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衛視、臺灣東森攜手製作系列報導《根脈》共尋兩岸文化紐帶獲...

2021-01-18 廈門衛視

從9月23日起,由廈門衛視和臺灣東森電視臺合作拍攝的20集系列報導《根脈》在海峽兩岸先後播出,記者走訪了北京、廣東、廣西、江蘇、山東、福建、臺灣等地,一同尋覓深植兩岸、凝聚認同的中華文化根脈。

(廈門市臺商協會觀看《根脈》系列報導)

廈門市臺商協會組織部分成員共同觀看了昨天播出的系列報導《根脈》最後一集,文學大師林語堂的家國情懷深深地打動了他們,在廈臺商們說,在臺灣,很少年輕人能夠有機會了解這些歷史文化淵源,尤其是在臺當局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背景下,追本溯源顯得尤為重要。

吳家瑩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

在島內的很多年輕人

真的是不了解這些歷史的淵源

我們藉由這個故事題材

來讓大家知道說

兩岸之間文化歷史的淵源

是從哪裡來的

你的根在哪裡

你現在要從哪裡尋根

我覺得很重要

20集系列報導《根脈》從9月23日起播出至今,陸續講述了兩岸宗祠、族譜、中華錦緞、布袋木偶戲、鄭成功開發臺灣故事等兩岸一脈相承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統,廈門市文史學者彭一萬觀看之後也頗為感慨,他說,閩臺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神緣合,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夠促進兩岸民心相通,也能夠提升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感。

彭一萬

廈門市文史學者

片子反映了這些

比如說宗祠 族譜 姓氏

這些跟血緣有關係

你們拍的布袋戲 林語堂

這跟文緣有關係

所以這樣的片子

跟臺灣人民可以體現出

同根同源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今天上午,系列報導《根脈》也正式在臺灣東森電視臺播出。第一集,從臺灣地區與閩南地區共同的辦桌習俗說起,臺灣觀眾看後大呼親切,表示兩岸文化同出一脈,未來應持續深入交流。

馬叔平

臺灣民眾

我很驚訝 沒想到大陸福建地區也有辦桌文化

我感到非常有意思

辦桌文化象徵的就是一種團圓

一種祝福

看了之後覺得很溫馨

20集系列報導《根脈》也是廈門衛視與臺灣媒體深度合作的嘗試:臺灣東森電視臺參與了策劃、拍攝、剪輯等製作過程;系列報導的前六集精華版,也已於10月初在臺灣中視播出。

