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大高加索山脈

2021-01-09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8·四川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高加索山脈位於黑海、裏海之間,全長1100 km,山勢陡峻,4800 m以上山峰15座,山上多積雪冰川。西高加索山位於大高加索山脈的最西部,是歐洲少有的尚未受到人類幹擾的山區。從山麓到山頂,森林茂密,物種豐富。黑海沿岸有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山脈北側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高加索山脈礦產資源豐富。下圖示意大高加索山脈位置與礦產資源分布。

(1)分析西高加索山物種豐富的原因。

(2)說明大高加索山脈對區域內河流水文、水系特徵的影響。

(3)分析大高加索山脈區域對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

(1)氣候溫暖溼潤;山地海拔高,相對高度大,垂直分異顯著;受人類活動影響小, 對生態環境破壞小。

(2)水文特徵: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少;緯度高,冬季氣溫低,有結冰期;海拔高,高山上多積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

水系特徵:區域內地勢中間高,河流呈放射狀水系;距海近,河流流程短;海拔高,山勢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3)緯度較低,氣候條件優越,是俄羅斯重要的農業種植區;臨近黑海,海上交通便利,是俄羅斯重要的出海港口所在地;旅遊資源豐富,是俄羅斯重要的休閒度假、高山滑雪等運動的場所;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豐富,是俄羅斯經濟發展重要的原料供應地。

典型例題二:(2019·新疆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大高加索山脈位於黑海、裏海之間,全長1100千米,山勢陡峻,4800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山上多積雪冰川。西高加索山從山麓到山頂森林茂密。如圖為大高加索山脈示意圖。

(1)說出大高加索山脈南北坡雪線的差異及原因。

(2)簡析區域中部河流眾多且短小的原因。

(3)說明大高加索山脈對區域內河流水系特徵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南坡雪線比北坡低:南坡是西風帶的迎風坡,降水多;北坡是背風坡,降水少。

(2)山地西部多森林,說明降水比較充沛;山上多積雪冰川,水源補給充足;地形起伏明顯易發育河流;東西兩岸距湖泊、海洋近,流域面積小。

(3)水系特徵:區域內地勢中間高,河流呈放射狀水系(河流向南北兩側流):受山脈走向影響,河流多呈平行發育;海拔高,山勢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典型例題三:(26分)閱讀材料,完成回答。

材料一:大高加索山脈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許多山峰的絕對高度超過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1200米以下為闊葉林;1200~2200米為針葉林;2200~3000米為亞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材料二:高加索地區局部圖

(1)甲乙兩地1月均溫相差明顯,其中甲約6℃,乙約0℃。簡析差異的主要原因。(6分)

(2)據材料和圖分析該地河流廣布的自然原因。(8分)

(3)簡析圖示區域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6分)

(4)簡析高加索地區發展冶金工業的主要區位優勢。(6分)

參考答案:

(1)甲乙之間有大高加索山脈,甲處山脈南側,乙處山脈北側,(2分)山脈阻擋南下冷空氣(2分),降溫效應乙處更加明顯(2分)。

(2)山麓為落葉闊葉林,說明降水比較充沛(2分);多高山,山頂積雪明顯(2分);水源補給充沛(2分);地形起伏明顯,易發育河流(2分)。

(3)河網密集(2分);降水充沛,流量較大(2分);有大高加索山脈,地勢起伏明顯,河流落差大(2分)。

(4)錳、銅等有色金屬豐富(2分);水力資源和石油、天然氣、煤等能源資源豐富(2分);鐵路經過,原料和產品運輸便利(2分)

典型例題四:(2019·重慶市雲陽江口中學校高三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俄羅斯是世界向日葵生產量最大國家之一,大高加索山北部是向日葵生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向日葵籽的含油率與氣候關係密切,含油率與光照強度、日照時數和氣溫日較差等因素呈正相關;與日均最低氣溫等因素呈負相關。

材料二:大高加索山脈是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山脈南北兩側自然差異大,山峰高大,許多山峰的高度超過海拔5000米,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該地森林茂密、河流廣布。位於該山區的索契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亞熱帶氣候區,也是俄羅斯唯一具有亞熱帶風情的度假勝地。

