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萌寵變色龍出現「難產」跡象 難倒教授專家 圖

2020-12-02 萬家熱線

出現難產跡象的變色龍

萌寵變色龍出現「難產」的跡象,這令其主人小沁倍感焦心。為解決這一問題,小沁這兩天查詢了不少資料,也曾多方打聽,但結果並不理想。變色龍鼓鼓的肚子讓小沁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小沁的一位朋友是變色龍愛好者,在對方的影響下,小沁也逐漸喜歡上了這一色彩變幻萬千的萌寵。去年夏天,小沁這位朋友家的一隻雌性變色龍當上了媽媽,小沁進而成了兩隻小變色龍的新主人。

為養好這兩隻萌寵,且不辜負朋友的信任,小沁還專門研究了變色龍的習性、生長所需的環境及飼養的方法等。萌寵到家前,小沁為它們精心布置了一個網箱新家,還從網上郵購了它們愛吃的食物——小蟑螂和蟋蟀。

飼養變色龍需要一定的精力,小沁忙並快樂著。在小沁的精心呵護下,這兩隻變色龍茁壯成長。有心的小沁還用相機記錄了不少變色龍成長的瞬間。在小沁提供的照片中,記者看到,小變色龍初進小沁家門時,幼小的它可以趴在小沁的一根食指上。隨著變色龍體型的增長,數月後,小沁必須用整隻手才能託起它。

小沁說,為科學飼養,自己當時在選擇領養變色龍時,特意選擇了雌雄不同的兩隻。去年底,她偶然發現這兩隻變色龍在交配。此後,雌性變色龍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小沁便一直留心觀察這隻變色龍的變化。前幾天,小沁驚喜地發現,雌性變色龍產下了一枚蛋。在此之前,小沁已向朋友打聽過變色龍產蛋後的孵化方法。但變色龍在產下兩枚蛋後便不見產蛋了,但其肚子依然鼓鼓的。

意識到雌性變色龍出現「難產」跡象後,小沁急忙向那位飼養變色龍的朋友打聽處理方法,但對方也沒遇見過這個情況,無法為她支招。在多方尋找解決方法未果後,小沁陷入了無計可施的境地。為幫小沁弄清雌性變色龍「難產」的原委,日前,記者和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相關教授取得聯繫,可術業有專攻,對方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

在教授的推薦下,記者隨後又聯繫到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汪仁平,雖然小沁飼養的高冠變色龍和揚子鱷同屬爬行類動物,但二者所屬「綱目」不同,加上未親眼看見小沁家的高冠變色龍,對方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覆。汪仁平分析說,變色龍「難產」的情況可能和其生長環境是否有變化、是否受刺激等相關。既然小沁家的變色龍已經產了兩枚蛋,說明它具有生產能力,「難產」或和它是第一次生產也有關係。

「這個階段一定要給變色龍一個舒適的環境。」汪仁平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小沁可用手撫摸下變色龍的腹部,感受下裡面是否還有未產的蛋。若有蛋存在,可用手給變色龍生產一個助推的作用,當然一定要適可而止。

