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出遊,微信圈裡曬得最多的照片,便是各地小吃美食。
可以說,逛小吃街,往往是逛一路吃一路,手裡、嘴裡不斷變換著各種美味。吃小吃通常不是為了吃飽,除了可以解饞以外,品嘗各地風味小吃還可以了解當地風情。
江西的小吃種類繁多,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傳說,很多時候,吃的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
上饒的「guo」
上饒小吃好多「guo」哦!飯麩果、清明果、麻籽餜、肉圓餜、色餜、燈盞果、灰煎果、豆豉果……
這些「guo」中,灰煎果可以說是上饒最有特色的小吃。
對上饒灰煎果的起源,已難以考證。據饒城老人介紹,中元之日,是傳統的秋收之時,蒸製灰煎果並祭祀先人,是一種緬懷先人、自我激勵的儀式與方法。在今天,灰煎果早已成為上饒一種日常食品。
除了灰煎果,飯麩果也是上饒出名的一道漢族特色小吃。秈米磨成粉末後放鍋裡煎炒熟,搓成球狀,類似湯圓大小,用排骨或筒骨煮成高湯,放入飯麩果,並加入豆芽、豆腐泡、芋頭以及切成絲狀的水發香菇、木耳、筍乾、墨魚,佐以蔥、姜、蒜等一起煮熟。
修水哨子
相傳夏禹時代,修水地區山洪暴發,後大禹來到修水,組織群眾治理好了水患。有位老農提出,大家上山搞點野味來為大禹送行。就這樣把挖來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獸肉切作餡子,包成一種食品,外形上尖下圓,取名為哨子,上奉大禹。現在每當逢年過節,親朋往來,重大喜慶,修水人都作興哨子,以示慶賀和款待親朋。不過時至今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來越講究,在製作上也大大作了改進。
銅鼓包圓
包圓外皮由芋子去皮加紅薯粉糅合發軔而成,形狀可以隨心所欲,有圓形、半圓形、三角形及各種動物形。經旺火蒸熟後,鮮香可口、甜味甘肥。銅鼓「包圓」多為三角形,蘊藏著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
上猶包米果
包米果是贛南地區最有特色的地方美食之一,在上猶、南康、大餘、信豐、龍南、贛縣、於都等客家人聚集地區更是久負盛名,相傳從元朝至今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包米果以四季時蔬為佐料,春之青菜,夏秋之瓜果,冬之蘿蔔,配以韭蔥蒜肉泥,其味清爽可口。
瑞金擂茶和芋子餃
瑞金擂茶是將適量的大米加進芝麻、花生、綠豆、黃豆、茶葉、橘皮等擂制後,熬煮而成。另外,芋子餃也是瑞金較為著名的風味小吃。將芋子煮熟後剝去毛皮,碾成芋泥後摻進適量的地瓜粉,擀成餃子皮,包進自己喜愛的餡料而成。
上清豆腐
上清豆腐是鷹潭當地三大名菜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的豆腐因水質好,加上傳統的手工工藝十分地道,過濾精細,含水適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點,無論是煎、炸、煮、燉、燜、涼拌,都清香鮮美,柔滑潤喉。
另外,來到鷹潭,不妨還可以嘗嘗燈芯糕和貴溪捺菜等美味小吃。
樟樹猴子包面
被列為全國名優小吃的樟樹清湯(亦稱餛飩、雲吞、抄手,樟樹傳統稱之為「猴子」包面)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從明末清初開始成形,是一道久享盛名的風味小吃。傳統的樟樹清湯除了在街邊、路口、碼頭、車站擺攤設點外,主要以供夜宵為主。業主挑著清湯擔子,搖著小銅鑼,走街串巷叫賣。
新餘麻辣鴨頭
新餘有很多特色小吃,像麻辣鴨頭,水北豆腐,新紡土雞,馬翁老酒,仙女湖鮮魚等等,都讓人讚不絕口。其中最讓人垂涎三尺的就是麻辣鴨頭了,名字是叫麻辣鴨頭,其實有鴨頭,也有鴨翅,還有鴨爪。如果你都想嘗一嘗,就說「來一碗麻辣三件」就行。
江南都市報記者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