(1)比較同緯度的A、B兩地向日葵種植區種子含油率的高低並分析原因。

(2)索契是俄羅斯人首選的度假勝地,大多數俄羅斯人無不希望在索契撈回一年中的夏日陽光及享受自然美景,試分析其原因。

(3)說明大高加索山脈對區域內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

參考答案:

(1)A大於B。

原因:①A地海拔較高,空氣稀薄,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得少,光照較強,有利於向日葵的光合作用;②A地海拔較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有利於減少呼吸作用帶來的消耗;③A地海拔較高,距黑海、裏海更遠,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葵花籽中含油物質的積累;④A地海拔較高,日照時數較低海拔的B地略長,

(2)①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冬季漫長嚴寒,晝短夜長,光照不足。②索契屬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③有海水、沙灘、雪山、森林等,旅遊資源豐富。

(3)①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小;②緯度、海拔較高,冬季氣溫低,有結冰期;③海拔高,高山上多積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

典型例題五:(2015·福建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完成回答。

材料一:大高加索山脈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許多山峰的絕對高度超過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1200米以下為闊葉林;1200~2200米為針葉林;2200~3000米為亞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材料二:高加索地區局部圖

(1)甲乙兩地1月均溫相差明顯,其中甲約6℃,乙約0℃。簡析差異的主要原因。(3分)

(2)簡析圖示區域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3分)

(3)簡析高加索地區發展冶金工業的主要區位優勢。(4分)

參考答案:(10分)

(1)甲在山脈南側,乙處山脈北側;山脈阻擋南下冷空氣;乙更深居內陸;(3分)

(2)河網密集;降水多,流量大;落差大,流速快;(3分)

(3)錳銅等有色金屬豐富;水資源豐富;水能和石油天燃氣煤等能源豐富;鐵路經過,交通便利。(4分)

典型例題六:(2018·河南高二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大高加索山脈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許多山峰的絕對高度超過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

材料二 高加索地區局部圖。

(1)甲乙兩地1月均溫相差明顯,其中甲約6℃,乙約0℃。分析差異的最主要原因。

(2)簡析圖示區域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

(3)列舉圖示區域範圍內,除水力資源外重要的能源資源及分布。

參考答案:

(1)甲乙之間有大高加索山脈(高大山脈),甲處山脈南側,乙處山脈北側;山脈阻擋南下冷空氣,冷空氣對甲地影響比乙地小(乙地的降溫效果更明顯) (2)河網密集;降水充沛,流量較大;有大高加索山脈,地勢起伏明顯,河流落差大 (3)石油 天然氣資源, 裏海東岸及湖底

典型例題七:(2017·河南高二期中)索契是俄羅斯唯一具有亞熱帶風情的旅遊度假勝地。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屆冬奧會將在索契舉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索契地理位置及周邊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大高加索山脈是亞、歐兩洲分界線,也是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地理分界線。索契的獨特地理優勢,使之成為世界緯度最高的亞熱帶氣候區。

(1)索契的氣候類型為;大高加索山脈南坡的雪線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

(2)舉辦冬奧會,必須具備充足的冰雪條件,分析索契地區冰雪豐富的原因。

(3)俄羅斯的伏爾加河-頓河流域是世界上向日葵生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簡述該地區種植向日葵的優勢自然條件。

(4)20世紀90年代,黑海水質惡化,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海,分析其水質變化原因及應該採取的治理措施。

參考答案:

(1)地中海氣候;由於南坡位於西風帶迎風坡,降水多,冰雪積累多,雪線低。

(2)索契地區冬季降水(雪)豐富,高加索山區海拔高,氣溫低,冰雪不易融化。

(3)地處東歐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緯度位置相對較低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光熱條件較為優越;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4)原因:黑海比較閉塞,海水與外界交流少,自淨能力弱;含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汙水的河流注入黑海造成汙染。

措施:工業實現清潔生產:沿岸城市建汙水處理廠;周邊國家加強協作,共同治理汙染。

典型例題八:(2018·江西省新幹縣第二中學高三)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第22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14年2月7日~2月23日在俄羅斯聯邦索契市(如左下圖)舉行。索契位於俄羅斯的黑海沿岸,坐落在索契河谷,北依大高加索山脈西段。這裡擁有宜人的氣候,由於北方的冷空氣與來自黑海的暖溼氣流的相互作用,索契地區擁有巨大的降雪量,在24小時內可以達到3.3英尺(約合1米)厚。

