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連「作案工具」都沒有,它是怎麼讓母雞生蛋孵小雞的?

2020-12-06 騰訊網

母雞能生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只是生蛋的話並不需要公雞的存在,要不然那麼多產蛋的母雞,公雞都要累死了!為什麼母雞獨自就能生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需要公雞這個物種呢?

母雞是怎麼把雞蛋生出來的?

各位熟悉公雞和母雞其實都是正兒八經的鳥類,它們源自於野生的原雞,這是鳥綱、雉科的一種走禽,體重550-1050克,體長在0.4-0.7米之間,一般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帶森林、次生竹林中,集群生活與繁衍。

人類馴化原雞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但歷經2000多年才將雞馴化成肉雞和蛋雞,所以喜歡吃雞肉和雞蛋的朋友,必須要感謝一下為此付出無數努力的先人!

母雞的身體結構與生殖系統

儘管已經被馴化,雞和原雞的身體結構上並無大的差異,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作為家禽的雞已經不適合飛行,而原雞飛行能力仍然很強,而且為防止天敵偷襲,它們夜間棲息於樹上!

和哺乳動物一樣,雞也有一個卵巢,比較強大的是雞的卵巢產卵能力非常強大,但與各位想像的不一樣的是,雞在當天產的蛋並不是當天的卵,而是早在母雞性成熟前就產生了,隨著母雞逐漸長大,卵泡會逐漸開始發育,一般一個卵泡的成熟周期是7-10天!

母雞的生殖系統

母雞的生蛋過程

在母雞排卵前一周左右,母雞的雌激素就會形成並輸送至卵巢,卵黃物質會慢慢在卵母細胞周圍沉積,卵母細胞就會逐漸長大,不久將會形成蛋黃,等徹底成熟後蛋黃就會從卵巢脫落,開始進入輸卵管的漏鬥部,這個部位比較大,因為它要收集卵巢的所有位置脫落的成熟卵泡!

成熟的卵泡會經過漏鬥部和頸部,再經過膨大部到峽部,這個位置非常關鍵,因為在膨大部形成的蛋清並完成包覆,此時的雞蛋就是一個沒有蛋殼,蛋已經有蛋黃和蛋清,它會繼續往下到峽部包覆上雞蛋膜,再在蛋殼腺位置完成鈣質沉澱,形成一個完整的雞蛋!

最後在一個適當的時間裡,母雞會咯咯咯的叫聲中生下雞蛋,不過相信大部分人都信了這個邪!其實母雞生完蛋才叫的,因為母雞生蛋真的是件辛苦的事情!短的要10~20分鐘,長的要4~5個小時,這個時間裡都在咯咯咯叫的話,浪費的精力實在是太大了!

「打水」是什麼意思?公雞真的只是刷存在感的嗎?

母雞生蛋從頭到尾,似乎沒有公雞啥事!準確的說,如果母雞隻是生蛋的話,還真不需要公雞幫忙,因此從理論上來看,蛋雞的養雞場根本不需要公雞,除非養雞場還有小雞孵化流程!那麼公雞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打水」的作用

其實打水就是公雞和母雞交配的過程,公雞的陰莖是看不到的,因為在發育之初就停止生長了,而且還會萎縮,最終連陰莖都找不到!但這並不妨礙公雞和母雞「合體」!交配時,公雞的洩殖腔會整體外翻深入到母雞的洩殖腔內,有點像人類脫肛的狀態,把精也直接排入母雞體內!

整個過程有點像水管放水的過程,所以有些農村地區就形象的將這個過程稱為「打水」!那麼「打水」後這些精子又是從哪裡和母雞的卵子受精的呢?就在生殖系統中卵巢進入漏鬥部的時候,在這裡精子和卵子相遇,完成受精並二次成熟分裂,此後的過程和未受精過程是一樣的!並且要命的是受精蛋和未受精蛋從外觀上根本就看不出來!

怎麼區分受精蛋和未受精蛋?

當然這難不倒勤勞的中華民族,據資料中國地區是最早完成原雞馴化的,這表示在將近1800年前的西漢時期中華民族就掌握了雞蛋甄別受精蛋和未受精蛋的區分標準!受精蛋在外觀上儘管沒有任何區別,蛋在漏鬥部已經和精子相遇並分裂發展到了囊胚期!

因此在受精蛋的蛋黃位置會有一部分已經發育了的,如果通過明亮光線透過來的暗影,那麼能看到囊胚像覆蓋在卵黃表面的圓盤,中央為明區,邊緣為暗區,這通常稱為胚盤。因此在背光下很容分辨出這個特徵,因此有經驗的繁殖場工作人員是不會判斷錯誤的。

胚胎逐日發育圖示

一般受精蛋經過二十一天左右即可發育成小雞,也有提早破殼的!一般民間有吃毛蛋的習慣,那個十八天的毛蛋就已經基本發育成熟了,能下口的人都是重口味的,而比較早期的只是初步發育的,尚未成型,各位要嘗試的儘量選早一點哈!