記者 饒劍

相關焦點

  • 冷血類萌寵高冠變色龍的飼養有哪些禁忌,你知道嗎?
    人工飼養變色龍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食物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如果你想養一隻變色龍的話那就從要求最低的高冠變色龍開始吧。高冠變色龍和其他變色龍一樣,每天都可以變色,但是相對其他變色龍來說,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相對就低多了,對於沒有養過變色龍新手來說,高冠變色龍是最佳選擇。那飼養高冠變色龍都需要注意什麼呢?快跟著小編來看一看吧。
  • 蕪湖神山公園內的野豬究竟從哪來的?專家這麼說……
    讓蕪湖全城掛牽的神山公園野豬事件終於在8日晚告一段落,經過4天努力,當天,園內6頭野豬被全部捕獲。9日,神山公園已經恢復開園迎客。對此,9日,大江晚報記者請教了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的動物學專家吳海龍教授,聽聽專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吳海龍教授告訴記者,野豬一般習慣生活在山地、丘陵、崗地等植被比較好的地方,屬於雜食性動物,食物種類較廣泛。
  • 煙臺白鰭鯊懷四胞胎難產 飼養員下水接生(圖)
    白鰭鯊懷4胞胎難產館裡的白鰭鯊臨盆了,但是沒想到,這次白鰭鯊懷了4胞胎,並且出現了難產的跡象。在緊急關頭,館裡的工作人員只好下水,當起了接生員。  白鰭鯊一般情況下最多生兩胎,一次生四胎,極為罕見。為了鯊魚母子平安,飼養員下水幫助白鰭鯊順產,可鯊魚媽媽出於本能,逃避飼養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四個小傢伙被一個個拽了出來,其中一個小白鰭鯊卻沒有精神,飼養員剛剛放下的心又吊了起來,判斷可能有缺氧。
  • ...的長頸鹿之後,魔都的商場裡又出現了水豚、袋鼠、變色龍、狐獴...
    本月初,徐匯區一家商場引進了一頭長頸鹿在網上一宣傳,引發了眾多關注最終,長頸鹿來了又走了沒有和公眾見面原因是「長頸鹿不適應新環境」上周,浦東一家商場又開出「室內主題萌寵樂園」(嘴長20cm左右的巨嘴鳥)(p.s.
  • 變色龍的飼養指南,教你如何辨別真假變色龍
    (每天更新的萌寵小知識,讓你的祖宗有個溫暖的家,喜歡文章的請關注,記得點讚轉發喲)一些種類的變色龍是根據周圍環境來變換體色,而另一些則是用體色來表達情緒:當受到威脅或贏得配偶時體色最為鮮豔。也有表現身體狀況的顏色:發黑是身體狀況差時,發白則是體溫過高時。舌頭較長,幾乎與軀幹等長,上面有黏液,捕食時,舌頭能迅速「射」出,黏住昆蟲。
  • 繼「走穴」的長頸鹿之後,魔都的商場裡又出現了水豚、袋鼠、變色龍...
    本月初,徐匯區一家商場引進了一頭長頸鹿在網上一宣傳,引發了眾多關注最終,長頸鹿來了又走了沒有和公眾見面原因是「長頸鹿不適應新環境」上周,浦東一家商場又開出「室內主題萌寵樂園」(嘴長20cm左右的巨嘴鳥)(p.s.
  • 「善變」之徒———避役,偽裝高手———變色龍
    當獵物距離變色龍很近時,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獵物,使獵物防不不勝防,最終成為其戰利品。依據動物專家的最新發現,變色龍變換體色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實現彼此間的信息傳遞,便於和同伴溝通,相當於人類語言。
  • 養一隻變色龍很麻煩?那就盤一隻文玩變色龍吧
    大家都知道變色龍會跟根據周圍的環境慢慢變化,不少萌寵愛好者也是喜歡養各種各樣的變色龍,不過照顧起來還是挺麻煩的,所以在眼哥看來還不如盤一隻文玩變色龍!眼哥說的文玩變色龍是由鹿角盤雕刻而成,順便科普一下啥叫鹿角盤。
  • 福州查獲寵物店賣野生動物 稀有變色龍售千元(圖)