王凌霄

臺灣東森亞洲新聞臺總編輯

我想《根脈》這個系列

其實是透過臺灣人在生活上的經驗

去追溯它的源頭

從不同角度再次呈現兩岸之間緊密的關係

跟文化生活經驗上的傳承

透過這個系列我們看到很精心的設計

和挖掘過去歷史的一些遺蹟

這樣可以促進兩岸之間彼此了解

相互融合的構想的專題

我想我們會一起來做一起來探索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新新聞》欄目

撰稿:侯又華 廖媛

編輯:王寧磊

相關焦點

  • 電視片《何厝今昔》今晚臺灣東森亞洲衛視開播
    中國臺灣網8月29日南京消息 穿越曾經傷痛的炮戰歷史,翻開和平安寧的嶄新篇章。四集電視紀錄片《何厝今昔》8月28日晚8點黃金時段在臺灣東森亞洲衛視臺開播,該片採用紀實手法,著眼於何厝的今昔對比,發掘兩岸之間戰爭與和平的生動故事,揭示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骨肉情誼,以及分則兩害、合則兩利、共同富裕的歷史趨勢。據悉,該片將在29日、30日、31日,在東森電視臺連續播出,每晚一集。
  • 兩岸華人清明共祭黃帝 臺灣女主播:黃帝是「暖男」
    兩岸華人清明共祭黃帝 臺灣女主播:黃帝是「暖男」 2016年04月04日 15:29:51來源:西部網 彭芬  在今天(4月4日)舉行的丙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上,中國國民黨原副主席詹春柏及夫人、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敬獻了花籃。雖然遠隔海峽兩岸,但千裡迢迢也要來到這裡祭拜祖先,因為血脈同根,也因為文化、文明都來自於同一位祖先——黃帝。
  • 東森進軍大陸電商市場 盼廈門成兩岸電商中轉站
    「預計今年6月份,東森與網勁科技合作的電商平臺,將正式進軍大陸市場,大陸民眾將可以直接網購臺灣商品。」昨日,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廖尚文嚮導報記者透露。  借臺交會平臺,廖尚文偕同臺北商業會一行人,在廈門展開密集拜訪。
  • 臺灣東森電視臺《兩岸大視野》專題推介南通崇川
    近日,臺灣東森電視臺《兩岸大視野》節目走進南通市崇川區,通過對崇川區區位交通、基礎教育、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及歷史人文方面的報導,向臺灣電視觀眾展示崇川優異的投資環境和美麗的城市形象。  隨著大陸與臺灣地區經濟交流往來越來越密切,一批批知名臺灣企業落戶江蘇。「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素有「北上海」之稱的南通是長三角地區臺資企業最密集、臺商投資最活躍、民間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作為主城區的崇川更加優勢凸顯。
  • 「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兩岸出版人文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福建社會科學院主辦,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二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 陝西祭祀炎帝大典今開幕 臺灣東森衛視全程錄播
    寶雞祭祖招商開幕 今上午9時50分舉行大典  昨晚,炎帝故裡寶雞在百名寶雞娃同唱《同一首歌》的童聲裡,「丙戌年全球華人省親祭祖大會暨招商洽談會」正式拉開大幕,從今日開始,祭祀炎帝大典、學術研討會、招商活動、尋根祭祖旅遊等一系列圍繞祭祖的活動將相繼展開。
  • 講述海峽兩岸佛緣傳奇紀錄片《龍山寺》在臺灣播出
    電視紀錄片《龍山寺》遍訪海峽兩岸及海外龍山寺。圖為攝製組赴新加坡龍山寺拍攝時,採訪臺灣信眾參訪團。(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信仰如光,燭照春秋,一座香火傳承的千年古剎;連接海峽,遠播海外,一部心心相印的佛緣傳奇。  龍山寺已有上千年歷史,它所主奉的觀世音菩薩信仰,由福建沿海延伸到臺灣地區與東南亞一帶,並且被旅居西方發達國家的許多華人所祭拜。它經歷風雨而生生不息,是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
  • 圖書交易會大陸團臺灣行:濃濃書香味深深兩岸情
    書香兩岸,情系中華——近日,第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圓滿落幕,為期10天的交流活動收穫頗豐,兩岸出版業界加強了溝通與合作,兩岸文化交流不斷深化。  大陸參訪團總團長、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鄔書林表示,此行不僅感受了同胞情誼,更深入了解臺灣社會。兩岸業界表達了相同的願望,希望能攜手共同開創華文出版的新局面,推動華文出版進一步走向國際舞臺。
  • 臺灣東森電視臺到瀋陽採訪
    臺灣東森電視臺到瀋陽採訪 2016年06月08日 15:4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8日瀋陽訊 6月1日至4日,
  • 兩岸民間藝術節首度「移師」臺灣 實現多項突破
