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的廣州青年:我先來!

2021-01-08 金羊網

疫情前的廣州青年:我先來!

金羊網  作者:吳方舟  2020-02-03

「我請戰!」「我先來!」「我不退!」,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抗疫最前線傳來。

金羊網訊 記者吳方舟 通訊員穗團宣報導:「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團廣州市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認真履行使命,各級團組織凝心聚力,廣泛發動廣大青年迎難而上、迅速行動,通過物資募集、心理疏導、志願服務、宣傳疫情防護等方式,全力以赴支援於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我請戰!」「我先來!」「我不退!」,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抗疫最前線傳來。

廣州好青年梁修飛與青年志願者為市民示範洗手防疫

學生青年志願者:我們是藍帽子白大褂

「乘客您好,請稍候。我現在對您進行體溫測量,確定無恙才能進站。謝謝你們的配合!」2月1日,在廣州南站等廣州主要交通站點,一群戴著口罩和藍帽子,穿著白大褂的大學生志願者,在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的帶領下,開展測量體溫等志願服務。

他們是廣州醫科大學的首批學生志願者,這批志願隊伍由在穗的寒假留校生、實習生、廣州籍學生中遴選出50名學生組成,其中不少是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上崗前,學校邀請廣州市疾控中心專家對同學們開展規範培訓。

為全力支持配合廣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廣州醫科大學分批次組建學生志願隊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州醫科大學相關負責人說,值此非常時期,同學們接受了特別的任務,積極踐行醫學生誓言和廣醫大學精神,發揚了「南山風格」、「抗非精神」。

「身為醫學生的我們,在社會需要的時候,應該勇敢站出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廣州醫科大學學生志願服務隊隊長、公衛學院預防醫學2016級學生鍾綺菱說。

廣州市幹部健康管理中心團支部委員、副護士長黃紫琪

廣州好青年梁修飛:「我退票,我請戰」

「我回來!」1月23日,157醫院的工作群在商討組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分隊,2019年度廣州好青年梁修飛看到信息後,他想都沒想,把已經買好的前往汕頭的高鐵票退掉。回到醫院後,梁修飛馬上向黨組織寫了一封請戰書,申請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小分隊。梁修飛的請戰書在同事之間傳開,一份、兩份……幾十份的請戰書擺在政工辦領導的辦公桌上,從領導到普通員工,大家都積極參與抗疫小分隊。

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小分隊後,梁修飛從機關辦公室來到臨床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每天負責協助測量體溫、分診登記,面對面向市民示範正確洗手方法,普及口罩的正確佩戴方式和摘口罩的方式。

同時,梁修飛作為青年志願者團隊負責人,每天發布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為來往的市民測量體溫、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知識等服務,減緩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恐慌。在梁修飛的帶領下,157醫院志願者驛站已經招募志願者231人,從1月24日至今累計為市民、患者提供服務600多人次。他還自費為志願者們購買了一批口罩、防護手套和消毒用品;遇到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的市民,梁修飛總是積極主動去指引他們到發熱門診去進一步的診療。

廣州醫科大學學生志願者在廣州南站開展測量體溫等志願服務

團支部委員黃紫琪:「廣州需要我!」

1月25日大年初一,廣州市幹部健康管理中心團支部委員、副護士長黃紫琪連夜從家鄉奔赴前線,只留給家人一句話「廣州需要我!」

廣州市幹部健康管理中心作為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集中醫學觀察場所之一,任務異常艱巨。自啟程返崗的那一刻起,黃紫琪便做好了時刻「衝鋒陷陣」的準備,在接收密切接觸者前,結合特殊的防護要求,認真梳理護理人員工作流程,給同事們開展防護裝備穿戴等崗前知識培訓,為爭分奪秒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充分準備。長時間在易感區域上班,她深知稍有不慎就會容易出現感染的風險,關鍵時刻,她沒有半點猶豫,主動請戰在隔離區一線崗位值班值守,定時為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詢問身體狀況,叮囑做好個人衛生及防疫注意事項,為隔離者送飯送藥送生活物資。出現首例確診陽性留院觀察人員後,在大多數同事出現緊張不安情緒的環境下,她衝鋒在前,盡心盡責。上班期間,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脫防護服,不上衛生間,長時間奮戰後,脫下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時,手部過敏、衣服溼透,臉上留下的是深深勒痕。其他同事下班了,她仍主動留下,經常從早上苦幹到深夜,參與非隔離區護理管理工作。遇到留院觀察出現煩躁情緒時,利用翻譯軟體解決與外國友人語言交流障礙,主動為他們提供心理疏導,安撫情緒。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讓隔離區的人員感受到抗「疫」先鋒只是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機場高速青年志願者為每條車道過往司乘測量體溫

