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八十年代,讀出了什麼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多家出版社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一批研究回顧上世紀80年代中國當代文學的圖書。上世紀80年代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異常光輝璀璨的十年,出現了一批被稱為中國文壇黃金一代的作家,誕生了許多足以載入文學史冊的作品。而今天,當我們回顧審視那個時代的文壇,除了「重讀八十年代」之外,又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他們親歷了許多重要時刻,也具備用文字回應和解釋歷史的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今年,就有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一個人的文學史》、中信出版社的 《重讀八十年代》、上海書店出版社的《「80年代文學」研究讀本 》、中國社科院出版社的 《激情的樣式——20世紀80年代女性寫作》、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當代文學:終結與起點——八十、九十年代的文學與文化》等多部研究和回顧1980年代文學的圖書上市,勾起了文學愛好者對那個年代的閱讀回憶。

  的確,今天大眾耳熟能詳的那些當代中國文壇響噹噹的名字,比如賈平凹、莫言、路遙、史鐵生、韓少功、馬原、葉兆言、王安憶……基本都成名於1980年代。他們寫出橫跨數十年、人物眾多、貫穿重大歷史背景的故事,把許多史詩性、全景觀的中國圖景徐徐展開在讀者眼前,也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奠定了一個高峰。而他們在1980年代開啟的各種文學探索,持續影響著中國文壇。作家陳村如此評價:「孕育了紛繁各異的文學作品和言之有物的文學批評,老中青幾代作家均有傑作和優秀代表。」

  為何中國當代文學會在1980年代爆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程光煒早在十多年前就開設了「重返八十年代」文學課堂博士生工作坊,一直在梳理那個年代中國文學的全景樣貌。在他看來,那一批作家親歷過許多重要歷史時刻,特別是改革開放伊始的時代背景,賦予了他們廣闊的創作天地,而他們也具備用文字回應和解釋歷史及生活的能力。

  八十年代文學成就是偉大的,但也不能過於渲染美化

  《一個人的文學史》的作者,是《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他在書中收入了自己當年與王朔、蘇童、馬原等作家往來書信,讓文學愛好者了解到1980年代的文學圈子原來是這個樣子,稱得上是一本「私人文學史」。

  回顧起當時的文壇,程永新很有感觸:「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今天那麼多的娛樂活動,全社會對文學的熱情是空前的。」在程永新看來,那是一個相對單純的年代,沒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從文學評論界到讀者,都對文學高度虔誠和認真。「我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那確實是一個文學很美好的年代,但是這與當時的社會形態有關係。進入九十年代後,大家的選擇多了,電視、電影乃至網絡等出現,人們分配在文學上的時間和精力少了,文學的地位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正因為如此,程永新認為一方面應該肯定當時的文學創作成就,但是另一方面也不應過於渲染美化它,否則有可能會變相降低對1990年代以及新世紀文學的認可度。他以先鋒文學舉例,先鋒文學的實質是中國作家向世界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學寫作學習的過程,1980年代,隨著略薩、加繆、博爾赫斯、福克納、海勒等一批外國作家的作品被引進出版,許多中國作家意識到「小說原來還可以那樣寫」。先鋒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馬原就曾經在演講中表示,那些作品使他意識到如果文學只是說故事,那讀者會覺得沒意思,所以他研究如何講故事。程永新說,當時人們把這批向現代主義學習、吸納、模仿、借鑑的文學作品稱為先鋒文學,後來大家都不用這個名詞了,但中國作家對世界優秀文學學習的過程一直沒有中斷過。「你能說那個年代有先鋒文學,後來就不先鋒了嗎?我看不是的。」

  在程光煒看來,1980年代對於中國當代文學而言無疑是一座豐富的礦藏,值得學術界評論界深入挖掘。同時他也認為,目前已經到了可以將其「歷史化」的程度,隨著對這個時期文學成就的研究日益深化,我們看待它的態度會逐漸從感性走向理性,從而梳理出對於當下及未來的中國文學更具價值的內容。

