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商差異化樣本:閒魚、轉轉有側重,愛回收仍在「搖擺」

2021-01-21 王小琉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二手電商風雲變幻的一年。

受疫情和經濟大環境影響,消費者更加理性,二手電商的滲透率也在這一年得以不斷提升。在經過最初跑馬圈地的階段後,二手電商的競爭也進入新的紀元。

既二手車、二手房之後,二手手機3C的價值被重視,成為各大平臺競爭的焦點。其中閒魚和轉轉作為雙寡頭,都力主深度布局,前者整合回收寶等資源,以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策略為抓手解決信任問題;而後者轉轉則是與找靚機合併,進一步在二手手機3C領域縱向深入,兩強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反觀垂直回收領域的平臺——愛回收,雖然在2020年9月也進行了品牌升級,但在5條業務線之外卻沒有其他實質性的變化,去年併入的拍拍在合併一年後,試圖在手機回收的C2B陣地失守後跟風押寶B2C,結果依舊未見起色。

是繼續深耕二手手機3C還是多元化發展?是堅守C2B還是兼顧B2C?這些年,搖擺的愛回收似乎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的「靶心」,不斷的戰略失焦,也最終只得苦果:C2B業務已經「收」不動,B2C業務也「賣」不起來。

「收」不動二手手機後,愛回收押寶B2C?

在二手電商領域,愛回收是一名老玩家,多年來一直做的是以回收手機為主的生意,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愛回收面臨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尤其是2020年,其回收業務被轉轉等平臺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為此,愛回收有意轉型,在C2B之外嘗試其他業務類型,如合併拍拍後,重新押注B2C業務。那麼,拍拍是否會給愛回收帶來「新生」呢?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答案或許並不如人意。

回顧拍拍的發展史,其自身實力怕是難以撐起愛回收的求生夢。拍拍本出於騰訊,但最終淪為邊緣業務,並在2014年作為投資附贈給了京東。而併入京東沒多久,拍拍便遭遇關停。

後來京東重啟了拍拍,但其發展一直未能達到預期,京東又想著將拍拍轉手。幾番周折之下,2019年6月,京東將拍拍賣身給愛回收,而愛回收則獲得了2000萬美金的融資,還付出了一個聯席總裁的職位,這次的合併也被業內普遍認為是滴血融資。

可以看出,拍拍本身的發展就十分曲折,且本身的市場份額和商業價值都極為有限。易觀發布的《中國二手電商市場洞察2019》顯示,拍拍的滲透率僅為0.2%,相比頭部平臺相差甚遠。

即便是與愛回收合併後,拍拍的數據也未能有所改觀。比達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拍拍的MAU僅有20.7萬,而愛回收雖稍多,也僅為22.3萬,在二手電商領域排名雙雙墊底。

可見,愛回收把B2C的寶壓在拍拍上,頗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處處不佔優 愛回收的B2C難以為繼

在拍拍本身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愛回收在業務層面的勝算又有幾何呢?

就業務協同來看,拍拍所要做的B2C與愛回收本身的C2B是兩門不同的生意。

愛回收本身做的是B端生意,講求的是資源整合和打包銷售,而B2C最終面對的是C端消費者,將求是的供需匹配,對供應鏈、平臺居間服務能力和C端流量都有極強的要求。

首先,從供應鏈來講,愛回收此前是從C端用戶手裡回收手機再出售給B端商家,其供應鏈體系很難給B2C業務提供持續穩定的供應鏈。而在供應鏈搭建上,愛回收與找靚機這樣入局多年的平臺相比也不在一個檔次上。那麼拍拍自身的供應鏈如何呢?作為依託京東的企業,拍拍的供應鏈主要依靠京東流量,並未形成自身獨立的供應鏈體系。

因此,在供應鏈的建設上,不論是過去的愛回收還是現在的拍拍,都很難與頭部平臺相比。

其次,從B2C模式中的「2」所代表的平臺需要做的質檢、品控、售後等二手商品交易服務來看,愛回收現有的服務能力似乎並不盡如人意,難以滿足C端用戶的交易需求。

在黑貓投訴上,關於愛回收產品品控的投訴並不少見。而此前,北京商報等媒體也曾對愛回收在服務中存在的壓價、不退貨以及自說自唱的霸王條款問題進行過報導。在相關報導中,用戶的單眼相機回收前的預估價與最終經過質檢後的實際價格相差高達15倍。

