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商的盛與衰:閒魚持續擴張,愛回收穩紮穩打,轉轉戰略失焦

2021-01-08 Alter

2020年,中國的各類電商可謂是風雲激蕩。

一方面,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平臺的特色越來越強烈,過去互相深入腹地的攻防戰,也變成了各佔山頭。

另一方面,美團、滴滴、字節跳動、快手等公司紛紛長成了參天大樹,仍然具有風口紅利價值的行業,已經越來越稀缺。

二手電商,卻是為數不多的萬億級行業之一。

中國電商格局的背後,有何邏輯?

電商,是網際網路行業一個持續性的風口。

2015年~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從16.4萬億元飆漲到了34.81萬億元。就以阿里巴巴為例,在5年間實現了營收大躍進,從2015財年的962億元一路飆漲到2020年的5578億元。

即便是在這麼大的行業裡,每一種模式下也只能跑出一家巨頭。

阿里主打C2C和B2C,京東則是自營B2C與物流,拼多多以下沉出奇制勝,它們代表了新品電商三個最大的機會。其餘如會員電商雲集、線上線下結合的蘇寧、圖書市場的噹噹、長尾市場的唯品會等,都只能算半個機會,模式也並不鮮明。

可見,每一種模式下只能跑出一家巨頭。

當然,模式的差異僅僅是一個表面,背後則是供應鏈問題。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供應鏈路徑,造成了今日不同的規模。

比如,阿里的崛起是依託於浙江數十萬中小製造工廠,從B2B積累再發展C2C和B2C,構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然後不斷加強平臺運營能力和監管水平構建自己的供應鏈能力;京東的自營與3C,實際上就是從一個京東商城這個大「網店」發展起來的,也因此學習亞馬遜發力配送物流;拼多多則是直接從工廠定製主打團購;蘇寧則是發揮傳統商超的貨源控制能力,這才能推廣到線上……

可見,中國電商格局從一開始就被供應鏈決定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根據智研諮詢數據,2019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為2596.9億元,同比增長53.21%,預計2020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交易規模將達到3745.5億元,用戶規模也將達到1.82億人,維持高速增長。

二手電商的本質是新品電商的一個延伸,在這樣一個衝擊萬億規模的市場裡,也必然誕生下一個巨頭。

只不過,相比於新品電商來說,它仍然十分年輕。總體來看,整個行業處於一種「3+N」狀態,即閒魚、轉轉、愛回收三足鼎立,其餘還有得物、蜂鳥、寺庫、獵趣、享物說、孔夫子舊書網、回收寶、多抓魚、舊書街等中小垂直平臺。

但是,整個行業的模式已經趨於成熟。

比如,閒魚主打C2C交易,並以社區作為規範交易的補充;轉轉一開始以C2C為主,然後則是轉向全品類的C2B2C模式,而後又收購找靚機進攻到二手手機領域;愛回收主要做3C垂類,主打C2B2C模式並將線上和線下的優勢結合。

在此情況下,二手電商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大契機。

2020年9月,閒魚宣布過去一年GMV突破2000億元;雙11愛回收線下門店回收量增長113%,以舊換新業務同比增長442%,穩居行業第一,合併的拍拍全品類支付成交金額突破7億元,成交量破26萬單,手機成交超15萬臺。

這表明,2020年閒魚與愛回收都在突破上線,並且處於持續擴張狀態,模式和供應鏈都得到了驗證。

但是昔日三強之一的轉轉,似乎出現了變故。

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轉轉的月活人數在一年時間內下滑超40%,目前活躍用戶數已不足2000萬;比達的數據表明,2020年3月轉轉的月活用戶為2093萬,找靚機為226.8萬人,可在轉轉與找靚機合併後,轉轉在2020年6月的月活卻進一步下滑到了947萬。

等於是說,短短幾個月的功夫,轉轉的月活躍度流失過半。

二手電商的半條命,是供應鏈給的

行業如火如荼之際,作為三大平臺之一的轉轉逆勢走向衰落,著實讓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就像前面說的,電商興衰明面上的原因是模式差異,實質上則是供應鏈能力差異。