相關焦點

  • 《重讀八十年代》⑦ | 是什麼成就了莫言?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外表細膩、內在強大的作家王安憶。她總是像一名優秀的馬拉松選手那樣,憑藉著出色的耐力和努力不斷超越自己。
  • 《重讀八十年代》⑩ | 蘇童:把女性寫活的男人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以死喻生」的作家餘華。他總是用極端的殘酷寫溫暖,在精妙和富有張力的敘述裡,給人們希望。
  • 朱偉:八十年代的文學故事是說不完的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記得新華書店開始賣書,賣的很多19世紀的外國書,早上三四點鐘起來到新華書店排隊,買回一堆書,如獲至寶。」  騎車買書,還要騎車串門。八十年代先後供職於《人民文學》《中國青年》的朱偉,他敲開的那一扇扇門,隨便挑出一個名字,都讓現在的讀者羨慕不已。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穿越年代文——《八十年代翻身記》
    晚上好呀,今天推一本小吉子昨晚剛看完的小說,書名是《八十年代翻身記》,作者秀木成林。PS:這個作者寫的小說不錯,其他作品也很好看,以後小吉子還會推薦她的其他作品。這本書主要寫女主姜寧穿越到八十年代初,成為一個家境不錯的農村姑娘,原身原本有一個未婚夫,但是未婚夫跟自己的堂姐糾纏在一起,被原身發現,遭受打擊的原身高燒不退,於是女主就穿越過來了。後來女主被家裡人安排跟男主相親,雙方都感覺不錯,於是就結婚了,開始過起甜蜜的婚後生活。男主是一個軍人,長相硬朗,身材超級棒,對女主關懷備至,呵護有加。
  • 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學生,一個時代的結束
    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學生,一個時代的結束 2020-06-07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怪奇的輝煌
    ,[活死人歸來]中政府的失敗實驗導致了六千多人的死亡,[沼澤怪物]裡生化公司做人體試驗;[極度空間]裡政府利用電視控制人民,[喪屍特警]裡製造殭屍的秘密實驗室,[禁域魔怪]裡核戰倖存者又在政府實驗室裡遇到怪物;[融掉低等生物]裡發電廠廢水汙染自來水,[在地心攔截]裡美國政府殖民到海底,[夜半鬼敲門]裡揮之不去的越戰噩夢等等……比起之後犯罪片裡什麼鍋都背的
  • 言情小說推薦:年代好文不容錯過、八十年代、穿越、種田、空間
    八十年代小女工作者:耳朵陳當前被收藏數:8805>莫名其妙來到七十年代末怎麼辦?八十年代記事作者:水晶翡翠肉當前被收藏數:5700一個都市單身女生,穿越到八十年代單身媽媽身上。一句話簡介:都市單身女在八十年代帶娃生活的故事此文半架空,物價、習俗略有不同,架!空!
  • 青春的旋律 | 追憶八十年代黃金歲月
    今日推薦——女主人公在前奔跑,男主人公在身後追這樣的畫面,是八十年代戀愛的標誌性畫面。「幸福的花兒心中開放,愛情的歌兒隨風飄蕩」歌聲響起,再次將我們帶回那個熱情洋溢的八十年代。
  • 北京畫家「土味兒」手繪八十年代
    《漫步八十年代》2020年12月在隆福寺更讀書社舉行線下分享會。北京畫家老葛用細膩的筆觸畫出了自己滿滿的童年回憶,伴隨著他生動的講述,那些在記憶中褪色的純真年代又變得觸手可及。老葛1979年出生,從小跟著奶奶住在後海南沿兒18號的小院裡。
  • 致我們遠去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童年生活和遊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兒童,因為那時候的物質生活還不富裕,市面上也沒有多少兒童玩具,男孩玩具頂多就是玩具水槍和沒有裝電池不能遙控行駛或飛行的玩具汽車和玩具飛機,女孩玩具則是洋娃娃。圖:上世紀八十年代街頭的兩位少年那時候兒童的玩具很簡單,很多都是自製的,或者很簡單的玩具,像賣的簡單的玩具除了玩具水槍和玩具汽車、玩具飛機等,更多的孩子買的是玻璃彈珠;自製的玩具不少,如沙包、彈弓、跳繩、鐵圈和彈弓槍等。 圖:上世紀八十年代騎玩具車的孩子們稍大的上小學的孩子則是打桌球、看小人書,電視也有了動畫片,但是是黑白電視機播放的《大鬧天宮》、《聰明的一休》等。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民謠魚乾鋪,ID:minyaoyuganp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01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
