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潘先生被小區內的一隻野貓給抓傷了,因為不放心,他連忙趕到醫院打狂犬疫苗。醫生提醒廣大市民,一定不要隨意去逗小區內的野貓,並看好孩子避免被貓狗咬傷,一旦不小心被抓傷、咬傷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到疾控中心打狂犬疫苗,切勿大意自己處理傷口了事。
凌晨隨手逗貓,結果大吃苦頭
昨天凌晨,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趕到蘇大附一院掛急診。男子30多歲,姓潘,脫掉戴在手上的手套,手上出現了一條血紅的口子,潘先生說,這是被貓給咬的。
潘先生前晚和朋友打麻將,昨天凌晨牌局結束後回家。走到小區門口,發現一隻野貓在自家門口「溜達」,潘先生當時手上還戴著皮手套,於是毫無顧慮地上前去抓貓。結果,野貓回頭對著他的手就是一口,咬完後「喵嗚」一聲撒腿就跑了。潘先生感覺手上有一陣刺痛,脫掉手套發現手上有一條口子。因為擔心感染,他連忙趕到蘇大附一院救治。急診醫生表示,咬得不輕,建議潘先生到疾控中心打狂犬疫苗。
小區野貓多,幼童逗貓被抓傷
記者從疾控中心的登記冊看到,每年的2-3月份,到中心接種狂犬病疫苗就特別多,其中老人、小孩被咬傷的很多。「主要是現在一些新村內的小貓小狗較多,小孩子玩的時候容易被抓傷、咬傷,」一位正在中心諮詢被貓抓傷的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
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小區是老新村,而且樓下就是一排小餐館,野貓經常在小區一帶出沒。「昨天早上7點左右,我剛走下樓,就看見樓下蹲著一隻野貓,我不太喜歡貓,本想嚇嚇它,讓它跑開,沒想到剛喊了一聲,它就猛衝了過來,它的爪子抓到了我的腿和腳,現在想起來都有些後怕。」李女士說,因為當時穿了較厚的絲襪,沒有明顯抓傷,但是還是能看見輕微的泛紅,所以特意來諮詢下是否需要打針。
市民林小姐家樓下也有不少成群結隊的野貓,每天,這十幾隻貓都會在小區周邊的垃圾箱覓食,在林小姐看來,小區這麼多野貓有兩個大隱患。一是小區裡的孩子們很容易就被野貓傷到。二是野貓不像家裡養的寵物貓,打過預防針,定期會給貓洗澡,它們每天到處跑,在垃圾裡找食物吃,難免攜帶一些細菌。
小貼士
不小心被貓狗抓傷咬傷怎麼辦
最好趕緊先衝肥皂水
市立醫院傳染科醫生告訴記者,如果咬傷得較為嚴重,被咬傷的市民應該第一時間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徹底衝洗傷口至少15分鐘,徹底衝洗後再用2%-3%的碘酒或者75%的酒精塗擦傷口,儘可能多去除傷口中的汙物。之後還應該立即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程接種安全、高效的狂犬疫苗,接種的時間越早越好。如果一處或多處皮膚出血性咬傷、抓傷,或者破損的皮膚被舔,或黏膜被動物液體汙染,除了注射狂犬疫苗外,還應該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為狂犬病死亡率非常高,被寵物咬傷的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內注射疫苗,絕不能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有些市民可能覺得問題不大,但我們還是建議諮詢醫生為先」,醫生說。
醫生還提醒,市民在處理傷口時要切記:千萬不要自己胡亂包紮傷口,因為狂犬病毒在密閉的環境中更容易生存,對患者來說更危險,儘管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時機是動物致傷後24小時內,但即便是超過了這個時間,仍然可以接種,患者不要因為錯過最佳時機而放棄預防補救機會。
記者了解到,現在市區市民家中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一些老新村都會有十幾隻貓出沒,雖然大多數寵物都很溫順,但難免還是會出現一些寵物亂跑、亂叫、街頭大小便的不良現象。為此,提醒廣大市民,家中養寵物的主人,一定要養成文明養寵物的習慣,儘量別在人員密集的地方遛狗;普通市民如果遇到小區內的小貓小狗,在貓狗情緒暴躁的季節裡,市民最好與貓狗等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遭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