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今後對消費者設置最低消費將涉嫌違規,「大胃王」等暴飲暴食的節目將被禁止……11月27日下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制止餐飲浪費的決定》的制定情況、主要內容以及貫徹實施的相關措施。
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 節約用餐給予適當優惠和獎勵
餐飲經營者是提供餐飲的重要主體,也是制止餐飲浪費的主要力量。《決定》明確要求餐飲經營者明示餐飲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對節約用餐的消費者給予適當優惠和獎勵。《決定》還要求,餐飲經營者需精準量化食材份量,在菜單中標註份量、規格、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推行適合不同群體的套餐。相關機構如果未履行制止餐飲浪費義務,造成嚴重餐飲浪費,將由市場監督管理、網信等相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於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處理。
人情宴請、暴飲暴食「吃播」節目這麼處理
針對我省人情宴請、婚喪嫁娶、公務商務消費、公共食堂、旅遊用餐、網絡吃播等餐飲浪費比較嚴重的突出問題,《決定》都有對策。
關於人情宴請,《決定》明確個人和家庭用餐責任和義務的基礎上特別對參加婚喪嫁娶、朋友聚會、家庭聚會等活動的用餐作出規定,要求按照文明節儉的要求,合理安排餐飲,防止鋪張浪費行為。
針對學校食堂用餐浪費突出問題,《決定》規定,將珍惜糧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納入教育教學內容以及師德師風、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要求學校加強食堂管理和考核,優選校外供餐經營者,建立健全引進和退出機制,考核不合格的應解除合作關係,要求學校食堂、供餐經營者科學營養配餐,提高飯菜質量,提供不同規格配餐選擇,滿足學生個性化就餐需求。
針對近年來網絡上以食量驚人、以假吃催吐等為噱頭的「吃播」娛樂節目,《決定》明確,禁止製作、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以及其他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同時,明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對音視頻信息的審核責任,及時制止餐飲浪費音視頻信息的傳播。如果違反該規定,製作、傳播此類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將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網信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臨近保質期食品特殊解決
臨近保質期食品怎麼處理,是困擾餐飲經營者、食堂等的難題,處理不好,也會造成浪費問題。《決定》針對臨近保質期食品的特殊性,明確規定餐飲經營者、食堂等應當加強對食品的動態管理和檢查,認真做好食品保質期區分標識,進行分類管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予以捐贈。同時,民政部門應當為餐飲經營者、食堂等捐贈食品提供幫助,與慈善組織、救助機構等建立快速便捷的對接機制,確保捐贈的食品送達受贈方時尚在保質期內安全可食用。
節約餐飲表現將納入師德評價體系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葉華表示,該廳將會同各有關部門認真抓好食堂、社會餐飲、家庭餐桌等制止餐飲浪費工作。對照《決定》規定,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引導發展節約型餐飲企業。包括從食材採購、餐飲製作、用餐和餐後等多個環節入手,探索建立科學的餐飲行業標準體系和行業規範。推動餐飲經營者在菜譜中標識份量,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優化菜品加工工藝和流程,倡導提供「半份菜」「小盤菜」「兒童餐」等等。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陶軍德表示,我省作為消費大省,「食在廣東」聲名遠揚,餐飲服務單位體量巨大,目前全省持證餐飲服務單位有97.97萬家。省市監局將當好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監督員」「執法員」,與有關部門互聯互動,加強對《決定》的執行力度,形成執法合力。對餐飲、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等未履行制止餐飲浪費義務、造成餐飲浪費嚴重的,責令其改正,對承辦婚喪嫁娶宴席活動的餐飲服務單位違反相關規定,造成餐飲浪費嚴重的,依法予以處理。
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超華說,省教育廳將鼓勵學校通過菜品創新、傳統節日飲食和風味小吃進校園,建立符合師生多樣化口味的餐飲保障體系,以滿足師生個性化需求。鼓勵學校根據男女生和不同年齡段學生消費特點,調節食品份量,積極探索大小份、半份、拼菜等供餐制度,方便師生按需購餐。大力倡導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碟行動」,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食堂巡視檢查,對未真正「光碟」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同時,指導各地各校將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的表現納入師德評價體系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