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近期持續高溫,不用出家門的「線上補習」吸引不少中小學生參加。但相關專家對記者表示,線上補習班的師資水平良莠不齊,且存在一些公辦學校教師兼職、違規補課,是一塊亟待政策規範的領域。
暑期線上補習價格不菲
南京學生小王今年秋季開學將上初三,這個暑假她異常忙碌。
「上午語文數學,下午英語物理,晚上還要完成課後作業。」小王說,因為明年即將中考,所以爸媽花了不少錢給自己補課。光是每天上課的時間,就超過了8個小時。
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是,小王不是坐在教室裡,而是坐在家裡,接受老師的「線上輔導」。
「早上8點半開始上課,12點結束,簡單吃個飯,下午2點又開始上課。」小王說,線上課程是教師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進行的,雖然沒有教室設備,但價錢並不比傳統的教室授課便宜,「一堂課140元,這還是折扣價」。
這兩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補習」也慢慢浮出水面,不少培訓機構主推線上補習,由教師直播給學生上課,藉此撈金賺錢。
「我們現在正在搞優惠推廣,如果您訂得多,可以打折。」7月27日,記者撥通南京一家網校的線上補習機構電話,工作人員介紹了補習價目表:初中生語數外三門主課每小時收費160元,按照每門課40個課時、總課時120個小時計算,一個暑假的花銷在2萬元左右。
此外,這名何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還提供上門服務,不過價格更高,從180元到400元不等。
教師「線上輔導」的收入模式合法嗎?
曾經,一張南京在線輔導教師王羽的課程清單在網上引起不小爭議。
在這張清單上,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後,王羽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
清單還顯示,王羽開設的7節課,聽課總人數達到9479人,課程總收入約8.4萬元,扣除20%的平臺費後,其7個小時的實際總收入超過了6.7萬元。
不少學生、家長由此提出疑問:教師「線上輔導」的收入模式是合法合規的嗎?
「我們的在線直播老師都是一二線城市的公辦學校老師,授課質量您可以放心。」一家全國性培訓機構的一名常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法規,公辦學校教師不允許在外代課,但卻可以在網上代課兼職。
「這是一個漏洞,沒人管。」這名工作人員說,他們線上補習班師資力量強大,甚至能聘請到黃岡中學、衡水一中的名師授課。
不過當記者問到江蘇這邊有哪些老師在該機構兼職時,這名工作人員就顯得有些支支吾吾。她說,機構和教師籤有協議,具體學校不方便透露,「只要家長知道有名校講師就行。」
缺乏監管,公辦學校教師線上授課
記者就此採訪了南京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3年起,南京市就陸續出臺《關於禁止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規定》《關於規範師德師風投訴處理的意見》等文件,公辦學校教師從事線上輔導,應該屬於「在校外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兼職從事學科類教學、文化補習並從中獲取報酬」一類,所以是被禁止的。
那為何禁令存在,卻令不行、禁不止呢?「這些規定都是2013年前後出臺的,而線上補習是從2015年左右才興起,所以缺乏針對性。」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殷飛告訴記者,因為很多條文很模糊寬泛,所以難以界定公辦學校教師搞線上補習是否違規。
「線上補課難查出,主要有三點:檢舉成本高,違規成本低,追查難度大。」殷飛說,與龐大的補課力量相比,教育局的執法人員實在太少了,導致了「民不舉、官不究」的潛規則。
「補課大多是願打願挨的事情,家長老師都受益,最多是孩子不高興。沒有人舉報,很多違規行為就無從查處了。」殷飛說。
線上補習質量難以保證
雖然線上補習價格不菲,但補習質量卻難以保證。
「我們的老師以985、211的大學生為主。」南京一家網校的何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他們網上打出的廣告標語是「學霸老師」,但說穿了這些教師還是一些大學生,執教經驗也僅限於家教,和專業老師沒法比。
一名補習機構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線上補習雖然方便,但無法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查漏補缺,而且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要求較高。「如果要上,也只能限於預習階段,不能當做『正餐』」。
「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有供需市場的存在。」南京曉莊學院教授袁宗金告訴記者,「分數論」催生了「補習熱」,正因為龐大的補習市場,線上補課才有了生存土壤。「對於線上補課,我們應該多想想如何規範,而不是扼殺。」袁宗金說,當下最重要的是做到兩條,一是家長要理性選擇,通過買家選擇淘汰掉一批渾水摸魚的「東郭先生」;二是相關部門要加緊查處,不能讓佔有公共資源的教師鑽空子,在線上補習的風潮上「搶灘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