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基因組深度注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科研人員在該課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全新的研究成果已在線發布於國際期刊《分子植物》。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葛峰研究員學科組利用蛋白基因組學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成功對單細胞光合真核生物三角褐指藻的基因組進行了深度注釋,完成了三角褐指藻的蛋白質組精細圖譜,並建立了完整的真核生物基因組深度注釋實驗技術和分析流程。
-
神奇製藥:斑蝥酸鈉抗癌療效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證券時報e公司訊,神奇製藥(600613)25日晚公告,公司於2017年開展的斑蝥酸鈉抗腫瘤譜體外篩選實驗、斑蝥酸鈉動物體內抗胰腺癌實驗、斑蝥酸鈉抗人體原代胰腺癌活性實驗、斑蝥酸鈉抗癌作用機制及靶點研究,近期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企鵝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企鵝研究取得進展 2017-10-2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大 中 小】 Emslie合作,在企鵝古生態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Oceanographic mechanisms and penguin population increases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in the southern Ross Sea, Antarctica為題,發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
-
圖:巨型鸚鵡螺化石驚現安徽巢湖
7月11日,安徽巢湖古生物愛好與研究者任怨先生公開展示他近日在該市東風石礦附近一礦山發現的一塊巨型珍稀古海洋生物鸚鵡螺化石。
-
安徽巢湖,成群「食人魚」在湖邊樹林遊蕩,釣魚人蜂擁而至
近日,在安徽巢湖邊,就有許多當地市民反映,巢湖邊被淹的樹林、溼地裡,成群的「食人魚」躲藏其中,數量極多,大的四五斤,小的也有一兩斤.......巢湖邊林地被淹的,成群「紅腹食人鯧」躲藏其中可以看到,因為前日子的強降雨,巢湖水位猛漲,連湖邊原來的林地都淹沒。而據當地市民反映,就是在這處「水下樹林」中,大量「肚皮鮮紅的食人魚」四處遊蕩......
-
巢湖大橋通車 系安徽跨度最大的市政斜拉橋
1月12日11時18分,隨著一聲號令,備受期待的環巢湖大道首座跨湖大橋巢湖大橋正式通車。這座橋是安徽跨度最大的市政斜拉橋。當日上午,儘管風很大,但依然陽光明媚,大橋南北主橋墩上「巢湖大橋」的紅色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格外醒目。
-
華北寒武紀奇蝦類研究取得進展
作為顯生宙海洋生態系統中最早出現的頂級捕食者,奇蝦在「寒武紀大爆發」的相關研究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傳統意義上的奇蝦類(anomalocaridids)以奇蝦屬(Anomalocaris)為代表,赫德蝦類(hurdiids)是近年來識別出的另一大奇蝦類群。由三個大板片組成的頭殼複合體是赫德蝦類的典型標誌,具有刀片狀內葉的前附肢和四輻對稱的口器也是這一類群的重要識別特徵。
-
安徽巢湖「銀屏牡丹」被稱為宋代千年牡丹,真實情況如何?
安徽巢湖「銀屏牡丹」號稱「宋代牡丹」,被譽為「四奇」,真實情況如何?問:花木君最近看到報導,安徽巢湖銀屏山景區的「銀屏牡丹」已經開始綻放,其中1朵半開,1朵露白,銀屏牡丹進入了今年的賞花期,當地不少遊人前去觀賞。
-
華北寒武紀奇蝦類研究取得進展
作為顯生宙海洋生態系統中最早出現的頂級捕食者,奇蝦在「寒武紀大爆發」的相關研究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傳統意義上的奇蝦類(anomalocaridids)以奇蝦屬(Anomalocaris)為代表,赫德蝦類(hurdiids)是近年來識別出的另一大奇蝦類群。
-
第九屆巢湖·中華有巢氏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10日上午,第九屆巢湖·中華有巢氏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巢湖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恩平主持會議並講話。研討會召開之前,參會人員一同實地考察了建設中的有巢氏文化主題公園。會議聽取了2019年有巢氏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情況匯報,寧業高、周懷宇、張安東、蘇士珩、羅永能等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解讀有巢氏文化的歷史內涵、重要地位及傳承發展。專家們的發言立意高遠、見解獨到、論述精闢,對推動有巢氏文化研究的發展、拓展有巢氏文化研究的思路、堅定有巢氏文化研究的方向,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
2.5億年前的巢湖蝦長啥樣?形態類似於現生的貝殼(圖)
據江淮晨報消息,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義大利、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我國安徽巢湖地區發現了上百塊埋藏有一種新型節肢動物的化石。這類新發現的節肢動物生活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早三疊世海底,與同一時期最常見的海洋底棲蝦類形態明顯不同,研究團隊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巢湖安琪蝦」。
-
50餘萬尾鰱魚、鱅魚被放入安徽巢湖市巢湖水域!以後還有!
