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你的生命維持系統,也是大自然母親為長生不老所做的最大努力。——睡眠科學家 馬特·沃克
最近剛剛讀完了尼克·利特爾黑爾斯的《睡眠革命》,總體上來說,書中介紹的睡眠方案還是比較實用的。那麼本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探討下這本書——《睡眠革命·如何讓你的睡眠更高效》。
在書中尼克向我們講述了睡眠修復的7個關鍵指標,同時,也向我們介紹了「R90睡眠方案」,並且教會我們怎麼自我修復我們的睡眠。
一、睡眠修復的7個關鍵指標及R90睡眠方案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曾是一名運動睡眠教練,曾為NBA、英國天空自行車車隊、英超足球聯賽的諸多球隊提供過睡眠指導,他還曾擔任過英國睡眠協會會長,研究睡眠科學超過了30年。
尼克認為:睡眠修復有7個關鍵指標:晝夜規律、睡眠類型、睡眠周期、睡眠前後的例行程序、日間小睡、寢具套裝、睡眠環境。圍繞著睡眠修復的7個關鍵指標,利用R90睡眠方案來幫助我們修復睡眠。
7個關鍵指標:
晝夜規律:通過日光來調節我們身體的激素分泌,以此來幫助我們調節睡眠;遠離電子產品的藍光,儘量享受日光或蠟燭光,以此來調整我們的生物鐘。睡眠類型:人群按照睡眠類型分,可分為:喜歡早起、喜歡晚睡、介於中間。大部分人都是介於早期類型和晚睡類型之間,正確認識自己的睡眠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掌控自己的睡眠時間,可以更巧妙的規劃好我們一天的日程,在我們狀態最佳時做最重要的工作。睡眠周期:「8小時睡眠」時間太過於一刀切了,應該用90分鐘的睡眠周期來衡量睡眠。睡眠前後的例行程序:睡眠前後的例行程序會影響睡眠的質量,睡前不劇烈運動、保持溫度涼爽、不使用電子產品;睡後吃頓豐盛的早餐、進行適當的鍛鍊等,可以讓我們一天都更有活力。日間小睡:日間小睡有助於維持或改善隨後的表現,提高生理和心理的靈敏度,並能有效改善情緒。寢具套裝:選擇合適的枕頭和床墊,保持頭部、頸部和脊柱形成一條直線。選擇適合自己的睡姿。睡眠環境:挪走臥室中的雜物,拿走牆上鮮豔或容易帶來刺激的東西,保持溫度的涼爽,儘量少的電子設備。R90睡眠方案
「R90」是指以90分鐘為一個周期。我們的睡眠周期一般由4個或5個不同的睡眠階段組成,它們分別是:打瞌睡階段(也叫睏倦期)、淺睡眠階段、深睡眠階段(包括中度睡眠、深度睡眠和極深度睡眠)、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打瞌睡階段:這時的我們會處於一個似睡非睡、朦朦朧朧、迷迷糊糊的階段,如果這時有人突然說話或被別人不小心碰到,都會把我們驚醒。如果成功地度過這一階段,我們就會進入到下一階段。淺睡眠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的體溫和心率會下降,如果這時有人大聲的喊我們的名字或母親聽到孩子的哭聲,我們仍然會醒來。深睡眠階段:在這個階段,一般很難醒過來,除非別人特別費勁地把你搖醒。如果此時醒來,我們會覺得暈頭轉向、糊裡糊塗。這個階段也是睡眠的生理修復期,生長激素等都在這個階段分泌。我們希望深睡眠階段可以佔到我們整晚睡眠的20%以上。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我們的夢大都發生在這個階段,這一階段也被專家們認為有益於開發創造力。這一階段結束後,我們通常會醒來,但是我們一般不會記得自己曾經醒來過。緊接著我們會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這四個階段一般持續時間是90分鐘,所以「R90睡眠方案」的「90」就是指的這90分鐘。
所以說我們整晚的睡眠大概會以睡眠——醒來——睡眠——醒來的模式,從一個睡眠周期過渡到下一個睡眠周期,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少深睡眠、增加快速眼動睡眠,直到醒來。
現在我們大概知道了睡眠修復的7個關鍵指標,也大概了解了什麼是「R90」,那麼我們如何利用這些概念來改善我們的睡眠呢?