  • 對話|鍾求是《等待呼吸》:八十年代,人們的理想與彷徨
    《等待呼吸》從八十年代一直寫到2015年,超長的時間跨度也牽連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年代的愛情思考。鍾求是認為:「60後面對的社會競爭和壓力相對較輕,我記得八十年代初女排勝利我們都會狂歡,中國足球得一場勝利我們都會跑到街上,我們還展望未來,這些理想的東西在我們心理會紮下根,同時,我也想脫離時代的妥協和庸俗,關照這一代人的人生經歷,書寫這一代人的精神史。」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恐怖操盤手
    然而這廝仍不罷休,在邁入八十年代後,卡朋特更是開足火力,遊走於科幻/恐怖之間。其絕倫的想像配合出神的手藝,打造了一波又一波足以震懾人心的恐怖經典。木工之餘,他也喜歡吹拉彈唱、通曉五音,作品裡的配樂大部分出自他手,可謂如虎添翼。
  • 14種令人懷念的八十年代科技產品
    說到八十年代的科技產品,就不能不提起索尼Walkman隨身聽。在這一系列產品中,TPS-L2型號甚至擁有兩個可用於「社群聆聽」(social listening)的耳機插孔。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數位相機正被踢出市場的年代,但誰也不能對當年的一次性柯達相機Kodak Fling視若無睹。
  • 王鼎均:70歲後重讀這些書
    大體上說,五十年代出版艱難,「驚豔」較少,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知識爆炸,應接不暇,一個人若是意中人太多,他的感情必定摻水,逐漸寡情。八十年代以後出版泛濫,身不由己,可以說情感麻木了。雖然如此,圖書館還是像醫院一樣可以治療我的驕傲,經常進去俯首靜坐些時,仍足以變化氣質。即使每期《文訊》月刊到手,文學情報琳琅滿目,也如頭上繁星之天,為之低回。
  • 八十年代的風扇那麼好用,為什麼現在市場上卻很難買到了?
    炎炎夏日又到了,外面氣溫太高,只能靠空調電扇才能勉強續命,還記得小時候,一臺電扇就能涼爽一家子人,用的最多是華生牌電扇,蝙蝠、長城、鑽石等牌子的電扇也很常見,這種八十年代的電扇風大不易壞,能用好幾十年,為什麼現在卻很難買到了呢?
  •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江蘇省南京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江蘇省南京市的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兩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 為什麼七八十年代,人身上會長蝨子,這些寄生蟲是怎麼來的?
    作為一個80年代尾巴上出生的農村人。我非常「有幸」長過蝨子。前幾天,我問我家姑娘,你知道什麼是蝨子嗎?她一臉茫然。在七八十年代,身上長蝨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知道還有沒有這樣的回憶,在外面瘋玩了一陣,被媽媽叫回家,按在懷裡,扯著頭髮,翻看蝨子。找到一個,就聽到頭頂「嗶嗶啵啵」的聲音。
  • 八十年代經典科幻片《女超人》,講述了一個會飛的女孩的故事
    說到八十年代的科幻片,《超人》系列一直是讓影迷們難忘的經典電影。儘管在最近幾年,這個系列也經常被歸類為超級英雄電影,只因為這類由真人出演的影片大多改編自DC漫畫或漫威漫畫。1984年上映的《女超人》,是第一部根據DC漫畫改編的女超級英雄電影。影片風格融合了科幻與魔幻,小格電影這次就來聊聊這部八十年代的經典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