材料二:索契氣候統計資料

材料三:索契位於高加索山脈西部,該地區曾經引發了近代史上一些最嚴重的雪崩事件,其高高低低的山峰和巖質邊坡也一直處於科學家們的細緻觀察之中。

(1)索契與同緯度地區相比氣溫年較差相對較小,簡析其原因。

(2)分析可能導致索契發生嚴重雪崩事件的自然原因。

(3)分析索契舉辦冬奧會的優勢自然條件。

參考答案:

(1)北靠(大高加索)山脈,冬季受來自高緯冷空氣的影響小;冬季受盛行西風(來自黑海的暖溼氣流)影響,相對溫暖;南臨黑海,海水比熱大,對氣溫調節作用強,升、降溫幅度小

(2)索契周圍的地形尤其陡峭;短時間內降雪量大;相對溫和的氣候。(答對任意兩點給四分)

(3)(南臨黑海)屬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雪)量大 山地海拔較高,氣溫低,積雪時間長山脈高大,滑雪道長,利於滑雪

典型例題九:(2014·四川高三課時練習)第22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羅斯索契市舉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一(4)題。

材料一 索契地理位置及周邊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 大高加索山脈是亞、歐兩洲分界線,也是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地理分界線。索契的獨特地理優勢,使之成為世界緯度最高的亞熱帶氣候區。

(1)第22屆冬奧會舉辦期間,太陽直射點位於 半球,佛山市的白晝時間將逐漸 。

(2)索契的氣候類型為 ;大高加索山脈的北坡山麓自然帶為 ,該山脈南坡的雪線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南坡位於 (風帶)的迎風坡,降水多。

(3)俄羅斯是世界向日葵生產量最大國家之一。簡述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種植向日葵的優勢自然條件。

(4)20世紀90年代,黑海水質惡化,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海,分析其水質變化原因及應該採取的治理措施。

參考答案:

(1)南(1分);變(增)長(1分)。

(2)地中海氣候(2分);溫帶草原帶(2分);西風帶(盛行西風)(2分)。

(3)緯度位置相對較低,熱量條件較為優越;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少,光照條件好;地處河流下遊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每要點2分,答對其中任四點得8分)

(4)原因:黑海比較閉塞,海水與外界交流少,自淨能力弱;含工業廢水的河流注入黑海;黑海沿岸城市生活汙水排入。(4分)(每要點2分,其中黑海比較閉塞,海水與外界交流少,自淨能力弱必答點,其餘要點答對給2分,滿分4分)

措施:工業實現清潔生產;沿岸城市建汙水處理廠;周邊國家加強協作,共同治理汙染。(每要點2分,答對其中任三點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典型例題十:(2014·上海高三)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在雲霧繚繞的雪山之下,在遊人如織的黑海之濱,第二十二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見證了「激情冰火」後,2014年2月23日晚在俄羅斯索契的菲施特奧林匹克體育場盛裝閉幕。朝鮮半島上的韓國平昌以絕對優勢擊敗了德國慕尼黑和法國安納西兩個城市之後,獲得2018年冬奧會的主辦權。

材料一 索契地理位置及周邊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 大高加索山脈是亞、歐兩洲分界線,也是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地理分界線。索契---經緯度地理位置43°35』 N, 39°43』E。其獨特地理優勢,使之成為世界緯度最高的亞熱帶氣候區。韓國平昌(朝鮮語: 英文:Pyeongchang)位於韓國江原道,位於Taebaek Mountains區,首爾以東180千米, 是韓國第三大郡,為韓國著名的度假山城。

(1)俄羅斯的伏爾加河-頓河流域是該國最重要的農業區。簡述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自然條件?

