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瞬間讓你覺得中國動畫的完了,中國動畫片失敗的原因!

2021-01-17 海賊小王

一周新鮮點,今天小編又來和大家鬧鬧磕,漫畫天天看,天天新據點。看過很多動漫的朋友都知道,總有那麼幾個看不完的動漫,《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死神》、《航海王》、《銀魂》,話說《火影》都到下一代了,終於要完結了,個人覺得《名偵探柯南》這輩子都完結不了。說了那麼多都不是重點,看了那麼多期動漫,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國產動漫的前景。那個瞬間讓你覺得中國動畫的完了,中國動畫片失敗的原因 !

中國幼齡向動畫產業不會完,因為那裡是安全區,中國少年向動畫產業不會完,因為還未被針對,中國青年/成人向動畫產業不會完,因為根本不存在。

日漫風這種東西是很廣闊的詞語。《暗芝居》風格採用陰暗,深色為主體,《名偵探柯南》的特別的錐形臉和髮型(比如小蘭),《弒神者》和《亞人》的2.5D,京阿尼,Mad House, 骨頭社和吉卜力等工作室的畫風也是迥然不同。所謂日漫畫風在某些地方有傾向性的共同特點,但要說他們的標準都是統一的嘛,那還真的不是。

關於畫風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室風格,上述提到的京阿尼,吉卜力等都自己的風格。一些國產的動畫工作室比如視美(全職高手,雙生靈探),繪夢(狐妖小紅娘,屍兄第二季),震雷(迷域行者),他們都有在日本學習和做外包的經驗,這些工作室的畫風會具備一些日漫風格也是無法避免。像娃娃魚工作室(小米的森林),咕咚(火澤睽·笑人傳)和MTJJ(羅小黑戰記),他們的風格就明顯不同。

而且學習日漫風不是一件不被認可的事。日漫風格是經過市場層層篩選而最終形成的,嘗試走自己的路自然可以,但學習他人並非一件錯誤的事情。就像《火澤睽·笑人傳》,標準的自主風格,但也是由於使用這種風格,受眾面小。如果目前熱門的國產動畫《狐妖小紅娘》或《一人之下》使用了這種風格,大半觀眾都會放棄我絲毫不奇怪。

中國傳統的水墨,連環畫,古代壁畫,布偶動畫在基本運營和製作上根本不適應現代工業化生產的文化產品。作為藝術可以長存,但作為商業動畫,結局就是被淘汰。

日本是公認的2維動畫強國,全世界能比較日本的除了美國我真的想不出來其他國家了,韓國應該可以算個四分之一?法國算個二分之一?中國動畫在文革期間是負發展指數,哪怕之後也因為政府的政策問題,一直無法得到發展。所謂扶持金額就更別提了,催生了一堆類似《雷鋒的故事》,《高鐵俠》這樣騙錢的3流作品。

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得從網絡平臺崛起的時期算起,由騰訊,有妖氣這些資本帶頭投資,形成市場運作,目前良性的產業鏈也才開始慢慢形成。連日本動畫發展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都不到的時間積累,就打算達到日本的一流動畫如Fate/ zero,stay night,一拳超人,鋼煉,永生之酒,紫羅蘭,JOJO等作品的水準,大躍進也不是這麼玩的。像阿基拉,蒸汽男孩,東京教父,紅辣椒這些作品更是不要想了。

從我國動畫作品和相關電視節目中不難看出,我國的動漫製作人對於動漫的定義是:低齡兒童觀看。從《中華傳統美德》、《藍貓系列》的說教到《天上掉下個豬八戒》、《天眼》的消遣,中國動畫無不針對「小孩子」。十年前的《熊貓家族》到十年後的《紅貓藍兔》,中國動畫始終無法跳出「動物擬人化」的主角偏向,動畫內容膚淺、幼稚。

而日本早期用十年的時間從《西遊記》發展到《鐵臂阿童木》,後者更是日本動漫界的經典。漫畫教父手塚治虫藉助這部作品,利用獨特的想像,表達了自身對於戰爭、人性、和生命獨到的見解,更使得日本國民意識到動漫並不是小兒科的作業,其可表達的、可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等同於一本好書,甚至可以超越名著。

正由於中國時時抱著「動漫幼稚」的觀點,國內的動畫即使做得再好也很少有青少年的追捧者。中國動漫的製作者(尤其是央視的動漫製作人)應改正自己的觀點,像樣地做出適合青少年的好作品,贏回我國青少年這個市場。 其次,國內的動漫作品內容單調、老舊,少有創新。

