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2021-01-09 和訊網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的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16%)以上,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為11人(9%);到2050年,在歐洲和北美,每4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或以上。2018年,全球65歲或以上人口史無前例地超過了5歲以下人口數量。此外,預計80歲或以上人口將增長兩倍,從2019年的1.43億增至2050年的4.26億。而亞太及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也正愈演愈烈。

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如何應對也成為最嚴峻的課題。12月13日,由(臺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臺北市政府擔任指導機構的《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上,來自政府、學術 、投資、媒體的各界人士展開多方探討。

此次論壇從精準和抗老化兩大醫學研究趨勢入手,從產業和專業兩個維度去解析精準抗老化醫學,分享了精準抗老化產業的前沿分析和趨勢判斷,共同描繪未來亞太「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

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現場

嘉賓分享了什麼?

論壇當天,包括臺北市長柯文哲教授,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理事長吳光雄醫師、副理事長王輝明教授和吳仲根醫師、教育總監李英雄教授,以及敏盛醫療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臨床科學家Habib Torfi和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教授等出席,共同深入探討以人為中心的健康老化策略。

演講嘉賓合影

臺灣老齡化現狀及應對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 :目前臺灣人口急速變化的問題已產生社會經濟問題;亟需臺灣精準醫療學者專家、產業醫生共同合作。

據介紹,臺灣人口結構正在快速高齡化,臺灣2020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佔老人人口10.3%,臺北市11.87%,2070年預計增長至27.4%。臺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正致力於通過成立臺北高齡健康前瞻中心,搭建衛政體系(醫療院所),社政體系,教育體系(教育局,學校,社區大學),體育體系(體育局、運動中心等),民政體系(活動中心)和其他民間單位,提供完整服務,降低失能比例,應對高齡化問題。

精準抗衰老學術及產業展望

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教研執行長李英雄教授在《精準抗老化:抗衰老產業展望》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精準不是從一個器官,而是從一個生物整體來看,才能落實精準醫學。

李英雄教授表示,在1997年文獻的定義中,老化是一個生物過程,從生物觀點來看,人是演化過程中的意外產物,老化則是演化過程中的不幸產物。十年前,大家都認為老化過程是必定的、無法改變的,但近十年來,從酵母菌到靈長類的老化研究很多,並陸續發現可以推遲、停止或是逆轉老化的方式方法。 李英雄強調,但這些長壽研究的目標並不是要讓人活得更久,重點是在於要活得更健康,因此,延長健康壽命、壓縮發病率就是抗衰老產業最主要目標。

「據數據統計,人類預期壽命提升5年,健康餘命提升4.6年,代表有0.4年都是在生病,而人在晚年發病率約有20%,有80%的人其健康照護費用都花在晚年,抗老化醫學將是未來最大的一個產業。」

李英雄教授演講現場

他認為精準抗衰老產業不能各自為政,必須協同發展,三級產業是販賣產品、二級產業是創立品牌、一級產業可制定規範,希望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為制定規範的一級學術性產業。

學會理事長吳光雄表示,隨著人口已進入顯著老齡化的時代,人們對長壽的追求可以說達到前所未有的需求,其中追求健康和減輕痛苦更是當務之急。所以建立臺灣生技抗衰老醫學的標準,搭建國際化交流學術平臺, 這正是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的初衷。

吳光雄理事長(中)發言現場

「臺灣的醫師素質高、專家水平知名,但臺灣在精準醫學領域能否持續領先,需要我輩的繼續努力。希望透過學會作為交流平臺,運用臺灣的生技產業知識、人才,建立預防、保健、治療、照護一系列精準抗衰老的知識規範,有望創造世界級水平的精準健康產業。」

吳光雄表示,學會首先倡導精準的診斷手段,即並非傳統的單一診斷,而是以個人化量身精準診斷,例如鼓勵醫師基於基因體不穩定、蛋白環境喪失、幹細胞衰竭、細胞衰老、線粒體機能不良及營養失調等多重角度做精準診斷。

「未來,我們的精準抗衰老學術及產業地圖,很可能是:首先以個人化醫學視角,能精準診斷出每個人衰老的主要原因,然後融合國際化的產、經、學佼佼者力量,進行融合醫療創新,為老齡化社會提供精準的抗老化醫療服務體系。」

兩岸大健康抗老化領域見聞及趨勢判斷

論壇的最後,針對近年來兩岸大健康產業融合的諸多事實,學會副理事長吳仲根醫師從這一特別角度,做了針對性的主題分享:《青春崛起:大健康領域上中下遊投資火力不斷增強》,他從近幾年的兩岸投資案例見聞,分析問題所在並展望破局之道。

