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幼兒園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以後,總是會擔心這擔心那。
這天有個家長在群裡問老師:「老師,我家寶寶吃飯怎麼樣?她回來說她沒吃完飯。」
過了一會老師回復道:寶寶吃飯還可以,但就是有的時候吃得太慢了。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她還沒有吃完。而我們要進行別的了,就不讓他吃了。
幼兒園裡什麼時間該做什麼,都有明確的時間規定,到了時間,老師就會開始進行下一個活動。
隨後,家長群裡又有一個家長很擔心的問老師說:「老師,我家寶寶吃飯是不是也吃得不好?昨天回來我們問她,她說她只喝了幾口湯。」此外,這個家長也表示,自己的寶寶吃飯有點慢。
看到有家長提出問題,其他家長也很好奇自己寶寶的表現,於是紛紛都在群裡問老師。可能是照顧孩子沒有時間,等了好一會,老師才做出回復。
老師說:「(家長)在家還是要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幼兒園是有作息時間的,不可能讓孩子吃一個小時。」
01,孩子吃飯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1、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很多孩子沒上幼兒園之前,在家吃飯幾乎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每次吃飯短則只吃一兩口,多則一頓就要吃上好幾個小時。而由於家長想鍛鍊寶寶的獨立能力,又或者是在吃飯時,他們容易看手機、電視,導致寶寶的注意力也不在飲食上。
此外,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吃飯時到處亂跑不好好坐著,可能還會拿出玩具讓孩子邊吃邊玩,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不良的飲食行為習慣。
2、咀嚼、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協調
有些寶寶從小沒有養成咀嚼的習慣,而且部分家長還總是把孩子的食物弄得太精細,這樣就容易使寶寶在吃飯(特別是在吃粗、硬食物)時,將食物含在嘴裡,進而造成吞咽困難,吃飯時間較長的現象。
3、使用筷子或勺子還不嫻熟
有些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還太小,手眼協調能力差,使用勺子或者筷子的動作還不是很熟練,明明夾一下飯菜就可以送到嘴邊,但由於對筷子、勺子使用不熟練,孩子就會花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去熟悉怎麼運用筷子或者勺子把食物吃到嘴裡。
4、寶寶心情不太好
有的時候當寶寶有心事時(比如受了什麼委屈、或者挨了老師的批評,又或者被別的小朋友驚嚇等等),開心不起來,對食物也就沒有像平時那樣感興趣了,自然吃飯速度也跟著慢了下來。
5、寶寶有挑食、偏食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歡吃青菜,這樣挑食、偏食,在面對討厭吃得食物時,就會遲遲拿不起勺子,就算拿起來了,也只是在碗裡攪來攪去,如此一來,吃飯速度自然也慢了下來。
02,寶寶吃飯不積極,家長該怎麼辦
①糾正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限制寶寶在飯點前吃零食,每次吃飯時規定時限,到了時間,就算孩子沒有吃完,家長也要把飯菜都收起來。此外,吃飯的時候,家長也不要給孩子看電視或者手機,以免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吃飯慢。
②鼓勵寶寶獨立吃飯:有的孩子吃飯慢,而家長可能忙於要幹別的事情,一著急就會直接拿過寶寶的勺子或者筷子餵寶寶,次數多了寶寶得不到鍛鍊,就不能熟練使用勺子或者筷子。因此建議家長最好讓寶寶獨立吃飯。
③少盛多添:對於吃飯慢的寶寶,家長還可以巧妙採取少盛多添的方法(也就是每次少盛一點飯,等寶寶吃完了再添加),消除寶寶視覺上的壓力,從而讓寶寶更快的吃完飯。
④「飢餓法」:如果寶寶吃飯還是很慢,家長要及時的停止就餐,就算之後寶寶肚子餓了,家長也不要給他們吃其他食物,直到下次飯點再給寶寶吃飯。逐漸得讓寶寶明白儘快吃飯的必要性。
結語
總之,對於吃飯慢的寶寶,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要鍛鍊寶寶儘量在20~30分鐘內吃完一頓飯。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家長也要想辦法進行縮短。畢竟去了幼兒園,老師和別的小朋友都不會像家長一樣等著孩子吃完,而吃不完飯難免就會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