中國並不缺敢想像的人才,問題在央視讓不讓用。廣電管制得太死,思想放不開(關鍵也是對於動漫的認識問題),加上對央視規定了對國內動畫作品的「保護政策」(即一日之內的播放時間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導致許多爛本在電視上狂轟亂炸。

如果中國動漫的思想稍開放些,貼近些青少年的思想,要獲得青少年的喜歡並不困難。國內動畫總當心有點「黑」,覺得日本動漫裡總充斥著暴力、色情、兇殺,其實並不是所有日本動漫都如此,有些也只是可以接受的內容,但這些不過是花邊。有句話說得好,要「揭開現象看本質」,對待動漫也是如此。有時一部動漫作品可以表現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擁有的氣質和民族精神,這些精神並不總是一看就可以明白,而是需要通過認真的思考,對每一個細節仔細的品味得出的。 對於中國動漫,創新是必須的。

只要敢於想像,中國可創新的領域其實相當廣闊。 再次,國內動漫的製作技術(包括2D既3D技術)不成熟,作品的篇幅過長。 國內動漫產業正式發展的時期晚,因此技術不成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這麼說過:「國外用3D技術來彌補畫面的不足,中國用3D技術栽自己跟頭」,其實這句話說得沒錯。國內動畫總喜歡使用3D技術——在2D技術還十分不成熟的情況下爛用3D技術,使得作品出現人物脫節、比例失調等等的問題,加上3D製作的成本高,這對於國內動畫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小編個人認為中國的動漫是種類不全,漫畫都沒有就直接去拍動畫,劇情方面是極其的雞肋,至於畫質方面,一個字,缺錢,角色設計馬馬虎虎。至於喜洋洋,一開始我也很喜歡看,現在,當它是抗戰片了。動畫都這麼垃圾,更不用談他的配音陣容了。說到缺錢,導致了中國動畫審批都通不過,不用錢堵住那些官德嘴,你拍毛動畫啊。以前還能看日本的,現在都被禁了。

日本之於動漫就如維也納之於音樂,無視日本動漫的巨大商業機器就如自尋死路。中國要正視日本動漫的發展,並虛心學習其優點,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努力克服自身的點,有恆心有毅力,就定能將我們的動漫產業搞起來,搞上去。 希望在將來,我國的動漫產業能成為我國賦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部分,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健康、快速向前發展。

中國動畫片失敗的原因 :

1、主要因為中國對國產動畫過分實施保護(正所謂慈母多敗兒),反正不論你畫得好不好,電視臺也一定會購買來播放,畢竟國產動畫出品得很少,電視臺每天要播日本動漫的話就必須要有60%以上國產動畫,所以才生出《大頭兒子》這樣的腦積水的怪胎。

2、缺乏題材,一味的去畫那些歷史文獻,中國的歷史題材是好,但看得多都厭的啦,缺乏現代現代感,《Q版三國》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可就只有這個優點,其它都是垃圾。

3、公眾對動畫的心態不正常,覺得動畫片是給智商沒發育完全的孩子看的!其實動畫和電影一樣,動畫其實也是電影的另一種表現方式.誰說看動漫的孩子專利,日本動漫是適合6-40歲的人群看的。