吳仲根副理事長演講現場

在詳細介紹了他所見聞及參與的兩岸大健康融合案例後,吳仲根分析指出,大健康產業的上中下遊產業鏈條,包括T(醫學醫療)、B(商業模式)、O(運營服務)、M(市場行銷),只有回歸醫療本質,學術界和產業界融合共生,共同描繪學術產業地圖,才是破局之道。

關於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

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 Asia-Pacific Society of Precision Anti-Aging Medicine ( APPAM)是基於抗老化醫學(Anti-aging Medicine)並以此為主要研究方向,由多位數十年專注於老化醫學以及精準醫療的臨床抗老化醫師/醫學院主任醫師級教授,聯合發起的醫學學會組織。學會以推動亞太預防、再生與抗老化醫學交流與臨床合作為宗旨,通過舉辦學術會議,開展醫師培訓和交流,推動亞太區抗老化行業的發展,促進全球抗老化保健科研成果的轉化。

作為一個產經學的國際醫學(000516,股吧)組織平臺,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將致力於共同改變臺灣精準老化醫學服務的運作結構,建立新的精準老化醫學生態圈,為專家和行業領導者搭建分享學術成果和經驗交流的國際化平臺,加速精準醫療的行業發展。

未來,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將開展兩岸更多精準抗衰交流學術活動,《新醫100人》將是兩岸交流的獨家媒體連接平臺。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2014深圳整形美容學術論壇
    本次學術論壇將是整形美容醫學界全面、權威、專業、極具影響力的學術盛宴,誠摯邀請您的參與!深圳博愛醫院雷射科主任亞太著名醫療美容和抗衰老專家亞洲非手術除皺塑形資深專家國內微整形注射註冊醫師國內注射美容抗衰老課題研究專家
  • 王愛武、王延婷主任獲新氧亞太行業頒獎盛典大獎——西安國際醫學...
    王愛武、王延婷主任獲新氧亞太行業頒獎盛典大獎——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醫院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被譽為醫美界「奧斯卡」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辦。
  • 訪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呂旭幸
    《亞太藥業報》:我們知道,亞太藥業是一個以製劑生產為主的新型製藥企業,您是怎麼看待製劑生產這個行業領域的?對醫藥行業發展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是: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口數量的增長,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國藥水平的提高和藥品結構的提升,人口老齡化的加快,醫藥產業的升級以及醫改必將帶動製劑行業進行新一次的洗牌,製劑行業將是聚光燈下的明星。  《亞太藥業報》:對於中國製藥行業而言,浙江亞太藥業在同行中還比較年輕,您認為中小型製藥企業,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經營策略,才能在強手如林的中國製藥企業中制勝?
  • 實施POEM術超千例,龔偉在亞太消化病周上作學術報告
    中國ESD領域的知名青年專家,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第三屆「羊城好醫生」。  對於消化人來說,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節日」——亞太消化病周(APDW),一個代表亞太地區消化疾病診治,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南醫大深圳醫院龔偉主任受邀,代表中國內鏡學者匯報中國結直腸內鏡治療的經驗  9月23-26日,2017年亞太消化病周(Asian Pacific Digestive Week,APDW)在中國香港舉辦。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廣東省衛健委高度關注此事件,已組織力量展開調查,並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 第五屆亞太國際急診論壇閉幕
    海南日報海口8月16日訊 (記者鄧海寧)8月16日,以「急診與疫情,預警與阻斷——築起中華民族新的長城」為主題的2020年第五屆亞太國際急診論壇暨海南醫學會急診醫學、創傷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海口落下帷幕。
  • 沒有人造衛星的古代,人們怎麼畫地圖?
    在更早之前的古代,那時候的人們很難站在高處一覽城市全貌,更無法藉助高至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開啟上帝視角來繪製世界地圖。所以,古人到底是怎麼畫地圖的?古代畫地圖:握緊3要素最早的地圖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石板上的地圖依然清晰可見。下面的陶土碑是古巴比倫的一副地圖,以及把其中的地圖信息提煉出來的樣子。
  • 亞太眼科學會迎來跨越發展新紀元
    中國科技網訊 和中國最早的西醫院——178年前誕生於廣州的「眼科醫局」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近日迎來堪稱新的裡程碑意義的事件:1月16日下午,在印度海德拉巴第28屆亞太眼科學會(Asia-Pacific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以下簡稱APAO)年會開幕前夕,根據 APAO理事會全體成員投票結果,APAO永久會址和秘書處將於2015年搬遷至中國廣州
  • 2020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