(2)簡述索契的氣候特點?分析大高加索山脈南坡的雪線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

(3)舉辦冬奧會的城市,必須具備充足的冰雪條件,分析韓國平昌地區冰雪豐富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地處東歐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緯度位置相對較低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光熱條件較為優越;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2)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溼潤,雨熱不同期;由於南坡位於西風帶(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冰雪積累多,雪線低。

(3)平昌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冬季降雪(降水)多,冰雪豐富,山區相對海拔較高,冬季氣溫較低,冰雪難以融化。

典型例題十一:(2017·山東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捷列克河,源出大高加索山,注入裏海;長623千米,流域面積4.32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面積約4000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30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億立方米;沿河建有兩座水電站,沿河主要城市有弗拉季高加索、莫茲多克等。下圖為捷列克河流域示意圖,圖中三角洲所在的窪地廣泛分布著鹽漬化土壤。

(1)說明M地以上河段的流量佔總流量比重較大的原因。

(2)簡述捷列克河三角洲建設天然牧場的有利條件。

(3)對於捷列克河水電站的開發有以下兩種觀點,試選擇一種進行說明。

①水電站建設會對河口生物量產生影響,不宜建設。②水電站的建設會對流域產生積極影響,應該建設。

參考答案:

(1)流域面積廣,支流多;距海洋較近,受海洋影響,降水較多;地勢較高,氣溫低,相較於M低以下河段大陸性氣候而言,蒸發弱;下滲情況較M地一下河段輕

(2)窪地地形,平坦開闊,面積大;窪地水分較多,草類等沼澤植物茂盛,水源豐富

(3)支持①,水電站建成後會導致入海水量和如海泥沙減少,水生生物養分減少;大壩影響生物洄遊,導致河口水生物數量減小。支持②,水電站建設可以充分利用劉玉德水能資源優勢;可以滿足沿河大城市對能源的需求;可以利用水電站形成的水域條件發展養殖,觀光旅遊等其他產業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大高加索山脈 比如位於世界上兩大消亡邊界,地中海-喜馬拉雅消亡邊界和環太平洋消亡邊界附近的山脈,通常都十分高大陡峻,比如阿爾卑斯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等。
  • 世界地理小區域——阿特拉斯山脈(摩洛哥)
    (2)阿特拉斯山脈隆起後,該山脈西北側盛行西風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形成地中海氣候;該山脈東南側處於西風背風坡且受信風帶或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形成炎熱、乾燥的熱帶沙漠氣候;該山脈高差較大,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 每天一問:高考地理大題精選15——大高加索山
    引言:大高加索山脈的主軸分水嶺為南歐和西亞的分界線。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呈西北-東南向橫貫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3國。屬阿爾卑斯運動形成的褶皺山系。題目:大高加索山脈位於黑海、裏海之間,全長1 100 km,山勢陡峻,4 800 m以上山峰15座,山上多積雪冰川。西高加索山位於大高加索山脈的最西部,是歐洲少有的尚未受到人類幹擾的山區。從山麓到山頂,森林茂密,物種豐富。黑海沿岸有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山脈北側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高加索山脈礦產資源豐富。下圖示意大高加索山脈位置與礦產資源分布。
  • 世界地理小區域——瓦罕走廊
    材料一瓦罕走廊位於阿富汗東北部、阿姆河上遊,東西走向,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東段,東接我國新疆,如同一根長長的手指,深深嵌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相交的地區;而指尖部分,則是一段與中國相接的狹小邊界,「絲綢之路」為她增添了不少歷史風採,玄奘取經也曾從此經過。
  • 世界地理小區域——波河流域
    該河流中下遊流經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該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連綿的阿爾卑斯山脈,南臨亞平寧山脈),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多在其一些支流上遊興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遊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極易淤塞,現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約81公頃。(1)波河豐水期持續時間較長,枯水期僅出現在夏末秋初,試分析其原因?(2)試比較圖中東西兩側沿海建港條件的差異,並說明原因。
  • 世界地理小區域——吉力馬札羅山
    熱量 緯度地帶性(2)非地帶性 原因:東部受暖流的影響,島嶼中部山脈,阻擋了水汽往西部的輸送。(3)垂直地帶性,隨著海拔的升高,熱量、水分相應地減少。(4)南坡雪線低,北坡雪線高。原因:南坡受東南信風的作用,從海面上帶來暖溼氣流,是迎風坡,降水量多。
  • 中國地理小區域——臺灣島
    試從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據圖說明臺灣城市和鐵路的分布有什麼特點?其原因是什麼?(3)據圖歸納說明1998年~2006年八年間臺灣出口產品結構變化的特點。參考答案:(1)臺灣島屬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多山地,河流短小流急,河水大部分入海。(2)主要分布在西部;環島分布。(2分)中部是山地,西部和沿海地形平坦。
  • 世界地理小區域——加納利群島
    拉帕爾馬島上有全球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星光公園,島上最高點安裝了北半球最佳的天文臺,被評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觀星勝地。圖示意加納利群島的位置,下表為A、B兩地逐月氣溫統計表。(1)說明拉帕爾馬島成為觀星勝地的有利條件。(2)指出A、B兩地氣溫年變化的共同特點並分析原因。
  • 世界地理小區域——塔斯馬尼亞島
