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偏癱後,走路劃圈、雙下肢不等長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2021-01-08 我是康復治療師

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有位偏癱患者給我私信說,他說老師,我現在腦中風後偏癱,已經半年了,為什麼我感覺我的雙下肢是不等長,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我該怎麼辦?

其實關於我們的偏癱患者在走路時感覺我們的雙下肢不等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走路時屈髖屈膝不行,所以說他想要將他的患側下肢向前邁步,邁不過去,他只能從他的身邊劃個圈,將它的下肢邁過去。

所以說就形成了我們的劃圈步態,所以患者就感覺他的患側下肢比較長,這就是我們的這位偏癱患者,感覺他的雙下肢不等長的一個主要的一個原因同時也是我們的偏癱患者走路時而出現劃圈步態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那麼我們出現的這個問題,以後該怎麼辦呢,其實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要加強我們的患側下肢的一個屈髖屈膝動作的一個訓練,只有我們的偏癱患者在走路時屈髖屈膝這個動作好了,以後我們的偏癱患者在在走路時才不會走路劃圈,或者是才不會感覺我們的雙下肢不等長,所以,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名康復師,想了解更多康復相關的問題,可以點擊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偏癱後,康復訓練後出現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該如何康復
    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偏癱患者在日常康復訓練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問題?今天主要講們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原因以及後期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希望對正在忍受膝關節疼痛困擾的朋友有所幫助。
  • 中風偏癱患者的下肢如何鍛鍊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都易出現中風的情況,一旦中風之後,很大部分老年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癱情況,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尤其一些中風後的老年人下肢可能受到影響,出現無法行走的情況。
  • 腦中風後偏癱患者,日常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怎麼吃飯才最好
    偏癱後常見問題解答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偏癱患者在日常飲食方面,我們該有哪些注意的事項?也就是說,我們在平時是該怎麼吃飯最好?首先對於我們的偏癱患者,我們每天的飲食,一定要是均衡的,豐富的,並且,還要易消化,因為對於我們大部分偏癱患者,其實有時候我們一般都會認為,我們得了腦中風以後影響我們的是肢體的一個運動功能,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得了腦中風以後,他對我們的人體,不光是我們肢體的一個運動功能,對於我們內臟的一個內臟神經的一個支配能力同樣也是降低的,或者是喪失的。
  • 下肢無力是什麼原因 這四種疾病會讓雙腿發軟
    強壯有力的雙腿是人們都想要擁有的,但是一些人會發現自己存在下肢無力的情況,那麼在生活中下肢無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肢無力的原因、下肢無力怎麼預防。下肢無力是什麼原因急性發作--腦血管病變對於下肢無力首先要考慮的是單肢還是雙側,如果是突發的單肢無力且不伴有疼痛,則要排除有無腦血管疾病,因為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偏癱。另外,雙下肢無力也可能出現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一定要及時診治。伴腰腿疼--腰椎管狹窄有些老年人,下肢無力且伴有腰腿疼,要考慮腰椎的問題。
  • 中風偏癱後還能恢復正常行走嗎?
    腦卒中(中風)偏癱後還能恢復正常行走嗎? 腦中風,又稱腦卒中,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嚴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 劉芳玲:讓偏癱病人「學會」走路(圖)
    名醫檔案:  劉芳玲,北京軍區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學博士,瑞典Karolinska醫學院博士後。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工作34年,擅長腦卒中、腦外傷後偏癱、失語、吞咽障礙的康複評定與治療。獲軍隊科技進步獎8項,發表論文60多篇。
  • 偏癱患者上下肢抗痙攣康復治療方案,圖文演示
    對上肢功能較差的患者,可選用雙把手磨具,利用健側上肢帶動患肢完成肩關節屈曲、肘關節伸展、腕關節背伸的運動,訓練者可一手協助患者患手固定磨具手把,另一手促進肩關節伸展。1 抱膝運動 適用對象為偏癱患者出現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時。
  • 偏癱患者恢復走路訓練圖解大公開,動手收藏起來吧
    偏癱康復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數據統計: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欣奇蹟康復師給您具體講解!
  • 腦中風是怎麼回事?哪些原因會引起?一文說清
    腦中風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全球每12秒就有一位中風新發病者,每21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腦中風的人數約300萬,每年死於腦中風的人數超過150萬,發病率位居世界第一。據《中國腦中風防治報告2015》顯示:40歲以上人群中,有16.37%屬於腦中風高風險人群。