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是拼多多,崛起的路上都遭遇過無數強大的競爭對手,大半都是因為防守住了背後的供應鏈,然後利用此優勢擊敗對手。

典型的就像淘寶網與易趣的競爭,當年戰事最酣的時候,淘寶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廣告投入都大不如易趣。但是,阿里背靠1688給淘寶網輸血,從交易的貨源處入手,並積極建立監管和結算機制解決交易雙方的資金信任問題,贏下了與易趣的關鍵一戰。

京東也是一樣,以物流和服務為護城河,構建起了對天貓最堅固的防禦;拼多多更是供應鏈變革中的直接受益者,一直堅持C2M模式壓縮中間環節以實現物美價廉的目標。

可見,它們的成功都是因為將供應鏈做到了極致,並且不會朝三暮四,貪多嚼不爛。即便是要開闢新的業務,也更傾向於開闢一個新的平臺,比如繼淘寶之後的天貓,就是專門針對B2C的平臺。

轉轉衰落的密碼,大概就藏在這裡。

創立之初,轉轉與閒魚競爭卻沒辦法解決監管問題,在魚塘和阿里導流等因素麵前敗下陣來;其後轉轉又轉向於全品類C2B2C,卻將模式越做越重;2020年收購找靚機之後,將重心押注在手機領域,可彼時整個行業都開始關注二手手機……

創業不是過家家,競爭對手不會給你的調轉方向的機會,轉轉的每一次轉向,對供應鏈的要求都與過去迥異,短短5年時間經歷了三次不同階段,供應鏈的建設如何談起?

所以,我們看到轉轉一直都是走流量採買模式,利用背後58和騰訊的流量,一次次在各個領域嘗試。

但是二手商品是一個對質檢和貨源的要求非常苛刻的領域,線上的能夠採買來流量卻採買不來質量,結果就是錢花了,背後的供應鏈卻一直沒做起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高考的時候大家都說6-1=0,只要一門偏科就會造成整個高考失利,對於二手電商來說更是這樣,供應鏈至關重要,基本就等於是考試沒帶筆。

何況競爭對手並沒有給轉轉太多的機會。

當轉轉撤出C2C主戰場的時候,閒魚立即以魚塘等方式加強了對供應鏈的控制;當轉轉進軍全品類C2B2C的時候,面臨的是一個個在供應鏈端做得極好的中小垂直平臺,切克等產品相繼流產;當它再轉向二手手機的時候,卻發現愛回收已經在該領域深耕多年,依靠線上線下場景控貨,建立起強大的質檢定級分銷等能力,都已經堅不可摧。

供應鏈,對一個行業進行了篩選。

網經社曾經 做過一個測算,轉轉2019年估值200億人民幣,找靚機的估值是10億人民幣左右,到了今年5月份轉轉合併了找靚機的時候,估值卻僅剩下18億美元,相當於腰斬。

究其原因,是因為轉轉在二手手機供應鏈上沒有什麼積累,攜手找靚機進軍二手電商,實質上與新品電商入侵競爭對手地盤是差不多的。

以最典型的下沉市場為例,拼多多是這個地盤的霸主,阿里、蘇寧都想要搶佔份額。對於旗下下沉產品,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聚划算、淘寶特價版、蘇寧小店……誰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結果呢?

砸錢從來都不是電商的制勝關鍵,也建立不起核心能力,效果也不盡人意。其本質原因,還是在固有模式之下,模仿者並未對供應鏈進行創新。

對於二手電商來說,轉轉聲勢浩大進攻二手手機,卻未在供應鏈上下苦功夫,仍然只是在平臺和模式上變化一下,本質上仍然沒有改變。

路徑依賴,是二手電商轉型的最大敵人

挑戰者,必須從供應鏈的角度來顛覆原有巨頭。

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它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藏在運營中的細節,市場和消費者是可以感知到的。