4、缺乏自我反思,為什麼日本動漫這麼受歡迎?因為動畫已經不只是會動的圖畫,裡面有作者表達的思想,有讓人感動的愛情,有精彩戰鬥場面,有玄念的劇情等

相關焦點

  • 誰說中國沒有好的動畫片?那是你出生的太晚!
    動畫片,是給無數人童年最珍貴的記憶,還記得和小時候和家人搶遙控器的你麼,小新小時候為了多看幾分鐘動畫片和爸媽鬥智鬥勇。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在接拍動畫片《大鬧天宮》那一年,已經60歲了。此前,他開創了中國動畫史上的若干個第一:第一部動畫片《紙人搗亂記》,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來源:鐵扇公主此前,若不是電影商毀約,孫悟空這一形象恐怕早已被搬上了銀幕。
  • 這五部你可能聽過,但是沒看過的動畫,只有最後一部是中國出品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看過了不少的動畫片和動漫,很多人都會喜歡其中的角色,然後進行模擬和效仿,但是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大家都知道它們出自哪裡嗎?不是在中國上映就是中國動漫,有很多外國人會運用中國的歷史來進行動畫敘述,但可以說那是中國動畫嗎?
  • 中國難以忘懷6部經典動畫片,你看過幾部呢?
    一說到動畫,很多00後首先想到的是以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動畫系列,日本動畫還是居多,現在很多00後看的大多數動畫,動漫都是日本的,具有代表性有《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等等,當然我們中國現在的動畫片的水平也在提高,現在也越來越多優秀的動畫出現在我們面前,比如說《墓王之王》《秦時明月
  • 中國人氣爆棚10部動畫片,《姜子牙》落榜,第一不是《哪吒》
    2020年國慶檔期間,《姜子牙》隆重登場席捲近15億票房,成為又一部爆款動畫片,有望超越《瘋狂動物城》15.31億,成為中國影史最賣座動畫片亞軍。 在中國,影迷越來越喜愛動畫片,這也是動畫片屢屢摘下高票房的原因。
  • 中國動畫片史上的良心之作——海爾兄弟,滿滿的回憶殺啊
    《海爾兄弟》是海爾集團、北京紅葉電腦動畫製作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系列動畫片,由劉左鋒、戴福林執導,張經平編劇,前106集於1995年起播放,於1998年完結 。當時這部動畫片火到啥程度呢?嗯。。反正裡面那首魔性的「打雷要下雨,雷歐~」,基本全班都會,還有人穿了小紅褲衩去上學,被老師趕回家,應該是那個年代最早的cosplay了。。。遺憾的是,或許是怕存在廣告嫌疑?這部動畫片在後來很少重播。耗時八年,投資六千萬,中國最長的動畫片——212集的《海爾兄弟》,問市了!
  • 中國國際動畫節金猴獎《月老》,貓和老鼠的姻緣在這裡得到了實現
    KAFF是凱奇凱梅特動畫電影節的簡稱,他在歐洲本土享有盛譽,始於1985年,組織了第一次僅限於匈牙利電影的評論,直至1996年,組委會將歐洲動畫電影納入了節展,由此誕生了歐洲動畫片競賽單元,今年六月份中國國際動漫節組委會受邀參加了第十四屆KAFF,《月老》等8部金猴獎動畫短片得到了展映。
  • 從捷克春天走出來的鼴鼠 要和中國熊貓一起拍動畫片了
    17日新華網報導,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勒綱要》(以下稱《綱要》)全文。切,這長長的「公文」我看來幹嘛? 慢著,在一堆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物流、投資這個那個的字眼裡,怎麼好像看到了鼴鼠?定睛一看,噢,果真有!是中國與捷克要共同拍攝動畫片《熊貓與鼴鼠》。
  • 重溫中國優秀動畫電影 國產也曾獨佔鰲頭
    [摘要]小編為你盤點經典的國產動畫電影,你看過幾部?關於動畫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迪士尼?夢工廠?還是宮崎駿?那你們有沒有會想到中國動畫電影呢?有的會說:別鬧了,怎麼和他們比?可是將時間往前倒退,這就話講的可就有些妄自菲薄了!
  • 中國動畫《熊出沒》海外熱播 全球傳播中國文化
    作為中國動漫知名品牌,華強方特的《熊出沒》第7次參展坎城電影節,海外市場傳來一系列捷報。在本屆影展上,華強方特的《熊出沒》系列動畫片現場籤約俄羅斯等近10個國家,在國內創下6.05億超高票房的大電影《熊出沒·變形記》也現場籤約韓國、中東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加上已經發行的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等,《熊出沒》品牌影響力現已覆蓋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
  • 那些小時候喜歡的動畫片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看過不少動畫片吧!尤其是那個沒有手機、寬帶的年代,最大的樂趣就是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那些喜歡的動畫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憶下吧!四驅兄弟《四驅兄弟》是日本漫畫家越田哲弘在日本著名雜誌《快樂龍》上連載的經典漫畫,並以此為架構製作而成的超人氣動畫,而動畫中的賽車玩具,想必許多人小時候也玩過吧!記得小編小時候最喜歡星馬烈,因此,買了音速系列的賽車玩具,到現在還保有一輛先驅音速。此動畫一共有三部,但小編表示,只看了兩部,因為第三部換主角了,就沒興趣看了,不知道你曾經是否也是這樣呢?
