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時評」過度加班絕非奮鬥「風景」

2021-01-07 中國江蘇網

近日,拼多多一名23歲女員工凌晨下班後猝死。隨後,拼多多認證帳號在知乎發表了「用命換錢」言論,引發廣泛批評。

從前段時間的「福報論」,到如今的「用命換錢論」,都清晰地展示出同樣一種邏輯:加班就是奮鬥,加班越多,鬥志越強。然而,一段時間以來,網際網路行業過度加班引發多起員工健康受損的悲劇,我們有必要釐清加班與奮鬥之間的關係,以正視聽。

為了一項事業或目標奮鬥,加班也許難以避免。但把加班等同於奮鬥,甚至把按時下班等同於懶惰,無疑是在偷換概念。在一些單位,加班成了形式主義,有人之所以加班,不是為了事業進步或能力提升,而是為了「演戲」給領導看。在一些企業,加班成了收入來源,有的員工研究「摸魚加班」的竅門,把正常上班時間能做完的工作拖到下班,刻意降低工作效率,實乃本末倒置。凡此種種加班亂象,都與奮鬥無關,反而是消解了奮鬥的意義,甚至汙名化了奮鬥。因此,把過度加班等同於奮鬥,不僅在道理上站不住腳,還會帶來不少負面作用。某些職業因為工作性質,可能不得不面對更長的工作時間,但在全社會範圍內推崇過度加班,則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比起超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符合時代的需要。有一點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我們正在奮力追求的現代化,必然要落腳到推動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必然要落腳到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各種為過度加班辯護的聲音,顯然有悖於這個時代大勢。對於企業員工,應允他們有選擇是否加班的自由,而不是在被逼無奈中,重複著前輩們「福報」的歌謠,年紀輕輕就頭髮稀疏、健康堪憂。健康應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過度加班,不是奮鬥之路上的「最美風景」。

