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琨
視覺中國500px籤約攝影師
《中國國家地理》供稿人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重慶通用航空攝影專委會總顧問
2017、2018新浪重慶十佳風光攝影師
《感知中國》外宣活動特邀攝影師
「行千裡·致廣大」重慶城市形象宣傳圖片作者
重慶首屆新銳精英人物年度評選年度旅遊紅人
重慶城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攝影總監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金目獎作品《貫通》主演
攝影作品曾刊選於《人民日報》、《重慶日報》、《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中國國家地理》、《環球人文地理》、《攝影之友》等多家報刊媒體,曾應邀參加《WFC高空攝影展》、王琦美術博物館《百年上清寺》、南濱路《立體重慶》、重慶美術館《見證重慶大型影像文獻展》等大型攝影藝術展。
第一次知道張坤琨是因為偶然看到他拍攝的千廝門大橋,通過這個作品,我記住了他的名字。如今,他拍攝的城市風光作品常常點擊率過100萬,被人民網等主流媒體多次轉載,拍攝地更是「淪為」網紅。
後來,我特意找了他的攝影作品和採訪視頻看,在心裡對他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覺得他是一個很酷、有獨特個性、善於發掘美的人。
不曾想這次採訪,剛坐下寒暄幾句,就讓我認識了「另一個他」。他思維清晰,非常善於溝通,我們從他的童年聊到了現在的拍攝心得,最後竟然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張坤琨說,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攝影了。大概在1982年,父親為了記錄他成長的過程,買了第一臺相機。後來,這臺相機成了張坤琨最愛的玩具。在別的小孩玩泥巴、擺弄洋娃娃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背著相機四處玩耍。
大學考上川美,他從父親那裡得到一臺海鷗牌膠捲相機,從此他開始自己用鏡頭記錄城市,直到現在已經有18年了。
「你們還想要盤問我什麼?」張坤琨倚著凳子,話語中透露出一絲促狹。緊接著他又說到之前接受某個媒體採訪時,重點落到保養之道上去了,擔心有損形象要掉粉。於是,我們一致決定要將坤琨男神正經嚴肅、專業的一面展現出來。
這些年,張坤琨走遍重慶的大街小巷,有時候為了找一個最合適的拍攝角度,光踩點就要去三五次。
正是因為對攝影的熱愛和拍攝的嚴謹態度,他鏡頭下展現的重慶受到的讚譽越來越多。許多地方通過他的鏡頭,一躍便成為眾所周知的網紅打卡地。
翻看張坤琨近年來拍攝的作品,發現他對重慶的交通似乎情有獨鍾。2017年的《綠韻山城》系列,今年的海棠溪輕軌站、鵝公巖大橋……每一個作品都將重慶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並且同樣地爆紅網絡。
說到《綠韻山城》系列,張坤琨很感慨的說,現在大家都嚮往詩與遠方,他策劃拍攝兩年完成了這組照片,就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我們不只是生活在鋼筋混凝土裡邊,希望這些自然之美,可以帶給大家歸屬感。
要講好一座城市的故事,他一定是能夠伴隨這座城市成長的。張坤琨就是那個伴隨重慶成長的人,因為了解從而透過作品與這座城市產生共鳴。他用腳步丈量城市,享受著尋找拍攝地點的過程。他堅信攝影作品能夠表達自己的見解,並感染每一個欣賞它的人。