今日上午,在巢湖市黃麓鎮南側的巢湖水域,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漁政管理總站舉行今年首次增殖放流活動,共向巢湖投放50餘萬尾鰱魚、鱅魚魚苗,這也是巢湖自1月1日起實行全面禁捕後的首次增殖放流活動。在放流過程中,還邀請了當地漁民、漁業合作社代表、社會團體等代表參加,以及安徽華榮會計事務所、公證處全程現場公證和巢湖管理局監察室、農林水產處全程監督,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對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種類、數量、規格通過發布公告等形式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此次放流的魚種主要是鰱魚和鱅魚苗兩種,大小尺寸在15釐米至25釐米。
-
古脊椎所等對華夏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古脊椎所等對華夏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1-20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類真能實現「長生不老」?
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人類真能實現"長生不老"?千百年來,"長生不老"一直是無數人熱議的一個話題。不管是古代的帝王將相,還是如今的平民百姓,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長生不老"的夢想。衰老和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卻又不想面對的事情。
-
珊瑚礁發育模式研究取得最新進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李淑)近日,中科院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珊瑚礁及其環境記錄學科組陳天然研究員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趙建新教授等合作,在珊瑚礁發育模式研究上取得最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雜誌》)上。
-
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研究取得進展
超高速真隨機數發生器簡化設計方案(上)與後處理方法(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郭弘教授課題組與物理學院張建瑋副教授課題組開展合作,在用光學隨機源設計研製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郭弘課題組已在真隨機數發生器研究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通過對離散型和連續型量子隨機源的持續研究,在隨機源的建模分析、信號採集手段、數據後處理方法和隨機性統計檢測等方面均形成理論和技術的積累。
-
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人類真能實現「長生不老」?
2020-11-28 06:58:03 來源: 瀟瀟娛樂社 舉報 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
【中國科技網】華東理工大學分子機器研究取得新進展
生物分子馬達在生命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生命體內的ATP合成酶、進行物質運輸的驅動蛋白等,是實現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受生物分子馬達的啟發,化學家們設計合成了一系列人工分子馬達和分子機器來模擬其運轉和功能。
-
安徽:黑砂場捲土重來 萬噸汙水染黃巢湖 (3)
人民網訊 2009年10月14日,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散兵鎮,一家外地老闆承包的洗砂場正在向巢湖直排廢水。沉寂了一年之久的散兵鎮洗砂場非法排汙現象又開始抬頭。這兩家廠緊鄰巢湖南岸,巢湖湖區近在咫尺。靠東面的一家專門進行石料加工。而西邊一家則是高高翹起的皮帶傳輸機伴著「轟隆隆」的粉碎聲,一邊是石粉和水在攪拌機裡發出的「呼呼」聲。這不難看出,這裡是一邊在生產石料,一邊是在洗砂。這家洗砂場兼石料加工廠內,漫天飛舞的灰塵讓人捂著鼻子感到窒息,大型貨車穿梭在內,數隻貨船等在岸邊。據村民介紹,這家洗砂場是浙江一位姓金的老闆來投資的。
-
小盜龍食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小盜龍食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9-07-15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經觀察分析,研究團隊認為這件蜥蜴標本代表一個新屬種,將其命名為王氏因陀羅蜥(Indrasaurus wangi)。屬名「因陀羅」來自古印度的吠陀傳說,古神「因陀羅」在一場著名的戰役中,被龍(這裡暗指小盜龍)完整地吞入肚中;種名「王氏」則命名自中國古動物館館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王原,旨在向他多年來在古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和古生物學科普工作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表達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