青年鐵人萬川:帶著手術鋼板高速路執勤

萬川,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三中隊黨支部書記、中隊長,去年十二月初,萬川意外摔傷致鎖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手術打了一根鋼板三根釘,醫生告訴他術後肩部固定很關鍵,康復不好影響很大,並開了全休三個月的病假條要求他儘可能肩部固定。可是萬川休了不到一個月就回隊上班,他不放心也閒不住,「臨近春運,與業主公司協調等各項準備工作特別多,我還是選擇回隊迎戰春運。」萬川協調三家業主公司強化路警聯勤保障措施,在北環高速4公裡事故多發路段設置增強型爆閃燈組,有效減少輕微事故量。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後,按照大隊指示,萬川一方面積極與業主公司溝通協調聯合檢疫點的設置工作,另一方面積極發動基層支部全體黨員的先鋒作用投入戰「疫」。他還組織人員利用透明文件袋自製52副防護面罩作臨時使用,以彌補中隊抗疫物質缺口,切實做好執勤人員防護,落實愛警措施。

嚴陣以待,逢車必檢,廣高速青年志願者堅守防控一線

堅持一線的青年收費員:掩住失親之痛,推遲孕檢

青年志願者、機場高速新市站收費員謝凝靜匆匆料理家中去世親人後事,便主動要求取消休假,跟同事一起並肩作戰,共渡難關,「現在的疫情這麼嚴峻,我作為高速人也要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並沒有什麼特殊,大家都在咬牙堅持做好防疫工作,我也一樣可以!」在大廣高速,由路政員、收費員組成的應急小組每天晚上在橋面走動用擴音器喊話,避免墜橋事件發生,經常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共青團員、大廣高速米埗站收費員周文敏也是青年志願者,她懷孕三個多月了,為了現場保暢和疫情防控工作,在徵得醫生同意後主動推遲孕檢時間,堅守工作崗位……。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疫情前的廣州青年,好樣的,辛苦了!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抗疫」前線綻芳華 廣州奏響抗擊疫情「青春戰歌」
    新華網廣州2月10日電 「我請戰!」「我先來!」「我不退!」……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抗疫前線傳來。
  • 臺灣青年參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
    臺灣青年在抗疫展覽館前合影。 記者汪甦 攝  長江網11月23日訊(記者汪甦 通訊員符曉)「震撼、感動、力量,讓我看到疫情之下武漢人凝聚在一起的巨大力量,武漢人民創造了奇蹟。」
  • 香港人林惠斌在廣州20年,為來創業的港澳青年建了一個家
    「10歲時跟著父母從福建去香港,14年後,我來到廣州,之後的20年裡,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廣州。」回望這20年來在內地和香港兩地的生活,香港人林惠斌笑著說,「廣州已經成為了我的家。
  •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我只能選擇堅守」
    監所外,有人阻擊疫情衝鋒陷陣;監所內他們不負重託,築牢監所疫情防線,確保監所平安穩定。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蘇開雄,中共黨員,59歲。自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還有半年就要退休的退伍老兵、黨員民警蘇開雄衝鋒在前,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 香港青年作家葛亮:鍾情嶺南,期待「書寫廣州」
    正值一年一度的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舉辦之際,「聽見花開」花城文藝故事會之「南國書香 讀領廣州」分享沙龍昨日在廣州大劇院舉行。被評論界視為「最具大師潛力」的香港青年作家葛亮分享了創作經歷和感悟,並與一眾文化名人倡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打造「文化灣區」。
  • 那位「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老交警,終於榮休啦!
    同時,由退休民警將警帽和鑲嵌著警察標誌的紀念匾傳承給青年民警代表,勉勵青年民警忠誠履職續寫榮光。這些警隊裡的「老黃牛」,不論風雨寒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在「榮休儀式」上,廣州日報記者對賴道偵和麥盆慶進行了回訪。為抗疫他多堅守三個月2020年2月19日,年滿60歲的賴道偵原本就可以光榮退休。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來了、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有了、港澳多個職業資格互認了……廣州還聯手深圳,兩座相距僅約100公裡的「雙子城」將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發展最具活力和最有競爭力的「雙子城」。
  • 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少年基礎班火熱報名
    備受關注的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少年基礎班(下稱「基礎班」)第二期學員招生正火熱報名中。如果你的孩子在6歲以上、熱愛音樂、希望在專業的交響樂團中有與眾不同的成長曆程,可以登陸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官網了解報名詳情,報名截止時間是2021年1月22日。
  • 珠海各界團員青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武欣中 通訊員李少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珠海團組織全面吹響「青春集結號」,迅速組織動員各級團組織、廣大團幹部、青聯委員、青年文明號集體、青年志願者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投身疫情防控,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爭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青春力量
