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被引產」 活下來後被養父母收養 找親生父母已成為一塊心病

2020-12-03 長春晚報

長春晚報記者 何少梅

出生前面臨「被引產」的命運,萬幸中活下來遇到養父母,給了她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當得知自己的身世後她為此迷惘過,傷心過。28年過去了,埋藏的心底的夙願一直沒有勇氣說出來。「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找到親生父母,不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真希望能儘快找到他們,盡女兒的一份孝心。」27日,已為人母的市民小雪終於鼓起勇氣與《長春晚報》「尋親記」欄目聯繫,希望能在本報的幫助下,續上割斷28年的骨肉親情。

女嬰出生3天被送人撫養

時間回到28年前。

「哇……」1989年農曆冬月初九4時許,小雪在農安一所醫院(具體不詳)的產房內呱呱落地,這一聲響亮的啼哭改變了她完全不同的生命軌跡。

小雪的親生父母家住榛柴鄉(或柴崗鎮),姓劉,由於家中已經生有3個女兒,眼看著腹中的第4個女兒即將足月,由於村裡抓計劃生育對超生的處罰很重,夫妻倆猶豫再三,最終無奈決定將小雪引產。

「也許是做引產的醫生有了惻隱之心,也許是我命大,我就這樣活了下來。」小雪說,在其出生後的第3天,在醫院工作的兩位親屬將其抱到了三盛玉鄉潘家撫養。

命運為小雪關閉了一扇門,同時也給她打開了一扇窗。潘家夫婦婚後膝下無子,小雪被抱回來後,她便成了潘家眾星捧月的寶貝。在抱回小雪的第二年,夫婦倆又生下一個兒子。他們不但沒有沒有厚此薄彼,反而更加疼愛小雪。在養父母的撫養下,她和同齡人一樣快樂成長,別的孩子擁有的,她也一樣擁有。

「在我的童年記憶裡都是養父母滿滿的愛。」小雪說。

村鄰一句話說漏她的身世

在小雪7歲那年,她和小夥伴在村裡的馬路邊玩耍,這時候,坐在路邊閒聊的其中一位村鄰說:「這不是老潘家抱回來的那個閨女嗎?都長這麼大了,還挺好看的……」

小雪聽到這話心裡「咯噔」一下,可是她裝作什麼也沒有聽到,將這件事藏進了心底。年復一年,小雪像其他同齡人一樣讀書、升學、擇業、結婚、生子。隨著年齡一天天增長,想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日益強烈。

小雪無數次地在心裡問自己,她怕找到親生父母后不知該如何喊出那一聲「爸爸媽媽」,她更怕28年來的物是人非,找不到親生父母。

今年7月7日,小雪從大姑口中問出了自己的確是抱養回來的回答。

「爸、媽,我真的不是你們的親生女兒嗎?」心事重重的小雪拉著養母的手問道。

「閨女,不是我們有意瞞著你,我們也怕失去你啊……」小雪的父親嘆了口氣說,「當年,我和你媽沒有孩子,就託在農安縣裡醫院上班的親戚幫忙留意著,直到把你抱回來。」

潘家夫婦曾多次找到當年抱回小雪的兩位中間人詢問,可是其中一位中間人已經89歲,另一位也年過六旬,對當年抱回小雪的很多細節已經記不清了。

找到親生父母是她的心願

「你被抱回來那天被一床小棉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被裡裹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出生於1989年冬月初九4時』。」其中一位中間人回憶,小雪的親生父親姓劉,個頭很高,將其送人幾年以後,夫妻倆又生下第5個孩子,後來就再也沒有聯繫過。

「我出生才3天,親生父母就把我送人了。我連他們的長什麼樣都不知道,我的3個姐姐和我的弟弟(或妹妹)又在哪裡生活?」小雪說,每一個做母親的都疼愛自己的骨肉,在那個年代出於某種原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親生女兒,心裡是如何難過不可想像。「父母當年把我送人,我小時候曾怨恨過他們,但長大後慢慢理解了。當年他們有自己的苦衷。特別是自己也做了母親後,更想念他們。現在他們也老了,老人心裡一定對當年無奈捨棄我的事有心痛和遺憾。」

小雪說,親生父母給了自己生命,養父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如果能找到親生父母,她會為四位老人盡孝,如果找不到,她會遺憾一輩子。

「找親生父母已經成了我愛人的一塊心病,一想到親生父母,她就愁眉不展。她很愛養父母,又擔心關於自己的身世問得次數多了會令老人傷心。」小雪的愛人劉先生說,全家人都支持小雪尋找親生父母。

小雪現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與親人團聚是多年來一直壓在小雪心底的心願。她的夢能實現嗎?