相關焦點

  • 日本上班族加班到抑鬱,五年368人「過勞死」,稱「沒有選擇」
    出品|Figure·紀錄片「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好幾年。精神瀕臨崩潰,無暇顧及周圍的風景,四季不辨,晝夜不分。每天耷拉著頭,拖著沉重的步伐去上班、一坐上辦公室的椅子,眼前就只有電腦,也聽不見周圍的聲音……」中原翔太曾經是位系統工程師,高級「碼農」。正常工作八小時加「自願加班」八小時,這樣的工作,他做了八年。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這些工作上超級實用的英文不能不會啊!*補充:have one’s hands full忙不過來、忙得不可開交當你手邊有一堆待辦事項未完成,而又必須在時間內完成工作進度時,可以用 have your hands full 來具體地形容「應接不暇」的窘境。下班說到「上班」,我們馬上想到 go to work.,至於「下班、收工」怎麼說呢?
  • 不要上來就說996加班就是剝削,加班也是個人奮鬥
    不要上來就說996加班就是剝削,加班也是個人奮鬥。日本加班文化濃厚,造就了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個人來講只有更努力才有更多的機會在一眾努力的同事裡脫穎而出。加班是機會成本,同時加班可以賺取更多的加班費用。我們都從高考度過,難道沒有做題背題到深夜的經歷?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雙節美景千千萬萬 奮鬥美景最是驚豔
    今日萬水千山壯美,亭臺樓閣美好,是昨天奮鬥的結晶;明朝幸福憧憬,夢想成真,是現在奮鬥的碩果。雙節美景千千萬萬,奮鬥美景最是驚豔。國慶中秋,有一群人為了我們幸福享受假期幸福,默守崗位,悄然奮鬥,節日裡,他們就是最美的風景,最驚豔的花。為了節日安好,他們用奮鬥綻放安全之花。節日休閒,安全重於泰山。
  • 支持日薪和周薪發放,「安心記加班」推出藍領發薪 SaaS 產品「安心...
    36氪獲悉,「安心記加班」近日推出了藍領發薪 SaaS 產品「安心雲人事」(下稱雲人事),專注於藍領人力資源的發薪和運營管理。安心雲人事於今年 2 月正式上線,已籤約數百家人力公司,包括數家在職人數超過 10 萬人的上市人力公司,月發薪量達數億元。
  • 馬來西亞插畫家的「貓咪風景」結合浮世繪、日出、山巒等景致
    畫風簡約卻富涵趣味,如同他使用的筆名「ilovedoodle」,熱愛圖畫創作的他,希冀用插畫帶給人們愉悅和幸福之感,「用塗鴉畫出微笑氛圍」。在全新Cat Landscape系列中,流暢極簡的筆觸,搭配上山巒、海浪、沙漠、日出等風景意象,只見貓咪以超凡脫俗的姿態悄悄地藏入其中,完美與畫作故事契合的曲線,不禁讓人莞爾。
  • 畸形加班豈能披上「奮鬥」的外衣
    畸形加班文化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並紛紛曬出自己的加班經歷,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也接連發表評論,認為996等所謂「奮鬥」絕不是福報,扭曲的「奮鬥觀」當休矣。當今社會快速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辛勤勞動。出於工作需要,企業員工偶爾加班尚屬正常,可如果加班成為一種常態,甚至成為強制措施,就不正常了。近年來,網際網路等領域的加班文化飽受詬病。
  • 要「健康的奮鬥者」,不要畸形加班文化
    堪稱「造富神話」的新經濟公司,近年來發展增速亮眼,然而,跑得快的同時,也要兼顧勞動者權益保護的溫度,主動對畸形加班文化說「不」。輿論對這一事件的強烈關注,恰恰反映出公眾的「切膚之痛」。多少畸形的加班文化假借奮鬥之名變得合理化,這不僅是對奮鬥本意的誤讀,更是對員工合法權益的公然侵害。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以健康為代價的超時工作並不能帶來幸福感,更背離了奮鬥精神的內核。
  • 陪主人加班!貓皇撐不住度咕...頭「彎成90度」趴電腦上
    日本一名網友日前加班工作時,自家貓皇怕他孤單,便在一旁守候陪伴,然而它卻不敵睡意「狂度咕」,最終呈現90度鞠躬趴在電腦上,可愛模樣曝光後,讓不少網友笑回「太暖心了啦!」推特帳號「@ru_ruru831」經常分享自家貓咪的影片,其中他在今年6月發布的貓皇「度咕」的影片,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影片累積627萬觀看人次,超過22萬名網友按贊。
  • 23歲女員工深夜下班猝死:拼多多,拼的不該是「拿命換錢」加班
    拼多多一位98後女員工加班到深夜一點半後,猝死在下班路上。而拼多多知乎官方認證帳號的回答:「你們看看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瞬間,這回答,引起了公憤。女員工加班到深夜後猝死,這樣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卻流逝在加班歸家的凌晨。怎能不令人痛心?讓人窒息?現如今年輕人過勞死,已經算不上什麼大事了,但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的內心非常痛苦,無情的資本已經不管打工人的死活了。
  • 不讓你孤單的「熬夜貓咪時鐘」,讓我們一起挑燈夜戰吧!
    日本著名扭蛋製造商KITAN CLUB推出「熬夜貓咪時鐘」系列,希望給每一個深夜還在努力工作的人找一個朋友陪伴,如果覺得實在困得不行,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抬頭看看桌子上的它們。「熬夜貓咪時鐘」的造型設計是一隻貓坐在桌子上寫作業,雖然口水已經流到筆記本上,但手中的筆仍然沒有放下。這個系列一共有五款,每一款的貓咪花色都不同。將貓咪最愛的紙箱設計成它們的桌子,紙箱上的圖案分別為橘子、葡萄、蘋果等。而每一款貓咪口水流下來弄髒的筆記也不同。
  • 幫助在外奮鬥的80後90後關注父母健康,「善診」 用「服務+支付...
    36氪近期接觸的「善診」,打算從在外奮鬥的年輕人入手,幫助年輕人關注家鄉父母的健康狀況,給父母提供定製體檢、家庭醫生和健康保險。今天,「善診」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IG(海納亞洲創投)領投,老股東GGV紀源資本和藍馳創投全部跟投。這是「善診」首次對外披露公司的融資情況。資金將主要用於健康保險的創新風控技術布局,加強健康服務的覆蓋範圍與服務能力。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說書小女孩覺得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臺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光批」的「光」是指無遮掩,而「批」則是信件、書信之意,顧名思義就是指外露的信件,也就是明信片的外貌。
  • 「幸運星」的美水鏡老師的新作動畫「前說!」企劃發表!
    「幸運星」的美水鏡老師的新作動畫「前說!」企劃發表!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19-07-10 16:06:39 「幸運星」的美水鏡老師的新作動畫「前說!」的企劃今日發表。
  • 愛上攝影,目之所及皆風景「朗讀者第十三期」
    愛上攝影,目之所及皆風景「朗讀者第十三期」 2020-09-29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人出乎意料的「一個人旅行」性格分析
    其實出人意表地,認為自己「不適合」的人才適合一個人去旅行。這次就為各位解析其中原因。千山萬水我獨行①太意外了!適合一個人旅行的性格「怕生」怕生的性格大概會讓人覺得是最不適合獨自旅行的性格。但其實只要一個人去旅行的話,會帶有「或許能藉此克服怕生的性格」的含義,所以很是很適合這種性格的人嘗試。
  • 下班、請假、加班應該怎麼用英語表達呢?來看看
    這裡是廣州八熙翻譯的翻譯小課堂~在職場經常要用到英語的朋友,下班和加班的表達方式應該都很了解的,可是想跟上司請假,看著電腦屏幕卻不知道要怎麼表述好~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各種句型以及例句,讓你輕鬆表達自己的想法噢!關於請假的單詞和例句1. 事假:personal leave2. 病假:sick leave3.
  • 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以「狗」相稱?
    凌晨打卡的加班狗,終於回到了家。明明是個人,卻累得像只狗。然而狗又有什麼錯呢?從古至今,狗都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除了陪伴在鏟屎官身邊,「狗」更是漢語博大精深體現的重要一環。在中國人取名這件事上,「狗」就相當活躍。
  • 靜坐冥想:「求」這件事兒,你怎麼看?
    《金剛經》言,「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想,心中的相。想的、有所求的,是虛的,甚至是妄想的,是當下現實中不存在的。比如,現在,沒有房子或者住在狹小的公寓或低矮、破舊的茅棚,想要一棟森林裡風景宜人的豪宅。從一個這「虛的」狀態到一個「實的」狀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是一個艱辛的創造過程。為了擁有這棟豪宅,需要努力工作或做更大的生意;需要早起,四處奔波;需要社交,克服交際障礙,需要太多條件,太多改變;改變,苦;堅持,苦;創新,苦;創造,苦。所有這些苦,都因「求」而來,吃不吃得了這苦?若最後,求之不得,仍然苦;即便得到了,又失去了,還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