而合併後的拍拍也未能倖免,質檢中損壞用戶手機,以及質檢標準不一、沒有售後等也都是用戶投訴的重災區。

這種問題的出現,其根結就在於愛回收立足的C2B回收模式的「品控」是為了散貨,相關標準比較寬泛和模糊,精準度不高,而這種程序的「品控」遠遠達不到C端消費者對於二手產品的期望。因而,利用其C2B原本就虛弱不堪的品控做B2C生意,消費者更容易出現心理落差,從而消費體驗也會極差,自然也難以留住客戶。

最後,從B2C模式所需要的C端消費者來說,正如前面所提,愛回收所積累起來的多是B端客戶,其C端所面臨的是既沒有流量也沒有客源的尷尬處境。

在線上,愛回收並沒有自己穩定的流量入口和渠道,主要倚重於京東和一些品牌廠商的合作。而二手手機本質上就是一個低頻長尾市場,愛回收的這些線上渠道可獲得的流量極為有限。如京東這樣的平臺,其自身發展也缺流量,且需要以新品業務為重,能夠留給愛回收的流量會有多少呢?而京東之所以出售拍拍,也可以揣摩出其本身對於二手業務的一些態度,所以京東的支持力度能有多大也是個謎題。

在線下,這個市場雖大但存在不確定性,使得這項業務很難規模化,而愛回收所引以為豪的重資產模式,使得規模化更加艱難,在人們難以接受把二手回收作為日常消費場景的當下,這樣的ROI是無效的。

愛回收所倡導的「重模式」,不僅燒錢讓資金承壓,還需要直面坪效地的問題,從而愛回收陷入了規模化與重資產的「二律背反」:既不能慢慢打磨商業模型,也不能快速搶佔市場份額。

從極光大數據等機構發布的最新行業報告來看,愛回收與閒魚、轉轉等第一梯隊玩家的差距也在變大。

資本市場更重實力,而非愛回收的故事

愛回收想要搞定的平臺經濟,其實質是要維持平臺供需雙邊的動態平衡以及價值再分配,天平的兩端一邊是供應鏈,另一邊是用戶,服務則是聯繫雙方的紐帶。

但這樣的模式,閒魚和轉轉已經做得非常成熟了,如今馬太效應下,愛回收沒有什麼機會。否則,摸爬滾打十年光陰,愛回收也不會被後來的閒魚和轉轉大幅超越。

再回到B2C,愛回收供應鏈不足以與頭部平臺抗衡、中間的服務能力又不足以滿足需求、更沒有自主用戶群,因而,愛回收想要把B2C業務做起來,幾乎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更為糟糕的是,愛回收作為平臺服務能力的短板,還在影響C端用戶的增長,導致原本就少得可憐的C端用戶群體不滿和流失。

需求的萎縮反過來影響供給,使得平臺雙頭承壓。

如此看來,愛回收入局B2C更像是跟風之舉,通過包裝新故事改變自己單一的業務形態,以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

可目前看來,愛回收的基本面還遠遠不夠。

在二手電商賽道上,閒魚和轉轉集團這兩大巨頭的用戶數量都已越過網絡效應的一個臨界點,供給端和用戶端開始實現自發增長,具備較強的防禦力。相比之下,愛回收的網絡效應則較為孱弱,供求兩端缺乏增長慣性,其現在的模式並不具備稀缺性競爭優勢。

未來,面對越來越理性的資本市場,收不動,也賣不了的愛回收,還能夠講出什麼新的故事呢?至少從B2C的故事看,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相關焦點