    福州查獲寵物店賣野生動物 稀有變色龍售千元(圖) 2014-08-22 13:13:01來源:福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高辰   帶著一隻「變色龍
  • 變色龍為什麼會變色?
    變色龍的皮膚是由無數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都會發生變化,變色龍自然就變了顏色。變色龍變色的作用?交流變色龍改變體色的目的更多地是為了交流,並不只是單純的為了進行偽裝。變色龍通過變成綠色、藍色、黃色、紅色、棕色、白色或黑色,彼此進行互動交流。
  • 蕪湖公共場所多個英文標識出現「蹩腳」翻譯
    2011年07月20日 09:36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來蕪湖工作、學習。與此相對應,蕪湖很多公共場所都啟用了中、英雙語標識。
  • 涉嫌走私變色龍 中國遊客馬達加斯加被捕
    文中聲稱,與其孩子同校的家長,今年寒假跟隨號稱「中國科學院昆蟲專家」的馬嘯堃和武藝去了馬達加斯加。馬嘯堃和武藝兩人在活動中多次引誘指導家長和孩子偷獵野生動物,並指示其偷運回國。  文章指控稱,這兩名「專家」在完全無知的媽媽包裡放入活體變色龍,試圖矇混過關帶回國內,結果在馬國機場當場被警方抓獲並已被收押。
  • 【家庭教育•蒲公英項目】竟有不想變色的變色龍,它能做到嗎?
    但是阿U在和小夥伴捉迷藏時,遇到了一條不想變色的變色龍,這是為什麼呢?它能做到不變色嗎?答案就在《阿U學科學kids》推出的「變色動物系列」之《潛伏的避役》中。變色龍的學名咦?不是在說變色龍嗎?為什麼又變成避役了?其實避役是這種爬行動物的學名,因為變化體色是它最突出、最被熟知的本領,才被俗稱為變色龍。
  • 難產母貓得救了
    難產母貓得救了  華龍網訊(記者李晟)貓咪難產,被人棄於路邊,7旬老人徒步一個多小時找回愛貓。昨天下午,在好心人幫助下,痛苦貓咪實施了剖腹產手術。但5隻胎兒已死腹中,所幸母貓獲救。  昨天見報後,許多熱心市民打進本報熱線,表示願幫貓咪助產。
  • 為救難產綠鬣蜥 寵物醫生「剖蜥取卵」(圖)
    原標題:為救難產綠鬣蜥 寵物醫生「剖蜥取卵」(圖) 醫生從綠鬣蜥腹中取出17枚蛋  時下,一些年輕人以飼養爬行動物作為時尚,非常熱衷於在網上購買外國品種的蜥蜴、烏龜、蛇等爬行動物  最近,一名錦州市民急匆匆將一隻難產的綠鬣蜥送到瀋陽一家寵物醫院。由於飼養不當,這隻蜥蜴腹中的蛋嚴重壓迫其內臟,威脅到它的生命,醫生冒險為其實施剖腹產,取出了17枚蛋。寵物醫生和動保站提醒市民,綠鬣蜥為《CITES公約附錄二》物種,個人飼養屬違法,市民購買爬行動物前須了解其是否為保護動物。
  • 「人造變色龍」在中國問世
    2462次閱讀 作者:崔雪芹    來源: 中國科學報    2016年02月18日 收藏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想模擬出變色龍的皮膚
  • 變色龍怎麼養?需要準備和注意什麼?
    在眾多另類寵物中,變色龍一直憑藉著會變色的超能力,吸引著廣大粉絲,因為它奇特的外表,呆萌的小表情,受到很多特立獨行的年輕人追求,可是新手對於變色龍的品種和養殖都不夠了解和熟悉,盲目的飼養不僅會帶來很多日常餵養問題,還會給對變色龍的健康帶來危害。
  • 美女上班族養10隻怪寵 養蟑螂蟋蟀餵變色龍(圖)
    在她50平方米的房子裡,養有3隻變色龍、2隻蜜袋鼯、1隻龜、1隻角蛙、3隻寵物狗。她還為變色龍養了蟋蟀、蟑螂,為蜜袋鼯而養大麥蟲;為寵物的籠子動手造景、裝燈和給水器。出門上班前,她要花20分鐘安頓寵物,留5分鐘打扮自己。她自稱「下了班後,都沒空和人類打交道了」。
  • 非洲變色龍 我國國內動物園首次人工孵化成功(圖)
    非洲變色龍 我國國內動物園首次人工孵化成功(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8日 10:14 來源:     來源:《北京日報》    小變色龍。
  • 科學網—「人造變色龍」在中國問世
    「人造變色龍」在中國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