小雪的親生父親姓劉,個頭較高,家住農安縣榛柴鄉(或柴崗鎮),小雪出生於1989年冬月初九(農曆)4時許,父親姓劉,個頭比較高,小雪上面還有3個姐姐,送出小雪後又生有其他兒女。如果您是這段身世的知情人,請聯繫本報新聞熱線電話:89866777,或聯繫小雪的愛人劉先生,電話為:15584407306。

相關焦點

  • 江蘇南通「寄養嬰兒被收養案」孩子重回親生父母身邊
    9月11日,安安在被收養三年後和親生父母團聚。  考慮到安安養父母的生活條件優於生父母,在收養關係解除後,不僅養父母和被收養人會經受情感上的過渡期,安安未來的教育成長也引人關注。為此,本案二審法院南通中院在安安回家後,組織召開了由司法、公安、民政、教育、衛生等多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協調會,為經歷了漫長官司的安安在落戶、入學等方面打開綠色通道。  寄養孩子莫名成棄嬰  安安的故事,要從2016年說起。
  • 被拐16年,養父母和親生父母哪個更親?
    梅姨警方畫像雖然直到目前為止,梅姨還沒有被抓到,可是被梅姨拐騙的幾個孩子卻已經開始被尋找回來,2020年7月17日,廣東廣州增城警方再次發布公告,再次找回兩名被拐賣16年的孩子,人們在感到欣慰之餘,也會有一些擔心,對於孩子來說,被拐16年,養父母和親生父母哪個更親
  • 醫院抱錯互換人生28年,養父母為救肝癌兒子尋其親生父母
    姚母難以置信,又去做親子鑑定,結果顯示姚策不是二人親生的孩子。姚策已經晚期了,沒有時間來排隊等肝源。悲痛震驚之餘,姚策的爸爸姚師兵決定去尋找親生兒子。「我老婆想捐自己的肝,可不是親生母親,捐的肝排斥反映會很強。去找親生兒子的初衷,就是為了找到親體肝源,看他們願不願意捐。」姚父最擔心的就是怕病重的兒子多想。「怕姚策怪我。
  • 「濟源尋子」:孩子跟著親生父母「回家」了,養父母哭成了淚人
    在韓全欣成長的過程中,韓家人一直都小小翼翼的隱瞞住他的身世,因為他們已經把這個孩子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孩子,他們想讓孩子一直生活在這個家裡。由於韓全欣沒有聽力,長大後成為了聾啞人。韓平軍為了不讓這個缺陷成為影響他們溝通的阻礙,他自學了手語,並帶著韓全欣到醫院做了人工耳蝸手術。
  • 親生父母找到19年前失散兒子卻不相認,養父:疑嫌棄孩子是聾啞人
    這對於19年來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兒子身上的韓平軍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他也懷疑劉義功夫妻是因為兒子聾啞,才尋子後又放棄認子。  03 惺惺作態求安慰  我國有法律規定,遺棄親生孩子的會構成遺棄罪,但韓全欣被親生父母放棄時已經被醫生宣告不治,所以親生父母不構成犯罪。
  • 出生一個月被遺棄,後被荷蘭夫婦收養!9歲的她想知道親生父母是誰
    最近,「快找人」接到來自國外的一份求助:荷蘭的Hanneke夫婦想幫他們領養的小女兒屠宣尋找親生父母。9歲的屠宣有一頭烏黑的長髮,她很愛笑,眼睛彎成一條縫,露出小小的酒窩。兩歲時,她被荷蘭的Hanneke夫婦領養。
  • 25歲加拿大姑娘尋找江陰親生父母
    1995年2月,當大家還沉浸在剛過完春節的喜悅中時,剛出生的江浩就被遺棄在了江陰一派出所門口,後被好心人送往江陰市福利院,同年7月27日,不足半歲的Julie被一對加拿大夫婦收養。Julie被收養的公證書↑↑↑雖然時常會好奇親生父母的容顏,但25年來她從未下定決心尋親。
  • 楊八裡:棄嬰考上哈佛後回中國尋親,親父母無地自容
    26年前,江蘇揚州女嬰潘甜甜被拋棄,最終在福利院被美國女士領養,後來畢業於哈佛大學政治系。最近,在養母的支持下,她來到揚州尋親,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她也向兒時照顧過她的阿姨表達了感謝。《26歲女孩曾是棄嬰,考上哈佛後回中國尋親:一直努力想讓親生父母知道》2018-11-25來源: 梨視頻無論中美關係如何,在收養中國孤兒方面,美國人表現出了非常善良的一面。此前有消息稱,自1991年我國頒布《收養法》,開放了外國人收養中國孤兒之後,截止2018年,已經有超過10萬名中國孤兒被美國家庭收養。這既是我國孤兒被它國公民領養的最高紀錄,也是美國公民領養它國孤兒的最高紀錄。
  • 女子36年前被送養 多次上門與親生父母相認遭拒
    主持人:本報記者、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劉棟賓  調解員:二級心理諮詢師藍奧  調解對象:36歲泉州人邱夢(化名),70多歲的馬尾人林水夫婦(化名)  36年前,剛出生的邱夢(化名)被父母送養,如今她為人妻,育有一子。她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可是尋著線索找到出生地,卻吃了閉門羹。
  • 領養和親生的孩子有這兩點區別!打算當養父母的,可以了解下