  • 閒魚、轉轉、愛回收們的二手電商博弈
    閒魚孵化社交屬性 說到二手電商平臺,就不得不提閒魚了。閒魚是阿里旗下全品類二手電商平臺,也是目前佔據市場份額最大的二手電商平臺。根據閒魚媒體小課堂上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天有約100萬人在閒魚上發布閒置個人物品,數量超過200萬件,累計發布的閒置物品數量已超過14億件。
  • 二手電商市場分析:閒魚VS愛回收VS轉轉「三國殺」
    三大巨頭分別為閒魚、愛回收、轉轉,另外在多個垂直方向裡也存在寡頭,如二手奢侈品平臺紅布林和二手書平臺孔夫子舊書網均在自己的領域中處於頭部。同時二手電商也在引起越來越多的玩家關注,阿里、京東和58同城等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加入競爭為二手電商賽道注入全新玩法和大量資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首先是二手市場規模已趨成熟且潛力巨大。
  • 二手電商的盛與衰:閒魚持續擴張,愛回收穩紮穩打,轉轉戰略失焦
    總體來看,整個行業處於一種「3+N」狀態,即閒魚、轉轉、愛回收三足鼎立,其餘還有得物、蜂鳥、寺庫、獵趣、享物說、孔夫子舊書網、回收寶、多抓魚、舊書街等中小垂直平臺。但是,整個行業的模式已經趨於成熟。比如,閒魚主打C2C交易,並以社區作為規範交易的補充;轉轉一開始以C2C為主,然後則是轉向全品類的C2B2C模式,而後又收購找靚機進攻到二手手機領域;愛回收主要做3C垂類,主打C2B2C模式並將線上和線下的優勢結合。在此情況下,二手電商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大契機。
  • 二手電商雙寡頭雙線衝擊:愛回收的流量焦慮何解?
    而更早之前,二手手機3C領域排名前二的轉轉與找靚機合併,直接定格了二手3C領域的格局。如此看來,愛回收正在面臨一場新的線下戰事與流量焦慮。一、重倉線下,愛回收難掩流量匱乏與C端用戶不足的隱憂在二手電商領域,主流玩家是閒魚、轉轉,垂直領域有找靚機、愛回收、回收寶等。但2019年之後,雙寡頭的趨勢愈加明顯。
  • 情趣的閒魚,居中的轉轉,啃老的拍拍
    這麼說來,二手房、二手車、二手奢侈品、二手手機等都算二手經濟,那這個市場就太大了。在狹義的二手市場層面,一般不考慮二手房和二手車,他們分別屬於垂直的房產和汽車業務,有獨立的市場規則,而二手奢侈品和二手手機會劃歸到二手經濟市場,而且是佔比最大的兩大細分類目,甚至都可以獨立成項的撐起諸多創業公司,如寺庫、愛回收等。
  • 轉轉「搭上」閒魚 二手交易市場變陣
    二手交易市場似乎正在重新站隊。7月7日,阿里方面已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轉轉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閒魚」的消息屬實。轉轉隸屬58同城,閒魚是被阿里視為阿里零售「第三極」的代表作。在二手交易市場裡,兩者常年保持著競爭關係,如今有了破冰的跡象。
  • 二手電商的2020:三強分化,轉轉掉隊,三元悖論如何影響整個行業?
    比如,閒魚自負盈虧,甚至內部已經表明不以賺錢為導向,聚焦於補全阿里電商生態閉環;轉轉5月份合併了找靚機,其後緊鑼密鼓進軍二手手機領域;愛回收則宣布升級為「萬物新生」,下轄愛回收、拍機堂、拍拍、AHS DEVICE、愛分類等業務線,同時進行了超1億美元的E+輪融資;毒APP則改名得物,只為了強化潮品標籤;趣店投資寺庫成為公司大股東……三大龍頭動作頻頻,中小垂類平穩發展之餘也在尋找機會
  • 「收」不動,也「賣」不起,愛回收在二手3C市場遭遇「滑鐵盧」
    其中閒魚和轉轉作為雙寡頭,都力主深度布局,前者整合回收寶等資源,以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策略為抓手解決信任問題;而後者轉轉則是與找靚機合併,進一步在二手手機3C領域縱向深入,兩強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走紅」的二手消費:Poshmark美股暴漲,閒魚、轉轉一路向「C」
    過去兩三年時間裡,中國的二手消費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20年已達萬億規模;與此同時,以閒魚、轉轉為代表的國內綜合性二手電商,以及紅布林、找靚機、愛回收、多抓魚等垂直平臺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也引得資本和市場的持續關注。
  • 網際網路二手市場的變革「閒魚」攜手「轉轉」