比如愛回收的上門當面收貨驗貨、與手機廠商、京東商城合作等,通過接入新機銷售場景來解決二手貨源的控貨,從而重塑二手手機的產業鏈,又合併了拍拍,獲得京東的生態資源支持,並依靠完善的供應鏈能力,成為唯一一個以垂直類成為頭部的二手電商。

這些東西,市場可以感受到,買賣雙方用戶也都可以感知得到,這也是愛回收能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其實轉轉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多次提出要加強供應鏈,並在2019年末成立了採購俠,卻並未在行業中激起太多浪花,在二手機領域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能力。

這可能也與路徑依賴有關,就像轉轉的強項從來就不是供應鏈,它的母公司58同城帶來的氣質天生就是走的流量端,它最擅長的應該是併購和資源整合。不管是成立採貨俠,或者切克與get合作驗鞋,還是後來的找靚機,都是在借他山之石,包括線下服務上所採取的外包,都是輕視供應鏈能力的表現。

可由於二手電商的非標性,二手手機對供應鏈的要求明顯比新品電商的要求更高,在這個市場上具備完善二手供應鏈實力的標的幾乎沒有 ,無法借外力補強短板的轉轉只能靠自己。

這就造成了,轉轉需要用更多流量資源來補償供應鏈的不足,也就是市場上討論得很熱烈的「流量騰挪」。比如從2020年開始,轉轉在微信入口上直接跳轉到手機「省心賣」頻道,將過去「全品類」的流量資源,全部騰挪到了「二手手機」品類。

這相當於將同體積的水,從一個圓柱體導入了另一個底面積和高都相等的圓錐體裡,看似拉高了二手手機的水平面,但實際上體積並未變多。而且這樣的流量騰挪術可能導致後力匱乏,本身就與建設供應鏈所需的思路相悖。