  • 中國唱詩班:讓「中國風」動畫還原歷史打動人心
    動畫短片《相思》中的少年王初桐和六娘  耳畔響起了淅淅瀝瀝的雨聲,穿破黑暗,一顆晶瑩剔透的紅豆瞬間綻開成一把紅色的油紙傘,穿梭於市井巷陌和寒來暑往間,牽出回憶裡一段才子佳人青梅竹馬、卻無緣廝守的愛情故事……  今年,一部以清朝嘉定名士王初桐為人物原型的「中國風」動畫短片《相思》幾度在社交媒體引發刷屏,上線10天內短片全網點擊量超過1億次,並在近期拿下了亞洲地區原創動畫賽事日本
  • 中國幼教動畫片任道重遠,好在出現了《萌雞小隊》這種精品
    今年有一部兒童動畫片大火,叫做《小豬佩奇》。這部本來是低幼兒童向的動畫片,除了一些家長會陪孩子看,應該是沒有哪些大人會特意去看它的。但是它就是莫名其妙的,紅遍了所有年齡層。小豬佩奇延伸各種梗讓全民參與狂歡之中。《小豬佩奇》是一部極其優秀的早教動畫,面向的是3-6歲的兒童。
  • 《龍貓》國內上映5天票房破億,為何日本動畫在中國如此受歡迎?
    作為一部30年前的動畫來說,的確還是獲得了中國觀眾的認可。根據糯米網的電影票房統計,《龍貓》上映五天的票房已經累計突破1.06億人民幣,在目前上映的實時排名中,排在第二位,對於一部1988年在日本上映的動畫電影來說,在中國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確實還是出乎了一些影迷的預料。按這個票房走勢來看,1周後達到1.5億的票房還是可以期待的。
  • 中國影迷眼中10大最佳動畫片,僅有一部華語片,宮崎駿皮克斯霸榜
    豆瓣電影是中國受眾最廣最活躍最權威電影社區,記錄了千萬影迷的真實觀影感受,相當於中國IMDb。鑑於用戶評分的真實數據,誕生了一份權威榜單:豆瓣電影Top 250佳片榜,收錄了全球優秀佳片。縱觀這份榜單,有文藝片、科幻片、魔幻片、動作片、武俠片、愛情片,也不缺乏動畫片。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畫片得到了中國影迷的喜愛,最終闖入在這份榜單佔據一席之位。
  • 動畫片《搖滾藏獒》:想給中國孩子做部能看的片子
    搖滾歌手鄭鈞首次跨界製作的3D動畫電影《搖滾藏獒》,昨天下午在京舉辦首映禮,影片即將於本周五登陸院線。作為該片的原著漫畫作者和製作人,鄭鈞感慨,自己六年磨一劍,是因為覺得中國的孩子太可憐了,這些年都沒什麼好看的動畫片,「就單純地想做一個給自己孩子能看的、有好的價值觀的動畫電影,它只關乎夢想,與欲望和事業都沒有關係。」
  • 一個中國藝術生的赴美求學之路:《獅子王》開啟我的動畫奇緣
    《獅子王》打動了我20年前,山西太原的一家電影院放映迪士尼經典動畫片《獅子王》,當時八九歲的我坐在臺下觀看,那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動畫片,精巧的故事、動人的音樂、迷人的畫面,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問,這麼好看的動畫片是誰做的?爸爸告訴我,這是迪士尼做的。從那時起,迪士尼第一次走進我的心裡。我從小就學畫畫,但主要是畫兒童畫。
  • 童年經典動畫《貓和老鼠》在中國到底有多火?
    一句話說明《貓和老鼠》在眾多到底有多火,「在中國《貓和老鼠》這部動畫是影響了近三代中國人的「經典之作」。」   而當時多數的成年觀眾表示,自家只有一臺電視,孩子看著動畫片自己就不能看別的了,沒辦法也只能跟著看
  • 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首次登陸中國大陸
    原標題:動畫片《瑪莎和熊》首次登陸中國大陸 由俄羅斯Animaccord工作室出品,風靡全球的動畫《瑪莎和熊》將於1月10日登陸中國大陸,在西瓜視頻全網獨播。該動畫是Youtube網站點擊量最高的動畫影片,並曾以超過33億的單集播放量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 好萊塢動畫大片轟炸 國產動畫尷尬缺席兒童節
    此後的十多年裡,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雖然也經歷過《最終幻想》式的失敗,但是,電腦動畫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超強的吸金力再次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永恆真理。在電腦技術的支持下,迪斯尼公司一接連推出的《玩具總動員2》、《海底總動員》、《怪物公司》、《超人特工隊》、《汽車總動員》等一系列動畫片,都取得了靚麗的票房成績。
  • 奧斯卡動畫《包寶寶》幕後:一個中國留守少女的好萊塢之路
    過了一段時間,Rona興奮地告訴遠在中國的爸爸,她和另一位華裔女孩Domee Shi(石之予,祖籍中國四川)一拍即合,準備拍一部關於「中國包子」的動畫片,並囑咐爸爸——你要保密哦,這是商業機密。2019年2月25日,爸爸終於不用再保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