二、重新定義我們的睡眠
根據尼克在書中提出的7個睡眠修復的指標及「R90睡眠方案」,我總結了以下關於睡眠修復的幾點建議:
1.每晚5個睡眠周期
如果我們希望在早上醒來後,整個人活力滿滿、精力充沛,那麼我們每晚至少需要睡夠5個睡眠周期。
假設我們希望在早上7點鐘醒來,並且還希望可以擁有5個睡眠周期(大概7.5個小時),那麼我們就需要在前一天晚上的11點半之前睡著。如果我們大概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睡著,那麼就需要保證在11點20之前就躺在床上。
我們或許都有因為夜間睡不著而壓力山大、憂心忡忡的時候,如果這時開始擔心自己不能快速睡著的問題時,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這反而會讓我們更加清醒。
如果我們不再糾結每晚是否睡夠了8個小時,而是計算我們每晚睡了幾個睡眠周期的話,或許我們會放下思想包袱,更加容易睡著。
2.制定自己的睡眠計劃
掌控自己的睡眠周期,從制定自己的睡眠計劃開始。
當我們採用「R90睡眠方案」時,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掌握自己的睡眠了。
通過有計劃地安排睡眠時間,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發現哪天睡眠時間不夠,哪天睡眠時間充足,而不是僅僅覺得自己沒睡夠,也沒有證據來證明自己沒睡夠。
如果我們能把每天的睡眠計劃記錄下來,在以後還可以有目的地修改計劃。如果覺得每晚5個睡眠周期不夠,那麼我們可以增加每晚的睡眠周期;如果覺得沒必要睡5個睡眠周期,每晚4個睡眠周期,第二天早晨起來我也是元氣滿滿,那麼也可以減少一個睡眠周期。
總之,每個人需要的睡眠周期因人而定,制定自己的睡眠計劃,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睡眠計劃。
3.光線療法
使用光線,特別是太陽光,來調節我們的生物鐘。
想像我們來到了遠離大陸的無人小島。在這裡,我們學著祖先的樣子,打獵、種植與睡眠。
當太陽升起,陽光照射到我們身上時,我們會開始一天的勞作;當夕陽西下,星星布滿了天空時,我們伴隨著跳動的篝火,慢慢閉上了眼睛,踏入了夢鄉。一切都順應自然的節律,不緊不慢,從容而有序,通過自然的光線來調節我們的生物鐘。
光線是重要的生物鐘調節器,當夜晚來臨,我們會分泌一種叫褪黑素的激素,它會根據周圍光線的明暗變化做出反應,幫助調節睡眠。當太陽升起,日光漸強,人體會停止分泌褪黑素,開始分泌血清素(刺激情緒的神經傳遞素),它和褪黑素此消彼長。
人類對一種藍光特別敏感,日光中充滿了藍光,它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靈敏度和各方面的表現。但是電子產品中也含有這種藍光,如果晚上我們一直使用電子產品,那麼褪黑素的分泌會被抑制,從而影響我們的睡眠。
因此,當我們打算睡覺時,我們應該把電子產品放到離我們遠一點的地方,然後關閉刺眼的日光燈,打開一盞橘黃色的檯燈,在旁邊稍事休息,讓我們的身體開始分泌褪黑素後再去睡覺。
4.舒適的睡眠環境
合適的枕頭和床墊,舒適、安逸的臥室環境,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
購買枕頭、床墊或其它床上用品時,不一定要買貴的,但是一定要買對的。
當我們在選擇床墊、枕頭時,應該如何選擇適合我們的床墊和枕頭呢?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選購:
保持側臥,保證頭部、頸部、脊柱可以形成一條直線,這樣的床墊+枕頭就是真正適合你的床墊+枕頭。
由於我們每個人的體型不一致,這就導致每個人需要的床墊也不一致。如果一對夫妻的體型不同,那麼應該按照體型較大者選擇床墊。
除了合適的寢具外,我們還要保證我們的臥室環境的舒適及安逸。
在我們的臥室中,牆壁應該塗抹諸如白色、淡綠色等淡顏色的塗料,儘量不懸掛、不擺放容易刺激情緒的物件,放儘量少的電子產品。移走沒太大用處的雜物,勤打掃房間的衛生,保持房間的簡潔與衛生。總之,樸素、淡雅才應該是臥室的主色調。
三、結語
擁有一個嬰兒般的睡眠,或許是現代人的一種奢望。
當今的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頻繁的加班已然成為生活的常態。同時由於夜生活的豐富,更引誘著我們晚睡,這就導致我們的開始睡眠時間被一拖再拖,從以前的天黑沒多久就睡覺,到現在的凌晨1點還在刷微博、看朋友圈……。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說就是:越熬越精神,想睡睡不著。
有研究表明:如果我們每晚只睡4到5個小時的話,我們免疫細胞的活力會下降70%,這就會導致我們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同時,睡眠時間不夠還會容易患上阿茲海默症。
如果我們不希望因為睡眠不足而患上各種疾病,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開始關注自己的睡眠狀況,開始做一些改變了。
「R90睡眠方案」或許不能完全改善你的睡眠質量,但是在還沒有遇到其他更好的睡眠方法時,採用「R90睡眠方案」或許是重新定義我們睡眠的最優選擇,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