  • 首屆廣州市「青年粵菜師傅」創新創業大賽 在廣州從化南平靜修小鎮...
    來自創新組和創業組的32位晉級總決賽的青年「粵菜師傅」現場比拼廚藝和創新創業能力,最終評選出兩個組別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現場廣州從化區政府為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餐飲旅遊學院授予廣州市從化區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牌匾,同時該基地為實訓指導教師頒發聘書,隨後,主辦方為大賽專家導師授予聘書、對大賽獲獎選手進行了表彰。
  • 沒有硝煙的戰場,響起了青年突擊隊的號角聲
    「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是機長,報我一個!」「我是青年突擊隊的,讓我上吧!」從一封封不同尋常的請戰書中,為國奉獻的信念躍然紙面。東航青年飛行員們主動請纓2月3日,東航圓滿完成了MU700/MU799廣州-胡志明-武漢的包機任務,將接滯留在當地的湖北籍同胞帶回家。此次飛行任務的機組中半數以上都是優秀青年骨幹力量。
  • 2020中國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廣州成青年居住幸福感最高城市
    2020年1月8日,DT財經聯合鏈家發布《2020中國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基於鏈家平臺數據和CBNData消費大數據,以18-35歲青年為主要研究對象,圍繞「家」這一生活最基礎的單位展開研究,總結了青年人購房、租房和居家消費的趨勢。
  • 我志願 我擔當 抗擊疫情 中鐵北京局青年在行動
    連徐三分部青年突擊隊成員對所有工人進行測量體溫並消毒,每天安排專人對工地、食堂、宿舍進行消殺,員工住宿一人一間,就餐實行分餐制等,有效保障疫情期間安全復工。阜陽西站項目團支部認真落實地新冠肺炎疫情復工管控,按時填報返工人員信息上報公司有關部門,對返工人員到崗14天內往來史、接觸史進行排查、記錄,組織返工人員抵達項目後進行隔離觀察;施工現場準備體溫槍4個、口罩1500個 、84消毒液300斤、酒精280斤、除菌洗手液50瓶等消毒、防護用品,實時確保防疫物資充足;項目部實行全封閉實名制管理,規範進、出場實名制登記,錄入每天進場人員詳細信息。
  • 「老部長」王蒙點讚廣州 :廣州有著非常豐厚的文學土壤 每次來都能...
    「廣州有著非常豐厚的文學土壤,也誕生出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 王蒙告訴記者,對於廣州,他印象深刻。每次來廣州,都能感受到廣州的新變化,這一次,他更是深切感受到,廣州已經是國際大都市。這次來廣州,他專程到廣州的珠江邊走了走,更加深切感受到廣州醇厚的人居環境。
  • 邳州八義集青年作家高海峰聯合愛心企業疫情一線送溫暖
    (徐淮網 孫宜方 鑾翠翠訊) 在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阻擊疫情蔓延最緊張的時刻,邳州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主動自覺加入到所在自村組、社區的防控阻擊隊伍,他們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呈現出全民協力抗疫情,萬眾一心戰毒魔的動人場景。
  • 非洲人在廣州:我遭受「防疫歧視」了麼?
    十年前他來到廣州做生意,還娶了一位中國太太,生了混血寶寶。今年疫情剛出現時,蔡敬仟的家人一度希望他們返回加納,但蔡敬仟仍選擇留在廣州。住在增城區的加納商人蔡敬仟和他的中國太太「疫情一開始,政府就播放了防疫視頻,呼籲大家儘量留在家中少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勤洗手,防疫信息很透明,所以我相信中國政府一定能把疫情控制好。」
  • 當廣州遇上深圳,設計界的華山論道就在中國青年設計師創想峰會
    強強相遇,嘉賓陣容空前強大3月20日,來自廣州深圳兩座城市的設計界代表在首屆中國青年設計師創想峰會現場,拉開了一場「廣深雙城記」。謝英凱:商業價值與設計價值兩者都很重要,例如商業項目,不可能一開始就知道設計導向是怎麼做,設計本來初衷就不是純藝術,而不是無源之水的東西,我們通過一個東西的分析來得到我究竟為什麼這樣做。韓松: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藝術概論,第一堂課就學了藝術是什麼。哲學解釋是一場沒有功利的遊戲,拋開所有的世俗的東西,是絕對高尚,絕對左右。
  • 吉大「戰疫青年」來了!
    疫情防控戰正在打響,有這樣一群青年學子,他們在各自家鄉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這場戰役中奮力前行,他們就是吉大戰「疫」青年!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護理學院-曾鑰 縣團委招募青年志願者的消息一出,徐唐飛便馬不停蹄的趕到社區裡報到,表明自己想參加青年突擊隊,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的願望。 「叔叔們,此次疫情嚴重,是嚴禁聚眾的,大家都散一散,趕緊回家了」「老婆婆,特殊時期,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趕緊把口罩戴一戴」,這是他重複最多的話語。他知道,一隻竹篙,難渡汪洋,眾人划槳,才能勇往直前。
  • 廣州組建疫情防控技術創新三大聯盟
    接下來,在做好當前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聯盟要大力提升內生動力,推進聯盟與廣州地區重大基礎研究的創新載體及平臺對接,加強高水平的產學研和高端創新資源的供給,加強聯盟與港澳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大灣區高水平人才及成果的優勢,推進各項成果的產業化落地,提升聯盟服務大灣區的能力。市科技局將聯合聯盟服務機構,為聯盟的發展壯大做好服務工作。
  • 2020「頤和」青年獎及「綠養先蹤 第4季」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金秋9月是收穫的季節,公元2020年9月2日晚,我們相約在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長沙普瑞酒店會議樓3層普瑞廳),現場近800位行業內領導、專家及嘉賓共同見證了2020「頤和」青年獎以及「綠養先蹤 第4季」——優秀飼料替抗方案提供單位究竟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