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毛朝青/圖
關注理由「流感不能輸液!」最近,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一個診所醫生的兒子跪求病人「別輸液」,他說,自己感冒,爸爸從不給他輸液,只讓他吃點藥,「抗生素對流感病毒一點也不起作用,還傷害內臟器官」。
昨日,記者走訪了福州多家醫院,多位醫生說,目前福建處於流感高發期,還有上升的趨勢,不少市民求好心切,主動要求輸液,這是不可取的。
病人為快點好哀求輸液
昨日,在省婦幼保健院、福州兒童醫院、福州市一醫院等地方,輸液室擠滿人,有不少小病號感冒發燒。在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劉光華勸一位家長,「別急,多喝水……」但小病人的奶奶打斷他:「孩子燒到39℃,燒傻了怎麼辦?趕緊掛點滴!」
劉主任無奈地說,逼醫生輸液的家長不少,哪怕只是腹瀉、傷風感冒等小病,家長也要求輸液,認為輸液好得快,醫生費了不少口舌,仍拗不過家長。
「孩子能吃能喝,最好不輸液!」劉主任說,目前治療流感的有效藥只有口服的抗病毒藥——奧司他韋,一旦小孩發燒、呼吸道感染,醫生會建議吃這種藥,多喝水、多休息,三五天後就會緩解。只有體弱的小孩,病情變化快,醫生才可能給其輸液,主要是給發燒、不吃不喝的小孩提供熱量。其實,輸液治不好流感,不可能比吃藥好得快。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在視頻中,權威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人均輸液8瓶,遠超其他國家。但採訪中,多位醫生透露,他們不希望病人輸液。
福州肺科醫院的呼吸科主任王新航說,他從醫十多年,很少給門診病人輸液,他總勸病人先吃藥,病情緊急的住院治療。輸液成分大多是抗生素,對細菌有用,對病毒性感冒沒用,反而會產生抗藥性,易發生輸液反應,或引發各種臟器損傷,甚至死亡。
劉光華也說,輸液比同類口服藥貴得多,近年我省對抗生素的使用提出明確要求,級別越高的醫院對輸液的管理越為嚴格,藥品開得超標還可能被扣錢,為此醫生不會為了利益,給病人過度輸液。
他們說,世界衛生組織提倡「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並明確只有三種情況才能輸液: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達到高濃度。
小心治療誤區
昨日,不少家長接到幼兒園通知,稱「流感高發,喉嚨黏膜乾燥,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要求小孩多喝水,「大人每次50~80CC,孩子30~50CC」,不吃炸物辣食,多吃維他命C。
劉光華說,病毒一般通過鼻腔傳入體內,很少通過喉嚨,「10分鐘入侵」的說法不對。多喝水,可加快代謝,促進病毒排出體外,但「大人每次50~80CC,孩子30~50CC」沒有依據,不能勉強喝太多水。炸物辣食和流感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繫,維他命C只能輔助治療流感,沒有抵禦作用。
此外,醋燻房間、喝板藍根、房間放洋蔥等偏方也不可信,用消毒劑打掃房間,也要適度。兒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尤其是剛進入幼兒園的幼兒,老師、家長要加強防護,及時為孩子加減衣服,常開窗通風,用肥皂、流動水洗手,少到空氣混濁的場所。
「接種疫苗最有效。」福州市疾控中心流感科陳副科長說,6個月以上的健康市民,可接種流感疫苗,但這不意味著不再感冒,疫苗只對流感病毒產生抗體,對細菌、其他病毒或支原體引起的感冒沒有預防和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