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對健康知識的重視, 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身體狀況,已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然而,多數人體檢前關注的常常是是否需要空腹,食物、飲酒、睡眠對體檢結果的影響,很少關注藥物對檢驗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影響。殊不知,一些常見藥物對體檢結果影響頗大,甚至可能誤導臨床診療的判斷,延誤治療。
降不下來的尿酸
王大伯上個月單位查體查出了痛風,在門診開了苯溴馬隆,自己認認真真按醫囑吃了兩周,結果等複查結果出來了,尿酸居然沒啥變化。
這讓王大伯很納悶,明明是按照囑咐吃的藥,飲食也控制了,尿酸咋還是那麼高呢?
醫生也心生懷疑,問,「你有沒有吃什麼其他藥呢?」王大伯一拍腦袋,「我有高血壓, 一直在吃得高寧,不過我吃了3年了啊。」
醫生說,「怪不得,長期服用硝苯地平可能讓尿酸明顯升高,我給你把降壓藥換一換,過兩周再來複查。」
兩周之後,果然老王的尿酸下降了!
那麼,還有那些藥會讓你被「誤診」呢?
這些藥可能會讓你查出」痛風「
1.降壓藥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可使尿酸水平明顯升高;β 受體阻滯劑的藥物中的普萘洛爾、納多洛爾等也有明顯升高尿酸的作用;血管緊張素 Ⅱ 受體拮抗劑中的替米沙坦也有升高尿酸的不良作用。
2.利尿劑
利尿劑也是治療高血壓常用的藥物,其中速效利尿劑呋塞米和依他尼酸、中效利尿劑氫氯噻嗪和低效利尿劑氨苯蝶啶等均有升高尿酸、增加腎臟尿酸鹽沉積,促進痛風性腎病發生的不良作用。
3.阿司匹林
長期小劑量(75-300 毫克/天)的服用阿司匹林會抑制腎小管排洩尿酸而使尿酸升高。
4.抗生素
喹諾酮類抗生素(例如氟沙星、環丙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可能會導致腎損害,腎小管分泌功能紊亂,進而可能引起尿酸升高。
一些磺胺類藥物和青黴素等抗生素也能增高血液中尿酸的濃度,導致誤報「痛風陽性」。另外,服用磺胺類藥物後,尿膽原檢查會出現混濁,影響判斷結果。
5.維生素
大劑量服用煙酸會導致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與部分種類的 B 族維生素參與嘌呤代謝有關,攝入過量會增加體內尿酸水平。
大劑量維生素C靜脈給藥,也可使尿酸測定值偏高,檢驗結果呈「痛風陽性」,還能使尿、糞隱血試驗呈假陰性或使陽性減弱。
6.抗結核藥
吡秦醯胺、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會升高尿酸水平,有些可升高至正常值 2 倍以上,但停藥後血尿酸可恢復正常,再次給藥血尿酸會再次升高。
這些藥可能會讓你查出「糖尿病」
1. 降壓藥
噻嗪類利尿劑:如苄氟噻嗪、雙氫克尿噻等,在降壓的同時會導致低鉀血症,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從而增加高血糖的危險。
β受體阻滯劑是降壓藥中一員大將,代表了一大類「洛爾」類降壓藥,可作用於β2 受體,抑制胰島素分泌,並影響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引發或加重胰島素抵抗。
吲哚帕胺是利尿類降壓藥中最常用的一種,研究顯示該藥會引起個別患者血糖升高,已有糖代謝異常,如胰島素抵抗、糖耐量異常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慎用。
2. 他汀類調脂藥
他汀類藥誘發新發糖尿病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他汀類導致胰島 B 細胞膜結構受損,引起胰島素分泌障礙有關。
3. 激素類藥物
糖皮質激素是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用藥物,可減少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濃度的升高。
服用口服避孕藥者糖耐量損害的發生率也高於不用藥者,避孕藥中的炔諾孕酮可能會使血糖輕度升高,使隱性糖尿病變為顯性,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4.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是哮喘患者常用藥物,其可引起高血糖症,尤其在與糖皮質激素合用時,更容易發生。
5. 茶鹼類藥物
氨茶鹼也是哮喘和心臟病患者常用藥,用藥過量,可使兒茶酚胺釋放,導致血糖增高。
5. 其他
除上述列舉的藥物外,其他能引起高血糖的藥物還有許多,抗結核藥異煙肼、利福平;還有煙酸、硫噴妥鈉、苯妥英鈉、鋰鹽、左旋多巴、甲狀腺激素、二氮嗪、恩卡胺、乙醯唑胺、嗎啡、阿司匹林、消炎痛、胺碘酮、α幹擾素、萘啶酸、加替沙星、奧曲肽、甘油等均可能引發高血糖。而大劑量維生素C靜脈給藥,可出現假性糖尿,
這些藥可能會讓你查出「高血脂」
1. 降壓藥
硝苯地平會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顯著上升。除硝苯地平外,服用複方降壓片也會出現相似的情況,並且此藥還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使得血液中的膽固醇更容易升高。
2、利尿藥
長期服用利尿藥雙氫克尿噻和氯噻酮,可使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研究發現,如果每日服用雙氫克尿噻50~150毫克,連續使用3~6個月,可使甘油三酯、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這對血脂平穩十分不利。
3. 受體阻滯劑
普萘洛爾(心得安)是目前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之一,在服用2個月後,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服用半年後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升高,故不宜久用。
4. 避孕藥
口服避孕藥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而對高密度脂蛋白的影響則取決於口服避孕藥中所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因此,口服避孕藥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並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查。一旦發現血脂異常,應在醫生指導下改用其他口服避孕藥。
5. 維生素
服用維生素A、D可使膽固醇測定值上升。
其他可能會讓體檢報告「報警」的藥物
咖啡因、可待因、哌替啶、奈福泮和吲哚美辛等藥物能使膽總管開口處的括約肌痙攣,從而導致血、尿中的澱粉酶含量明顯升高。在用藥後3~4小時影響最大,24小時後消失。
降壓藥中的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藥由於對腎臟有保鈉排鉀作用,可使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明顯降低,故對血液電解質,尤其是鉀、鈉等化驗結果有一定影響。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因抑制膽紅素氧化為藍綠色物質,會使尿中膽紅素值升高。
抗糖尿病藥物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可損害肝功能,使丙氨酸轉氨酶及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出現黃疸、血細胞減少等。
對乙醯氨基酚及含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熱藥,可能會引起肝功能檢查中的轉氨酶升高,從而被誤判為肝臟出現問題。
維生素C是作為強還原劑,可以與化驗血糖、尿糖的試劑發生化學反應,使化驗出的血糖、尿糖含量偏低。
因碘的半衰期特別長,碘油做X線造影后,其在體內的殘留量對甲狀腺功能檢查產生假陽性的時間可達數年。
注意!藥物對體檢會產生影響,但體檢前不應擅自停藥,避免造成不良後果。建議在體檢前詳細告知醫生所服藥物及病史,尤其是長期服用藥物情況和近期用藥詳情,便於醫生準確判斷病情,並在專業建議下調整用藥後決定是否需要復檢。
本文綜合整理自藥評中心、科普湖南、安徽醫療便民、基層檢驗網、優醫邦在線等
分享、在看與點讚都在這兒
動動手指給小編加個雞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