  • 爸媽身體怎麼樣,看看他們走路姿勢就知道
    No.1慌張步態起步後身體前傾,小步快速向前,腳掌不離地,擦地而行,有一種要撲倒在地的趨勢,這是震顫性麻痺患者的典型步態,也稱帕金森氏病。這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No.2痙攣性偏癱步態指患側下肢因伸肌肌張力高而顯得較長,且屈曲困難,患者行走時,偏癱側上肢的協同擺動消失,呈內收屈肘屈腕手心向下姿勢,下肢伸直並外旋,舉步時將骨盆抬高,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轉後移向前方,故又稱劃圈樣步態,多見於腦血管疾病
  • 福祉研報|下肢運動康復器材
    因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數量在不斷增長,尤其是中風偏癱,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主要表現為身體同側上、下肢癱瘓。中風偏癱的康復治療,除了藥物、飲食以外,也包括物理治療和日常的作業治療。本期福祉研報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肢運動康復治療過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器材。一、關節活動技術1.主動運動常用的為各種徒手體操或器械體操。
  • 走路對健康有什麼作用?慢走和快走有什麼好處?
    一、慢走有氧運動至少30分鐘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至少要走路150分鐘,可以促進健康並提升體能。若一開始達不到每周150分,可以慢慢增加運動時間;要讓走路運動變成每天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持續6個月才能有效;要設定每日與獎勵的目標,記錄每天實際的運動量才能養成習慣,若能結伴進行走路更佳。二、慢走對身體的益處1.慢走能增大肺活量,有利於保障呼吸系統順暢運行,除此以外,慢步走對消化系統也起到了很好的疏導作用。
  • 中風偏癱老人康復訓練「五步走」
    步行是中風偏癱老人獨立生活的關鍵,步行康復訓練是老年人第二次「學習」走路。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中風偏癱老人都能進行步行康復訓練,這取決於老人病情的輕重、年齡、心肺功能、肌張力、併發症等。  偏癱老人步行康復訓練,主要分為坐起訓練、站立前準備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上下臺階訓練五個階段進行。
  • 福音:偏癱患者也能自由行走了
    最近名古屋工業大學教授佐野明人和假肢製造商今仙技術研究所合作,開發出一款幫助偏癱的中風病人恢復下肢行走能力的輔助裝置,偏癱患者也有望下地行走了。該裝置被稱作,「ACSIVE」步行輔助器,其結構類似於人類的腿部骨骼,可以把它安裝在癱瘓的一側腿上,當人走動時,由於病腿無法前移就會落後於身體,這時輔助器上腰骨位置的彈簧就會緊縮,利用彈簧的力量,使大腿和小腿依次向前挪動,從而完成行走。
  • 七十味珍珠丸,3-7天一粒康復心臟病腦中風
    當前位置:首頁 >> 黨報熱線 2011.09.16 星期五 七十味珍珠丸,3-7天一粒康復心臟病腦中風   中風偏癱難康復在於治療周期漫長
  • 餐桌上突發腦中風,齊魯醫院(青島)卒中綠色通道緊急救命
    近日,一位65歲的老年男性在家中吃晚飯時突發腦中風,緊急送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後,立即進入了腦卒中靜脈溶栓綠色通道進行搶救,目前患者除遺留輕微口齒不清外,身體狀況恢復良好。發病當晚,患者在吃飯過程中突然出現說話口齒不清,左側肢體麻木無力,行走困難等症狀,家屬見狀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 健康60秒:腦中風的後遺症有哪些?
    今天是健康60秒陪伴你的第 42天  1.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出血為表現的疾病,腦中風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  2.腦中風會有很多的後遺症,中風發生在什麼部位上,就會損傷哪裡的神經細胞,就會遺留有什麼類型的後遺症。如果損傷發生在內囊,影響運動神經纖維會導致偏癱。  3.如果損傷發生在丘腦、感覺神經傳導束走行的部位,會有偏身感覺障礙。如果損傷發生在語言中樞,會出現語言的障礙,聽不懂我們的言語以及表達不出自己想說的話。
  • 中風偏癱後,為什麼下樓梯要比上樓梯要困難,聽專業康復師怎麼說
    偏癱後常見問題解答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偏癱患者上下樓梯相關的問題,對於我們大部分偏癱患者來說,我們一般都是在上樓梯的時候非常的容易,但是我們患者上去樓梯以後,他就下不來了,就算能下來,他也是非常的緊張,而且很容易出現摔倒的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 走路雙腿像灌鉛 或是下肢缺血
    專家提醒,此時應該考慮下肢缺血的可能,下肢缺血的病人,往往會出現下肢畏寒、發涼、乏力,受寒後酸痛等症狀,可簡單概括為涼、麻、酸、痛。缺血的原因可能是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這種由於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造成下肢缺血所引起的走路時腿部酸痛的症狀,被稱為血管性間歇性跛行。  病人到醫院就診時,通常需要測量一下下肢的血壓。正常人下肢血壓略高,是上肢血壓的1.1倍左右。
  • 該如何糾正偏癱後腳內翻的現象?此穴就是中醫治療足內翻的要穴
    腦血管疾病後遺症是指急性腦血管疾病急性期過後遺留的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中醫稱之為「偏癱」、「偏枯」等。隨著現代生活中腦中風的發病率逐漸增高,我們會經常看到偏癱患者走路時,出現患側腳內翻的現象,步行的姿勢非常的不協調,腦卒中病人的足內翻畸形的出現,會使患者足部與地面接觸不良,重心向前移動有困難,跨步和步頻、步速降低,當患者前移時產生典型的足趾拖地影響步行,而且長期力學對線偏移會導致足外側緣損傷及疼痛,對肢體造成了很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