    只要夫妻名下有一個孩子,不管是不是親生,都不具備收養的資質(若認領國家孤兒機構的,可以領養多名); 2.夫妻倆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能養活孩子,且更給孩子較好的教育和生活,這樣養孩子才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3.夫妻倆都沒有法律限定的傳染病和精神疾病,身體、精神都是健康的,才能較好的撫養孩子長大。
  • 9歲女孩成「老賴」,養父母:收養6年不容易
    河南鄭州9歲的孩子陳曼(化名)在2019年國慶節前,因為父母幫其購買機票想去上海迪士尼遊玩,發現身份證無論怎樣都審核不過,後來才知道,孩子被限制消費了,哪怕是高鐵還是臥鋪,只要是涉及到孩子身份信息的都有影響。原來,陳曼並不是現在父母所生,是抱養來的,對於身世,養父母一直都隱瞞著,也一直保護著陳曼不讓她受到輿論的傷害。
  •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買」孩子的「養父母」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但一切都在1988年10月17日兒子毛寅在一家酒店門口被拐後戛然而止,兒子丟失後,李靜芝身心備受摧殘,曾日夜難眠她產生了兒子叫「媽媽」的幻聽,其母害怕「丟了外孫又失去女兒」,強拉李靜芝去了醫院,醫生一句「身體上的病能治,治不了心病」警醒了李靜芝,在「我要是瘋了,誰去找兒子?」信念的支撐下堅強的李靜芝走上了32年漫長的尋子路:為了找回丟失的兒子,李靜芝沒有再要孩子,怕有了小孩就沒有精力去找兒子了。
  • 男子抱養女嬰兩年未辦收養關係 親生父母設計抱走
    去年年底,阿輝發生婚變,孩子的親生父母擔心他無法獨自撫養孩子,設計將孩子抱了回去。阿輝傷心欲絕,昨日他撥打本報市民熱線求助,希望孩子能回到他身邊。  不過,阿輝的願望可能要落空,因為他收養孩子時並未到民政部門登記備案,收養關係不成立。
  • 女子患病欲尋28年前被送養女兒,悔恨還是自私?
    文 | 杜虎 紅星新聞11月10日報導了這麼件事,河南周口項城人鄧華和妻子高繼榮,近期再次發起新一輪尋女活動,想要找到28年前送養給別人的三女兒鄧麗萍。因為自己肝腎病加重,高繼榮希望在生前見小女兒一面。
  • 送養兒子34年後求助遭拒引爭議?有關收養的法律常識了解一下
    舉個慄子,B市警方破獲了一起拐賣兒童案,解救兒童數名,其中有些孩子暫時找到不親生父母,有些愛心人士因此想收養這些孩子,那他們的願望能實現嗎?對於被收養人的條件限制,我國《收養法》規定,一般情況下,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 兩歲女童與親生父母斷絕關係 法院撤銷生父母監護權
    這起案件也成為四川首例親生父母因遺棄子女被撤銷監護權的案件。12月6日,在對旌陽區民政局作出保密承諾後,記者電話聯繫上了丹丹的養母。這位中年女士在電話裡說:「從兩年前丹丹到我們家,我和老公就把她當成了親生女兒,我們已經決定不告訴她親生父母的事。」
  • 四川首例親生父母被撤銷監護權棄嬰被領養 民政部門曾當監護人
    王某和彤彤的親生父親劉某都曾吸毒,王某與劉某交往時劉某已有家室。在彤彤出生前,兩人就已分手,劉某此前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女兒的存在。當時警方為了尋找被遺棄的彤彤,一方面抓緊對王某遺棄細節的訊問,一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排查。原來,彤彤被遺棄在德陽市區的一個巷子裡,好心的路人報警後,德陽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龍泉山路派出所的民警將孩子送到了旌陽區社會福利院。
  • 河南女嬰剛出生3天,被養父母當成寶收養,33年後她是怎麼報恩?
    導語:珍惜成為一家人的緣分,幸福之神就能眷顧。都說孩子是上天的禮物,但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開心地迎接這份禮物,有些會狠心地將其丟棄。這樣的孩子無疑是不幸的,而孩子們如果能找到疼愛他們的養父母,那將是何其的幸運。有這麼一個女孩,出生3天就被親生父母拋棄,而後在養父母家像個寶一樣被疼愛,33年了,女嬰也長大了,她是怎麼報恩的呢?女孩叫馬優軍,是河南人,現如今33歲。
  • 被拐28年後,他找到親生...
    李家遠有了一個新名字——李文周,因為他找到失散將近28年的父母和親人,改名字的意思,是要重新開啟他新的人生。28年前的一天,李家遠還是一個兩三歲的小孩時,在貴陽貴烏路突然失蹤,與黔西父母失散:他被人販子拐走了。李家遠回憶,當年被拐走期間,受到人販子無情虐待。
  • 瑞士新《收養法》生效 同性戀獲許收養繼子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瑞士資訊1月1日報導稱,根據最新的《收養法》,自2018年1月1日起,瑞士的同性伴侶和同居伴侶獲得了可以收養對方子女的權利。秘密收養法也有所鬆動,未來瑞士有望可以公開收養子女。此前,瑞士僅允許婚姻關係中的一方收養對方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