轉轉如果一直將「微信九宮格」與「找靚機」當成自己在二手手機戰場上的兩大核心競爭力,那麼長期下來,也將不進則退。

結語

2021年,註定是一個獨角獸被重塑的一年。

二手電商是網際網路不可多得的機會之一,也是一個被重複驗證並突破天花板的行業。

三大巨頭之爭,也註定要在這一年以供應鏈為契機而決一高下,即便不能完全復刻新品電商的崛起邏輯,也必定差之不遠。

相關焦點

  • 閒魚、轉轉、愛回收們的二手電商博弈
    因此,轉轉向垂直領域大力布局也是方便與閒魚打出差異化,從而獲得新的增長點以應對競爭。 除此以外,轉轉還是首個推出二手手機7天無理由和質保的平臺,更大的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加強了轉轉在這一領域的持續深耕的態度。不過,聚焦二手手機業務後,轉轉首要面臨對的便是數碼垂類玩家愛回收的競爭。
  • 二手電商差異化樣本:閒魚、轉轉有側重,愛回收仍在「搖擺」
    其中閒魚和轉轉作為雙寡頭,都力主深度布局,前者整合回收寶等資源,以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策略為抓手解決信任問題;而後者轉轉則是與找靚機合併,進一步在二手手機3C領域縱向深入,兩強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二手電商市場分析:閒魚VS愛回收VS轉轉「三國殺」
    《二手經濟下的用戶觀察報告》也顯示,目前線上二手買賣渠道用戶主要為18歲到34歲的年輕人,九成用戶每月至少交易一次,24%的用戶平均每季度會進行一次二手手機交易。在這個前提下,二手電商市場迸發出巨大潛力,秉承著與一手電商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國內二手電商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閒魚、愛回收和轉轉作為這條賽道裡最知名的品牌,已在消費者中形成廣泛認知。
  • 二手電商雙寡頭雙線衝擊:愛回收的流量焦慮何解?
    日前,閒魚品牌戰略升級,推出「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在此之前,二手3C這一垂直領域的玩家愛回收宣布將用「萬物新生」取代「愛回收」作為全新集團品牌。從品牌升級到具體的業務領域布局,閒魚在二手3C部分與愛回收 「撞衫」似乎越來越多。我們從閒魚的新線下戰略來看,本質是閒魚在線上流量充足之後,開始試圖完善線下生態,並利用閒魚小站切入了愛回收的腹地。
  • 兜兜轉轉的「轉轉」,到底轉向何方?
    但是,在現有環境下,商品服務難以標準化、交易信息不對稱、流量轉化率低等原因,使得二手電商市場的規模效應釋放還需時日。從其現狀和未來發展來看,這一賽道本質上還是巨頭之間的博弈。閒魚背靠阿里,愛回收X拍拍背靠京東,轉轉背靠58。
  • 轉轉,「亂轉」?
    目前市場形成了以閒魚、愛回收及轉轉為主的新格局,相比於閒魚背靠淘寶,愛回收背靠京東,58旗下的轉轉顯然在下半場略顯被動,尤其在越來越多流量平臺、以及垂直平臺部的強勢加碼與崛起背景下,轉轉的焦慮愈發強烈。
  • 「走紅」的二手消費:Poshmark美股暴漲,閒魚、轉轉一路向「C」
    過去兩三年時間裡,中國的二手消費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20年已達萬億規模;與此同時,以閒魚、轉轉為代表的國內綜合性二手電商,以及紅布林、找靚機、愛回收、多抓魚等垂直平臺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也引得資本和市場的持續關注。
  • 二手電商的2020:三強分化,轉轉掉隊,三元悖論如何影響整個行業?
    比如,閒魚自負盈虧,甚至內部已經表明不以賺錢為導向,聚焦於補全阿里電商生態閉環;轉轉5月份合併了找靚機,其後緊鑼密鼓進軍二手手機領域;愛回收則宣布升級為「萬物新生」,下轄愛回收、拍機堂、拍拍、AHS DEVICE、愛分類等業務線,同時進行了超1億美元的E+輪融資;毒APP則改名得物,只為了強化潮品標籤;趣店投資寺庫成為公司大股東……三大龍頭動作頻頻,中小垂類平穩發展之餘也在尋找機會
  • 轉轉「搭上」閒魚 二手交易市場變陣
    本次合作裡,主動發聲的閒魚則是阿里在內部孵化出來的閒置交易平臺,號稱從茶水間裡走出來,成為了阿里零售「第三極」。近幾年,在阿里體系內,雖然閒魚難以像其他的電商平臺一樣「呼風喚雨」,但作為唯一的二手交易平臺,一直是阿里電商交易鏈路形成閉環中不能被忽視的板塊,且多少帶有社交屬性。
  • 十年老兵愛回收:熱衷講故事,疲於追趕,最終要掉隊
    今年雙十一,熱鬧的不只是新品電商,二手電商同樣讓人矚目,趁著理性消費的東風,很多二手電商都給出了不錯的戰報。當然,不僅是這個雙十一,二手電商可以說是今年電商領域最火的一個賽道。從年初至今,行業大事不斷。作為雙寡頭,閒魚宣布GMV突破2000億,而轉轉則在5月宣布戰略合併找靚機,進一步在二手3C這一領域穩固市場領先地位。