相關焦點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公雞是如何讓母雞孵小雞的?看完才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想錯了
    公雞是如何讓母雞孵小雞的?看完才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想錯了對於公雞是如何讓母雞孵小雞的?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吧!現在基本上很多人都在城市裡面生活,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很了解,而且很多人知道就算沒有公雞,母雞也能下蛋,公雞好像沒什麼用,其實公雞用處也很大,農村人都知道,要是家裡沒有公雞,母親是孵化不出小雞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公雞是如何讓母雞孵小雞的?看完才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想錯了。
  • 什麼樣的雞蛋才能孵出小雞?看看農村人是怎麼孵小雞的
    每年春季天氣變暖的時候,家裡的有些母雞就開始「趴窩」了,這個時候母雞會發出「咕咕」的叫聲,而且體溫會升高,有經驗的村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時候的母雞就可以孵小雞了。下面就來看一看農村孵小雞應注意哪些事情?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因為我們吃的都是專業養雞場出售的雞蛋,這些小雞自從可以下蛋之後就被關在狹窄籠子裡,上下左右前後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參與自然雞蛋是無法孵化出小雞的。而一些家裡散養的雞,沒事的時候出去閒逛尋找食物,因此即使家裡沒有養公雞,但也有可能在外尋覓到如意郎君,共同度過快樂時光,此後母雞產的蛋就都能孵化出小雞了。
  • 如果母雞沒有和公雞交配,那麼它生出雞蛋之後還回去孵蛋嗎?
    我們知道能孵出小雞的蛋,肯定都是受精蛋,而母雞沒有與公雞交配產出的蛋,是未受精蛋,這種蛋肯定是不能孵出小雞的。那麼母雞生出這種未受精的雞蛋後,還會回去孵這種蛋嗎?一般來講,母雞產出這樣的蛋後,還是會去孵這種蛋的。
  • 實拍家裡的老母雞孵小雞全過程 破殼瞬間太感動了!
    俺娘在家養了幾隻母雞,每逢春天母雞開始孵化小雞。因為此時溫度逐漸升高,食物逐漸增多;小雞孵化出來後,有足夠的食物,並且溫度不會太低,提高它們成活率。而現在人工養殖中,只要是完整的新鮮的受精過的雞蛋,一年四季都可以孵化。從孵化到小雞出殼需要21天時間。
  • 母雞孵小雞要多少天?為何農村用母雞孵化小雞的越來越少了?
    而春天的時候,農民就要開始用母雞來孵化小雞仔了。不過,近年來在農村裡養雞的雖然很多,但是採用傳統的方式讓母雞孵化小雞的卻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何呢?母雞孵小雞要多少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筆者所在的村子裡,現在僅有幾戶人家還會堅持用自家的老母雞來孵化小雞,多數都是去集市購買小雞仔回來養殖,有些甚至是直接購買一斤左右的半大母雞回家養殖。
  • 母雞沒有公雞也能下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母雞下蛋不需要公雞,但是母雞下的蛋並不都能孵化出小雞,只有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化,而受精無疑需要公雞的存在,母雞自己無法完成這件事。繁衍就是公雞存在的最大的意義。家養的雞群時常會配少數幾隻公雞,公雞因為體格更加健壯,且羽毛的顏色更加鮮亮,遇到危險的時候公雞能一定程度上保護母雞,它需要挺身而出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另一方面因為羽毛更為限量,也常稱為天敵攻擊的對象。鳥類中尤其是雞形目的物種,因為性選擇,雄性通常比雌性長得更加鮮亮,體型也更大,公雞、公孔雀等等都是這樣。
  • 雙黃蛋孵出的小雞會是什麼樣的?
    有網友問:「雙黃蛋孵出的小雞會是什麼樣的呢?我想試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真好奇,親手試試是最好的了解方法。但在您孵蛋之前,有幾點得清楚:一、您選的雙黃蛋是來自哪裡?並不是是個雞蛋就能孵小雞的。
  • 農村如何孵小雞?注意7點就能成功
    打包出售去年臘月二十八的時候,母親還在城裡幫我帶小孩,父親從來沒孵過小雞,在家試了一窩,放了20個蛋,孵出了14隻,現在這些小雞已經不需要母雞帶,自己四處覓食了。回老家躲避疫情後,看到城裡人的需求如此之大,母親在今年3月又趕著孵了2窩小雞,一窩放了16個蛋,用的是自己家兩天內撿的新鮮雞蛋,但沒有檢測是否是受精的蛋,最後孵出了13隻;另外一窩放了18個蛋,用的也是現撿的雞蛋,而且用電筒檢測過,看起來都是公雞受過精的蛋,孵化的時候母雞踩破了2個,其餘的16個都孵化出來了。怎樣才能提高孵化成功率呢?
