廠緊鄰巢湖南岸,巢湖湖區近在咫尺。靠東面的一家專門進行石料加工。而西邊一家則是高高翹起的皮帶傳輸機伴著「轟隆隆」的粉碎聲,一邊是石粉和水在攪拌機裡發出的「呼呼」聲。這不難看出,這裡是一邊在生產石料,一邊是在洗砂。這家洗砂場兼石料加工廠內,漫天飛舞的灰塵讓人捂著鼻子感到窒息,大型貨車穿梭在內,數隻貨船等在岸邊。據村民介紹,這家洗砂場是浙江一位姓金的老闆來投資的。
  • 巢湖大橋通車 系安徽跨度最大的市政斜拉橋
    1月12日11時18分,隨著一聲號令,備受期待的環巢湖大道首座跨湖大橋巢湖大橋正式通車。這座橋是安徽跨度最大的市政斜拉橋。當日上午,儘管風很大,但依然陽光明媚,大橋南北主橋墩上「巢湖大橋」的紅色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格外醒目。
  • 你還記得這部《食人魚3dd》嗎?
    這部電影《食人魚3dd》講述的是成群帥哥靚妹在水上狂歡。突然受到了遠古食人魚的攻擊,傷亡慘重的故事。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美麗的湖泊裡。某天的一次地震改變了湖底的地形。讓之前被困地下的遠古食人魚都遊到了湖裡。這些食人魚嗜血如命。
  • 圖:巨型鸚鵡螺化石驚現安徽巢湖
    7月11日,安徽巢湖古生物愛好與研究者任怨先生公開展示他近日在該市東風石礦附近一礦山發現的一塊巨型珍稀古海洋生物鸚鵡螺化石。
  • 50餘萬尾鰱魚、鱅魚被放入安徽巢湖市巢湖水域!以後還有!
    今日上午,在巢湖市黃麓鎮南側的巢湖水域,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漁政管理總站舉行今年首次增殖放流活動,共向巢湖投放50餘萬尾鰱魚、鱅魚魚苗,這也是巢湖自1月1日起實行全面禁捕後的首次增殖放流活動。在放流過程中,還邀請了當地漁民、漁業合作社代表、社會團體等代表參加,以及安徽華榮會計事務所、公證處全程現場公證和巢湖管理局監察室、農林水產處全程監督,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對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種類、數量、規格通過發布公告等形式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此次放流的魚種主要是鰱魚和鱅魚苗兩種,大小尺寸在15釐米至25釐米。
  • 每日千噸「濁水」直排巢湖水域
    去年10月10日,巢湖市居巢區散兵鎮水洗砂廠「瘋狂」洗砂排汙巢湖經媒體報導後,16臺水洗砂機被該市環保等部門緊急「叫停」。然而,在沉寂一年後,該鎮非法生產「水洗砂」又悄然抬頭,並捲土重來。自9月以來,巢湖市散兵鎮開元石料廠未經批准,非法生產「水洗砂」,造成每日至少有千噸以上汙濁廢水直排巢湖。
  • 成群捕獵,牙齒鋒利,如果掉進有食人魚群的水裡怎麼辦?
    食人鯧通常會長到50釐米左右長,雖然體型雖然不大,但是它們是成群捕獵,它的牙齒卻極為鋒利,咬合力是自身體重的三倍,這就意味著,如果同體型的情況下,食人魚的咬合力遠遠強於大白鯊,甚至超過揚子鱷和霸王龍,使羅斯福將食人魚形容為「邪惡兇猛的化身」。
  • 抖音樹影搖晃酒鬼們成群遊蕩是什麼歌 5:10a.m.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感覺挺好聽,這首歌裡面有一句歌詞讓人比較印象深刻,這句歌詞是這樣唱的「樹影搖晃酒鬼們成群遊蕩」。那麼抖音樹影搖晃酒鬼們成群遊蕩是什麼歌?下面來看一下。抖音樹影搖晃酒鬼們成群遊蕩什麼歌  抖音樹影搖晃酒鬼們成群遊蕩這首歌曲名是《5:10a.m.》
  • 長江流域出現食人魚?湖北釣魚人,支流釣起怪魚,紅鰭紅尾有利齒
    近日,湖北的一位釣魚人,在當地一條連通長江的大河釣魚時(打海竿),釣起一條模樣奇異的「武昌魚」,令他非常訝異。而經過對比和查詢後發現,這竟很可能是一條「食人魚」,令人目瞪口呆!這是食人魚嗎?事實上,這確實是一條「食人魚」,紅鯧魚,在親緣上跟食人魚很接近,因此國內不少人將其稱為食人魚...最關鍵的是——其 嘴中還有利齒長江流域竟然有食人魚出沒?據記載,紅鯧魚在東南一帶的珠江水系,早有大量種群生存,主要是因為廣東、福建許多年前就開始引入養殖紅鯧魚,慢慢其種群就蔓延到自然水系中。
  • 安徽巢湖動物群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合肥5月8日電 (記者 吳蘭)中美學者聯合研究首次發現柔腕短吻龍隱藏的牙齒結構,這也是關於安徽早三疊世巢湖動物群又一重要成果。
  • 安徽巢湖「銀屏牡丹」被稱為宋代千年牡丹,真實情況如何?
    安徽巢湖「銀屏牡丹」號稱「宋代牡丹」,被譽為「四奇」,真實情況如何?問:花木君最近看到報導,安徽巢湖銀屏山景區的「銀屏牡丹」已經開始綻放,其中1朵半開,1朵露白,銀屏牡丹進入了今年的賞花期,當地不少遊人前去觀賞。
  • 語文診所丨不要擴大「蜂擁而至」的使用範圍
    導 讀 「蜂擁而至」用來形容人群、車輛、船隻。現在「蜂擁而至」被用得很濫,幾乎什麼東西,不管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只要數量眾多、一起出現,就說「蜂擁而至」,顯然是不恰當地擴大了這條成語的使用範圍。 「蜂擁而至」的意思是像成群的蜜蜂那樣擁擠著到來。
  • 鳥界「國寶」東方白鸛飛臨巢湖溼地
    11月29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飛臨巢湖半島溼地,並此休憩、覓食。近年來,巢湖據介紹,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較少,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三年觀測到成群的東方白鸛出現在巢湖溼地。這群東方白鸛將在巢湖溼地短暫停留,預計不久後將根據天氣情況繼續飛過長江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