    閒魚:隸屬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二手閒置交易APP,只需要通過淘寶帳號或支付寶帳號即可登錄,並且發布淘寶已購買產品,還能自主發布一些閒置商品在平臺出售,主要是以C2C模式。轉轉:隸屬58集團孵化的一個二手交易平臺,主營產品為二手手機及家電為主。
  • 閒魚二手手機走轉轉平臺?與之相反 轉轉官方旗艦店已入駐閒魚
    7月7日晚,針對有媒體報導「轉轉官方旗艦店入駐閒魚」的消息,轉轉集團CEO黃煒在朋友圈調侃「運營同學也是拼了」並回應稱,轉轉和閒魚定位不同,雙方未來有更深合作也不是沒有可能。7日下午,二手電商領域一則消息引發關注。有媒體報導稱,阿里方面證實「轉轉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閒魚」的消息屬實。此前該消息稱,轉轉官方旗艦店已於日前入駐閒魚旗下的「閒魚優品」頻道。
  • 轉轉,「亂轉」?
    目前市場形成了以閒魚、愛回收及轉轉為主的新格局,相比於閒魚背靠淘寶,愛回收背靠京東,58旗下的轉轉顯然在下半場略顯被動,尤其在越來越多流量平臺、以及垂直平臺部的強勢加碼與崛起背景下,轉轉的焦慮愈發強烈。
  • 轉轉官方旗艦店入駐「閒魚優品」!
    都說「同行是冤家」,但轉轉和閒魚卻來了一次「化幹戈為玉帛」。來自電商報的消息顯示,轉轉官方旗艦店已於日前入駐閒魚旗下的「閒魚優品」頻道。公開資料顯示,閒魚優品背靠閒魚,於2019年1月上線,提供品牌自營及授權的官方閒置、品質二手、樣品舊款等類型商品,包括3C數碼、家電、珠寶手錶、圖書樂器等等。
  • 兜兜轉轉的「轉轉」,到底轉向何方?
    但是,在現有環境下,商品服務難以標準化、交易信息不對稱、流量轉化率低等原因,使得二手電商市場的規模效應釋放還需時日。從其現狀和未來發展來看,這一賽道本質上還是巨頭之間的博弈。閒魚背靠阿里,愛回收X拍拍背靠京東,轉轉背靠58。
  • 呼叫黃煒,轉轉能不能不轉了
    目前我國二手電商的玩家眾多,根據二手物品交易種類可以劃分為以下5類:(1)以閒魚、轉轉等為代表的二手綜合類電商平臺,閒魚一直穩坐全品類二手交易的頭把交椅,而轉轉今年與「找靚機」戰略合併,正在逐漸拋棄全品類模式,向二手電子產品類垂直模式發展;(2)以愛回收、找靚機等為代表的二手電子產品類電商平臺
  • 流量採買失效,轉轉還能再轉嗎?
    過去二手意味著「貶值」,但現在這種意識正在悄悄發生轉變。低碳生活、環保等觀念和二手商品交易的「再創造價值」模式不謀而合,已逐漸開始進入主流消費市場當中。如今,二手電商已成為一個「性感」的賽道,各路資本紛紛踏進,閒魚、愛回收、轉轉,以及得物、nice、寺庫、蜂鳥、多抓魚等垂直小平臺,幾乎包含了有二手閒置交易需求的各個垂類。
  • 江蘇消保委通報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情況:閒魚、轉轉等多個平臺...
    江蘇省消保委微信公眾號消息,1月14日上午,江蘇省消保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情況。此次體驗調查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等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
  • 十年老兵愛回收:熱衷講故事,疲於追趕,最終要掉隊
    今年雙十一,熱鬧的不只是新品電商,二手電商同樣讓人矚目,趁著理性消費的東風,很多二手電商都給出了不錯的戰報。當然,不僅是這個雙十一,二手電商可以說是今年電商領域最火的一個賽道。從年初至今,行業大事不斷。作為雙寡頭,閒魚宣布GMV突破2000億,而轉轉則在5月宣布戰略合併找靚機,進一步在二手3C這一領域穩固市場領先地位。
  • 轉轉「負重」難前行
    從而,收購找靚機、請羅永浩擔當品牌推廣大使,轉轉大張旗鼓地從閒魚的全品類模式,換到了愛回收的垂直模式。一切看似天時地利人和,但,真的是這樣嗎?在網購用戶規模中,二手電商用戶佔比只有19.7%。在這種情況下,轉轉已經走過閒魚模式了,如果還要繼續從全品類入手,很明顯無法跨過閒魚這座大山。而市場規模大、利潤高、用戶覆蓋廣的二手手機市場,恰好是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尤其是,愛回收在二手手機市場的風生水起,也為轉轉提供了一個模仿的樣板。
  • 回收、出租、轉讓,二手交易方興未艾 讓消費再多點「綠」
    近年來,二手交易平臺興起,給老百姓帶來了便利。但這一新模式也存在著一些深深的「套路」,引發糾紛。閒置資源如何循環再利用?二手交易如何規範監管?本報進行了採訪。可租可買 二手平臺花樣多在淘寶等電商如火如荼地發展的同時,閒魚、轉轉這類二手交易平臺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