  • 母雞生不生蛋生蛋多少與公雞有多大關係?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使很多不鳥進化論的人迷惑了一輩子,其實只要知道了生物進化的規律,就沒有這個扯蛋問題了。現在有人扯蛋又扯出了新問題,突然發現母雞沒有公雞也能生出蛋來,百思不得其解~人生崽沒有男女糾纏一番就生不下來,這雞咋回事呢,是不是弄通了就能解決糾纏了自己半輩子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呢?於是提出了這個雞沒有公雞授精怎麼也會生蛋的問題。時空通訊見此公很焦急,很同情,就冒昧班門弄斧說說雞的戀愛與生蛋的關係問題。
  • 老農說公雞交配靠「壓蛋兒」,你知道母雞如何受孕的嗎?
    而今天我們探討的話題則是讓很多人都疑惑的。這個話題則是關於家禽雞繁殖的話題。很長時間以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都很難找出答案。即便是現在,也很難有人描述出標準答案。當然我們不是科學家,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就略過這個問題卻探討下一個問題。即公雞沒有生殖器官,那麼它是如何交配的呢?
  • 為什麼母雞沒有公雞卻能天天下蛋?母雞:都是因為人類
    母雞在沒有公雞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能天天下蛋?雞屬於鳥類,在鳥類中不僅母雞可以獨自一「人」天天下蛋,雞、鴨、鵝、鵪鶉都具備這個特點,這一切都是人類幹的。
  • 怎麼孵小雞,孵小雞的方法有兩種
    孵小雞的方法有兩種 一、母雞孵化 母雞孵化小雞,是我們農村最常見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利用母雞抱窩的習性來孵化小雞的;二十多年前,養過雞的農民都知道,母雞下蛋一段時間後就沒蛋下了,而且還找個有各種乾草或者有稻草的地方抱窩。
  • 農村老母雞「抱窩」,孵小雞的日子
    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賣小雞的商販們開始遛鄉,「小雞了買小雞」的吆喝聲迴蕩在村莊的上空,每到一個村子,無論是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抑或從村南頭到村北頭,總是一步三停,這家主婦掀開竹篾蓋子看看,然後經過精挑細選,買一二十隻,回家飼養。但有的人家卻不需要購買,因為,家裡有自己家裡有老母雞孵化。在我們老家農村,老母雞孵小雞,被稱為「抱窩」或者「趴窩」。
  • 農村母雞孵小雞的過程,小時候你肯定見過
    一般情況下,我們家會養十多二十隻,雞少了雞生的蛋不夠拿來應付日常油鹽醬醋的開銷;雞多了,雞口糧又不夠,就要和人爭糧食了。老母雞孵化小雞在農村又叫「抱窩」或「趴窩」。二三月,天氣漸漸暖和了,母雞下蛋也多了,一般每天一個。
  • 自家孵小雞的幾個要點
    母雞孵出的小雞比較好養活,原因是不用太多的人力,出殼的小雞等外表水分幹了之後,走路也比較硬朗了就可以讓老母雞帶了,這樣一來可以給小雞溫暖,二來可以更好的保護小雞。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家孵小雞時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1.孵小雞的時間一定要選好,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要選擇不冷不熱的時間去孵,初春或者初秋。2.選擇擅長孵小雞的母雞去孵,有的母雞孵幾天就不孵了那就不好了,最好留幾隻種雞專門孵雞用的。3.選蛋要注意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受精蛋,如果不是就得pass掉。
  • 小雞出殼是小雞自己破殼,還是雞媽媽幫助破殼?
    小雞自己努力啄破殼出來的。不只是小雞如此,所有的禽鳥類蛋生的動物,都需要經過這一獨自奮鬥的過程,不能借住於任何外人幫助。阿兮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還幫媽媽照顧過孵蛋母雞,甚至還幫過在生產隊上工的媽媽(生產隊上工後,不到中午,或者傍晚,是不能回家的,否則扣工分),一天多少次「擱摟」雞蛋的任務。所以對農村孵小雞這套還是比較明白清楚的。下面就把母雞孵小雞的一些關鍵點分享給沒見過的朋友們。一、被公雞「踩」過的母雞生的蛋,才能孵小雞並不是母雞生蛋後開始抱窩,就能孵出小雞的。
  • 母雞孵蛋,孵的是溫度?No, 是精神!
    #發現美好時光#往常在院子裡四處亂溜達的母雞,今天進窩了。無疑,我們肯定又有雞蛋了。作為家裡唯一的一隻母雞,它證明了一個城裡孩子永遠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母雞下蛋完全不需要公雞的存在。經云:「胎因情有,卵惟想生,溼與境合,變化而生」。母雞下不下下蛋,取決於它想不想下蛋,只要它想,它就可以。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甚至覺得農村人是比較乏味的,其實這只是城市人對農村的錯誤認知,畢竟每個人群都有一定的休閒方式,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並不能說一個地方沒有娛樂!其實在農村人們過的非常的充實,而且也非常的快樂,他們生活在這個慢節奏,生活壓力又比較小的地方,而且還擁有著大自然的風光。還能夠欣賞到美好的環境,同時隨時隨地都洗滌心靈,這無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讓城市人望塵莫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