    11月20日至22日,以「康復服務於民,醫療質量先行」為主題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及中國非公醫協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主辦、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承辦,澳洋康復·張家港港城康復醫院協辦
  •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老齡化社會還有多遠?
    我國過去是輕度的老齡化,現在隨著歲月的流逝,年紀較輕的老年人也開始變得高齡。而我國六十歲以上老人數量已經超過0-15歲人口數量,進入了一種「少子老齡化」的階段。其實從社會上一些現象,大家也能或多或少的看出來,比如年輕人結婚生育意願不強,不少家庭都有催婚的情況發生,老人經常感嘆自己那輩十幾歲就成婚,為何當今的年輕人三十多歲的仍然獨身一人。
  • 亞太醫療美容流行趨勢在深圳發布
    兩項新技術將引領2013年度整形時尚潮流 深圳2012年12月27日電 /美通社/ -- 亞太醫療美容流行趨勢發布會日前在深圳落下帷幕,兩項醫療美容較新技術作為2013年度亞太區醫療美容流行趨勢在全球首次發布。
  • 整形泰鬥齊聚整形美容學術論壇發表精彩演講
    同時,本次學術論壇將探討時下最熱門的整形專場,開設乳房整形、面部輪廓及五官整形、毛髮移植三大專題板塊,分別由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主任委員羅盛康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常委黃金龍教授,廣州軍區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勤教授、中國權威整形外科專家李罡、韓國明星御用整形大師高卿豪等9位在業界享有盛名的整形美容專家發表精彩演講。
  • 第二屆「醫學中新技術與新裝備」國際學術會議——心血管特刊分...
    第二屆「醫學中新技術與新裝備」國際學術會議——心血管特刊分會場學術報告 2020-11-03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Mako機器人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立
    消費日報網訊(柏林 胡文山 吳俁 記者 鄭紅梅)12月7日上午,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功啟用Mako關節機器人實施手術,並成立Mako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同時舉行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授牌儀式。
  • 亞太痛風聯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管理中心菏澤市中醫醫院分中心成立
    日期:[2019年06月10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7] 亞太痛風聯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管理中心菏澤市中醫醫院分中心成立
  • 醫學老師:畫人體圖!美術老師:呵呵
    醫學老師:畫人體圖!美術老師:呵呵 現在如果沒有一點才藝的話,相信很多人都說不好意思去當老師的,因為老師會被大家拿來比較,今天就來給大家看一下各科老師的繪畫能力。 首先第1個要給大家看的是語文老師,畫的是一個大魚海棠,看上去真的是非常霸氣的,顏色搭配看上去也非常好。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二、徵集要求(一)緊扣主題,突出重點、體現亮點,重視實踐研究和數據分析,邏輯清晰、文字流暢,具有一定理論研究深度和學術創新力,總字數以5000-8000字為宜。徵集選題參考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重要論述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加強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重要意義,就人口老齡化形勢
  • 2020年保健食品行業報告:老齡化社會到來,硫酸軟骨素前景可期
    隨著社會老齡化,我國保健食品行業更是進入了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拉開了通向 2. 0時代的序幕。其中,硫酸軟骨素與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簡稱氨糖)是生產具有增加骨密度功效的保健食品主要原料,具有改善骨關節的作用。根據報告,在保健食品行業2.0時代,硫酸軟骨素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消費前景可期,海鈺生物等硫酸軟骨素細分市場領頭企業將迎來新機會。
  • 以飛鳥的視角畫一幅地圖
    經常與Jason Pym(中文名萬哲生)的畫不期而遇,手繪地圖或水粉漫畫,有時在小巷的轉角,有時在小吃店的樓梯口,畫面上空闊的天與地、彎腰勞作的人,漫畫式的生活,讓平常的市井有了一絲機趣。來旅行的朋友在住的客棧裡看到Jason的畫,跟我講起這位來自英國的畫家。
  • 亞太國際區域檢驗中心整合實驗室落戶羅湖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彭桂紅 通訊員 羅醫宣)11月14日下午,亞太國際區域檢驗中心整合實驗室——「羅氏卓越示範中心」在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揭牌。至此,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與羅氏診斷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立「羅氏卓越示範中心」,將醫學檢驗中心打造為亞太國際區域檢驗中心整合實驗室,在為可能出現的疫情反覆做好充足應急準備的同時,以更優質、高效的診療服務滿足深圳及周邊地區廣大患者的日常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