  • 「收」不動,也「賣」不起,愛回收在二手3C市場遭遇「滑鐵盧」
    其中閒魚和轉轉作為雙寡頭,都力主深度布局,前者整合回收寶等資源,以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策略為抓手解決信任問題;而後者轉轉則是與找靚機合併,進一步在二手手機3C領域縱向深入,兩強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情趣的閒魚,居中的轉轉,啃老的拍拍
    這麼說來,二手房、二手車、二手奢侈品、二手手機等都算二手經濟,那這個市場就太大了。在狹義的二手市場層面,一般不考慮二手房和二手車,他們分別屬於垂直的房產和汽車業務,有獨立的市場規則,而二手奢侈品和二手手機會劃歸到二手經濟市場,而且是佔比最大的兩大細分類目,甚至都可以獨立成項的撐起諸多創業公司,如寺庫、愛回收等。
  • 閒魚二手手機走轉轉平臺?與之相反 轉轉官方旗艦店已入駐閒魚
    7月7日晚,針對有媒體報導「轉轉官方旗艦店入駐閒魚」的消息,轉轉集團CEO黃煒在朋友圈調侃「運營同學也是拼了」並回應稱,轉轉和閒魚定位不同,雙方未來有更深合作也不是沒有可能。7日下午,二手電商領域一則消息引發關注。有媒體報導稱,阿里方面證實「轉轉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閒魚」的消息屬實。此前該消息稱,轉轉官方旗艦店已於日前入駐閒魚旗下的「閒魚優品」頻道。
  • 轉轉與找靚機戰略合併,網際網路二手交易戰場狼煙再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5月6日,轉轉宣布,戰略合併二手手機B2C交易平臺找靚機。網際網路二手交易行業在經歷了短暫的沉寂之後,似乎狼煙正在重新升起。合併後,轉轉集團估值達到18億美金,找靚機作為轉轉集團旗下子公司,將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發展,進一步拓展二手3C領域B2C市場;找靚機CEO溫言傑將出任轉轉集團公司總裁,向轉轉集團公司CEO黃煒匯報,找靚機的聯合創始人也將成為轉轉的聯合創始人。
  • 網際網路二手市場的變革「閒魚」攜手「轉轉」
    閒魚:隸屬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二手閒置交易APP,只需要通過淘寶帳號或支付寶帳號即可登錄,並且發布淘寶已購買產品,還能自主發布一些閒置商品在平臺出售,主要是以C2C模式。轉轉:隸屬58集團孵化的一個二手交易平臺,主營產品為二手手機及家電為主。
  • 轉轉官方旗艦店入駐「閒魚優品」!
    都說「同行是冤家」,但轉轉和閒魚卻來了一次「化幹戈為玉帛」。來自電商報的消息顯示,轉轉官方旗艦店已於日前入駐閒魚旗下的「閒魚優品」頻道。公開資料顯示,閒魚優品背靠閒魚,於2019年1月上線,提供品牌自營及授權的官方閒置、品質二手、樣品舊款等類型商品,包括3C數碼、家電、珠寶手錶、圖書樂器等等。
  • 面壁十年,愛回收為何一直「碰壁」
    投稿來源:翟菜花今年電商領域最火的莫過於二手市場,閒魚的用戶大增,GMV也突破了2000億大關;轉轉戰略合併找靚機,在二手3C市場一騎絕塵。如今提到二手市場,首先想到的是綜合性平臺閒魚和以二手手機見長、同樣是全品類平臺的轉轉,很少有看得到後面的愛回收等品牌,似乎已經淪為二、三線的愛回收著實與二者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
  • 呼叫黃煒,轉轉能不能不轉了
    轉轉在今年5月與「找靚機」戰略合併,正式打響了押寶二手手機的第一槍,之後更是邀請羅永浩直播帶貨和代言,收割了一波「錘粉」。從對標閒魚到賣鞋再到押寶二手手機,「哪裡最熱轉哪裡」的轉轉這次「轉」對了嗎?作為共享經濟的原點,二手電商平臺得到了大量的關注。
  • 轉轉「負重」難前行
    從而,在淘寶的主戰場之外,雙十一在閒魚又拉開了第二戰場,形成了一種一邊剁手一邊回血的戰鬥局面,讓原本就話題不斷的閒魚,借著雙十一的勢力又火了一把。如果轉轉沒有從全品類轉型切入二手手機市場,或許衝動消費回血、美妝贈品拆賣、湊單產品甩賣等等事情引發的熱度,轉轉也可分得一杯羹。但在與找靚機戰略合併後,轉轉的心思,就只放在了二手手機市場。
  • 流量採買失效,轉轉還能再轉嗎?
    過去二手意味著「貶值」,但現在這種意識正在悄悄發生轉變。低碳生活、環保等觀念和二手商品交易的「再創造價值」模式不謀而合,已逐漸開始進入主流消費市場當中。如今,二手電商已成為一個「性感」的賽道,各路資本紛紛踏進,閒魚、愛回收、轉轉,以及得物、nice、寺庫、蜂鳥、多抓魚等垂直小平臺,幾乎包含了有二手閒置交易需求的各個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