    昨晚,隨著臺灣薪傳歌仔戲劇團演出的《宋宮秘史》在彰化員林演藝廳落下帷幕,2014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暨彰化傳統音樂戲曲節也圓滿地畫上了句點。據悉,創辦於2004年的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在「十年有成」的豐碩成果基礎上,首度「移師」臺灣舉辦,為兩岸同胞架起了溝通與友誼的橋梁,為閩臺文化交流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 臺灣畫家李沃源:一生願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
    中新社石家莊5月22日電 題:臺灣畫家李沃源:一生願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作者 黃歆堯 李曉偉「中國畫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承載者,臺灣畫不能孤立出來,要融入整個中國藝術氛圍。」近日,62歲的臺灣畫家李沃源攜其作品來到第十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參展現場。
  • 東森涉嫌違法直播《我是歌手》 大陸節目在臺熱播引發爭議
    湖南衛視節目《我是歌手》12日晚舉行總決賽,臺灣東森新聞臺以新聞報導名義全程直播,贏得平均2.15%的高收視率(即每分鐘有約48萬觀眾收看),被湖南衛視指控「違法盜播」。《我是歌手》節目爆紅,因集合了林志炫、楊宗緯、彭佳慧及辛曉琪等實力派臺灣歌手,成為兩岸都十分關注的選秀節目,總決賽當晚,各家新聞臺也紛紛出奇招,不料東森新聞臺標榜全程直播,締造了新聞臺收視率冠軍佳績的同時,引發了諸多爭議。
  • 臺東森電視臺直播「神六」返航榮獲大獎(圖)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號成功返航,臺灣東森電視臺主播盧秀芳在北京參與直播返航過程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消息據臺媒報導,經過激烈的競爭,臺灣東森電視臺擊敗來自亞洲15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對手,以《神舟六號返航》節目在11月30日晚間於新加坡舉行的第11屆亞洲電視大獎頒獎典禮中獲頒「最佳現場直播節目」首獎。
  • 周秉德:文化和歷史的同根同源,是兩岸得以交流的基礎
    兩岸一家親   周秉德委員先後去過臺灣三次,切身感受到兩岸風俗的相似性。看到臺灣的街道以大陸的省市命名,感到很親切,「畢竟是一家人啊」。在一條普通的街道上,一幢毫不起眼的房子的二樓窗戶下懸掛著「蔣孝嚴辦公室」橫幅,附近也沒有守衛,「這種開放親民的姿態著實讓人感動」。
  • 兩岸影像對話 臺灣新聞人看大陸,大陸新聞人看臺灣
    對臺灣的印象就只有這些?來看看一位大陸新聞人鏡頭裡的臺灣都有什麼;除了京城的紅牆綠瓦,陸地飛馳的高鐵,臺灣新聞人鏡頭裡的大陸還有怎樣的精彩?這一次,兩岸兩位資深新聞人用手中的相機與鏡頭「互看」,京呈與你一同品味這番跨越海峽的影像對話。
  • 東森電視
    東森電視臺成立於1991年,前身為友聯全線公司,1993年更名為力霸友聯公司,早期以錄像帶供給、第四臺播送為主要業務範疇。自1997年9月底更名「東森電視臺」,2002年9月購併同業「超視」電視臺,合計經營八個有線電視頻道。
  • 通訊:2015兩岸筆會:詩情畫意濃 墨香飄金門
    5月6日,「寫意美之島 相會陽明山」2015兩岸筆會在臺北開幕,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70多名作家、畫家、書法家、攝影家相會寶島,將攜手採風,聯袂創作,交流切磋,用筆頭、鏡頭展示臺灣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 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開營
    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開營 2020年10月08日 10:0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2日下午,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52名來自福州、廈門、泉州的臺籍中學生和大陸中小學生,開啟了一場為期4天3夜的閩南文化研學之旅。  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廈門建發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當天開營,給兩岸青少年搭建交流心聲、碰撞思想的平臺。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頭要撅芋。」
  • 臺灣拳師:太極拳是兩岸民眾共有的文化符號
    「太極拳是最顯著的中華文化符號,無論是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看到太極拳,就會想到那是中華文化。」臺灣太極拳師詹益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詹益長是臺灣實踐大學教授。8月4日至9日,2017年桂臺大學生太極拳夏令營在廣西大學舉行。詹益長作為教學總指導,為桂臺兩地學生提供楊家老架太極拳108式的教學課程。
  • 「2020陽光海峽——兩岸少年藝術展」開幕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2020陽光海峽——兩岸少年藝術展」現場,兩岸孩子分別繪就打造了一艘穿越時空的宇宙飛船「陽光快樂號」,他們分別在臺灣、福建為「陽光快樂號」繪上美麗色彩,開啟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