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東省人大代表秦玉峰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發言。 梁犇 攝
圖為,山東省人大代表秦玉峰接受本網記者採訪。 梁犇 攝
中新網濟南1月30日電 (李欣 梁犇)「毛驢這一物種在中國已經瀕臨滅絕,我提議讓毛驢同牛羊等一樣享有大型家畜扶持政策,納入草畜範圍。」30日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代表議案中,發現了這則關於毛驢的議案。
為什麼要提議毛驢同牛羊一樣待遇?為什麼毛驢竟如此重要地牽動著一位人大代表的心?
帶著這些疑問,本網記者30日採訪了這件題為《關於將草畜範圍由牛羊等擴大至毛驢的議案》的提案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
為了在密集的會議和媒體採訪中「堵截」秦玉峰,記者特別在其所在的聊城團蹲守。
當本網記者直截了當拋出毛驢議案的問題時,這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開門見山地說:「沒有了毛驢,阿膠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沒了傳承。而且毛驢的滅絕對牲畜物種保護,新疆、甘肅、內蒙等西北華北農區農民增收、優質肉製品市場供應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才建議,中國今後應把發展驢產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考慮。」
為了提出這一議案,這位上市公司總裁幾乎走遍了中國各地的養驢地,進行實地調研。大到百萬頭養驢基地,小到農戶三兩頭的小作坊,秦玉峰都親自去調研。
一說起驢,秦玉峰便打開了話匣子:「隨著中國社會農村機械化程度提高,驢的價值開始由役用轉為肉用。但是因為毛驢養殖見效慢,繁殖周期長,養驢沒有養牛、養豬那樣給予資金政策扶持等問題,讓驢的養殖數量大大低於肉驢消費數量,農民養殖率很低。養驢的人少了,就直接導致了驢肉價格的上漲和以驢皮為原料的中藥材阿膠產業的原料短缺。」
「所以,加大力度扶持養驢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也能繁榮國內肉食品發展、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當然這更是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膠煉製技藝的需要。一舉多得!」秦玉峰這樣評價自己的議案。
深入調研、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建議是每一份人大代表議案的重要組成內容。對於解決驢待遇問題的具體方案,秦玉峰認為,第一,要將毛驢與牛羊等一樣列入大型家畜扶持範圍,政策性支持農戶養驢致富。第二,要建設驢資源普查和種質資源基因庫,加強對毛驢品種資源的保護。第三,要確保農民的初期養殖的資金需求。第四,將發展驢產業明確列入國家發展規劃,單獨列入《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第五,加快推進行業技術研究和標準的制定。第六,切實加強商品驢產業的科技研發,最大限度地增加農牧民養驢收入。第七,鼓勵驢肉製品加工、阿膠中藥保健品生產等關聯龍頭企業發揮資源整合及產業連結作用,帶動農戶發展養驢業,提高農民收入。
除上述政策建議外,秦玉峰還在採訪中向本網記者透露了自己公司正在實施的「涉驢」方案。他說:「東阿阿膠已經聯合山東省農科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啟動了世界首個驢基因圖譜排序工程。同時正預備在黑驢養殖中心基礎上,複製幾個百萬頭毛驢基地。」
「工業與旅遊業結合。」秦玉峰還向本網記者透露了他有關工業與服務業牽手的新型企業發展模式探索。「未來我們將結合東阿產品生產線打造養生文化體驗園區;結合驢產業建設集毛驢博物館、毛驢農牧園、毛驢樂園於一體的毛驢世界。讓遊客在東阿阿膠開啟一段充滿戲劇性的工業之旅。」
採訪最後,秦玉峰對記者說,當自己在內蒙古敖漢旗看著兩名內蒙古大學畢業的大學生投身於毛驢養殖業時,他更確定了毛驢養殖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毛驢產業為當地農民增加經濟收入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