    該島為澳洲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島上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全島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塔斯馬尼亞島西部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位置和地形。(1)說明塔斯馬尼亞島被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比重高的原因。(2)分析塔斯馬尼亞島西部溫帶雨林的形成條件。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達加斯加島
    該國「窮」在工業基礎薄弱,以採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手工業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森林和漁業資源,有眾多的旅遊勝地;2/5的土地上覆蓋著熱帶雨林,80%的物種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見不到。但近年來馬達加斯加島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很大破壞,礦產資源濫挖亂掘的現狀十分嚴重。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 中國地理小區域——三江源地區
    三江源區位於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眾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溼地。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此,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對中國的生態狀況及國民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右圖為青海省及周邊地區略圖。(1)分析三江源溼地的形成原因。(2)說出三江源溼地重要的生態價值。
  • 世界地理第二講:北美洲
    本講主要重點分析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歡迎查閱和補充。考點詳談(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1、概述位置:美洲北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為界。主要國家(範圍):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島(丹麥)、墨西哥、中美地峽等國家。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奧林匹斯山
    平均海拔1800~2400米,許多山峰都超過3000米除了主山系之外,阿爾卑斯山脈還有四條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向西南方向延伸為庇里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方向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哈爾巴阡山脈,是名副其實的「歐洲脊梁」。在地質上阿爾卑斯山脈屬於第三紀的年輕褶皺層山脈,它所處的地段很久以前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皺山系。
  • 中國地理小區域——蘭陽平原
    《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自然地理)》目錄
  • 2015招教考試《世界地理概況》:世界地理分區——中亞
    地形:丘陵、平原(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為主,天山山脈由我國新疆中部橫跨中亞東部地區。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植被為草原、荒漠。卡拉庫姆世界著名大沙漠河流:多為內流河(阿姆河、錫爾河等)外流河有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西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內流湖裡海,中部有鹹海[補充]鹹海不斷縮小的原因:人們大量引用阿姆河、錫爾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種植棉花。棉花產量成倍增長,流入鹹海的水量卻日趨減少。加上氣候乾旱,蒸發強烈,水面逐漸縮小,水中鹽度越來越高。它已喪失了調節氣候的功能。
  • 區域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區域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1)  世界海陸分布:陸地佔 29%,海洋佔 71% 2) 大陸:亞歐(最大) 、非洲、北美、南美、南極、澳大利亞六塊大陸 3)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格陵蘭島-世界最大 4)  群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 5) 半島
  •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  知識點1:東亞各國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各自優勢  中國:勞動力豐富且廉價,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廣闊。  蒙古:資源豐富。因為日本太平洋沿岸屬世界著名工業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工業與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5、瀨戶內海沿岸地區河流在冬、夏季節的降水補給均比較少,解釋其原因。  在瀨戶內海沿岸地區,冬季有北部的山脈阻擋西北季風帶來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脈阻擋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水汽。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距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東西寬度約為300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往西到太平洋之間的區域示範狹窄,主要分布一些狹長的沿海平原,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智利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國土南北長度超過4300千米。
  • 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作為兩個「常被拿來比」的亞洲大國,中國和印度兩國在「地理位置」這事兒上,也是各有各的好。先看中國,中國的國土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南部,西南有從喜馬拉雅山脈到雲貴高原的天然屏障,北面和西北面是廣闊的蒙古高原與西北沙漠戈壁,東北接壤西伯利亞苦寒地帶,南部與東部瀕臨太平洋,「包裹」著華北華中華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